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太宗
1、政治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
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2、經濟
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3、文化
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
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
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
二、武則天
武則天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汙的政策,“嘗與宰相議及刺史、縣令”,並派遣“使者以六條察州縣”,考核州縣官吏是否清正稱職。
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反之,對於賢才則破格拔擢。武則天對於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對於有才能有學識的人士非常賞識,並能對其一一加以重用。
武則天對納諫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廣言路”、“杜讒口”,也佔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還設銅匭於朝堂,鼓勵群臣上書言事。
武則天雖然政令嚴明,刑罰嚴峻,“當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但是她對於直言敢諫的臣民卻十分敬重,儘量採納他們的建議,即使言語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寬容,免予追究。
在她統治時期,很少有人因為直諫獲罪的,因之直言敢諫在朝中蔚然成風,使下情得以上達,這對於改革弊政、促進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武則天稱“天后”時,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農桑,薄賦役”。為貫徹詔命,朝廷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生產是否發展作為重要標準,如果州縣官吏所在地區“田疇開闢,家有餘糧”者則予以獎賞;反之,如“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則加以懲罰。
武則天掌權以後,為了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又延攬農學家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對於土地兼併和逃亡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
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資料。
但民戶的逃亡,也使政府稅收受到了損失,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而武則天為了稱帝尊崇佛教,大修廟宇,建造規模宏大的明堂、天堂,這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武則天曾召集文學侍臣周茂思、範履冰等人編纂《要覽》、《字海》、《樂書要錄》等書。
其中,《字海》收錄有所有武則天首創的則天文字,全書已散佚。《樂書要錄》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的樂律文獻,除少量內容因襲就說外,多富實踐意義,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全書共十卷,今僅存第五、六、七卷。
三、唐玄宗
李隆基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唐玄宗以前,由於時人重京官而輕外任,地方官都是選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為了革除這一弊端,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特頒下制令,從京官中選用有才識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從都督、刺史中選拔有政績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為恆式”。
他特別重視縣令的選任。開元四年(716年),新選任的縣令被召入大明宮宣政殿,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考查縣令是否通曉經國治民之道,結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暫且讓赴任就職,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歸學問”。
同時,還頒佈了《整飭吏治詔》,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對刺史、縣令的政績進行考察,分為最、中間、殿三等,依次定為優劣,作為改轉升降的依據。
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佔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當時的豪強霸佔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面逃避國家稅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開元十三年(725年)之間,李隆基的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他任命宇文融為全國的覆田勸農使,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
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這樣下來,一年增加的客戶錢就高達幾百萬之多。
透過這些有效的措施,李隆基使唐朝的經濟又步入正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
在文化事業上,唐玄宗重檢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年),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於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
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500餘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一、唐太宗
1、政治
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
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等皆有所發展。
2、經濟
李世民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3、文化
貞觀初年,李世民詔令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圖籍,在弘文殿聚四部群書20餘萬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館”以儲圖籍。
並任命虞世南、褚無量、姚思廉、歐陽詢等充任學士,以魏徵、虞世南、顏師古等著名學者、碩學之士相繼為秘書監,主管國家的圖書館和藏書事業,選五品以上工書者為書手,又在弘文館設立檢校館藏的官員,將繕寫、整理、校勘圖書,藏於內庫,以宮人掌管。
官府藏書機構除“弘文館”外,另有“史館”、“司經局”、“秘書省”和“崇文館”等,其藏書質量和數量遠遠超過前代,史稱“群書大備”。晚年因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苛重。
二、武則天
1、政治
武則天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汙的政策,“嘗與宰相議及刺史、縣令”,並派遣“使者以六條察州縣”,考核州縣官吏是否清正稱職。
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反之,對於賢才則破格拔擢。武則天對於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對於有才能有學識的人士非常賞識,並能對其一一加以重用。
武則天對納諫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廣言路”、“杜讒口”,也佔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還設銅匭於朝堂,鼓勵群臣上書言事。
武則天雖然政令嚴明,刑罰嚴峻,“當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但是她對於直言敢諫的臣民卻十分敬重,儘量採納他們的建議,即使言語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寬容,免予追究。
在她統治時期,很少有人因為直諫獲罪的,因之直言敢諫在朝中蔚然成風,使下情得以上達,這對於改革弊政、促進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2、經濟
武則天稱“天后”時,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農桑,薄賦役”。為貫徹詔命,朝廷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生產是否發展作為重要標準,如果州縣官吏所在地區“田疇開闢,家有餘糧”者則予以獎賞;反之,如“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則加以懲罰。
武則天掌權以後,為了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又延攬農學家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對於土地兼併和逃亡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
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戶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萬戶增加到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的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0.721%。這在中國古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客觀資料。
但民戶的逃亡,也使政府稅收受到了損失,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而武則天為了稱帝尊崇佛教,大修廟宇,建造規模宏大的明堂、天堂,這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3、文化
武則天曾召集文學侍臣周茂思、範履冰等人編纂《要覽》、《字海》、《樂書要錄》等書。
其中,《字海》收錄有所有武則天首創的則天文字,全書已散佚。《樂書要錄》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的樂律文獻,除少量內容因襲就說外,多富實踐意義,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全書共十卷,今僅存第五、六、七卷。
三、唐玄宗
1、政治
李隆基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唐玄宗以前,由於時人重京官而輕外任,地方官都是選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為了革除這一弊端,開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特頒下制令,從京官中選用有才識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從都督、刺史中選拔有政績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為恆式”。
他特別重視縣令的選任。開元四年(716年),新選任的縣令被召入大明宮宣政殿,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考查縣令是否通曉經國治民之道,結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暫且讓赴任就職,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歸學問”。
同時,還頒佈了《整飭吏治詔》,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對刺史、縣令的政績進行考察,分為最、中間、殿三等,依次定為優劣,作為改轉升降的依據。
2、經濟
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佔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當時的豪強霸佔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面逃避國家稅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開元十三年(725年)之間,李隆基的檢田括戶運動收到了實效。他任命宇文融為全國的覆田勸農使,下設十道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
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這樣下來,一年增加的客戶錢就高達幾百萬之多。
透過這些有效的措施,李隆基使唐朝的經濟又步入正軌,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繁榮。
3、文化
在文化事業上,唐玄宗重檢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年),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於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
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060部,51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500餘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