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孤獨小小小

    大廟山

    廟山在臺江西部,今福州市第四中學所在地。山上今福四中校內尚有一塊“全閩第一江山”的大石碑。

    中文名稱

    大廟山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

    氣候型別

    熱帶季風氣候

    原名

    惠澤山

    簡介

    名稱由來

    據說此山原名惠澤山,漢高帝五年,在此山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死後又在山上立廟祀之,故名大廟山,一條大廟路就在山之西麓。大廟山,位臺江區上杭路、大廟路和延平路之間,面積約6公頃,山高31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無諸助劉邦滅秦擊楚有功,漢王朝遣使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在此築臺受封,此臺稱為漢閩越王臺。後人為紀念無諸,又在臺旁建閩越王廟,俗稱大廟或無諸廟,此山稱作大廟山。大廟歷經唐大中、宋元禧、明隆慶、清道光年間重修或修建,民國時期毀。

    釣龍臺

    大廟山上古蹟有釣龍臺。相傳東越王餘善曾在此垂釣,故稱。臺高4丈,周圍36步,臺上可坐百餘人。明末,曹學佺詠釣龍臺詩云:“山河原屬越王臺,臺下江流去不回,祗為百龍先一釣,紛紛鱗甲載江來”。臺之西向有釣龍井,直徑1.5米,井深水清,民間傳聞系“龍泉”,可祛病。宋淳化四年(993年),山上置釣龍院,院中有達觀亭,碧光亭。宋蔡襄為達觀亭作詩,詩云“峭峻釣龍臺,飛亭壓其端,曠達四無際,因之名達觀”。宋程之邵為碧光亭作詩,詠曰:“寺壓高臺最上頭,一亭新就得清遊”。山上有一石碑,上刻“全閩第一江山”,是摹刻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之筆跡;尚有宋書法家趙汝愚所書“南臺”兩字。明洪武三年(1370年),山上建有風雲雷雨山川壇,西隅附祀日本、琉球、渤泥山川之神,春秋仲月上巳日合祭。清咸豐年間,潞河白讓卿觀察使遊閩時,借居此山,題一對聯:“卸遠山,吞長江,西南諸蜂林壑尤美;送夕陽,迎素月,風雨之際枕簟生涼”。

    清道光年三十年(1850年),鄉民集資修閩越王廟,並在其旁建“臺江第一亭”,亭之右又建“榕陽山館”,挹遠山,瞰大江,堪稱城南勝境。詩人陳雪樵題一聯:“林氣映天,竹陰在地;月明如晝,江流有聲。”詩人吳梅臣亦作一聯:“窗中列遠岫,天際誤歸舟”

  • 2 # 檸檸乖乖2019

    大廟山古稱惠澤山,後稱南臺山。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因助劉邦滅秦擊楚有功,被漢王朝冊封為閩越王。無諸在南臺山築臺受封,後人將此臺稱為“漢閩越王臺”。此後,無諸力圖開發閩越故地,讓閩越人與遷移入閩的中原人融合同化,並利用閩中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發展生產,對閩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後人為了紀念無諸,在“漢閩越王臺”旁邊建造了閩越王廟(俗稱大廟),於是惠澤山改稱為大廟山。

    據相關資料記載,這座大廟曾在唐大中、宋元禧、明隆慶、清道光年間被重建或修建,但民國時遭毀。2006年,福州四中校友在校內捐建了一座仿古“冊封臺”,以紀念大廟山的這段歷史。

  • 3 # 是哈哈小寶寶

    大廟山因閩越王廟得名。如今,許多人已經不知道大廟山山名的由來了。其實,這座藏身於學校內的小山,其歷史文化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大廟山名字的由來,與漢代一段故事有關。

    大廟山古稱惠澤山,後稱南臺山。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因助劉邦滅秦擊楚有功,被漢王朝冊封為閩越王。無諸在南臺山築臺受封,後人將此臺稱為“漢閩越王臺”。此後,無諸力圖開發閩越故地,讓閩越人與遷移入閩的中原人融合同化,並利用閩中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發展生產,對閩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後人為了紀念無諸,在“漢閩越王臺”旁邊建造了閩越王廟(俗稱大廟),於是惠澤山改稱為大廟山。

