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筆大畫

    離職見人品,這句話只能講說對了一半。

    站在企業或者用人單位的角度,這句話是對的。可能有些跳皮的職工在離職時對單位心生不滿,在交接時不配合或交接後做出了一些比較出格的舉動,給原單位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或者經濟上的失損。這種情況可能存在,不能說沒有。

    用人單位與老闆都希望員工像羔羊一般溫順聽話,即使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委屈時也不抗爭,也不發無聲,像啞巴一樣默默無聞地轉身離開。以前許多的農民工與工人都受到過了這樣的待遇,老闆不發工資,幹活沒薪水,然而他們求告無門,只能等待包工頭與老闆們的良心發現,可等來等去,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這就是以前許多黑心包工頭與無良的企業老闆敢於對農民工和工人欠薪的緣由,最後導致了到總理為農民工討薪的地步。

    人生苦旅,誰都不易。

    站在老闆與用人單位立場上的人在說出離職見人品這句話前先要自審一番:自己的人品怎麼樣?企業的責任盡到了有沒有?離職員工的工資有沒有拖欠?必要的人文關懷是否做到了?

    如果老闆與企業本身都沒有做到,只是單方面的苛求離職員工要如何如何,對離職員工進行道德綁架,這公平嗎?合理嗎?能行得通嗎?

    不管員工是合同期滿離職、主動離職還是其它離職,老闆與用人單位總是強勢一方,本君認為只要強勢一方把自己的責任盡到位了,該關懷的關懷,該照顧的照顧,該給的給了,該方便的方便了,我始終相信:

    人的善良一面還是大於邪惡一面的。你老闆與用人單位表現得好,離職員工也就表現得好,人品就會表現得更高,不會給原單位惹麻煩的,這是相輔相成的。所以離職見人品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前提是用人單位與老闆先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只有本身做到了,然後才有資格對離職員工說出這句話。

  • 2 # 張大志leo

    有些公司不給員工發工資,有些員工離職不交接,人品是“互見”的,確實可以在離職過程中看出來。

    01.人品互見

    公司做為具象化的實體也可以看成是“人”,也有“人品”。如果剋扣工資,那就是公司的“人品”不行。同樣,個人不交接工作,要挾公司也是常有的事情。

    02.離職時,能看出員工是否對公司負責

    我見過一些員工即使被欠薪,仍然能在離職過程之中,甚至之後對客戶服務很周道。這也許就是人品好。工資可能之後要不回來了,但是我們不能倒了牌子,不能影響自己的口碑。

    03.多考慮後續影響

    除非不想繼續在行業發展,否則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不能把事情做絕。一家欠薪的公司招不來好員工,一個總是詆譭前東家的員工也找不到好工作。

    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 3 # 井底之瓜

    是的,只有一個人離職時的表現,才能洞察到這個人的真正品質是好是壞,因為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不自覺的真情流露,有人說,離職不外乎有這麼兩個原因,一是工資沒給到位,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二是心裡受了委屈,對領導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感到不滿意。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公司的戰略調整,一些人也必須要離開。

    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如何處理好離職後的工作交接,既能體現出你的人品如何,更是能反映出你將來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能走多遠。有人說,離職後就和原來的單位沒有關係了。人走茶涼嘛!就會表現出對工作的懈怠,不負責任,在工作交接時留心眼兒。所有這些都是短視行為,是不成熟的表現。

    說一個案例,當年由於受大環境的影響,公司效益受到極大的衝擊,業績下滑。不得已,我必須要離開心愛的崗位,當時心如刀絞,人已到中年,不知今後路在何方。記得當時正是,金秋9月,是個豐收的季節,而對於我來說,卻是個最暗淡的時刻。

    就在我離職前的最後一天,北京總公司傳來訊息,由於大中華區業績下滑嚴重,美國總部派來一個高級別的團隊,來中國調研,想找出大中華區業績下滑的真實原因。分別去了廣州,濟南和瀋陽。瀋陽這邊,需要我參與接待。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我已即將離開公司,一是不必答應接受這個任務,二是即使答應了,也不必盡心盡力,包括我的領導,也是有這個擔心。接到任務後,我立刻放下手裡的其他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緊張的接待工作中。

    從接機入住到見客戶的時間把握,以及根據西方人的飲食特點和作息時間,來合理安排。做的絲絲入扣。最過分的還是老外半夜12點還要去喝咖啡,一直陪到凌晨3點,感嘆老外身體倍兒棒的同時。一早還要瞪著兩隻腫眼泡去上班。即使這樣,也沒有任何怨言,圓滿的完成了接待任務。

    我的做法讓我的領導大為感動,總經理特地為我寫了一封推薦信給新公司。好聚好散,留個好印象,是對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增加了一個助推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油性頭髮,隔天洗一次,但是一直掉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