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初中畢業的時候,大家都熱衷寫“同學錄”,我也不例外。儘管家裡條件差,手裡沒有零用錢來購買那幾塊錢的本子,但我依然想盡辦法從午餐前里扣出來了。
其中有兩位同學對我的評價分別是這樣:“你是我見過的最優雅的女生。”“你怎麼不會罵人呢?”之所以這兩條評價可以列在一起,是因為他們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你從來不罵人。”大家或許有些疑惑,不罵人很正常嗎,難道小男生小女生要整天把罵人掛在嘴邊嗎,不罵人怎麼就優雅了?
還真沒錯!因為那是一個把罵人當做家常便飯的鄉村學校,許多同學說話是以“你媽的X”開頭,以“他媽的”結尾,我們曾經統計過一個男生的日常語,發現他在十句話裡面夾雜了二十個罵人的詞彙,然而,並沒有人因此覺得他沒禮貌沒教養。在這種環境下,男生女生幾乎都毫無顧忌地爆粗、罵人。直到高中去縣城唸書,我驚奇地發現,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竟然是“謝謝”,我努力練習了一段時間才把“謝謝”這種書面語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說這麼多,也不是為了批判當年農村中學的狀況,雖然想起來確實很奇葩。我今天想談談的是——為什麼在一個人人都張嘴罵人的環境中,我卻從來不罵人?
我很希望答案是:“因為我是一個有涵養的、優雅的人。”但,真正的原因,我想你也許猜到了——我沒法開口罵人。
不能罵人,往往就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個表現。
心理學家薩提亞將人際溝通模式分成五種:討好型、指責型、打岔型、超理智型和表裡一致型。其中討好型在人群中佔50%,也就是算下來,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常常使用討好型的溝通方式,如果將他們的溝通姿態製作成畫像,就如下圖所示。
抬高頭顱,仰視對方,單膝跪地,一手護心,一手向上乞求:“都是我的錯”、“你還好吧”、“我不值得你好好對待”“我一無是處”……
表明看來,討好型的人在社交上是比較受歡迎的,他們人畜無害,待人友善,寬容大度,但是在心裡,他們把自己扎的遍體鱗傷。他們把別人放在第一位,不願意得罪任何人,如果與人發生衝突,哪怕過錯在對方,也會難以釋懷,白天深夜反覆回放衝突場景,一遍遍責備自己當初不該如此。他們並不是奢望每個人都要喜歡自己,但是非常懼怕有人討厭自己,也害怕他人的指責,而且內心深處永遠在擔心自己不行、不好、不對。於是,他們不斷地討好別人,不停地指責自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討好型人格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主要的促成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性格。都是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討好型的人往往也是性格使然,一般來說,是內向性格居多。
在這裡需要澄清的是,內外向只是性格的兩種表現,他們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大部分人是偏向其中一方,更重要的是,內外向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遺憾的是,當前社會對內向性格有許多不友好的地方。
不是所有內向性格的人都慣於討好,但是很多討好型的人性格偏於內向。他們不善於語言表達與溝通,更不擅長與人衝突爭執,但是又比較敏感細膩,而且習慣內歸因,久而久之就傾向於討好他人。
其次,家庭環境。一個討好型的人背後往往有一個指責型的家長,指責型的姿態如下,大家看看是不是和討好型剛好互補。
指責型溝通方式在人群中佔30%,與討好型相反,指責型的人眼裡自己是美好的,他人是愚蠢的。他們的口頭禪是:“都是你的錯”、“你這個害人精”、“你就沒有做對的地方”……
為什麼指責型的人如此強勢,如此“自信”?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也在害怕,他們害怕被人否定,害怕遭遇失敗,所以要先發制人,把過錯拋給對方,以此展示自己的權威。
指責型遇上指責型,那就是兩槍交火,互不相讓,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但是誰也不服氣。
討好型遇上指責型,則會把這兩種溝通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爐火純青。想象一下,指責型說:“都是你錯了!”討好型全盤接收:“對不起,我錯了。”指責型再來:“連這都做不好,要你有什麼用?!”討好型跪地乞求:“都怪我,我一無是處!”對話非常順暢,指責型越來越沉醉於指責,討好型越來越沉沒於討好,如此,反覆迴圈……
