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騎無聲
-
2 # 娛樂加餐
本文看點:
儘管歐陽修是個很世俗的人,但是最後成了聖賢。那在我們今天這個世俗社會,他的故事能不能為我輩俗人,指引一條上進的路呢?
一代文豪歐陽修
一番品:不像聖賢更像一個俗人
歐陽修是個俗人?這一點也許會引發很多人第一次這樣思考。通常我們印象中的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大文豪、大歷史學家,而且還編過《新唐書》和《新五代史》。這樣一位響噹噹的歷史文化名人,他怎麼會是個世俗的人呢?
歐陽修
歐陽修剛剛考中科舉做官那會兒,他住在洛陽,愛喝酒、愛賞花、愛往歌妓堆裡扎。朋友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逸佬”。這個“逸”,就是驕奢淫逸的“逸”。你可以想象,年輕的歐陽修在朋友眼裡是一副什麼形象。
歐陽修的詞,也有相當一部分屬於豔詞,比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再比如“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無關風與月”,如果不是在脂粉堆裡久泡玩味,斷然是無法信手拈來的。比他晚一輩的人,像司馬光那樣的聖賢人物,就肯定不會去做這種調調兒的詞。
司馬光
更聳人聽聞的是,歐陽修一生居然兩次受到過亂倫的指控。一次被人指控他與外甥女,還有一次指控是他和她的兒媳婦。當然了,這類指控都是查無實據,只能是作為野史的捕風捉影來定論,未必能證明歐陽修的私生活真的不檢點。但是,他寫了那麼多豔詞俗曲流傳在外,即使指控都是汙衊,但種種流言蜚語安在他身上,也多少讓人將信將疑,起碼個人的私德被人詬病了千古。
明典籍中的歐陽修
那作為一任官員,一位政治家的歐陽修,其表現又怎麼樣呢?恐怕也只能說是表現平平,談不上有多突出。至少與同時期官場上的那位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范仲淹相比較,無論是在文治武功還是治國韜略上都相差甚遠。
范仲淹
歐陽修一生官位也並不小,與宋仁宗皇相伴整整34個年頭。對皇帝,他是既敬畏又忠誠,偶爾也拍拍皇帝的馬屁,這與那些一般的世俗官僚相比,並沒有什麼太多的不同。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贍養老母親,歐陽修努力工作,渴望升官,渴望得到更高的薪資待遇。政治品格,只能說是正常,沒有汙點,也沒有亮點。就這麼一個人,一個與世俗大眾毫無二致之人。
講到這裡,一個問題就產生了。歐陽修憑啥有那麼高的歷史地位?論詩文,除了那些豔詞俗曲,就是《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間也”最為有名,卻也談不上多麼意境深遠。可是他怎麼就成了一代文宗呢?甚至曾國藩還把他列為“千古三十二聖哲”之一。
曾文正公
二番品:聖者聖其心歐陽修之所以有那麼高的歷史地位,是因為他為中國文化創造性地明確了三個原則,
那就是:正統理論、忠君思想、名節觀念。
具體的理論,這裡不做贅述。簡單理解就是三件事:
當皇帝的,你是不是符合那個一以貫之的歷史標準?這是正統理論。
當臣子的,你是不是徹底的,無保留地忠於皇帝?這是忠君思想。
每一個普通人,你是不是按照嚴格的道德標準度過一生?這是名節觀念。
歐陽修
這些原則,讓當代的我們聽起來,肯定覺得很腐朽。但是在歐陽修身後的一千多年裡,中國文化的這些基本原則,就是從歐陽修這兒明確起來的。至少他是使這些原則在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形成、固化的一位很重要的人物。
