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陳友諒後,朱元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消滅張士誠。徐達受命為前線的總指揮官,又肩負起這個重要任務。 張士誠的佔領區自紹興至濟寧,南北兩千餘里,以長江為界分成南北兩個部分。江南的浙西物產富饒,人口眾多,防守也比較堅固,江北的淮東地區防守則相對薄弱。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秋,徐達被任命為總兵官。他統率常遇春、胡美、馮勝諸將,帶領騎兵、步兵和水軍,首先渡江北上,向淮東地區發動進攻,以剪除張士誠的肘翼。徐達很快攻下泰州,然後分兵攻取興化,自己則帶兵進圍高郵。張士誠為了牽制徐達,出兵進攻江南的宜興。徐達得到訊息,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命馮勝圍攻高郵,常遇春駐守海安,自己統率一支精兵,渡江還擊張士誠,解除了宜興之圍。但不久,馮勝誤中高郵守敵的詐降之計,派人帶兵入城,全部被殺。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徐達又奉朱元璋之命,回師高郵,殲滅城中守敵,繳獲大批馬匹和糧食。接著,移師北攻淮安,襲破張士誠部將徐義的水軍,淮安守將梅思祖開城迎降,並獻出所轄的四個州。徐達乘勝進兵興化,轉攻安豐,俘獲元將忻都。元軍見安豐失陷,出兵進攻徐州,徐達帶兵迎擊,俘斬萬餘人,元軍大敗而逃。至此,淮東諸地悉被攻克,張士誠的勢力已被壓縮到江南的浙西地區了。 朱元璋見淮東諸地全部平定,召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上,右相國李善長提出“俟隙而動”的主張,他說:“張士誠罪行累累,早就應該討伐。不過,以愚臣的觀察,他雖然屢吃敗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儲積了不少錢糧,一時恐怕很難被攻破。我們應該先按兵不動,等到時局發生變化,有機可乘,再發動進攻。”徐達堅決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他駁斥說:“張士誠驕橫殘暴,奢侈腐化,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他重用的一幫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流,都是齷齪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將士追求升官發財,而執掌政務的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三個參軍,又都是迂闊書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計。臣願奉主上威德,率領精銳,出師討伐,浙西可計日而定!”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高興地對徐達說:“別人的看法都侷限於個人所見,只有你的主張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大事必定能夠成功。”於是,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攻取浙西地區。 八月,進攻浙西的軍隊集結待命,朱元璋又召見徐達和常遇春,商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常遇春主張先打平江(今江蘇蘇州),他認為平江是張士誠的統治中心,只要佔領平江,其餘諸郡便可不勞而下。朱元璋否定了這個冒險計劃,指出:“張士誠是私鹽販出身,此人與駐守湖州(今浙江湖州)的張天騏、駐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張士誠支援不住,張天騏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時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難攻下來。”根據浙西地區的形勢,他主張先打湖州,使敵人疲於奔命,剪其羽翼,再移師去攻打平江。據此,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先分其勢”的作戰方案,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主力去打湖州,同時派李文忠、華雲龍分別帶兵攻取杭州和嘉興,牽制湖州以南的敵軍。徐達與常遇春統率二十萬水軍出太朱元璋見淮東諸地全部平定,召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上,右相國李善長提出“俟隙而動”的主張,他說:“張士誠罪行累累,早就應該討伐。