第三, 成長經歷。如果你性格內向,在家裡又總是被父母指責,成長經歷就變得無比重要了。
在心理諮詢時,我曾經接待過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家裡典型的重男輕女,父母對她總是打罵,從來看不到她的優點,而她性格也非常內向,幾乎不主動與人交往,特別是男生,因為她自小被教育不得與男的說話。但是她成績還不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班主任發現了她身上被暴打過的痕跡,瞭解她的家庭背景,從此對她多一份關愛,任命她做班幹部,鼓勵她與同學交往,因為她成績好,待人好,所以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到初中、高中,她一直都被大家選為班長,逐漸成為一個自信的女生。偶爾,她也會陷入討好型溝通中,但是她在學習、交友、工作中汲取的營養能讓她不斷調整溝通姿態,端正溝通方式。
相反,如果在家被責罵,成長經歷中也不斷受挫,不斷被質疑,不斷被否定,那就會讓人懷疑自己、討好他人,更有甚者,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離不開這三因素,那我們如何改變呢?
性格能改變嗎?能,但是很難。
家庭環境能改變嗎?幾乎不能。
成長經歷能改變嗎?板上釘釘。
也就是說,討好型人格的始作俑者幾乎都沒法更改,那我們何苦分析這麼多,說來說去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意義,我想可以起個名字,叫做“覺察”。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思想家帕斯卡爾說過:“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作家張德芬則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梳理了性格、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後,我們要去努力覺察:“原來我是一個這樣性格的人,原來我現在見到媽媽依然瑟瑟發抖是因為我總是被她指責,原來現在的我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而影響的,原來我一直的討好是因為我想保護自己……”
改變的第二步,認知。同樣是殺人犯的家庭,哥哥長大也成了殺人犯,弟弟長大成了則成了社會精英,他們的理由都是:“沒辦法,誰叫我有一個這樣的父親。”這個故事裡,哥哥和弟弟都覺察到了自己的家庭環境,然而哥哥的認知是:“龍生龍,鳳生鳳,殺人犯的父親生出的就是殺人犯。”而弟弟的認知是:“父親是殺人犯,那我一定要引以為戒,遵紀守法,決不可也像父親那樣。”
覺察到自己是內向性格,覺察到父親或母親偏執、強勢、指責,覺察到成長中的自卑、自責,有人因此顧影自憐,有人自怨自艾,有人破罐子破摔,有人則撥雲見日奮發圖強,這都是不同的認知和信念造成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識別和丟棄不合理的信念、認知,迎娶合理的信念、認知。
改變的最後一步,表達。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的手經常是是手掌向上,雙手呈攤開狀,表示對來訪者的無條件接納。
對討好型的人而言,也需要無條件接納自己,並在此基礎上學會表達,我們可以學習《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裡提倡的表達方式:“我看到……我感覺……我希望……”
例如,當我們再次面對家人或朋友的指責或謾罵時,我們可以嘗試著這樣去表達:“我看到你在說我的不足,你對我有些生氣,我對此感覺很難過,也很委屈,我希望你可以不帶責備地客觀地說出你的看法,確實是我不對的地方我一定會努力改正。”在這樣的表達中,我們既照顧到了對方的感受,也關愛了自己的情緒;既不迎合討好對方,也不迴避自己的錯誤。
再比如,當我們覺察到今天習慣性討好別人時,我們可以這樣跟自己對話:“我看到我跟王某說話時一直在順著他的說法,並沒有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說出來,我感覺不太舒服,我不喜歡這樣的溝通,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勇敢地表達,不用擔心說不好或者被批評。”
摸摸頭,沒關係,這不是你的錯。
十幾年前,初中畢業的時候,大家都熱衷寫“同學錄”,我也不例外。儘管家裡條件差,手裡沒有零用錢來購買那幾塊錢的本子,但我依然想盡辦法從午餐前里扣出來了。
其中有兩位同學對我的評價分別是這樣:“你是我見過的最優雅的女生。”“你怎麼不會罵人呢?”之所以這兩條評價可以列在一起,是因為他們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你從來不罵人。”大家或許有些疑惑,不罵人很正常嗎,難道小男生小女生要整天把罵人掛在嘴邊嗎,不罵人怎麼就優雅了?
