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鵠志齋主
-
2 # 一往文學
之前上現代文學課時,老師問我們:哪位大作家最喜歡追同學的妹妹?答案就是戴望舒。在這個意義上,戴望舒根本不慘啊,反而是他的同學(穆時英、施蟄存)好像更慘,妹妹總被下手。(開個玩笑。。)
如果說戴望舒很慘的話,大概是三段感情都慘遭拋棄。他結過兩次婚,卻始終沒能得到一段圓滿的感情。
第一段感情: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施絳年是戴望舒老友、文學家施蟄存的小妹。1927年,戴望舒在老友施蟄存家小住時,見到了時年18歲的施絳年,便一見鍾情。戴望舒很快就陷入苦戀之中,《雨巷》即是為施絳年而寫。不過如同“丁香般結著怨愁”的其實是戴望舒。
不過當時戴望舒臉上坑坑窪窪,施絳年沒看上他。戴望舒表白沒有希望,以死明志,施絳年只好和他訂了婚,但條件是要他去法國留學,獲得學位,回國找到穩定工作後才幹成婚。為了兌換對初戀的愛,戴望舒坐著遊輪去了法國。戴望舒走後,施絳年表明兩人絕無可能,她愛上了一個開茶葉店的小老闆。怕遠在海外的戴望舒接受不了這個打擊,國內的親朋一向瞞著他。1935年,在國外過了三年貧困潦倒日子的戴望舒回到了上海,面對摯愛的變節,他當眾打了施絳年一個耳光,然後登報解除了婚約。
第二段感情: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之後,戴望舒又把眼光轉到了同學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身上。在穆時英的促成下,兩人半年後就訂親了。1936年,生怕穆麗娟像施絳年相同跟他人跑掉的戴望舒刻不容緩地成婚了,婚禮十分盛大。
不過婚後兩人感情並不和諧,特別是戴望舒扣了穆時英的奔喪電報,穆麗娟一氣之下帶著女兒回了上海,最終離婚。
第三段感情:戴望舒與楊靜在葉靈鳳家,戴望舒認識了做印務員的楊靜,這是戴望舒生命中的第三個女人。戴望舒和楊靜之間的年齡相差20歲,但兩人還是衝破層層阻力結婚了。
可是,隨著戴望舒收入下降,楊靜選擇了紅杏出牆,和一個年輕男子混跡在一起,最終絕情而去,兩人離婚,兩個女兒一人一個。
1950年戴望舒因為治療哮喘病增大藥劑,死於北京。戴望舒死的時候才四十五歲,可以說是英年早逝了。
戴望舒木訥、敏感的性格也許是被三個女人拋棄的原因,但這也成就了他在詩歌上不朽的成就。他的詩憂鬱而強烈,敏感而多情:“我將對你說我的戀人/我的戀人是一個羞澀的人/她是羞澀的,有著桃色的臉/桃色的嘴唇,和一顆天青色的心。她有黑色的大眼睛,那不敢凝看我的黑色的大眼睛/不是不敢,那是因為她是羞澀的,而當我依在她胸頭的時候,你可以說她的眼睛是變換了顏色,天青的顏色,她的心的顏色。她有纖纖的手,它會在我煩憂的時候安撫我,她有清朗而愛嬌的聲音,那是隻向我說著溫柔的,溫柔到銷熔了我的心的話的。她是一個靜嫻的少女,她知道如何愛一個愛她的人,但是我永遠不能對你說她的名字,因為她是一個羞澀的戀人。”
也許只有這樣悲慘的經歷,才能寫出這樣的詩篇。
-
3 # 有書共讀
提起戴望舒,我想每個上過學的人都會想到他的那首名詩《雨巷》,這是他的代表作。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
這樣一位極富才華的詩人,他的生活到底怎麼樣了?被後世人評價為悲慘。
在我的影響裡,詩人大多都是浪漫主義者,無論命運再怎麼困頓,他們的生活始終是詩意的,美好的。怎麼可能悲慘呢?