不過,以愚臣的觀察,他雖然屢吃敗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儲積了不少錢糧,一時恐怕很難被攻破。我們應該先按兵不動,等到時局發生變化,有機可乘,再發動進攻。”徐達堅決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他駁斥說:“張士誠驕橫殘暴,奢侈腐化,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他重用的一幫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流,都是齷齪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將士追求升官發財,而執掌政務的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三個參軍,又都是迂闊書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計。臣願奉主上威德,率領精銳,出師討伐,浙西可計日而定!”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高興地對徐達說:“別人的看法都侷限於個人所見,只有你的主張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大事必定能夠成功。”於是,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攻取浙西地區。 八月,進攻浙西的軍隊集結待命,朱元璋又召見徐達和常遇春,商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常遇春主張先打平江(今江蘇蘇州),他認為平江是張士誠的統治中心,只要佔領平江,其餘諸郡便可不勞而下。朱元璋否定了這個冒險計劃,指出:“張士誠是私鹽販出身,此人與駐守湖州(今浙江湖州)的張天騏、駐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張士誠支援不住,張天騏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時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難攻下來。”根據浙西地區的形勢,他主張先打湖州,使敵人疲於奔命,剪其羽翼,再移師去攻打平江。據此,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先分其勢”的作戰方案,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主力去打湖州,同時派李文忠、華雲龍分別帶兵攻取杭州和嘉興,牽制湖州以南的敵軍。徐達與常遇春統率二十萬水軍出太朱元璋見淮東諸地全部平定,召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上,右相國李善長提出“俟隙而動”的主張,他說:“張士誠罪行累累,早就應該討伐。不過,以愚臣的觀察,他雖然屢吃敗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儲積了不少錢糧,一時恐怕很難被攻破。我們應該先按兵不動,等到時局發生變化,有機可乘,再發動進攻。”徐達堅決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他駁斥說:“張士誠驕橫殘暴,奢侈腐化,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他重用的一幫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流,都是齷齪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將士追求升官發財,而執掌政務的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三個參軍,又都是迂闊書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計。臣願奉主上威德,率領精銳,出師討伐,浙西可計日而定!”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高興地對徐達說:“別人的看法都侷限於個人所見,只有你的主張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大事必定能夠成功。”於是,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攻取浙西地區。 八月,進攻浙西的軍隊集結待命,朱元璋又召見徐達和常遇春,商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常遇春主張先打平江(今江蘇蘇州),他認為平江是張士誠的統治中心,只要佔領平江,其餘諸郡便可不勞而下。