就拿忠君思想來說,宋代之前的儒家,多多少少還認為,忠君,不是一個絕對的道德要求。比如孔子倡導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隱含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如果“君不君”則“臣”也就不”臣”了。之後的孟子則說的更為直白,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大意是: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馬,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強盜仇敵。在早期傳統的儒家看來,你忠君的同時,皇帝也得是那麼回事才行。皇帝太不像話,上天是要換人當皇帝的。從漢朝到五代十國,換皇帝的戲碼反覆上演,背後其實是有這麼個理論在支撐的。
儒學二聖
但是,到了歐陽修這裡,忠君就變成了無條件的了。確實,宋代以後,中國的內部果然就沒有成功篡位的臣子了。思想轉彎就是從歐陽修這裡開始的。
正統、忠君、名節,這些詞在我們這代人聽起來非常迂腐。那歐陽修是個迂腐的人嗎?還真不是。在歐陽修那裡,這一套觀念系統,其實是一個根本性的解決方案。解決什麼?解決五代十國那樣的亂世。
在北宋那一代知識分子看來,五代十國時期,雖然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皇帝換了一大把。那個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部下殺皇帝就像殺豬一樣稀鬆平常。這樣的世道誰願意在裡面生存,不但皇帝的寶座保不住,老百姓也會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歐陽修
那怎麼辦呢?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搞了一個杯酒釋兵權,但也只能是一個權宜之計,並不是長久的辦法。要想社會徹底轉型,從亂世變成一個穩定的社會,最終還得在思想上轉彎子。所以你就明白了,為什麼宋代的儒家,最終搞出了全套的理學體系,這是最大的政治背景。而歐陽修,就是這個思想轉型的始作俑者。更準確地說,正統理論、忠君思想、名節觀念,這不是歐陽修一個人的發明,這是儒家思想演化到宋代這個時期,出現的一個共識。歐陽修只是系統地、準確地、持之以恆地把它表達了出來而已。
杯酒釋兵權
這個觀念系統就很有意思了,普通人被私德約束,士大夫被名節約束,大臣被忠君思想約束,君主被正統約束。這套東西,最終為每一個華人,尤其是上層士大夫,確立了一套環環相扣的行為準則。道德,不再是私德,每個人的道德和一個更大、更宏觀、更超越時空的價值聯絡起來了。
三番品:賢者行其道之前娛樂君曾發過一篇關於岳飛的文章,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當時就提到了一則歐陽修和狄青的故事。北宋年間,有一個著名的將軍叫狄青,這是一個從奴隸到將軍的傳奇人物。皇帝把他提拔為武裝部隊最高指揮官,就是樞密使。這在重文輕武的宋代,一個武將能到這樣的位置,本來是一段非常難得的佳話。但是歐陽修不幹,三天兩頭給皇帝打報告趕狄青下臺。
狄青
是因為歐陽修覺得狄青這個人差勁嗎?並不是。
歐陽修這麼做,一方面是對國家負責,他認為武將掌握軍權對國家不利,對皇帝不利。這個教訓五代十國時期有的是。另一方面,他認為這也是為狄青好。他擔心狄青這樣沒有讀過多少書的武將,原則性不強,被手下蠱惑,一旦像趙匡胤那樣黃袍加身,變成了亂臣賊子,丟了晚節,就可惜了一世英名。在歐陽修看來,他是在保護狄青。
還有一個事,歐陽修還對我們大家都很熟的包拯包青天過過招。
是這麼回事:包拯曾經彈劾過當時的財政部長,趕他下臺。皇帝說,你覺得他不行,那你自己幹唄。包拯說,可以啊,我幹就我幹。
這本來沒啥吧?歐陽修又不幹了。他跳出來說,你彈劾別人,然後取而代之,那你原來彈劾他的動機就存疑。這就是有損名節的大事啊,所以這個財政部長,你不能當。
包拯
你看,這兩個故事有兩個共同點:
第一,歐陽修和他攻擊的物件之間,沒有什麼私人過節;
第二,歐陽修也不認為他攻擊的物件,有什麼私德上的過錯。
歐陽修對他們發難的原因,是對方的行為,有損“名節”。換句話說,就是你的這些行為在私德上沒有過錯,只是和那些更高、更大、更久遠的原則衝突了。