糾其原因,原來是戴望舒有三段失敗的婚戀愛情,初戀苦戀了八年,最終沒有進入婚姻的殿堂。
後兩段婚姻也僅僅是在婚後,維持了四到五年的時間就遭到背叛。
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浪漫的詩人,情詩寫得那麼好,自己的愛情卻是如此悲慘的下場。
且45歲就離開了人世,命運對他真的是不太眷顧啊!
這位詩人大概真的是不太會討好女人,所以他的兩位女友都是朋友的妹妹。
第一位女友是他朋友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他是在1972年大革命失敗後,去人家家裡避難的,結果就愛上了施降年,施降年性格熱情活潑,屬於外向型的有知識的新女青年,自然在婚戀觀念上也是比較新潮的。而戴望舒性格比較衝動又內向。
剛開始施降年也是因為崇拜他的才華才對他有好感的,1931年兩人訂了婚約。
後來施降年發現兩人性格的不合。
施降年以讓他出國深造,以求回來有穩定的工作為由,推拖了婚期。實則她早已移情別戀。
而戴望舒還傻傻按情人的約定去法國讀書,不料噩耗傳去,戀人已經與他人情定終身。
戴望舒傷心欲絕,也無心讀書學習。
回國後,證實了施降年已經愛上了別人,戴望舒以死相逼也未能挽回佳人心。便用一記耳光結束了長達八年的初戀。
戴望舒人緣倒是不錯,他的朋友穆時英為了撫慰戴望舒愛情的傷口,將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戴望舒。
穆麗娟整整比戴望舒小12歲,清純、秀麗迷住了戴望舒,很快把戴望舒帶出了失戀的痛苦中。
而穆麗娟當時也是因為愛慕戴望舒的才華,1936年,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但是婚後的生活卻不盡人意,不得不說戴望舒真是個書呆子,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女人。只知道讀書寫詩,卻忘記家裡的嬌妻還需要呵護關愛。
等到妻子愛意已決,決定與他離婚的時候,他才後悔不已,但為時已晚。他同樣以死相逼,也未能使妻子回心轉意,只好無奈的同意離婚,再次跌入感情的谷底。
在離婚兩年後,他認識了同事楊靜。並很快進入熱戀階段,儘管當時楊靜的父母極力反對女兒的這段戀情,但楊靜違背父母意願,執意嫁給了戴望舒。
其實做為父母也是為女兒著想,畢竟戴望舒大楊靜21歲。而後來婚姻破裂的原因也恰恰出在雙方年齡差距的懸殊上。
楊靜是個活潑好動,又極富個性的女孩子,結婚時才16歲。
婚後常常因為各種瑣事意見不和而吵架。確實,一個16歲的女孩子,要是現在還是個中學生呢,正是需要寵著慣著的年齡。
而戴望舒的性格又是那麼的內向,不懂如何照顧女人。
能不出問題才怪裡。1948年末,楊靜愛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並向戴望舒提出離婚,戴望舒做出了種種努力希望挽回,然而任何力量也無法拽回一顆愛情的心,正如當年楊靜的父母無法阻止她與戴望舒的婚姻一樣。
但是,戴望舒不懂得放手,一直不在離婚協議上簽字。
楊靜只能與情人私奔了。
戴望舒的三段愛情相隔的時間看,他的愛情來得快去得快。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兩性吸引本質是一種人體內分泌的叫做苯乙胺的物質,就是它讓人產生了愛情迷幻的滋味,然而這種讓人產生狂熱的感覺並不會持續永久,一般在你愛上一個人的一到三年內,人體內所分泌的這種叫苯乙胺物質就會消失殆盡。
但這足夠讓人們轟轟烈烈的戀愛一場了。所以,當愛情過後,婚姻才是生活的主題。
從戴望舒的婚戀看,他們的愛情婚姻的確是受到了這個叫做苯乙胺物質的影響。
剛好,三年後,沒有了熱戀時的激情,趨於平淡無味的常態裡後,雙方都不懂得在愛情淡下來的婚姻裡,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戴望舒一心只讀聖賢書,忘記了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一些日常生活上的相互關照。
