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世民一代雄主,功在千秋,但他本與皇位無緣,不但無緣帝位,其兄上臺他和他的集團將會被清洗,身家性命難保,但他先發制人玄武門殺兄射弟,之後逼父囚父,霸氣登基,治理天下開創盛世,但總是被許多自詡道德模範批判詬病,朋友們有何看法?
7
回覆列表
  • 1 # 大明江山85678710

    李世民沒有玄武門之變也許他就不是大唐皇帝了,什麼杯弓斧影之典故更不存在了。因為皇權才是江山美人和至高無尚。如果靠宗法接班,也許被兄弟互害而亡。於是後來為奪皇權,教會了趙家陳橋兵變建大宋了。想當皇帝的人太多,就近代袁大頭也不是過了把皇帝癮嗎?為什麼農夫沒人去爭搶著做呢?道理就是這樣簡單!

  • 2 # 野生系統學愛好者

    我發現造反成功的都是明君呢,李世民,朱棣,還有各個王朝得開國皇帝,當然,我沒別的意思啊,只是突然想到,有點新奇

  • 3 # BMLGGZSGCS秋水長天

    帝王家本就不存在多少什麼親情!只有政治和權鬥,不可以婦人之仁。他們的家事就是國事,一代雄主總比窩囊廢要強太多!限於禮制,後人總喜歡拿親情,無情說事!比起天下蒼生,萬民福祉,死幾個家人又何妨?

    後世的朱棣朱允炆也說明這一問題,婦人之仁只會誤國己!司馬炎傳位白痴皇帝就真的好麼?沒有玄武門之變,又哪來貞觀之治,大唐盛世,萬國來朝?李世民不做皇帝,其他人能比他更合適嗎?一個勢單力孤的李建成真的能控制局勢,坐穩龍椅嗎?恐怕只會增加更多血腥和屠戮!

    那些揪著"玄武門之變"不鬆手的人,純屬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 4 # 亢龍有悔44

    除了陰謀政變,他沒有機會上臺了,被掛起來做個安樂王爺是最好的結局,咔嚓一刀也完全可以。有一個沒有人承認的原因,經過一千多年的洗腦,人們普遍樹立李世民所謂貞觀之治的偉光正形象,其實高祖武德年間也是政治清明的,李淵除繼承人外基本上是個好皇帝。對於老大老二的鬥爭,李淵應該是想用大義逼李世民主動退,而不是老頭子自己動手幹掉他。

  • 5 # 朝雨塵

    在唐王朝統一以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逐漸展現開來,尤其是兄弟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那就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的儲君之爭。一方面是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傳統不可動搖,一方面是威望和勢力達到極致的李世民對權力的嚮往,而作為父皇的李淵採取的是『立儲以長』的消極態度,這些就釀成了『玄武門之變』。在這場手足相殘的流血政變中,一舉殺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李世民打贏了這一仗,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也就沒有貞觀之治,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由於李世民後來成為了一代明君的典範,成就了一番事業才增添了許多褒義。

  • 6 # 栗子2222

    李世民原本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個兒子,和長子李建成同父異母,在古代嫡長子繼承製這種制度下,李世民原則上來說不會成為皇帝,那他能成為皇帝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大哥無法繼承皇位,於是有了玄武門之變。

    當然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順利登基做了皇帝,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來鞏固統治,本身他的繼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如果再不採取一些利國利民的措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的話,他的皇位也坐不穩。李世民還是比較聰明的,他深知這一點,所以在繼位後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軍事上都採取了很多發展措施,對內國泰民安,對外開拓疆土,開創“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人都是飽暖思淫慾的動物,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記得百姓的富裕安穩生活是一個曾經殺兄弒父的人帶給他們的? 於是人們只記得他是千古一帝,是偉大的“天可汗”,是歷史上著名的明君。因為人們總是會看到他的優點他的功績而忽略他的過失。

    包括現在歷史書也是這樣的,介紹的都是李世民的功績他的偉大,難道會在教科書裡寫李世民殺兄弒父??對於價值觀還沒有形成的青少年來說是一種毒害啊,所以漸漸的人們就忘了他的過錯了,也是教育的一種策略。