    據相關資料記載,這座大廟曾在唐大中、宋元禧、明隆慶、清道光年間被重建或修建,但民國時遭毀。2006年,福州四中校友在校內捐建了一座仿古“冊封臺”,以紀念大廟山的這段歷史。

    如今許多“老福州”一提起過重陽節,首先會想到“要到大廟山踩踩登高石”。位於臺江西部、福州第四中學內的大廟山是一座“低調”的名山,這裡曾是八閩大地首位受天子冊封的閩越王無諸的受冊封之山,這裡有兩千年不幹涸的古井,這裡還有全國唯一的詩樓……目前,大廟山已被列入福州山體保護規劃,許多古蹟正逐步被妥善地儲存、修復或仿造。

  • 4 # fighting兜兜媽咪

    大廟山的由來:

    據說此山原名惠澤山,漢高帝五年,在此山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死後又在山上立廟祀之,故名大廟山,一條大廟路就在山之西麓。大廟山,位臺江區上杭路、大廟路和延平路之間,面積約6公頃,山高31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無諸助劉邦滅秦擊楚有功,漢王朝遣使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在此築臺受封,此臺稱為漢閩越王臺。後人為紀念無諸,又在臺旁建閩越王廟,俗稱大廟或無諸廟,此山稱作大廟山。大廟歷經唐大中、宋元禧、明隆慶、清道光年間重修或修建,民國時期毀。

    大廟山在臺江西部,今福州市第四中學所在地。山上今福四中校內尚有一塊“全閩第一江山”的大石碑。

    釣龍臺

    大廟山上古蹟有釣龍臺。相傳東越王餘善曾在此垂釣,故稱。臺高4丈,周圍36步,臺上可坐百餘人。明末,曹學佺詠釣龍臺詩云:“山河原屬越王臺,臺下江流去不回,祗為百龍先一釣,紛紛鱗甲載江來”。臺之西向有釣龍井,直徑1.5米,井深水清,民間傳聞系“龍泉”,可祛病。宋淳化四年(993年),山上置釣龍院,院中有達觀亭,碧光亭。宋蔡襄為達觀亭作詩,詩云“峭峻釣龍臺,飛亭壓其端,曠達四無際,因之名達觀”。宋程之邵為碧光亭作詩,詠曰:“寺壓高臺最上頭,一亭新就得清遊”。山上有一石碑,上刻“全閩第一江山”,是摹刻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之筆跡;尚有宋書法家趙汝愚所書“南臺”兩字。明洪武三年(1370年),山上建有風雲雷雨山川壇,西隅附祀日本、琉球、渤泥山川之神,春秋仲月上巳日合祭。清咸豐年間,潞河白讓卿觀察使遊閩時,借居此山,題一對聯:“卸遠山,吞長江,西南諸蜂林壑尤美;送夕陽,迎素月,風雨之際枕簟生涼”。

    清道光年三十年(1850年),鄉民集資修閩越王廟,並在其旁建“臺江第一亭”,亭之右又建“榕陽山館”,挹遠山,瞰大江,堪稱城南勝境。詩人陳雪樵題一聯:“林氣映天,竹陰在地;月明如晝,江流有聲。”詩人吳梅臣亦作一聯:“窗中列遠岫,天際誤歸舟”。

    相關事件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林則徐裔孫林炳章等在山上建旨在反對販售鴉片的“去毒社”。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臺江地區詩人于山上建“志社”;民國6年(1917年),又建詩樓。陳寶琛為志社署額。樓前榕樹雙株,老幹虯枝,日影不到。詩人蕭夢馥曾書一聯:“雙樹容聽法,白雲悠為懷”。詩樓外有一聯:“山林一席供歌嘯,城郭千家入畫圖。”詩樓南面舊牆上鑲嵌著3大塊青石石碑,系由清末詩人陳衍、林蒼、唐瀚波撰文,書法篆刻名家洪亮、蕭夢馥、陳廉撝各寫一碑,載入《福建通志·名勝》卷。 閩越王廟後有“瓜蓮精舍”,閩人於六月辦“瓜蓮會”,以祀越王。此處乃宴息之所,前有小池,旁即釣龍井,花石掩映,頗具幽趣,有一聯曰:“瓜雨蓮蓬池上社,柳煙梅月井邊臺”。

