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月055
-
2 # 小蔣的打工生活
年少喜歡李白的詩,恣意疏狂;進入社會後受挫喜歡蘇軾,豁達開朗。其中最喜歡的他的《滿庭芳·蝸角虛名》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世人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其中醃髒手段種種不一而明;算了,我不爭了。誰強誰弱又有何妨?有清風皓月,有云幕高張,有千種美酒,我還是我,不改初心!
-
3 # 大馬哈10
《定風波》“一方蓑衣任平生”,《江城子》“明月夜,短松崗”,一放達,一深情,雖是短章,則是東坡先生詞中精華。
-
4 # 青蔥虎兔
蘇軾儒釋道三教兼通,既有出仕忠君之心,“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曠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又能在失意之時以道家逍遙任意的無為思想排遣,“也無風雨也無晴”。更能有一顆佛家妙悟真如的寬容心從容對世界,“此心安處是吾鄉。”樂觀面對生活,“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全部表現在他的詩詞中。
在被貶時,仍不忘自得其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時時造福百姓,修復“蘇堤”,使百姓免於洪水之苦。享受生活,愛聽鬼故事,“姑妄言之。”雖是君子也不遠廚房,做“東坡肉。”“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又有一顆痴情的心,作為豪放派詞人的鼻祖能寫出悽美婉約的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體物詞也精緻不已,“三分春色,二分流水,一分塵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所以我喜歡的這首詞,相比較上面提到的來說,頗為小道。是蘇軾的《洞仙歌·冰肌玉骨》。題記中有提到是續句,記得是蜀主孟昶宮中之事。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在夜間納涼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記得前兩句,做詞補全。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首先是一首續詞,不能算完全獨立之作。但是此詞意境渾然一體,上闋寫納涼之事,詞句頗得婉約派精髓。下闋寫夜間散步,寫庭院的月色之景。百年前蜀主和花蕊夫人的夜間情事在詞間演繹出來,當初大殿裡的美人已然辭世,但在筆下卻鮮活若生。
佳人冰肌玉骨,夏夜中遍體無汗,大殿中風颳了香過來,簾子被掀開,月光灑進窗,佳人未寢,頭髮已亂。和國主一起走向庭外,星星點點,月色撩人。西風亙古不變地吹著,但時光早已過了千年。
整首詞主要是描寫花蕊夫人的,只最後兩句抒情,流年暗轉物是人非之意躍然紙上。
之所以喜歡,就是覺得那樣的蘇軾先生,寫起美人也舉重若輕。大筆如椽工筆細描,完全沒有寫花蕊夫人的容貌,但字裡行間流露風流韻味清晰可讀。
這是完全不同的一個蘇軾,是一個略遊戲筆墨,風流浪子的形象。這個成熟而睿智的大叔偶爾也有青春少年該有的浪漫情思,確實很讓人驚喜。
所以我很喜歡蘇軾先生的這首詞。
-
5 # 錦繡三月春
說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很崇拜很傾慕,也很敬仰。用當代人的話說,應該算是他的粉絲吧。他的那種深刻和睿智,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並得到多少代專家、學者的中肯和文學愛好者的追求。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大文豪、大書法家、還是改革派的畫家。他頭銜很多,不同時代賦於他不同的名字。他傳世的作品很多,他的作品都很喜歡,詩如《題西林璧》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這道詩把廬山的美景寫得深入淺出,一環緊扣一環,讓人讀後如臨其境。前二句寫景是通俗易懂,把廬山的美景寫的細緻入微。後二句抒情把作者本人那種遊山後的思緒和感概寫的一覽無餘。什麼時候賞夠了看透了弄明白了才會走,他的那種對萬事萬物的領悟真是高出常人好多好多。用我們現代人的話說: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他就是帶著這樣一種境境去傲視群雄,胸懷天下蒼生。憑欄垂釣,倚窗觀月,飲灑作畫。揮筆書寫雄心壯志,漫遊看遍壯麗山河的豪情。尤其是後二句成了時時代代傳誦的經典。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左右銘。時刻鼓勵著後人永往直前,絕不妥協的信念。