還真沒錯!因為那是一個把罵人當做家常便飯的鄉村學校,許多同學說話是以“你媽的X”開頭,以“他媽的”結尾,我們曾經統計過一個男生的日常語,發現他在十句話裡面夾雜了二十個罵人的詞彙,然而,並沒有人因此覺得他沒禮貌沒教養。在這種環境下,男生女生幾乎都毫無顧忌地爆粗、罵人。直到高中去縣城唸書,我驚奇地發現,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竟然是“謝謝”,我努力練習了一段時間才把“謝謝”這種書面語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說這麼多,也不是為了批判當年農村中學的狀況,雖然想起來確實很奇葩。我今天想談談的是——為什麼在一個人人都張嘴罵人的環境中,我卻從來不罵人?
我很希望答案是:“因為我是一個有涵養的、優雅的人。”但,真正的原因,我想你也許猜到了——我沒法開口罵人。
不能罵人,往往就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個表現。
心理學家薩提亞將人際溝通模式分成五種:討好型、指責型、打岔型、超理智型和表裡一致型。其中討好型在人群中佔50%,也就是算下來,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常常使用討好型的溝通方式,如果將他們的溝通姿態製作成畫像,就如下圖所示。
抬高頭顱,仰視對方,單膝跪地,一手護心,一手向上乞求:“都是我的錯”、“你還好吧”、“我不值得你好好對待”“我一無是處”……
表明看來,討好型的人在社交上是比較受歡迎的,他們人畜無害,待人友善,寬容大度,但是在心裡,他們把自己扎的遍體鱗傷。他們把別人放在第一位,不願意得罪任何人,如果與人發生衝突,哪怕過錯在對方,也會難以釋懷,白天深夜反覆回放衝突場景,一遍遍責備自己當初不該如此。他們並不是奢望每個人都要喜歡自己,但是非常懼怕有人討厭自己,也害怕他人的指責,而且內心深處永遠在擔心自己不行、不好、不對。於是,他們不斷地討好別人,不停地指責自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討好型人格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主要的促成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性格。都是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討好型的人往往也是性格使然,一般來說,是內向性格居多。
在這裡需要澄清的是,內外向只是性格的兩種表現,他們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大部分人是偏向其中一方,更重要的是,內外向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遺憾的是,當前社會對內向性格有許多不友好的地方。
不是所有內向性格的人都慣於討好,但是很多討好型的人性格偏於內向。他們不善於語言表達與溝通,更不擅長與人衝突爭執,但是又比較敏感細膩,而且習慣內歸因,久而久之就傾向於討好他人。
其次,家庭環境。一個討好型的人背後往往有一個指責型的家長,指責型的姿態如下,大家看看是不是和討好型剛好互補。
指責型溝通方式在人群中佔30%,與討好型相反,指責型的人眼裡自己是美好的,他人是愚蠢的。他們的口頭禪是:“都是你的錯”、“你這個害人精”、“你就沒有做對的地方”……
為什麼指責型的人如此強勢,如此“自信”?其實是因為他們內心也在害怕,他們害怕被人否定,害怕遭遇失敗,所以要先發制人,把過錯拋給對方,以此展示自己的權威。
指責型遇上指責型,那就是兩槍交火,互不相讓,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但是誰也不服氣。
討好型遇上指責型,則會把這兩種溝通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爐火純青。想象一下,指責型說:“都是你錯了!”討好型全盤接收:“對不起,我錯了。”指責型再來:“連這都做不好,要你有什麼用?!”討好型跪地乞求:“都怪我,我一無是處!”對話非常順暢,指責型越來越沉醉於指責,討好型越來越沉沒於討好,如此,反覆迴圈……
第三, 成長經歷。如果你性格內向,在家裡又總是被父母指責,成長經歷就變得無比重要了。