知味回甘:世俗之人的自我修養說到這兒你就明白了,歐陽修強調的名節,不是用來欺負普通人的,不像理學發展到後面,非要女人裹小腳,而是束縛那些大人物,那些肩負社會責任的人的。這哪裡是迂腐?這是歐陽修那一代知識分子對華人行動規範的重要貢獻。
一個俗人,也能成為聖賢,所以並不是說你要活得毫無瑕疵。
歐陽修的一生,其實給我們示範了一條世俗之人也可以登上人生高峰的道路。
簡單說就是四條:
第一,精準地判斷出時代的問題;
第二,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潛在共識;
第三,嘗試把這個共識清晰地表達出來;
第四,堅持這個共識,把它變成你判斷一切事情的清晰原則。
歷史從來都不會辜負這樣的判斷者、表達者和堅持者。
歐陽修
參考:《歐陽修傳》章敬平
-
3 # 佳寧他爸
狄青是被罷免樞密使後鬱鬱而終,還屬於善終,岳飛被冤殺那就是千古奇冤了 ,歐陽修只當過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是副宰相,他沒有當過宰相,參奏狄青,他是參與者,還有韓琦,龐籍,文彥博等,這三位可都是正兒八經的宰相,也是名相,但就是他們幹出了這樁破事,可見, 名相名臣也不是一好百好,也會做錯事。
狄青之死和岳飛之死原因看似大相徑庭,但卻有一個共同點,文官集團壓制武官集團的祖宗家法,狄青的部將焦用犯法被韓琦斬殺,狄青求情說此將乃好男兒,韓琦卻說東華門唱名者方為好男兒,這就赤裸裸的反映出文官對於武將的輕視, 北宋王朝缺少名將,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狄青,還被文官集團玩死了, 王朝最好還是文官武將平衡,北宋王朝矯枉過正,文強武弱,這也是它滅亡的重要 原因之一。
\
-
4 # 野狐狸
這個對比其實真的不太恰當,歐陽修怎麼就和秦檜並列了呢。
首先,歐陽修雖然在狄青之死中起到了負面作用,但他並不是決定性因素,也不是重要推手,他一個人是背不起這個鍋的。狄青在戍守西北邊陲、討伐儂智高的過程中立下戰功,升任樞密使。宋朝中後期起,掌管軍事的樞密使長期由文人擔任,這是宋朝“崇文抑武”政策下的一個慣例,也被士大夫階層所維護遵循。狄青官拜樞密使,自然引起文官集團的強烈牴觸。歐陽修只是眾多反對狄青擔任樞密使的文官之一,其他如文彥博、包拯等著名的文臣也曾提出反對意見。
其次,歐陽修反對狄青是出於公心(雖然這種公心,現在看來並不正確),本人和狄青並沒有夾雜太多私怨。宋太祖以兵變奪取天下,從此對武人特別防範。君臣上下普遍認為,武將即便自身沒有反心,也架不住士兵的挾持慫恿,長期執掌兵權,始終是個潛在危險。因此,在歐陽修等文臣看來,不讓狄青擔任樞密使是為了維持祖制和國家的穩定,也是成全和保護狄青。當仁宗提出狄青是忠臣時,他們也回對:“太祖難倒不是周朝的忠臣?”如此一來,仁宗也語塞了。
最後,歐陽修並沒有企圖將狄青置於死地。眾文官只是想罷免狄青的兵權,並不反對他享受優渥的待遇,更沒想加害狄青。當然,個別文官(非歐陽修)對狄青的底層士兵出身有所輕視,言語中表示輕蔑是存在的,這些惡意的排擠行為確實讓忠心耿耿、戰功赫赫的狄青十分鬱悶,最後在罷兵權後鬱鬱而終,誠然可惜。
反觀秦檜加害岳飛,情形則完全不同。對於害死岳飛的主謀,有人認為是宋高宗,有人認為是秦檜,姑且不論是誰,秦檜絕對是主要角色。秦檜加害岳飛,有著打擊主戰派的動機,更有達成和議,鞏固自身權位的私心。更可恥的是,秦檜對岳飛是抹殺功績、羅織罪名、誣陷加害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在害死岳飛的同時,連他的兒子岳雲也未放過,手段之狠辣,絕不是能用“遏制武將”來解釋。
此外,跳出狄青、岳飛事件來看歐陽修和秦檜兩人,前者是范仲淹等忠直之臣的堅定支持者,主持貢舉時發現了蘇軾、曾鞏等人才,在歷史和文學上也多有貢獻,有著較好的品德口碑。對比來看,秦檜在執掌大權後則是結黨營私、貪賄淫靡,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為人高下,一看可知。
-
5 # 游龍戲鳳156
文人都一樣下賤玩意!挫宋就是被下賤的文人玩完的!