朱元璋否定了這個冒險計劃,指出:“張士誠是私鹽販出身,此人與駐守湖州(今浙江湖州)的張天騏、駐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張士誠支援不住,張天騏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時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難攻下來。”根據浙西地區的形勢,他主張先打湖州,使敵人疲於奔命,剪其羽翼,再移師去攻打平江。據此,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先分其勢”的作戰方案,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主力去打湖州,同時派李文忠、華雲龍分別帶兵攻取杭州和嘉興,牽制湖州以南的敵軍。徐達與常遇春統率二十萬水軍出太湖,直趨湖州。張天騏分兵三路出戰,徐達分三路軍隊迎擊,敗其南路,另外兩路敵軍慌忙退回城內。張士誠見湖州危急,派李伯昇赴援,他由城東的荻港偷偷入城,與張天騏一道閉門拒守。徐達指揮將士把湖州緊緊圍困起來,對著四座城門晝夜強攻。張士誠又派呂珍、朱暹及養子張虯等率兵六萬馳援,他們屯聚在城東四十里的舊館,築起了五個寨堡。這時,朱元璋派來增援的湯和正好趕到,他會同徐達、常遇春,在城東東阡鎮南的姑嫂橋築起十座堡壘,扼守舊館與湖州的通道。張士誠見呂珍等人無法接近湖州,親自帶兵馳援,又在皂林(在今浙江桐鄉北八里)為徐達所敗,被俘三千人。張士誠再派徐志堅以輕舟來援,他企圖偷襲姑嫂橋,又被擊敗活捉。張士誠驚恐不已,忙派徐義到舊館來打探軍情。徐義一到舊館即被切斷歸路,只好暗中派人請在太湖的張士誠之弟張士信出兵,與呂珍等人拼死力戰,張士誠又派赤龍船親兵前來支援,他才脫出重圍。接著,他又聯合潘元紹率領赤龍船兵屯聚平望(在今江蘇蘇州),再乘小船偷偷潛入湖州東南的烏鎮,準備救援舊館。常遇春領兵追襲,攻佔平望,放火燒掉赤龍船,敵軍四散潰逃。舊館守敵的外援自此斷絕,糧餉匱乏,紛紛出降。徐達乘勝揮師出擊,追襲徐義、潘元紹,進攻湖州東面二十一里的升山水寨。張虯帶兵來援,慘遭失敗。張虯、朱暹、呂珍等眼看勢孤援絕,只好投降,舊館被攻克了。十一月,徐達將呂珍等人押到湖州城下示眾,張天騏、李伯昇也繳械投降了。就在這個月,李文忠進兵杭州城下,潘元明投降,紹興、嘉興也不戰而克。 徐達攻佔湖州後,引兵北上,會合諸將,進圍平江。在這以前,寧海(今山東煙臺)人葉兌曾上書朱元璋,建議用“鎖城法”攻取平江,即在平江城外矢石不到之處,構築長圍,分別派將士在四面立營,屯田固守,使張士誠坐困空城,不戰自潰。徐達採用這個計策,自己屯駐葑門,命令常遇春屯駐虎丘,郭興屯駐婁門,華雲龍屯駐胥門,湯和屯駐閶門,耿炳文屯駐城東北,仇成屯駐城西南,何文輝屯駐城西北,四面築起長圍,把平江緊緊圍困起來。並在城外築起三層的木塔,監視城中的活動,每層架設弓弩火銃,輪番施放;又設定襄陽炮,日夜向城中轟擊。不久,無錫守敵莫天祐派部將楊茂潛入平江瞭解情況,準備聲援張士誠。徐達的巡卒在閶門水柵把他捉住,縛送徐達。徐達知道此人善於泅水,就將他釋放了,讓他繼續為莫天祐與張士誠傳遞訊息,而將所得訊息暗中送給徐達。 徐達因此盡知無錫與平江守敵的虛實,有針對性採取一些相應措施,使圍攻平江的作戰計劃更加完備。 朱元璋原先打算用長期圍困的辦法,迫使張士誠力盡而降。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二月,他見經過幾個月的圍攻,張士誠已經損失了很多兵力,便寫信勸降,答應按照東漢接受竇融投降、北宋接受錢俶投降的事例,使其全身保族。但是,張士誠頑固拒降,繼續閉門抵抗。後來,兩次帶兵突圍,都被擊退。 他又接受熊天瑞的建議,拼命製作飛炮,發射矢石,轟擊城外圍攻的部隊,妄圖阻擋他們攻城。徐達命令將士架設木屋,上面蓋上竹笆,叫士兵藏在下面,載以攻城,擋住了矢石的轟擊。到九月,平江城中糧食匱乏,連老鼠和枯草都用來充飢,一隻老鼠竟價值百錢;祠廟和百姓的房屋都被拆去充作炮具,木石為之俱盡,張士誠已經陷入了絕境。徐達下令發動強攻,鑼鼓齊鳴,萬炮齊發,將士高聲喊“殺”,像潮水般衝向各座城門。經過一場激戰,徐達帶領士卒首先攻破葑門,常遇春接著也攻入閶門,進薄平江城下。張士誠令唐傑登上內城拒戰,自己則督師城內,令謝節、周仁立柵以補外城。徐達指揮將士奮勇衝殺,唐傑支援不住,率眾投降,周仁等人見大勢已去,也相繼歸降。徐達命令將士蟻附登城,衝進城裡。張士誠收集殘兵敗將兩三萬人,在街巷裡進行頑強抵抗,最後力盡被俘,押送應天。城中二十萬軍民,全部向徐達投誠。徐達與常遇春分別帶兵駐守城市的左、右兩個部分,安撫歸附的軍民。由於在入城之時,徐達派人傳令全軍將士,宣佈嚴格的紀律:“擄掠民財者,處死;拆毀民屋者,處死;離營二十里者,也處死!”全軍將士沒有發生燒殺擄掠的現象,居民很快安定下來,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徐達出色地完成了消滅張士誠的任務後,率領諸將回到應天。朱元璋親御戟門,頒發敕書加以表彰,敕書說:“張士誠兵強積富,現在業已就擒,若非諸位將帥指揮有方,拼死力戰,哪有這樣的戰果?”他論功行賞,晉封徐達為信國公,並賞賜綺帛十端。
