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他們是在2010年,那一年我剛到上海,還沒有開始做房產。一個朋友三個人借了一間獨立一室戶,隔開的那種,大門進去進小門,陽臺上隔了一半做衛生間,另一半是電磁爐燒飯的臺子,簡裝倒也乾淨。當時我剛從鄉下進城,沒見過這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套間,感覺挺有創意。
不久我開始做房產,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合租房,當然也有許多是比這差的多的群租房。無一例外,他們都屬於一個新興起的群體“二房東”,就是專門租房再轉租,謀取差價的一群人。
在外高橋,上海市靠近外環的一個角落,我見證了他們在這裡的興起歷程。在一個叫高行綠洲的動遷房社群,從一開始小打小鬧三五成群站街拉租客,到後來屯房子做公寓,到如今註冊公司規模化經營。
2010年,高行綠洲一至五期集中交房,除了拿房子的動遷戶,到出租房的農民工,還有就是活躍的中介和二房東。當時高行綠洲毛坯房眾多,租金低廉,有些動遷戶拿到房子手裡沒錢裝修。於是給了二房東機會,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收房子,一般籤五年以上的租賃合同,然後簡單裝修,把一套房子隔成三四個獨立一室戶,配上一些傢俱家電,再以較高的價格出租掉。
一開始的半年,因為毛坯房租金低廉深受農民工群體的青睞,他們的生意只是附近保稅區的一些小白領光顧,很多房子空關。2010年底,形式發生了變化,平安車險電話坐席團隊從川沙王崗基地整體搬遷到外高橋保稅區5號門。連夜搶房的時刻,二房東專車接送看房,很快房子都住滿了,奇蹟般地為他們解了圍。
隨著二房東們手裡有了流水資金,他們不斷地籤毛坯房,規模越做越大,也開始涉足整租房。一度到了房子從大到小可以批次供應的程度。由於高行綠洲靠著地鐵6號線,通勤比較方便,很多市區上班的人也慕名來租房。每天清晨和傍晚,地鐵站方向人流不斷,全是上下班的年輕人。
由於毛坯房越來越少,他們把業務範圍延伸到高橋鎮裡面一些老小區,只要肯長籤,三年也可以。不光外高橋,還有曹路、南匯、奉賢,到處在都拿房子。我知道的他們不少人手裡握著幾百套房源,很多人幾年之內買房買車,算是在大上海淘到一桶金。
因為要裝修,他們拿房子都會要求1-2個月的免租期,先付一個月押金,後面租客預付的租金再付給原房東。裝修也是儘量節省成本,用的原材料都是廉價的或是建材市場處理的。有些房屋貼的桌布有好幾種花色,那肯定就是論堆買來的處理貨。
由於上海人口流動性大,他們的房子很少空關,而且合租房水電費都是按較高價格收取,基本1-2年收回裝修成本,每套房子都能貢獻幾萬元收益。他們這群人也就在這種特定環境下成長起來。
二房東群體雖然也有一些諸如群租、哄抬房租、卷錢跑路的情況存在,但是這都是少數現象。他們以自己的頭腦和社會創造的機會賺到了錢,也為大眾提供了更多的租房機會,讓這些在上海漂泊的人有個暫時穩定的小窩。
由於本地人和外地務工者之間文化和生活習慣方面存在差異,相處有時候不那麼融洽。二房東群體的經營行為恰恰隔離了這種外地租客和本地房東的矛盾,一個懶得操心,一個住得自在。這也是他們在這特定時期發揮的積極作用。
現在上海對群租管理越來越嚴格,二房東們也在慢慢適應形勢,響應政策註冊公司做公寓,相信以後他們會發展的更好,經營行為也會更加規範。
第一次接觸他們是在2010年,那一年我剛到上海,還沒有開始做房產。一個朋友三個人借了一間獨立一室戶,隔開的那種,大門進去進小門,陽臺上隔了一半做衛生間,另一半是電磁爐燒飯的臺子,簡裝倒也乾淨。當時我剛從鄉下進城,沒見過這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套間,感覺挺有創意。
不久我開始做房產,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合租房,當然也有許多是比這差的多的群租房。無一例外,他們都屬於一個新興起的群體“二房東”,就是專門租房再轉租,謀取差價的一群人。
在外高橋,上海市靠近外環的一個角落,我見證了他們在這裡的興起歷程。在一個叫高行綠洲的動遷房社群,從一開始小打小鬧三五成群站街拉租客,到後來屯房子做公寓,到如今註冊公司規模化經營。
2010年,高行綠洲一至五期集中交房,除了拿房子的動遷戶,到出租房的農民工,還有就是活躍的中介和二房東。當時高行綠洲毛坯房眾多,租金低廉,有些動遷戶拿到房子手裡沒錢裝修。於是給了二房東機會,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收房子,一般籤五年以上的租賃合同,然後簡單裝修,把一套房子隔成三四個獨立一室戶,配上一些傢俱家電,再以較高的價格出租掉。
一開始的半年,因為毛坯房租金低廉深受農民工群體的青睞,他們的生意只是附近保稅區的一些小白領光顧,很多房子空關。2010年底,形式發生了變化,平安車險電話坐席團隊從川沙王崗基地整體搬遷到外高橋保稅區5號門。連夜搶房的時刻,二房東專車接送看房,很快房子都住滿了,奇蹟般地為他們解了圍。
隨著二房東們手裡有了流水資金,他們不斷地籤毛坯房,規模越做越大,也開始涉足整租房。一度到了房子從大到小可以批次供應的程度。由於高行綠洲靠著地鐵6號線,通勤比較方便,很多市區上班的人也慕名來租房。每天清晨和傍晚,地鐵站方向人流不斷,全是上下班的年輕人。
由於毛坯房越來越少,他們把業務範圍延伸到高橋鎮裡面一些老小區,只要肯長籤,三年也可以。不光外高橋,還有曹路、南匯、奉賢,到處在都拿房子。我知道的他們不少人手裡握著幾百套房源,很多人幾年之內買房買車,算是在大上海淘到一桶金。
因為要裝修,他們拿房子都會要求1-2個月的免租期,先付一個月押金,後面租客預付的租金再付給原房東。裝修也是儘量節省成本,用的原材料都是廉價的或是建材市場處理的。有些房屋貼的桌布有好幾種花色,那肯定就是論堆買來的處理貨。
由於上海人口流動性大,他們的房子很少空關,而且合租房水電費都是按較高價格收取,基本1-2年收回裝修成本,每套房子都能貢獻幾萬元收益。他們這群人也就在這種特定環境下成長起來。
二房東群體雖然也有一些諸如群租、哄抬房租、卷錢跑路的情況存在,但是這都是少數現象。他們以自己的頭腦和社會創造的機會賺到了錢,也為大眾提供了更多的租房機會,讓這些在上海漂泊的人有個暫時穩定的小窩。
由於本地人和外地務工者之間文化和生活習慣方面存在差異,相處有時候不那麼融洽。二房東群體的經營行為恰恰隔離了這種外地租客和本地房東的矛盾,一個懶得操心,一個住得自在。這也是他們在這特定時期發揮的積極作用。
現在上海對群租管理越來越嚴格,二房東們也在慢慢適應形勢,響應政策註冊公司做公寓,相信以後他們會發展的更好,經營行為也會更加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