-
6 # 醉臥樗樹下
這不是歐陽修逼死狄青這麼簡單,這是文官集團壓制武將的結果。宋朝是重文輕武的,之所以這樣是應為宋太祖經歷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他認為一百個文官貪汙也不如一個武將造反對國家的危害大。所以有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這造成了文官對武將的優越感,文官為了維持地位,只能壓制武將。狄青的得力干將犯錯將被韓琦所殺,狄青求情說此人是好男兒請求免罪,韓琦說東華門唱名者才是好男兒。這正是文臣對武將的輕視。文臣們是不允許狄青拜相的,只能群起而攻之,大宋好不容易出了狄青這樣的名將,還是被文臣們玩死了。正是這樣文強武弱,才使大宋無法收復燕雲,以致後來的靖康之恥。
-
7 # 夢幻小士
首先告訴你們,秦檜三朝元老,趙構是臨時選出來的君王,換一個也行。還有一點,迎回二帝要讓誰當,他們已經奴性了,能活著回來就是最好,還敢當皇帝,不要臉不說,就不怕趙構殺他們嗎?最重要一點,迎回二帝,秦檜當漢奸就會做實,因為只有秦檜活著被放回來,秦檜不會讓岳飛活著。
-
8 # 踏雪養豬
歐陽修本來就不是純粹的好人,也幾乎沒有,咱們俗話說蓋棺定論,也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歷史評價只是一個概括,不能說是全部。
-
9 # 平平安安123abc
秦檜不但是奸臣,它是不折不扣的漢奸賣國賊!奸臣永遠是奸臣,漢奸永遠是漢奸!那些想給漢奸洗白的人本身就是漢奸痞子!任何人都休想往英雄臉上摸黑而給漢奸翻案!歷史事實就是歷史事實!不會因為後來有幾個跳樑小醜想興風作浪而改寫!那些跳樑小醜們,不要再費心思了,只要中國還在,秦檜就翻不了身!就會永遠跪著!沒有哪個國家會給漢奸賣國賊平反的!因為外敵入侵時,要靠民族英雄岳飛這樣的精神楷模去號召全體國民抗擊侵略者,保衛國家!就算有此心,也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給漢奸翻案!即便是秦檜的後人說了算,他也不會這樣做,因為他們也是華人,他們也不希望當亡國奴,秦檜後人也有很多是抗擊外敵的英雄。蔣公在抗日動員大會上就曾經講過“我們要以無數無名的嶽武穆來造就一箇中華民族的嶽武穆”!薛嶽將軍也正是靠著民族英雄岳飛的精神而一舉成為殺日寇最多的抗日英雄!現在總有人想給秦檜翻案而摸黑民族英雄岳飛,嫌疑最大的是美日敵特分子,故意設下的圈套,混亂人們的是非觀價值觀,消滅華人民的愛國精神,瓦解華人民的愛國意志,以使它們滅亡和分裂中國的企圖得逞!奉勸大家不要上敵特分子們的當,國家安全和利益高於一切!我不認為這是秦檜後人在搗亂,必定是美日間諜走狗在搞鬼!國家安全機關已經多次提醒人們網路上潛伏著大量敵人的間諜!希望大家注意,千萬不要上當!!!
