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點點歷史
-
2 # 黑天鵝之怒
應該會冤死,古代封建時期,權力思想封建思想沉重。老百姓在封建官僚勢力壓迫下自認卑微,在得罪權貴後遭到權貴迫害時沒有任何力量反抗,只能任人宰割。更何況劉王氏只是個弱小的民婦,丈夫孩子都被害死,自己也遭到侮辱陷害,被關入牢獄,早已對世道絕望,放棄了抗爭,在李衛最開始找她對她說要幫她申冤時,劉王氏仍舊是絕望的語氣在回絕李衛,直到李衛說明原因,讓劉王氏相信李衛是真心幫她,劉王氏才重新願意抓住最後的希望,最終沒讓自己淪為一個冤魂。
-
3 # 把酒共東風
我們且不說劉王氏會不會冤死,就先來看看李衛為什麼重審這個案子,他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
江蘇巡撫李衛推行新政“攤丁入畝”受阻,以藩臺臬臺為首的一應官員是處處設阻,百般推諉刁難。臬臺黃倫更是以朝廷制度為由,公然拒絕巡撫調遣。
這時候李衛為了新政的順利推行,才想到了要扳倒黃倫,以達到懲一儆眾的目的。作為雍正忠心耿耿的奴才,為了皇帝的臉面,他自是不能無緣無故的責難下屬而授人以柄,所以只得想方設法的去尋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透過翻舊賬,他終於找到了黃倫的破綻,那就是“劉王氏一案”。
李衛在大牢裡說他和黃倫有仇,既是為了誘使劉王氏翻案,也是他的真心話,只不過這個仇不是個人的私仇,是有關國家大計的國仇。至於說為民申冤嘛,那頂多也就是個捎帶腳的事而已。
試想,假如黃倫能夠支援“攤丁入畝”新鄭,李衛還有心去翻他的舊賬嗎?我想是不太可能的,那麼劉王氏的結局,也基本就塵埃落定了。
-
4 # 楊角風發作
先亮答案:
百分百會冤死!
遍觀整部人類史,冤假錯案何其多,有些人和事,後來得以被平反,而更多的則被永遠埋藏在了歷史塵埃中,任你孤獨的靈魂吶喊不停。
在《雍正王朝》中,也有很多冤假錯案,從某種程度上講,田文鏡、張五哥、肖國興、老十三胤祥、坎兒、年羹堯、張廷璐……等等等等,都有一定的冤情在裡面。
但這些冤情,大都沒有沉冤昭雪,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再沒有人去關注。
但有一個人的冤情,機緣巧合之下卻得到了昭雪,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
在《雍正王朝》中,冤案很多,比較有名的便是張五哥的“宰白鴨”案,以及江蘇的劉王氏冤案。
其實,還有更多的冤案在裡面,我這裡舉幾個例子:
一是刑部冤案,這裡的冤案可不單指張五哥是被冤枉的,更大的“受冤者”其實是太子胤礽,他才是最冤枉的。
他的冤枉不在於案件本身,而在於,這個案子一發,眾人都覺得太子胤礽有罪:
先說上書房大臣們,佟國維、馬齊從骨子裡就認為太子有罪,所以不肯接這個差事。還敲打康熙帝,說辦這個差事很容易投鼠忌器,將會無功而返,其實就是向康熙帝暗示太子有罪。
康熙帝自己也認為太子胤礽有罪,所以他才會更青睞於讓老四胤禛辦案,而不太滿意把這個差事交給老八胤禩。
張廷玉也認為太子胤礽有罪,擔心被老八胤禩查個底朝天,康熙帝會下不了臺,於是又舉薦老十三胤祥一起辦案,暗中助攻太子。
鄔思道更是認為太子胤礽有罪,認為只要查案就會扳倒太子,扳倒太子,就會不容於朝廷。才會不惜以出走相逼,阻止老四胤禛接下“刑部冤案”的差事,並堅持認為自己的認為是對的。
老四胤禛也認為太子有罪,所以才會聽信鄔思道的話,給自己來了個冰火兩重天。
這還不算,連太子胤礽,自己也認為自己有罪,才會在老八胤禩接下差事之後去找他,讓他隨便查幾個人就行了。
那麼太子胤礽到底有沒有罪呢?