    其實他不採取玄武門之變也有其他方式登上皇位,比如不取兄弟性命,弄殘李建成,讓他沒有後嗣可承,但那樣總會留下麻煩,不如斬草除根來的安全方便,如此狠心也只有帝王能做得出來。

  • 7 # 宋安之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到底是什麼性質呢,這點想必熟悉點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是屬於孤注一擲的軍事政變行為。

    何為孤注一擲呢,就是沒得選擇了,才鋌而走險的。

    這說明李世民壓根沒有其他辦法了。

    當然我們可以說說李世民在嫡長子時代,身為嫡次子,為啥其他辦法行不通呢。

    先說一個辦法,那就是李世民這個嫡次子想成為繼承人,最靠譜的方法,那就是獲取父親李淵的歡心,以皇帝之寵愛來成為新太子。就好比之前的隋煬帝楊廣一般,獲取父親隋文帝楊堅的寵愛,是以楊堅廢掉太子楊勇,楊廣以嫡次子身份成為新太子一般。

    很明顯李世民達不到這個地步,有人可能會說,李淵長期讓李世民掌控兵權,不也是一種寵愛的表現嗎。

    其實中國古代有個傳統,那就是嫡長子一般是法定的繼承人,像李建成當了太子了就應該經常留在父親李淵身邊。遇有重大軍事行動時,不放心外人的話,那麼肯定是李淵派自己其他的兒子去統兵作戰,甚至是皇帝自己親征,太子留守京師,比如說明成祖朱棣五徵蒙古,就是太子朱高熾監國,總之一般情況下太子身為儲君,很少領兵作戰的。

    李淵在太原統兵的時候,李建成29歲,李世民28歲,李元吉15歲。老大建成是儲君人選,老三太小了,只能是老二李世民統兵了。再看看唐朝建立以後,李世民與李建成之爭,李淵還是傾向於李建成來看,李世民根本不受李淵寵愛。

    還有一個就是自己擁有滿朝文武的支援,使皇帝不得不選自己當太子。

    雖然李世民在唐朝開國時期,擁有不世之功,但很明顯他還沒有達到權傾朝野的地步,不然也不至於孤注一擲的發動玄武門之變了。

    而且李淵也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昏庸,李世民有功勞有實力,威脅到李淵,李淵也經常打壓李世民。

    像武德初年劉文靜和李世民相邀結,與李淵的第一號親信裴寂鬧對立時,李淵就堅決除掉了劉文靜,以維護其統治。之後讓李世民擔負經營山東的重任時,還叫元吉當李世民的助手,這也多少包含著牽制李世民的意思。

    當李世民奪嫡野心暴露以後,李淵還對裴寂等親信說:“此兒典兵既久,在外專制,為讀書漢所教,非復我昔日子也。

    可見李世民雖然實力強,但並沒有達到權傾朝野的地步。更何況父親李淵也不傻,經常有意無意的打壓他,所以李世民根本沒得選,只有孤注一擲的發動玄武門之變,來達到奪取皇位的目的。

  • 8 # 雙手打字136685706

    李世民之所以後來在玄武門發起政變,也是被其兄李建成逼迫的。當時李建成本想陷害李世名,李世民知道以後,其府中人都要求他先發制人發動政變。

      即使李世民不發動政變,李建成繼承皇位之後,不僅李世民沒有活路,跟隨李世民秦王府的人都只能眼睜睜的等死。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繼承了皇位,他是唐朝的一代明君,為國家和百姓做了很大的貢獻。

      玄武門兵變,可以說是李世民非法取得了皇位,有人說這是李世民當政一生的汙點,百善孝為先,脅父是不仁,弒兄是不義,李世民也因此成為不仁不義之人。

      在正統的中國文化觀點來看,確實如此,但李世民畢竟征戰一生,決不是引勁待戳之輩,首先是要活著,奪皇位不過是摟草打兔子。

      所以,他的皇位是被逼出來的,逼出來一位歷史明君,逼出來一個貞觀盛世,也逼出來了李唐三百年的基業。靠的是李世民的智慧還有鐵血手腕與果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固定資產忘記計提折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