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經常吵著買玩具。有時候一天買三次,有時候是一週買幾次,基本玩具玩1-3天左右就不會再玩了。這樣真頭疼,非常好動,根本控制不住。說也說不聽,打也沒用。過後馬上就忘了……
3
回覆列表
  • 1 # 熱點頻道123

    一般四歲多的孩子,都上幼兒園,有一點頑皮,首先教孩子,父母是榜樣,儘量做到最好,家裡幹萬不能經常吵架,言傳身教,,多激厲孩子,儘量不要慣看,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2 # 憨爸日記

    四歲了,應該是幼兒園中班的年齡了,這個時間段的小孩子頑皮是正常現象,但是看題主描述的孩子,我覺得還是有必要進行一番教育,下面我以一個老師的角度談談我對個事的看法。

    首先,可以看出來,孩子需要的玩具你肯定買了。這個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有可能你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鬧,給他買了玩具,暫時性的得到了清淨,但是這樣孩子會認為自己的哭鬧就會換來玩具,以後就非常難以管教。

    其次,關於打罵孩子,這個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孩子會認為這樣就是最終的懲罰,不就是打和罵,剛開始有可能會害怕,但是形成習慣了也就不怕了,到時候你能拿什麼來管教?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獎勵與懲罰交叉,比如上面說的哭鬧著要玩具,這時候千萬不能為了省事買玩具,堅決不買,或者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跟他說等他接受老師表揚了才會買玩具。孩子的記憶只有那麼一小會,很快就會忘記。

    再比如孩子犯了錯,那一定要道歉,給座椅,給書畫,都需要道歉。

    讓孩子明白是非,慢慢變得懂事,才是我們做父母想要的。

  • 3 # 金成媽媽jinchengmum

    您好,四歲孩子該如何教育?正如華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提到:為什麼等孩子到了15、6歲的時候,父母會發現用任何手段,孩子都不會聽,這是因為父母沒有過早的干預。六歲之前如果父母對孩子說不行,孩子最多是在地上打滾兒,可是等到12歲再對孩子說不行,孩子可以離家出走,可以用跳樓等方式威脅家長。所以,應該在3到6歲重點培養孩子的性格,並且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發現問題及時的制止,給孩子立下規矩,否則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定式。所以,早年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就非常重要,父母親自在養育中獲得對孩子的控制力,父母只有恩在前,而後才可以立威於孩子。

    針對您的孩子喜歡買很多的玩具,我建議您買些相關的繪本給孩子讀,比如歪歪兔系列繪本,我家兩個孩子都很喜歡看,其中有一本是《一次只要一個》,小動物去買東西都是一次只買一個,您可以透過故事去影響孩子。

    昨天又看了一遍泰國短片《我的爸爸是個騙子》,看完再次淚奔,尤其最後螢幕上那句“為了孩子的未來,值得付出所有”,為人父母真的不容易,希望我們都努力成為更強大的父母!

  • 4 # 摸著孩子過河的Q媽

    題主的問題,其實是想問怎麼解決孩子頻繁買玩具的問題吧。

    1、家長首先得剋制自己給孩子買玩具的頻率。

    現在大家的物質條件都不差,孩子也只養一兩個,大部分家長都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玩具要求的。很多時候孩子沒主動要,家長自己看到認為適合孩子的、孩子會喜歡的,也會主動買。所以無形中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所有需求都是會被無條滿足的。時間久了,一有不被滿足孩子自然會哭鬧撒潑必須得到。所以家長必須從孩子出生就有意識,玩具適可而止。

    2、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逐漸懂事,買玩具的時機和節點,家長要注意把握。比如選在生日,兒童節,新年等這樣的節日給孩子買玩具,一方面讓孩子有儀式感的概念,另一方面也賦予了這些玩具一定的紀念意義,不會產生玩幾天就毫不心疼扔了的情況。

    3、延遲滿足孩子的玩具需求。拉長買玩具的頻率。

    題主孩子已經四歲,應該已經懂得買東西是要透過給別人錢才能拿到,而不是想要就能拿到這個道理的。所以當孩子看見玩具就要買而家長此時不想買時,可以跟他講這幾天媽媽把錢花光了,等媽媽下個月發工資了再買。哪怕孩子繼續哭鬧,也要頂住,此時就是沒錢買。幾次下來,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底線了,以後就不會隨時隨地要你買玩具了。