二、
太子胤礽無罪!
就算是有罪,也不過是偏袒手下的人,想既保車又保帥,還主動找老八胤禩,被人家抓住了心虛,害怕受牽連的弱點,從而一擊而中。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太子胤礽有沒有罪,冤不冤,而在於主審官老八胤禩想不想讓他有罪?
這這裡,佟國維其實給了一個神助攻,就是說了一句:
“皇上不怕做錯事,只怕不做事。”
這就給了老八胤禩信心,無論如何也要讓太子有罪,哪怕我做錯了,也得這樣做。這才有了他連夜突審肖國興,這已經不是牽連太子了,而是誣陷太子,人一旦被誣陷了,也就逃不掉了。
後來即使康熙帝知道了實情,即使喊了兩聲: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但,終歸沒有給太子胤礽平反,至少在所有的大臣和皇子心中,都認為,太子有罪!
所以說,這場冤案的釀成,是老八胤禩處心積慮要達成的,不管太子有沒有罪,反正就是要讓他有罪。即使沒有罪證,造也得造一個,因為他這次出戰就是奔著太子去的。
同樣的道理,年羹堯之死也是同樣原因,眾臣們,尤其是清流和八爺黨成員,就是要年羹堯死,還得借雍正帝之手,親自殺了年羹堯。
雍正帝心裡也很明白,“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不過是他自己找了個理由,皇上都不想給年羹堯平反,他怎會昭雪?
三、
其他人的冤情就更不用說了,江夏鎮的官兵與百姓冤不冤,就這樣被年羹堯趕盡殺絕,事後連個說法都沒有,原因不過是因為年羹堯拿到了太子的一封信。
老十三胤祥冤不冤,就因為康熙帝要保老四胤禛,明知老十三沒有連同太子造反,還是硬生生關了人家整整十年時間。
李紱冤不冤,不過是看不慣田文鏡的做法,彈劾了一下他而已,就被打成了朋黨,還要砍頭示眾,及時後來被三王爺救了,卻也成了一介草民。
還有張廷璐、鄭春華、坎兒……等等等等,雖然都有他們做得不到位的一面,但何嘗不是被人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含冤而死!
這麼多冤案,很多人也明明知道是冤案,比如張廷玉,明知道自己的弟弟張廷璐不是科場舞弊案主犯,但只能選擇沉默。比如李衛,進京述職,跑到坎兒的老房子面前流淚,明知道坎兒不是病死的,也只能強裝歡笑,要報答主子。
說到底,評價冤案冤不冤,關鍵不在於案件本身,也不在於被冤枉的人本身,而在於“冤枉”他們的人是誰?
冤枉他們,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掩飾自己辦案不利,隨便拉個人來頂罪,還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故意冤枉人家,亦或者被其他人矇蔽,無意中冤枉了人家……等等等等。
因為這些案件有個明顯的特點,也就是說,“冤枉”了他們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換句話說,冤枉不冤枉你,都是為了當權者服務的,想冤枉就冤枉你,想給你平反就能給你平反,不在於大清律法,而在於人心。
這就要說到劉王氏的冤案了!