擊敗陳友諒後,朱元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消滅張士誠。徐達受命為前線的總指揮官,又肩負起這個重要任務。 張士誠的佔領區自紹興至濟寧,南北兩千餘里,以長江為界分成南北兩個部分。江南的浙西物產富饒,人口眾多,防守也比較堅固,江北的淮東地區防守則相對薄弱。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秋,徐達被任命為總兵官。他統率常遇春、胡美、馮勝諸將,帶領騎兵、步兵和水軍,首先渡江北上,向淮東地區發動進攻,以剪除張士誠的肘翼。徐達很快攻下泰州,然後分兵攻取興化,自己則帶兵進圍高郵。張士誠為了牽制徐達,出兵進攻江南的宜興。徐達得到訊息,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命馮勝圍攻高郵,常遇春駐守海安,自己統率一支精兵,渡江還擊張士誠,解除了宜興之圍。但不久,馮勝誤中高郵守敵的詐降之計,派人帶兵入城,全部被殺。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徐達又奉朱元璋之命,回師高郵,殲滅城中守敵,繳獲大批馬匹和糧食。接著,移師北攻淮安,襲破張士誠部將徐義的水軍,淮安守將梅思祖開城迎降,並獻出所轄的四個州。徐達乘勝進兵興化,轉攻安豐,俘獲元將忻都。元軍見安豐失陷,出兵進攻徐州,徐達帶兵迎擊,俘斬萬餘人,元軍大敗而逃。至此,淮東諸地悉被攻克,張士誠的勢力已被壓縮到江南的浙西地區了。 朱元璋見淮東諸地全部平定,召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上,右相國李善長提出“俟隙而動”的主張,他說:“張士誠罪行累累,早就應該討伐。不過,以愚臣的觀察,他雖然屢吃敗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儲積了不少錢糧,一時恐怕很難被攻破。我們應該先按兵不動,等到時局發生變化,有機可乘,再發動進攻。”徐達堅決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他駁斥說:“張士誠驕橫殘暴,奢侈腐化,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他重用的一幫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流,都是齷齪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將士追求升官發財,而執掌政務的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三個參軍,又都是迂闊書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計。臣願奉主上威德,率領精銳,出師討伐,浙西可計日而定!”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高興地對徐達說:“別人的看法都侷限於個人所見,只有你的主張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大事必定能夠成功。”於是,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攻取浙西地區。 八月,進攻浙西的軍隊集結待命,朱元璋又召見徐達和常遇春,商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常遇春主張先打平江(今江蘇蘇州),他認為平江是張士誠的統治中心,只要佔領平江,其餘諸郡便可不勞而下。朱元璋否定了這個冒險計劃,指出:“張士誠是私鹽販出身,此人與駐守湖州(今浙江湖州)的張天騏、駐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張士誠支援不住,張天騏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時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難攻下來。”根據浙西地區的形勢,他主張先打湖州,使敵人疲於奔命,剪其羽翼,再移師去攻打平江。據此,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先分其勢”的作戰方案,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主力去打湖州,同時派李文忠、華雲龍分別帶兵攻取杭州和嘉興,牽制湖州以南的敵軍。徐達與常遇春統率二十萬水軍出太朱元璋見淮東諸地全部平定,召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上,右相國李善長提出“俟隙而動”的主張,他說:“張士誠罪行累累,早就應該討伐。