-
10 # 杜少說歷史
一.狄青迅速崛起的原因
狄青起於行伍,是臉上刺字的配軍,從小兵最後當上了宰執大臣,除了自身軍事素質確實過硬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北宋對西夏前期作戰連連失利,大批中層軍官陣亡。而狄青在西軍中,以勇武、善騎射著稱,所以漸漸嶄露頭角。
2.狄青多次改換門庭,受到提攜。范仲淹、韓琦在西北任經略安撫副使、尹洙任陝西經略通判的時候,狄青主動進見尹洙,受到其賞識,並被范仲淹、韓琦所看重。其中以范仲淹為最,授予其《左氏春秋》,是為狄青的第一位提攜之人。
後來狄青在西北做到了一路副帥(西北分四路),結果爆發了“水洛城案”。西軍悍將劉滬要築水洛城,已經回朝的范仲淹、歐陽修以及新的西北帥鄭戩支援修築,韓琦反對修築。趁著鄭戩調職,韓琦透過尹洙命令劉滬停止築城,結果劉滬不聽,尹洙就命令狄青抓捕劉滬,並上了枷具,關進了軍獄。狄青疑似私自用重刑,導致後來雖然劉滬被放了出來,結果傷重不久逝世。此事經過中央欽差調查,范仲淹、歐陽修一派的方案獲得支援,狄青抓捕劉滬本應該獲罪,但是韓琦力保狄青,而歐陽修也上書為狄青求情,所以沒有獲罪。范仲淹、歐陽修、尹洙私交甚篤,當年范仲淹彈劾宰相呂夷簡被貶,尹洙自求一起被貶。而范仲淹再次任一路大帥經略西北,是韓琦推薦。但是,對西夏戰略上,尹洙和韓琦是一派,歐陽修和范仲淹是一派。這就是這四位複雜的君子之交。經此事件後,狄青從范仲淹一派轉為韓琦一派。
後狄青為副帥,輔佐河北大帥韓琦整頓河北大宋東軍軍務。這時狄青部將焦用剋扣軍餉,狄青為之求情,得罪了韓琦。狄青雲“焦用有軍功好兒”,韓琦反問:“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斬殺了焦用。二人關係開始僵化。韓琦請狄青吃飯,勸酒妓女譏諷狄青臉上的配軍刺青,狄青反請韓琦,讓優人戲子調侃儒生。總之,二人在河北期間關係破裂。
後廣西儂智高叛亂,明相龐籍力排眾議,力保狄青為主帥,以樞密副使身份討伐。狄青軍事水平確實是高,能力很強,平叛後升任樞密使,為大宋宰執,武臣之首。
二.狄青被罷免的背景:實為“善罷”平定叛亂後回朝的狄青,威望大增,連以前黑他的言官都覺得他確為良將。宋仁宗有升任他為樞密使的意思。北宋元豐改制之前,樞密使是軍政首腦,可為文人也可為武人(仁宗朝王德勇就是武人樞密使),實權僅次於首相“同平章事”,與首相合稱為“宰執”,位高於副宰相“參知政事”。這時之前推薦狄青的宰相龐籍反對,理由,狄青升的太快,而且現在的樞密使高若訥沒有過錯。仁宗本要作罷,結果這時候副宰相梁適力薦狄青應為樞密使。因為梁適想當首相,但是資歷比不上樞密使高若訥。一旦首相空缺,自己替補不上去。而把高若訥拉下馬,狄青是武人,不可能當宰相,自己當宰相的機會就大了。梁適給狄青通了氣,狄青沒有反對。就這樣,本就喜愛狄青的宋仁宗,就將狄青升任樞密使。而狄青則得罪了和高若訥是發小好友兼同學的另一宰相名臣文彥博。
狄青從此成為了全民偶像,軍人心中的標杆,宋朝版的“中國夢”。但其為人並不低調,逢人便說,自己和韓琦功業相當,就差了個“進士及第”。恰逢京師發大水,狄青舉家搬到相國寺大殿上居住。結果起火,狄青穿黃袍指揮士兵救火,引起了京師百姓的議論。因為“黃袍加身”在北宋是忌諱。已與狄青交惡的韓琦就多次問士兵,你們看到狄樞密穿黃袍子指揮士兵了嗎?因此朝廷言官就以五行怪誕之說,說狄青家狗長犄角,並有異光,彈劾狄青,並直言,是為了保護狄青,請求外放狄青。歐陽修也是如此彈劾狄青,歐陽修最著名的彈劾有兩篇,《論狄青札子》和《論水災疏》。主要就是闡明,狄青無罪,但是威望過高,士兵容易被煽動,發生動亂機率太大,所以請求外放保護狄青。在宋代,以五行之說彈劾,是最輕的彈劾,一沒有捏造狄青的罪名,二沒有真正實質彈劾狄青有什麼罪名,其實就是為狄青爭取善罷。狄青已經當了四年的樞密使,這在仁宗朝已經是很長時間了。並且,狄青罷免樞密使後,加“同平章事”頭銜,知陳州(在開封附近),為使相,在宋代,這是善罷,名義上還升官了。此時,仁宗多病,無子,未立儲君,狄青受到朝廷猜忌,罷免幾乎不可避免。並且狄青此時已經得罪了所有人(一路走來一直在得罪人),包括大力提攜他的韓琦、龐籍,歐陽修實際上在幫狄青遠離朝堂紛爭,保護狄青。但是狄青是不理解這些的,在陳州鬱鬱而終。綜上,歐陽修並沒有逼死狄青,反而是在幫狄青。歐陽修一代文豪,名相,是有一定歷史地位的,絕不是奸相。
