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三界——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可以粗淺的理解為“宇宙”。
阿師——是“僧人”的另外一種稱呼,詳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怪術》:“(李秀才)因奉手袖中,據兩膝,叱其僧曰:‘粗行阿師,爭敢輒無禮,柱杖何在?可擊之。’”還有,宋·范成大 《寶現溪》詩:“躍珠本具眼,聊共阿師戲。”;又或者:元·劉祁 《歸潛志》卷九:“邂逅雲中老阿師,里人許我話劉雷 。”
——然後,您看的這段話應該是有關文殊菩薩的故事中說過的。據清涼山志及文殊大士靈應錄載:“南北朝時,五臺之中臺西北方,半山有靈鷲寺,設無遮大會,普施幽冥,利濟貧困。來一貧女,攜二子一犬,剪髮供養,乞先給飲食,執事師予三分,意使三人飽足,女又說:狗也得吃些。勉強再給。更乞一分,喂肚裡小孩。執事師忍不住呵責彼,索求無度,貪得無厭。貧女說偈雲:‘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意思是:我對三界早不執著了,不料今天卻被嫌棄。湧身虛空,現文殊大士德相,狗為座獅,二子變侍童,復說偈:‘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舍盡,其如憎愛何?’建無遮大會為學平等,心卻隨境起分別,明知肉身無常,百骸不存,憎愛猶重,何時修得平等?大眾聞之,跪求懺悔,祈開示平等法門,大士雲:‘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學習大地,淨穢皆容,也如水火風,等無差異,由是開啟平等之門。說畢即隱沒。大眾禮謝,並將所施之發。立塔供奉。故此寺所塑文殊菩薩像,童子立兩旁,別於他寺。
答:三界——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可以粗淺的理解為“宇宙”。
阿師——是“僧人”的另外一種稱呼,詳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怪術》:“(李秀才)因奉手袖中,據兩膝,叱其僧曰:‘粗行阿師,爭敢輒無禮,柱杖何在?可擊之。’”還有,宋·范成大 《寶現溪》詩:“躍珠本具眼,聊共阿師戲。”;又或者:元·劉祁 《歸潛志》卷九:“邂逅雲中老阿師,里人許我話劉雷 。”
——然後,您看的這段話應該是有關文殊菩薩的故事中說過的。據清涼山志及文殊大士靈應錄載:“南北朝時,五臺之中臺西北方,半山有靈鷲寺,設無遮大會,普施幽冥,利濟貧困。來一貧女,攜二子一犬,剪髮供養,乞先給飲食,執事師予三分,意使三人飽足,女又說:狗也得吃些。勉強再給。更乞一分,喂肚裡小孩。執事師忍不住呵責彼,索求無度,貪得無厭。貧女說偈雲:‘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意思是:我對三界早不執著了,不料今天卻被嫌棄。湧身虛空,現文殊大士德相,狗為座獅,二子變侍童,復說偈:‘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舍盡,其如憎愛何?’建無遮大會為學平等,心卻隨境起分別,明知肉身無常,百骸不存,憎愛猶重,何時修得平等?大眾聞之,跪求懺悔,祈開示平等法門,大士雲:‘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學習大地,淨穢皆容,也如水火風,等無差異,由是開啟平等之門。說畢即隱沒。大眾禮謝,並將所施之發。立塔供奉。故此寺所塑文殊菩薩像,童子立兩旁,別於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