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45350345468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人際關係和諧,能動的適應和改造環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的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當前,全國出現了許多起中小學生心理偏差的事故,引起了國家教委的重視。現在中學生存在著心理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習壓力感:這個問題相當普遍。學生生怕考試成績不好,無顏見江東父老,心理壓力過大。2.適應性差:由於生活自理能力差,如同溫室的花朵,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不適應學校生活和老師的指導方法及團隊活動。3.情緒不穩定;隨著考試的成績好壞,情緒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4.人際關係敏感:與別人不合群,同學之間、鄰里之問、親戚之間情感不能溝通,性格內向、孤僻。5.焦慮現象:遇到困難時或考試前,顯得精神晃惚,緊張不安。6.抑鬱、自卑現象:受到挫折後,表現出情緒低落,孤獨感、自卑感嚴重。沒有一點上進心。7.心理不平衡性:常常忌妒別人學習成績比自已的好,別人各方面比自已強。忌妒是一種可怕的心理;是一種痛苦又十分有害的心理。8.敵對現象:在受到批評時,容易產生抬槓,產生敵對觀象。9.偏執現象:以自我為中心,在家庭中及班級裡,處處都以我為中心。我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獲得了一些經驗,產生了一定的效果。關於如何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談幾點看法:一、充分認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設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推進,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給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透過情感的交流、情緒的疏導等活動化解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這不僅對促進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獲得全面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促進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構建現代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從容應對各種挑戰與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輕鬆自然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學生全面發展、可持續性發展的需要,也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拓展了傳統德育的範圍,而且由於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預防、疏導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與學生平等地溝通、交流,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自由的心靈空間。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理解其科學內涵,而且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1.幫助學生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環境的能力,充分開發學習的潛能,在學習生活中獲得情感體驗。2.幫助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安全地度過青春期。3.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正確處理與異性及他人的交往,建立對他人的積極的情感反應和體驗。4.幫助學生提高承受挫折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與心理品質。5.幫助學生在瞭解自己的能力、特長、興趣和未來社會就業條件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進行職業選擇和心理準備。三、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透過以下途徑:1、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教育途徑。①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其課程的特色是在生理衛生課中增加心理衛生的內容,稱為生理心理衛生。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特點,透過心理衛生課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常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況,提高抵禦心理疾病的能力。②開展團體諮詢活動。出現同類心理疑問的小組成員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自由議論,利用團體的相互影響,啟發。引導和幫助,形成團體的共識,使學生對自己的問題有所領悟和理解,進而改進自己的態度和行為。③開展多元化的集體活動。開展生動活潑的活動,可促進人際交往,建立團體合作。友愛互助的人際關係,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如體育比賽、知識競賽、登山、演講,交友聯誼會等等。④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師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尤其是學習心理方面的常識,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心理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2、面向個體學生的心理諮詢途徑首先,學校要宣傳心理諮詢的意義,改變心理諮詢意味著存在心理疾病的不正確認識,鼓勵需要諮詢的學生進行個別諮詢。其次,設定心理信箱,成立心理諮詢室。開設熱線電話,多渠道開展心理諮詢。3、潛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①加強校園心理文化建設。實施心理教育,我們還可利用學校的隱性課程-----校園文化,把這無聲的教育與有聲教育相結合。加強校園心理文化建設,如設立心理教育專題板報,成立心理教育校刊,開設心理圖書閱覽室,開展“心理專題”手抄報等做法,可營造一種濃厚的心理教育氛圍,起滲透性、暗示性的作用,能提高學生的心理教育意識,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心理教育。②成立家長學校,形成心理教育網路.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不僅來自於學校,也來自於家庭。家長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當的教養方式,不和諧的親子關係都會直接引起學生的心理問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應延伸到家庭中去,建立採取“家長與學生同時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長的心理教育意識。家長學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任務是:一是向家長宣傳普及心理教育知識,二是幫助家長了解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在這階段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三是向家長及時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動態及所出現的具體問題,使家長與學校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極具科學性的工作,加強科學研究,是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舉措。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堅持做好心理教育的個案記錄與教學研究,建立學生心理成長檔案,為學生心理教育與科研積累豐富的第一手材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天300塊,你願意下煤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