蘇軾的詞尤其喜歡《念奴嬌-赤璧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首詞最讓我喜歡的是蘇軾那種對古今人事沉浮的深刻認識。最後幾句如: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中指揮千軍萬馬,到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出了人生的客觀存在到必然死亡的全過程。讓人叫絕。沒有經歷過大徹的人是不會有大悟的。而蘇軾又是一個飽讀國學之人,還經歷了從高層到普通百性這樣的陣痛。在滿樹梨花壓海棠中走下了神壇。並在遊山玩水中體驗了社會永珍,即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感慨。再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腳踏實地和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實地生活。直到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脫境間,要不是大智若愚之人是根夲悟不出來的。就像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一樣,看什麼也都十分美好。即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當你步入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不然,是看山並不是山,看水並不是水,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看不全的假面具。但隨著你的經歷和閱歷不斷成長,有失寵的落魄,輝煌的跌落,得意時的任性時,你又感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實人生就是這樣,看開了,風月就是煙霧而已,看不開風月依然風月。
讀蘇軾的詩詞,如沐春風,就猶如你置身在那遙遠的宋代,又猶如你漫步在Sunny明媚的百花園,懷古會更讓我們惜今,讀詩定會豐富我們的情感世界,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徜徉在這知識的百花園中,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歌唱我們的美好未來。
-
6 # 草夕寸品文史
蘇軾是一個集才華與豪放於一身的人,他敢作敢當的做事風格,直言不諱的耿直與天真,讓他時常遭到排擠和打壓,貶官、流放,黃州、惠州、儋州。但是遙遠的地方沒有讓他喪失信心和理智,路途越遠,他的人生境界越高。人生的失意打不倒蘇軾,周遭的壓力也壓不倒蘇軾,他總是能從最刺痛身體的時光深處,挖掘出最激勵心靈的語言。黃州是蘇軾的人生轉折點,艱苦的環境一度讓他陷入過憂愁絕望當中。但是生性樂觀的他最終還是得到了轉變,因為清閒有了更多時間寫詩讀書,看著滿天飛的楊絮,寫下一首非常著名的詞: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 ·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水龍吟》是蘇軾婉約詞的代表。擅長豪放詞的蘇軾不輕易釋放柔情,但是一旦釋放就一定是首經典之作。蘇軾藉助暮春滿天飛舞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
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語出驚人,耐人尋味。準確地把握住了楊花那“似花非花”的獨特氣質:楊花“非花”,但是卻叫做“花”,飛舞的姿態也像百花一般,但是它卻無香細小,不被人注意;楊花“似花”,因為它與花朵一樣共同迎接春天的來去匆匆。
可是楊花的墜落從不被人憐惜,天下人惜花憐花愛花,卻很少有人會憐惜楊花。人們視楊花為廢物,把它拋離在家鄉路旁,但是細細思量卻又發現楊花飛落看似無情,實際上卻飽含深情。這樣的楊花不禁讓人想到了柳樹,想到了思婦和離人。睡眼惺忪的時候,人和楊花一樣在夢鄉里飄向遠方,去尋找新生,去尋找離人。但是夢境還是被黃鶯的叫聲驚醒。
楊花落淨了,但我並不怨恨,令我傷心的是西邊的小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重新裝在一起。經過一夜狂風驟雨,到了清晨,楊花沒有了蹤跡,都落到池中的水裡,化作一池浮萍。“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一句運用了數字的技巧,傳達了蘇軾的傷感,楊花啊!本該佔有三分春色,只是經過一番折磨,其中的兩分化作塵泥,剩下的一分也隨流水而去。
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千百年來為人們反覆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眼前的楊花早已不再是原來的樣子,隨著流水而去,已經化作了一汪流水,這哪裡還是楊花,根本就是離人的眼淚啊!至此人與景完全的交融一起,之前所寫的楊花,實際上都是寫人的情感。這一情景交融的神來之筆,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
回覆列表
《念奴嬌.赤壁懷古》裡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展現詩人豪邁的氣概,詩人遭受“烏臺詩案”的打擊後仍能從容曠達的對待生活。後來在官場受他人排擠,履被貶,所貶之地條件艱苦,偏遠,如海南、惠州。但他仍然樂觀面對,積極造福當地百姓,還創作了很多千古流傳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