如果一方的需求達不到滿足,就會產生失望憤恨的情緒,自然會向外尋求。
這就為婚姻的背叛製造了條件。或者說是戴望舒單方面的責任更大一些,因為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子都對他產生背離的情況,多數的原因在詩人的身上。
這也許是詩人的性格決定的吧,西方有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戴望舒性格陰鬱,內向,沒有那種張揚而熱情的風采。
這樣的人在婚姻裡往往不會主動去關心呵護對方。我想這是造成他三段婚戀失敗主要原因。
愛情、婚姻在每個人的一生都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說一個人無論多麼偉大、多麼成功,他最終的落腳點還是生活,而婚姻和愛情就是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
人的幸福感也來自於此。
戴望舒短暫的生命裡,愛情盡然都是失敗的,哪怕有一位對他一往情深也值啊!可惜沒有一個女人與他長相廝守的。人間“哀莫大於心死”,戴望舒的心已變成死水一潭了。
戴望舒的終身是悲慘劇的,多次渴望豪情而不得。1950年,為了治好哮喘病,戴望舒給自己打麻黃素針時加大了劑量,致使昏倒,不治身亡,死時年僅45歲。
民國時期的文人,哪一位提起來都是情場得意,名聲顯赫。就算在當年來說,這個年齡也是人生的巔峰時期。
誰知戴望舒就這麼運氣不好呢,情場失意,身體也不健康。臨終沒有一位心愛的人陪伴,就這麼孤苦伶仃的走了。說起來真是很慘啊!
不管怎麼說,廝人已去,唯願他在另一個世界能活得幸福如意。
回覆列表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和情感經歷,他是中國現代象徵主義詩人,翻譯家,一生與三位女性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三位女性沒有哪一位與他相伴一生,留下了難以釋懷的愛情悲劇。戴望舒同大多數文人一樣,對看書寫字到了狂熱的地步,以至於成了書呆子,不懂得經營愛情和婚姻。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他在施蟄存家避難時,卻愛上了施的妹妹施絳年,一個憂鬱內向,一個活潑開朗,兩個人性格上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感情上的不平衡,加上戴望舒小時因患天花導致臉上留下了疤痕,讓施更是不悅,為了讓施絳年完成學業,戴望舒赴法國留學,其目的是學成後在經濟上無憂,讓施過上好日子。時隔四年,戴望舒回來後,施已移情別戀,戴以跳樓相逼,然佳人去意已定,兩人只好接觸婚約。面對如此境況,戴望舒好不傷痛,他的朋友穆時英得知後,將其妹妹介紹給戴望舒,戴望舒見其妹妹清純可愛,美麗大方,不勝歡喜,一下子就迷住了戴,結婚後,戴只顧自己在家看書寫字,兩人很少交流,導致感情降到冰點,最後也是以離婚結束。第二段婚姻結束的兩年後,戴望舒結識了與他同在印務局一同共事的楊靜,楊仰慕戴的才華,戴迷戀楊的美貌,兩人很快熱戀,後來楊的父母知道了戴望舒經歷幾段婚並極力反對,楊靜以死相逼,毅然決然嫁給了大她21歲的戴望舒,由於是“閃婚”,對彼此瞭解我的不深,加上性格迥異,兩人是常常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後來楊愛上了另外一位青年,並與這位青年出走,戴望舒傷心欲絕,這一年是1949年。一年後,戴望舒病逝於北京,享年45歲。戴望舒雖才華橫溢,在藝術方面深有造詣,嗜書如命,卻不夠通達,他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他的三段婚姻都是以悲劇收場,讓人不禁感嘆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