    我記得當我開始按照以上方法有意識控制買玩具時,我兒子也慢慢接受了一年給他買四次玩具的儀式感,當然有時出差或旅遊會給他買玩具是當紀念品的。有時候他行為習慣比較好也會買一個他想要的玩具作為獎勵送他。現在他已經十二歲了,買東西很理性。

  • 5 # 素墨濃香

    小孩買玩具上癮,都是其生活環境和家長教育有關。

    一,不良的環境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感情脆弱:朋友家孩子5歲多了,一不順心就串門要新積木玩具,似乎內心空虛,拿新的玩具去填充內心的空洞。但是以前的積木其實一樣玩,但他不玩,就要新的,非常執拗,不給就哭到吐,樣樣事情自己說了算,否則就吵鬧不休,而實質上是情緒不穩定,藉機發洩。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為父母經常吵架的環境帶來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對孩子神經系統的平衡帶來危害。

    二,不聽話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寵壞他的成人:媽媽一開始見他哭鬧,為眼不見心不煩每次就答應買,後來孩子每天都哭鬧找事,媽媽才發現孩子買玩具上癮。媽媽有時生氣就訓他或打他,但哭鬧照舊,現在還變本加厲,放學一見到媽媽就開始哼哼唧唧,問為什麼,就要買積木玩具。而見到他爸爸從來不會哭鬧,因為他知道爸爸從來不會給他買。但是他抓住了媽媽的心理,只要哭鬧,沒有哪次不給買。他學會了控制媽媽的情緒。

    兩個建議

    限制行為,預先約定並寫下來。再哭鬧也要堅決執行約定。孩子心情好的時候父母好好跟他談,民主決定什麼樣的限制行為,比如一週買一次,一個月買一次或者只在過節買,或者用做家務,良好的表現來兌換等等。列一張表懸掛在醒目處。

    培養孩子從興趣到樂趣,志趣的發展:人的興趣有三種境界,由興趣到樂趣再到志趣,剛開始因為新奇產生了興趣,在玩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成就感,從而轉化成樂趣。如果家長能夠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給予及時的讚賞,慢慢發現價值感從而培養志趣,學習就無需家長的督促。比如很多小男孩喜歡汽車挖掘機等,可以陪伴孩子拆裝小汽車等,提高動手能力,識圖能力,當孩子樂在其中,適時的給孩子提供有關汽車製造,汽車構造及駕駛的知識,給予其正確的引導。這都需要家長的愛和耐心。孩子是孤單的,玩具成了看護。因為父母都很忙,孩子喊媽媽:“快過來看看我的摺紙.....快來跟我一起玩跳棋....."媽媽每次都說忙或者這個棋我不會。父母每天都需要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一段時間。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玩具,或拼買來的積木。在跟孩子玩的過程中,父母會發現孩子的某些才能,可以適時的提出讚賞,給予孩子成就感。也可以讓孩子教,讓他體會教人的自豪感。另一方面成人的視角與孩子的不同,拼出的積木形狀也不同,讓孩子用舊玩具發現新的角度,新的玩法。朋友帶孩子到我家玩,看到我跟我女兒玩的九宮格遊戲,很是新奇,問這是什麼,太有趣了。我說這是九宮格遊戲,如果你想玩我也可以跟你一起玩。然後我畫了一個初級的九宮格數獨遊戲。兩人連教帶他寫畫玩了一個多小時還沒做完。期間才知道孩子1-9個數字只學寫到6,在玩遊戲過程中竟然學會了寫7,8,9三個數字。孩子意猶未盡,說比積木好玩,因為要去上課,說明天接著來我家玩。這個遊戲需要動用觀察力,專注力,推理能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對孩子來說新奇,稍有難度但難度不太大,有挑戰的信心,特別鍛鍊專注力。玩的期間發現他的思維很靈活,主動要求自己寫畫,學寫8只教了一次就學會了,學東西很快,這些我都給予了他及時的誇讚。看出來他很是高興,從玩中體會到了快樂。

    我家寶寶喜歡三角形,方形和圓形,所以跟寶寶玩的時候圓形代表寶寶,方形代表爸爸,三角形代表媽媽,她特別喜歡,總是說還玩還玩。而對五歲多的孩子三個元素有些太簡單,就用了9個數字的數獨遊戲。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意味著父母需要陪伴在孩子身邊,深入瞭解孩子的行為特徵,搞清楚孩子的行為變化過程,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特點的教育方式。每對父母也不一樣,對孩子產生影響的不是某一方的教育風格,而是雙方風格的綜合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IFA足球世界中場傳控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