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衛思想

    俾斯麥在位之時,大力抑制軍方的“衝動”行為,儘量通快外交來改變帝國的外部環境,當然,此人也非善茬,打過不少仗,但戰爭只是輔助手段。

    俾斯麥被去職後,威廉二世對“Sunny下的土地”興趣甚濃,與法、俄產生矛盾,也打破了英國的“均衡外交”策略,關鍵是德國的“公海艦隊”對大英帝國的絕對制海權發起了直接的挑戰。

    德國的軍事戰略位置並不好,屬四戰之地,你說你在太平洋佔個島子有多少實際意義?!反倒讓眾列強側目而視!

    所以,一戰,不能不說與威廉二世有很大的關係,起碼說欠思量,不知己、彼。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苛刻的《凡爾賽合約》將昔日強大的德國,拆分的四分五裂,高額的戰爭賠款,以及限制軍隊規模,意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對其進行“閹割”。 殊不知,被羞辱到家的德華人,卻將所有的不滿情緒指向法國。

    原來,作為戰勝國之一的法國,極力推崇對德國採取最嚴厲的制裁。究其原因,自然是兩國曆史上的恩恩怨怨,尤其是普法戰爭後,深受《法蘭克福和約》的羞辱,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法國居然在歐洲找不到一個盟友。這是為什麼呢?

    俾斯麥利用英、俄兩國矛盾,阻止法俄聯盟。

    普法戰爭,對於分裂400多年德意志民族來說,終於完成了民族統一大業,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並迫使法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法蘭克福和約》。而作為功臣的俾斯麥,十分清醒兩國的矛盾不可調和,必須對其進行壓制,尤其是外交上的孤立。

    從地理位置上看,在歐洲對德國最大的威脅是俄國,一旦法俄聯盟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德國,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孤立法國的核心就是,一定不能讓法俄結盟,但如果“舔著臉”主動迎合俄國,對方一定會漫天叫價,甚至被綁在他們的戰車上。

    如何讓俄國主動?俾斯麥的做法是利用英國打壓俄國,逼其主動與德國交好。俄國是由內陸國家發展而來的,十分看重出海口,儘管擁有聖彼得堡港,但長達半年的結凍期,嚴重影響了其商業和軍事的作用,他們又將目光盯在了君士坦丁堡。

    這是透過黑海進行海上運輸的必經之路,奪取黑海海峽成為俄國曆代沙皇的夢想。而當時統治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只得依靠英國的幫忙才使其未能得逞。當然,英國為保護印度和英、印之間的貿易線,始終戒備俄國對土耳其的入侵。

    雙方在克里米亞大打出手,結果俄國失敗,黑海實行中立化政策,兩國矛盾加劇。1870年,俄國借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之機,單方面宣佈廢除黑海中立化,俾斯麥表示支援。英、俄兩國再次大打出手,俾斯麥一反常態地與奧匈帝國結盟。

    這下,俄國慌了,與土耳其的戰爭還未結束,又與英國交惡,而德、奧同盟徹底地將俄國置於孤立的境地。最後不得不向德國主動示好,簽訂雙邊安全協定,規定俄國在德、法兩國衝突中保持中立。這成為俾斯麥外交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筆。

    《德、意、奧同盟條約》,全面孤立法國。

    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為同盟,眼看著英國與俄國在巴爾幹“兩虎相爭”。而法國的衰弱,讓英國失去了一個遏制俄國的幫手,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接受,俄國的軍事力量再次進入黑海。當然,俾斯麥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擴張。

    統一後的義大利,在歐洲大國中實力最弱,又比其他小國強大。然而,其實力不濟,野心卻不小。俾斯麥儘管十分看不上義大利,對其不切實際的雄心壯志更是嗤之以鼻,特別是毫無戰鬥力的軍事力量,簡直就是笑話,但還是接受其為盟友。

    在俾斯麥看來,一方面,剝奪法國的一個潛在盟友;另一方面,使奧匈帝國獲得一個友好的鄰國,共同對付俄國。更重要的還是想借義大利“搭橋”,拉近與英國的緊密關係,挑撥英、法兩國關係,並遏制俄國的擴張。

    由於英、法兩國為爭奪埃及,以及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雙方關係急轉直下,而義大利也因突尼西亞與法國矛盾很深。於是,在俾斯麥的唆使下,英、意、奧匈三國簽訂了《地中海協定》,共同維護地中海地區的穩定。這次,俾斯麥很滿意。

    首先,在外交上孤立法國的同時,又孤立了俄國,使得俄國越來越離不開德國的支援,更加依賴其在英、俄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俾斯麥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不僅將雙方的注意力從法國身上移開,而且俄國也不敢與同樣被孤立的法國結盟。

    其次,加深英國與俄國的矛盾。由於《地中海協定》明顯是針對俄國,使得英國深陷巴爾幹半島。儘管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始終沒有放鬆對德國的戒備,但因德國在巴爾幹並沒有實質利益,反而抵消了對德國的關注度,全力對付俄國。