    大廟山下龍嶺頂,有新鐫兩副對聯:一是“江潭水碧詩無盡,臺榭花紅意自如”;一是“龍騰巨浪開新局,嶺跨長虹化坦途”。分別嵌入“臺江”、“龍嶺”兩字。這兩聯是當代詩人劉長卿和陳涓音所撰。山巔有一塊石頭,傳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舊時,每逢農曆九月九日,有很多遊人來此登高遊玩。 

    1990年,大廟山碑刻及“去毒社”、“志社”舊址尚在,大廟等建築已無存。

    人文歷史

    勾踐傳六世時,越國被楚國所滅。越王的後代統領部眾流落到東南沿海一帶,無諸就是當時福建境內的越族首領,他在戰國後期自稱閩越王。  在閩越故地設立閩中郡,由無諸統領故土。無諸以福州為中心,積極發展生產,勢力逐漸強盛。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各地民眾紛紛響應。無諸也在福建舉兵反秦,後隨劉邦伐秦伐楚,素有戰功。因此在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立無諸為閩越王,統領閩中故地,並派使臣從海路沿閩江而上到福州正式冊封。

    為了迎接漢使臣,無諸在閩江邊的一座山上建臺,在此正式接受冊封為閩越王,後此山就稱為惠澤山。幾年後無諸去世,相傳就葬在冊封臺後面。後人為了紀念無諸,在冊封臺舊址旁建武烈英護隆閩王廟,也稱漢閩越王廟,俗稱大廟。

    擴充套件資料

    名人古蹟

    唐、五代以後,山麓江邊街市興起,稱潭尾街,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全閩第一江山”石碑立於山麓,因此南臺山就有全閩第一江山的美譽。由於人們對閩越王廟的崇拜,南臺山到清代後又改稱為大廟山。  

    大廟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登臨遊覽懷古之處。元代詩人範德機有詠餘善釣龍臺的詩曰:“海角釣龍人杳,雲間待雁路迢。若為借得山頭石,每到高秋坐看潮。”更多的詩是登臨釣龍臺懷念無諸,如明初著名詩人王恭《題無諸廟》詩曰:“野廟大江畔,瀟瀟樹色寒。斷碑荒草蔓,畫壁古苔幹。龍去春潮在,猿鳴海月殘。英雄那可問,東逝更漫漫。”可惜的是,閩越王廟於1922年因失火被燒燬。

    如今,大廟山閩越王遺蹟地已成為福州第四中學校址。米芾寫的碑文已遺失,後人陸某補寫了一個碑,現立在福州四中內。尚存的遺蹟除“全閩第一江山”石碑外,還有釣龍臺、釣龍井、登高石,而最重要的古蹟閩越王廟還未重建。

    典故傳說

    大廟山歷史悠久,古蹟多,傳說也多。它同倉山的煙臺山一樣,之所以未與鼓樓的“三山”一起合稱“五山”,皆因這兩山均在城外。但它的許多美好的傳說卻令後人永難忘卻。

    首先,說無諸的後裔東海王餘善相信世間有龍的存在,遂突發要在山上釣白龍的奇想。因為當時山的周圍還是一片汪洋,他便在山上建了一座釣龍臺和一口釣龍井,天天坐著垂釣,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也有人說從白龍江釣得一頭白龍,養在山嶺頂的一口井內。)。這釣龍臺和釣龍井還能找到一些殘跡,有關部門正圖修復,供人遊覽。

    其次,說古時由天上墜落一顆天星于山上。因為是天星,所以小孩往上一登就會長高。有了這個傳說,福州早年便有了“九月九”上大廟山登高的習俗。到了那一天,大人帶著小孩,從四面八方湧來。自古上大廟山有三條通道,一是從油巷下(今隆平路北端)經龍嶺頂而上;二是從延平路北段,也經龍嶺頂而上;三是從大廟路直接上山。到那一天,這三條路被擠得水洩不通。聰明的小商販抓住機會,在三條路兩旁擺攤賣玩具,如土人囝(泥人)、狀元帽、關刀等。小孩纏著要買這買那,大人只得慷慨解囊。

    上山就是登高,爭取爬上天星(也稱登高石)站一會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筆者兒時不知登過多少次,但始終都沒有使身高超過1.7米。即使這樣,如再恢復登高舊俗,帶小孩去登的人一定還會很多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關於屎詩句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