在心理諮詢時,我曾經接待過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家裡典型的重男輕女,父母對她總是打罵,從來看不到她的優點,而她性格也非常內向,幾乎不主動與人交往,特別是男生,因為她自小被教育不得與男的說話。但是她成績還不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班主任發現了她身上被暴打過的痕跡,瞭解她的家庭背景,從此對她多一份關愛,任命她做班幹部,鼓勵她與同學交往,因為她成績好,待人好,所以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到初中、高中,她一直都被大家選為班長,逐漸成為一個自信的女生。偶爾,她也會陷入討好型溝通中,但是她在學習、交友、工作中汲取的營養能讓她不斷調整溝通姿態,端正溝通方式。
相反,如果在家被責罵,成長經歷中也不斷受挫,不斷被質疑,不斷被否定,那就會讓人懷疑自己、討好他人,更有甚者,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離不開這三因素,那我們如何改變呢?
性格能改變嗎?能,但是很難。
家庭環境能改變嗎?幾乎不能。
成長經歷能改變嗎?板上釘釘。
也就是說,討好型人格的始作俑者幾乎都沒法更改,那我們何苦分析這麼多,說來說去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意義,我想可以起個名字,叫做“覺察”。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思想家帕斯卡爾說過:“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作家張德芬則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梳理了性格、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後,我們要去努力覺察:“原來我是一個這樣性格的人,原來我現在見到媽媽依然瑟瑟發抖是因為我總是被她指責,原來現在的我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而影響的,原來我一直的討好是因為我想保護自己……”
改變的第二步,認知。同樣是殺人犯的家庭,哥哥長大也成了殺人犯,弟弟長大成了則成了社會精英,他們的理由都是:“沒辦法,誰叫我有一個這樣的父親。”這個故事裡,哥哥和弟弟都覺察到了自己的家庭環境,然而哥哥的認知是:“龍生龍,鳳生鳳,殺人犯的父親生出的就是殺人犯。”而弟弟的認知是:“父親是殺人犯,那我一定要引以為戒,遵紀守法,決不可也像父親那樣。”
覺察到自己是內向性格,覺察到父親或母親偏執、強勢、指責,覺察到成長中的自卑、自責,有人因此顧影自憐,有人自怨自艾,有人破罐子破摔,有人則撥雲見日奮發圖強,這都是不同的認知和信念造成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識別和丟棄不合理的信念、認知,迎娶合理的信念、認知。
改變的最後一步,表達。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的手經常是是手掌向上,雙手呈攤開狀,表示對來訪者的無條件接納。
對討好型的人而言,也需要無條件接納自己,並在此基礎上學會表達,我們可以學習《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裡提倡的表達方式:“我看到……我感覺……我希望……”
例如,當我們再次面對家人或朋友的指責或謾罵時,我們可以嘗試著這樣去表達:“我看到你在說我的不足,你對我有些生氣,我對此感覺很難過,也很委屈,我希望你可以不帶責備地客觀地說出你的看法,確實是我不對的地方我一定會努力改正。”在這樣的表達中,我們既照顧到了對方的感受,也關愛了自己的情緒;既不迎合討好對方,也不迴避自己的錯誤。
再比如,當我們覺察到今天習慣性討好別人時,我們可以這樣跟自己對話:“我看到我跟王某說話時一直在順著他的說法,並沒有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說出來,我感覺不太舒服,我不喜歡這樣的溝通,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勇敢地表達,不用擔心說不好或者被批評。”
摸摸頭,沒關係,這不是你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