不過,以愚臣的觀察,他雖然屢吃敗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儲積了不少錢糧,一時恐怕很難被攻破。我們應該先按兵不動,等到時局發生變化,有機可乘,再發動進攻。”徐達堅決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他駁斥說:“張士誠驕橫殘暴,奢侈腐化,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他重用的一幫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流,都是齷齪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將士追求升官發財,而執掌政務的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三個參軍,又都是迂闊書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計。臣願奉主上威德,率領精銳,出師討伐,浙西可計日而定!”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高興地對徐達說:“別人的看法都侷限於個人所見,只有你的主張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大事必定能夠成功。”於是,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攻取浙西地區。 八月,進攻浙西的軍隊集結待命,朱元璋又召見徐達和常遇春,商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常遇春主張先打平江(今江蘇蘇州),他認為平江是張士誠的統治中心,只要佔領平江,其餘諸郡便可不勞而下。朱元璋否定了這個冒險計劃,指出:“張士誠是私鹽販出身,此人與駐守湖州(今浙江湖州)的張天騏、駐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張士誠支援不住,張天騏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時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難攻下來。”根據浙西地區的形勢,他主張先打湖州,使敵人疲於奔命,剪其羽翼,再移師去攻打平江。據此,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先分其勢”的作戰方案,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主力去打湖州,同時派李文忠、華雲龍分別帶兵攻取杭州和嘉興,牽制湖州以南的敵軍。徐達與常遇春統率二十萬水軍出太朱元璋見淮東諸地全部平定,召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會上,右相國李善長提出“俟隙而動”的主張,他說:“張士誠罪行累累,早就應該討伐。不過,以愚臣的觀察,他雖然屢吃敗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儲積了不少錢糧,一時恐怕很難被攻破。我們應該先按兵不動,等到時局發生變化,有機可乘,再發動進攻。”徐達堅決反對這種保守的意見,他駁斥說:“張士誠驕橫殘暴,奢侈腐化,滅亡的時刻已經到來。他重用的一幫驕將如李伯昇、呂珍之流,都是齷齪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將士追求升官發財,而執掌政務的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三個參軍,又都是迂闊書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計。臣願奉主上威德,率領精銳,出師討伐,浙西可計日而定!”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高興地對徐達說:“別人的看法都侷限於個人所見,只有你的主張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大事必定能夠成功。”於是,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統率二十萬大軍,攻取浙西地區。 八月,進攻浙西的軍隊集結待命,朱元璋又召見徐達和常遇春,商定具體的作戰方案。常遇春主張先打平江(今江蘇蘇州),他認為平江是張士誠的統治中心,只要佔領平江,其餘諸郡便可不勞而下。