-
11 # 謝金澎
歐陽修誣陷狄青有史料記載,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之所以歷史並未把他列入奸相,我想是有如下原因:
其一,狄青雖然也是名將,但是歐陽修並不是因為私心要算計他,只是覺得他作為武將不應該執掌樞密院。因為這有違當時的政治生態和祖宗成法。歐陽修參狄青時也不是國家危亡之際,狄青也並未如岳飛一樣在前線救亡圖存;
其二,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黃袍加身篡奪天下而來,所以終宋一朝對武將極為敏感,武職不能執掌中樞這是宋朝的政治慣例,作為忠臣防患於未然是他的責任。所以不僅是他,包拯也曾反對狄青執掌樞密院;
其三,他只是說了狄青執掌樞密院不合適的理由與可能的後患,並沒有羅織罪名,所以談不上陷害。事實上狄青也僅僅是丟掉了樞密院的工作並沒有因此被陷害,只是他自己留戀前程看不開鬱鬱而終而已;
其四,歐陽修除了處理狄青這件事之外,其人品並無其它缺陷,且其一生公忠體國,心憂社稷,才名亦佳,所以成一代名相。
然而,反觀秦檜,他只是為了迎合宋高宗的私慾,把正在前線浴血征戰、眼見就要一雪國恥的主將岳飛強令傳回,以莫須有的罪名秘密處死,渾然不顧國家興亡,且其一生除了溜鬚拍馬,並無建樹。岳飛亡後,他還主導了投降議和,所以他的奸相之名可以說是名實相符,跟歐陽修保證政體清明完全是兩回事。
-
12 # 李渝泉1
首先,這是良相與良將之間的問題,就如同藺相如也會和廉頗鬧矛盾那樣,只不過歐陽修與狄青的矛盾沒有和解。其次,他們之間的事情基本發生在和平時代,對國家命運、國家前途,以及人民的生活,幾乎沒有影響。而岳飛受迫害,對戰局的影響,對國家前途,國家命運有重大關係。
-
13 # Bill153074528
迫害狄青的是整個文官集團,皇帝想保都保不住。而且狄青時期外部環境尚可,並未受到大規模入侵,所以就算把狄青冤殺了,後果也沒有多嚴重。所以歐陽修們誣陷狄青,將他趕出中樞,這是符合文官集團利益的。而岳飛則完全相反,金國大舉入侵之際,半壁江山已失,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出現這麼一員絕世名將,甚至有復國的希望,文官集團需要他,不希望殺他,即使要殺也是復國成功,功高蓋主之時。但皇帝要他死,秦檜做了幫兇,這顯然觸犯了文官集團的利益,既然皇帝罵不得,那秦檜就必然倒黴了。綜上,不要和掌握了話語權的統治階層為敵,除非你能推翻他們,不然你將遺臭萬年。
回覆列表
【宋史.奸臣.秦檜】章下約兩萬字。幾乎都是闡述秦檜所犯的罪惡。包括充當金國奸細,推行投降路線、“刧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鬻倫…”。安插奸佞、殘害忠良(不包括岳飛在內的大批文武官員)、結黨營私、貪髒枉法,“開門納賂、富可敵國,異國珍寶,死猶及門”玩心機、弄權術“陰險如崖阱、深阻竟叵測…”屢興文字獄,誅除異己,篡改歷史,毀滅證據…。幾乎每一條罪狀都足以“滅九族”!而記錄他殘害岳飛的過程只用了區區一百伍十個字。可見,秦檜罪惡滔天。殺不殺岳飛,都不影響他“千古第一奸臣”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