    更關鍵的是,該《協定》是英國與德國的兩個盟國簽訂的協議。也就是說,英國承擔了援助兩個盟國抗擊俄國的全部責任,而德國卻置身事外,過的“逍遙自在”。至此,俾斯麥煞費苦心構建的孤立法國、迫使俄國保持中立的外交體系大功告成。

    然而,威廉二世繼位不到4年,俾斯麥的外交體系徹底崩潰。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這位天生有些殘疾的新皇帝,從小充滿了自卑感,當了皇帝后特別喜歡錶現自己,渴望建功立業,以此來掩蓋殘疾帶給自己的自卑。當然,這麼自以為是的人自然容不下比他強的人,2年後俾斯麥被解職回家。

    隨之而來的是,德國外交路線的全面調整。他們不僅不理解俾斯麥複雜而矛盾的外交體系,而且十分質疑為什麼與交戰的,俄國和奧匈帝國同時結盟?很快,德俄雙邊安全協定終止,俄國甚至不惜作出重大讓步,但威廉二世仍然拒絕。

    其實,他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與英國結盟。他想當然地認為,拒絕與俄國保持友好,就一定能夠博得英華人的好感,從而結為同盟,繼而法國、俄國都不敢小瞧德國。俾斯麥難道就不想這樣做嗎?不,因為他知道英華人是不可能與德國結盟的。

    遏制統一後的德國,是英國的長期政策,這和意識形態根本沒有關係。俾斯麥十分清楚英華人的想法,根本就沒有把德國的安全,寄託在與英國的結盟上。而毫無政治頭腦的威廉二世,怎會理解俾斯麥的苦心,一心追求與英國的友誼。

    俗話說得好“上趕子的買賣,都不是好買賣”。威廉二世將俾斯麥時期挾制英國的埃及桑給巴爾,慷慨地送給了對方,非但沒有換來好感,反而對其漸行漸遠,根本沒有結盟意思。可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更可怕的是,法俄結盟了。

    由於與德國無法建立友好協定,再次孤立的俄國,處於英、德、奧、意四國包圍的危險之中,於是本能地想與另一個被孤立的大國——法國結盟。當俄國主動向法國表示意思時,被俾斯麥孤立了20年的法國激動不已,當即訂立軍事協定。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俾斯麥苦心經營的外交體系徹底崩潰。法國在德國的“奴役下”,儘管一心復仇的心態與日俱增,但在俾斯麥所構建的外交體系中,被死死地困住,動彈不得,直到愚蠢的威廉二世上臺,法國迎來了復仇的機會。

    俾斯麥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家、政治家,其深謀遠慮、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令人歎服,也不禁對威廉二世的自以為是感到無奈。政治應該由政治家去做,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不但效率低下,甚至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3 # 歷史吐槽機

    雖然威廉二世是個很逗逼的皇帝,但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鍋他真沒法背,《凡爾賽合約》倒是把鍋甩給德國了,結果是二十年後德棍們慘烈的報復社會,二戰的烈度比一戰還可怕。

    一戰的起因很複雜

    以很多當時平民留下的資料看,一戰爆發的很突然,那時候的歐洲似乎正處於最好的時期,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很快,沒有多少人覺得戰爭離自己很近。

    以很多現代觀點馬後炮看,一戰爆發的原因很複雜,可以大把總結出民族矛盾啦、國家矛盾啦、新興政權挑戰秩序啦,從哪個角度都能說出自己的道理。

    吐槽機個人的觀點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在於階級矛盾,當時工人作為一個新興階層正在快速崛起,他們和資本家之間的天然矛盾沒有妥善解決。而歐洲大部分國家當時都沒有面對這個問題的經驗,不約而同的選擇把內部矛盾轉化到外部。

    這種向外轉移矛盾的做法引發了極端民族主義狂潮,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的前奏;同樣引發了殖民地爭奪,這就是俄奧交惡的前奏;繼而引發了歐洲外交攻伐,這就是同盟協約對立的前奏。

    然後自然是大規模軍備競賽,從19世紀後期開始歐洲各國一直在擴充軍備,由1880年到1913年這33年中,德國常備軍從42萬暴漲到87萬,法國從50萬到81萬,俄國由80萬到140萬,奧匈帝國有47萬到85萬,連隔岸觀火的美國都從3.4萬增加到16萬。

    事情發展到這裡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差別無外乎是什麼時候打,以什麼樣的方式打而已。這一系列連鎖反應肯定有威廉二世的參合,但絕不是丫一人就可以說了算的。

    威廉二世並不特別想打仗

    德皇威廉二世衝動魯莽確實讓德國在外交上缺乏理性,俾斯麥費盡心機搞出的《再保險條約》被毀得稀爛,對於一戰的失敗他肯定要承擔責任。但這並不代表是他發動了戰爭,也不代表他樂於參與戰爭。

    即使在簽署總動員令之前,威廉二世依然對將領們說“你們會後悔的”,事實上我估計那些將領後來應該確實後悔了。

    種種跡象表明,德皇就是個中二逗逼,眼高手低又喜歡強硬,發起世界大戰這種事情真是為難他了,還是留給希特勒先生吧。扯淡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對別人最大的善舉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