朱元璋否定了這個冒險計劃,指出:“張士誠是私鹽販出身,此人與駐守湖州(今浙江湖州)的張天騏、駐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張士誠支援不住,張天騏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時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難攻下來。”根據浙西地區的形勢,他主張先打湖州,使敵人疲於奔命,剪其羽翼,再移師去攻打平江。據此,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先分其勢”的作戰方案,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主力去打湖州,同時派李文忠、華雲龍分別帶兵攻取杭州和嘉興,牽制湖州以南的敵軍。徐達與常遇春統率二十萬水軍出太湖,直趨湖州。張天騏分兵三路出戰,徐達分三路軍隊迎擊,敗其南路,另外兩路敵軍慌忙退回城內。張士誠見湖州危急,派李伯昇赴援,他由城東的荻港偷偷入城,與張天騏一道閉門拒守。徐達指揮將士把湖州緊緊圍困起來,對著四座城門晝夜強攻。張士誠又派呂珍、朱暹及養子張虯等率兵六萬馳援,他們屯聚在城東四十里的舊館,築起了五個寨堡。這時,朱元璋派來增援的湯和正好趕到,他會同徐達、常遇春,在城東東阡鎮南的姑嫂橋築起十座堡壘,扼守舊館與湖州的通道。張士誠見呂珍等人無法接近湖州,親自帶兵馳援,又在皂林(在今浙江桐鄉北八里)為徐達所敗,被俘三千人。張士誠再派徐志堅以輕舟來援,他企圖偷襲姑嫂橋,又被擊敗活捉。張士誠驚恐不已,忙派徐義到舊館來打探軍情。徐義一到舊館即被切斷歸路,只好暗中派人請在太湖的張士誠之弟張士信出兵,與呂珍等人拼死力戰,張士誠又派赤龍船親兵前來支援,他才脫出重圍。接著,他又聯合潘元紹率領赤龍船兵屯聚平望(在今江蘇蘇州),再乘小船偷偷潛入湖州東南的烏鎮,準備救援舊館。常遇春領兵追襲,攻佔平望,放火燒掉赤龍船,敵軍四散潰逃。舊館守敵的外援自此斷絕,糧餉匱乏,紛紛出降。徐達乘勝揮師出擊,追襲徐義、潘元紹,進攻湖州東面二十一里的升山水寨。張虯帶兵來援,慘遭失敗。張虯、朱暹、呂珍等眼看勢孤援絕,只好投降,舊館被攻克了。十一月,徐達將呂珍等人押到湖州城下示眾,張天騏、李伯昇也繳械投降了。就在這個月,李文忠進兵杭州城下,潘元明投降,紹興、嘉興也不戰而克。 徐達攻佔湖州後,引兵北上,會合諸將,進圍平江。在這以前,寧海(今山東煙臺)人葉兌曾上書朱元璋,建議用“鎖城法”攻取平江,即在平江城外矢石不到之處,構築長圍,分別派將士在四面立營,屯田固守,使張士誠坐困空城,不戰自潰。徐達採用這個計策,自己屯駐葑門,命令常遇春屯駐虎丘,郭興屯駐婁門,華雲龍屯駐胥門,湯和屯駐閶門,耿炳文屯駐城東北,仇成屯駐城西南,何文輝屯駐城西北,四面築起長圍,把平江緊緊圍困起來。並在城外築起三層的木塔,監視城中的活動,每層架設弓弩火銃,輪番施放;又設定襄陽炮,日夜向城中轟擊。不久,無錫守敵莫天祐派部將楊茂潛入平江瞭解情況,準備聲援張士誠。徐達的巡卒在閶門水柵把他捉住,縛送徐達。徐達知道此人善於泅水,就將他釋放了,讓他繼續為莫天祐與張士誠傳遞訊息,而將所得訊息暗中送給徐達。 徐達因此盡知無錫與平江守敵的虛實,有針對性採取一些相應措施,使圍攻平江的作戰計劃更加完備。 朱元璋原先打算用長期圍困的辦法,迫使張士誠力盡而降。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二月,他見經過幾個月的圍攻,張士誠已經損失了很多兵力,便寫信勸降,答應按照東漢接受竇融投降、北宋接受錢俶投降的事例,使其全身保族。但是,張士誠頑固拒降,繼續閉門抵抗。後來,兩次帶兵突圍,都被擊退。 他又接受熊天瑞的建議,拼命製作飛炮,發射矢石,轟擊城外圍攻的部隊,妄圖阻擋他們攻城。徐達命令將士架設木屋,上面蓋上竹笆,叫士兵藏在下面,載以攻城,擋住了矢石的轟擊。到九月,平江城中糧食匱乏,連老鼠和枯草都用來充飢,一隻老鼠竟價值百錢;祠廟和百姓的房屋都被拆去充作炮具,木石為之俱盡,張士誠已經陷入了絕境。徐達下令發動強攻,鑼鼓齊鳴,萬炮齊發,將士高聲喊“殺”,像潮水般衝向各座城門。經過一場激戰,徐達帶領士卒首先攻破葑門,常遇春接著也攻入閶門,進薄平江城下。張士誠令唐傑登上內城拒戰,自己則督師城內,令謝節、周仁立柵以補外城。徐達指揮將士奮勇衝殺,唐傑支援不住,率眾投降,周仁等人見大勢已去,也相繼歸降。徐達命令將士蟻附登城,衝進城裡。張士誠收集殘兵敗將兩三萬人,在街巷裡進行頑強抵抗,最後力盡被俘,押送應天。城中二十萬軍民,全部向徐達投誠。徐達與常遇春分別帶兵駐守城市的左、右兩個部分,安撫歸附的軍民。由於在入城之時,徐達派人傳令全軍將士,宣佈嚴格的紀律:“擄掠民財者,處死;拆毀民屋者,處死;離營二十里者,也處死!”全軍將士沒有發生燒殺擄掠的現象,居民很快安定下來,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徐達出色地完成了消滅張士誠的任務後,率領諸將回到應天。朱元璋親御戟門,頒發敕書加以表彰,敕書說:“張士誠兵強積富,現在業已就擒,若非諸位將帥指揮有方,拼死力戰,哪有這樣的戰果?”他論功行賞,晉封徐達為信國公,並賞賜綺帛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