四、
劉王氏的冤案發生在江蘇,是李衛任江蘇巡撫的時候發生的(當然歷史上李衛並沒有當過江蘇巡撫,當過浙江巡撫,電視劇中是虛構的)。
由於雍正帝全力推行新政,分到李衛頭上的是“攤丁入畝”,要求在江蘇地面推行。雖然李衛很強硬,也很狡猾,但真正推行起來,卻困難重重,當地的官員個個為難他,甚至都沒人給他寫正常的告示。
弄得李衛很被動,被動之餘想到了自己的主子,於是給雍正帝寫信:
“主子,奴才遇到麻煩了……這幾天奴才正在想法子,不出奇兵,是打不過這些狗孃養的,就是怕事情做的怪,他們又告奴才的狀。”
李衛很聰明,這時的他已經決定衝打頭鬧事的臬司衙門的按察使司黃倫下手。臬司衙門,顧名思義,就是掌管刑罰的一個部門,很多案件的審理都歸這個部門管。
在《大明王朝1566》中何茂才就是按察使司,幾十年老刑名了,給人扣罪名,弄個冤假錯案,簡直是手到擒來。
雍正帝看到了李衛的信,馬上表態支援他搞,於是讓劉墨林給李衛回信:
“告訴李衛,叫他放開手去幹,狀告上來,朕會替他做主!”
所以說,給冤案平反,最先遇到的阻力便是釀成冤案的官員了,他們能製造冤案,就不怕再製造一起針對平反冤案人員的冤案。
五、
整個臬司衙門的冤案不要太多,為什麼李衛專門挑了劉王氏這麼一起呢?
其實非常簡單,因為這個冤案是牽扯到黃倫的,而且沒有再往上牽扯到其他人,就到黃倫為止。
更關鍵的是,劉王氏是有證據的,能確保李衛把黃倫一舉拿下!
不要覺得李衛真的能查遍江蘇的冤案,他根本查不過來,選擇糾正一樁冤案,無外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是為了國家利益,同樣也間接為了老百姓利益。
當然,還有一條重要原因,那就是李衛這個人好色,能給個美女翻案,是人之常情吧(劇中選角沒選好)。
案子給平反之後,劉王氏說自己沒別的出路了,只能出家,李衛聽完也搖搖頭說了句:
“可惜了,可惜了!”
李衛說完這句話,旁邊的下人馬上接話:
“大人,如果您不想讓她出家的話,小的那就去把她叫回來?”
李衛一聽,立馬回了一句:
“把她叫回來幹嘛,扯他媽的淡。”
隨後,李衛就去了老地方……
可見,李衛好色這種事,連他的下人都清楚!
同樣是冤案得到平反,張五哥一躍成為御前帶刀侍衛,而劉王氏卻落得家破人亡,不得不出家當了尼姑。
而黃倫一下子就蔫了,跟著他一起蔫的還有其他官員,一個個爭前恐後地表態支援新政推行,生怕下一個冤案平反到自己頭上。
而李衛,滿意地拍拍腦袋,不會再理會其他冤案,在老百姓一聲聲青天大老爺的呼喊聲中,去找了他的小媚仙……
至於冤案的平反,有幾個人正好碰到清官巡案,有幾個人能剛好認識老十三胤祥這樣的權貴,又有幾個人成為棋子,正好捲入了政治鬥爭呢?
如果沒有,那麼,諒你在大牢裡喊破喉嚨,也沒有人會聽到。所以,劉王氏的冤情得以昭雪,並不是必然,而是偶然!
回覆列表
封建社會,“民高官,先以有罪”這是一種難以逾越的階級屏障,“民告官”不僅困難重重而且勝訴可能性極小,除非有天大冤情,否則百姓不會輕易“告官”。
《雍正王朝》中“劉王氏告官”這個故事發生在李衛新任江蘇巡撫之時,劉王氏能夠沉冤得雪有著很多的巧合。
首先,李衛在江蘇推行新政遭遇和極大的阻力,而“劉王氏強暴”案中的被告江蘇按察使黃大人正是最大的阻力,李衛如果想要推行新政就要殺一儆百,黃大人正是李衛開刀的物件,所以李衛故意找茬才發現了“劉王氏”一案。
其次,此案如果要成功,首先要獲得劉王氏的信任,其次劉王氏還要冒著極大的風險,即便官司打贏了,劉王氏“失貞”的事情也將大白於天下,對於封建社會的女人來說,在道德上已經被判了死刑。
黃大人作為江蘇按察使,掌管一省司法,如果不是恰巧得罪了李衛,如果不是黃大人恰巧又得罪了李衛,劉王氏一案絕無反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