回覆列表
  • 1 # Tech數碼科技愛好者

    首先解決碎片化要從利益入手

    碎片化到底有沒有解呢?

    看到這兒,一定有人會說,怎麼可能有解決方案,要是有,碎片化早就解決了,還會等到今天?

    兩個歷史上相互孤立的系統不一定就是碎片化的。只有當新利益透過一種新的業務模式被呈現出來,而這種新業務模式需要兩個系統實現一定程度的融合,這時,相互孤立的狀態才能被稱為碎片化。

    舉個例子,聽說最近國家針對車輛自動駕駛的V2X標準已經制定好了。V當然指的是車輛(Vehicle),X當然是參與交通的其他車輛和交通設施,包括道路,紅綠燈,交通情報板,車道標識等等。

    很多車企的車聯網在Telematics的層面上算是實現了的。而高速公路公司安裝的路況情報板也已經聯網了。這兩個系統在過去沒有發生交集的可能,因此和所謂“碎片化”扯不上關係。但是在V2X的大潮中,這兩個系統必然也必須融合,這時“碎片化”的場景就形成了,因為人們意識到,V2X能夠帶來更大的便利和巨大的利益,這兩個孤立的系統會阻礙這種利益的實現。

    能否帶來新增利益是物聯網技術的試金石

    也就是說,碎片化的現象一定緣起於新增利益的產生。而碎片化的解決前提就是新增利益的分配。

    回到上面的例子,任何人都不會否認V2X在未來會為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價值!但是在現階段,作為最終消費者的車主能否獲益,進而是否會為之買單卻是個問號。即便買單,又該如何分配呢?

    V2X牽涉到交通參與者和交通建設者的方方面面,其間的利益協調和分配極為複雜,因此可以想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V2X建設大潮中,碎片化會是最大的障礙之一。

    (實際上,新增利益甚至是整個物聯網產業產生、存在的基礎。很多熱心於物聯網的企業和個人,或者投資人都忽視了這一點,盲目地追求把物聯網技術在某個行業,某個領域落地。

    比如說很多地方政府津津樂道的智慧農業,所需要的技術並不複雜,但是並沒有取得大範圍的推廣,原因就在於沒有新增利益,也就沒有人願意為物聯網技術這種額外的投入買單。

    但是在高階種植,高階養殖這些領域,有些企業透過採用物聯網技術,配合農牧產品的高階品牌定位,實現產品的高溢價銷售,讓消費者願意為這樣的高階健康理念買單,這就創造出了新增利益,是切實可行的物聯網生意。

    最近我參與洽談了幾個能夠落地的智慧農業專案,它們都帶有這一特徵。

    再舉個電梯的例子。電梯聯網技術上根本不是問題。如果是電梯生產廠家提出電梯聯網的方案,那麼聯網對其自身的產品質量改進,售後收入提升都會帶來不小的好處,但是因此而帶來的銷售價格的增加,後期通訊費用的增加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卻不是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所願意承擔的,因為他們看不到特別明顯的利益。

    在這樣的場景中,對整個電梯產業鏈來講,要麼是總體的新增利益不明顯,要麼是分配極不均衡,所以實現電梯聯網的企業為數寥寥,只有少數高階廠家得以實現。

    如果你是一位物聯網行業分析師需要分析一家物聯網企業的未來表現,或者是一位企業的領軍者,需要評估進入某一垂直領域的機會和風險,又或者你是一位物聯網企業的銷售人員需要評估一個專案的可行性,那麼請記住物聯網技術是否能夠帶來新增利益是顛撲不破的試金石。)

    融合資料、服務的平臺

    現在回到主題。

    假如新增利益非常清晰,而且分配也很合理,應該如何從技術上解決碎片化呢?

    解決碎片化的不二選擇當然就是平臺化技術,在物聯網的領域中,到底哪些平臺化技術是合用的呢?

    碎片化阻礙的其實就是資料和服務的融合。只要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基本上就算解決了碎片化。

    按照對資料需要的實時性,可以分為離線和線上兩類。

    離線的資料平臺往往是大資料平臺,透過對不同系統的離線資料的清洗,融合和挖掘,往往可以產生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線上物聯網資料的融合,客觀上需要一種跨不同業務,不同企業,甚至產業的物聯網平臺,這種平臺本質上仍然是面向裝置的管理,透過對分屬不同系統的裝置的整合管理,可以實現更大範圍的監控策略,因此這種平臺可以被描述為“裝置管理平臺的平臺”。

    還是以高速公路為例。高速公路管理其實包含很多個物聯網子系統,比如ETC,情報板,影片監控等等。這些系統獨立建設,分開管理和維護。如果管理部門希望實現跨系統的聯動管理,那麼就需要一個專注於裝置連線的超級水平平臺,把所有系統的裝置狀態監控起來,並且實現跨系統的控制。

    目前市面上能夠實現這種能力的平臺可謂鳳毛麟角,當然“立子云”是其中翹楚。(硬廣,勿怪)

    還有一種融合的方式是服務的融合,物聯網系統相互之間提供服務是解決碎片化的更高階形式。在這種場景中,系統之間並不關心對方裝置的瞬時狀態,而是需要對方提供的服務內容。因此平臺的管理物件就不再是資料,而是服務了。

    在服務互相共享的平臺上,利益的分配就變得容易量化,易於操作了。因此服務平臺對於碎片化的解決能力遠遠超過了單純的裝置管理平臺。

    但是由於服務更依賴於應用場景,比資料更為抽象,種類更為複雜,因此物聯網服務平臺比裝置管理平臺要複雜得多。對於平臺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道“分水嶺”,平庸和卓越的“分水嶺”。

    綜上可知,挑戰物聯網碎片化的平臺至少應該是裝置管理平臺的平臺,大資料離線分析平臺,服務管理平臺其中之一。雖然不同企業對平臺的具體實現不盡相同,但是從IT技術的實質而言,逃不出這幾個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命運和什麼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