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生知”與“學知”——讀《論語•季氏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中庸》20章以孔子這句話為基礎,區分一個“知”與“行”,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陽明先生又把《中庸》20章與《孟子》“盡心篇”首章貫通起來,曰:“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錯訓‘格物’,只為倒看了此意”。
“生而知之”與“安而行之”,簡稱“生知安行”。前者說“知”,後者說“行”,且“生”與“安”相呼應,為最高境界。
“學而知之”與“利而行之”,簡稱“學知利行”。同樣是前者說“知”,後者說“行”,“學”與“利”相呼應,是次一級的境界。
一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見,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者”,只是孔子自謙,說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能敏而好學,學而不厭。但“生知”不是宗教意義上的“先知”,不是一出生就全知全能,如佛教虛構的故事:釋迦牟尼一降生,於十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舉手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在古漢語中,“生”通“性”,“生而知之”即“性而知之”,如《中庸》雲:“自誠明,謂之性”。其實,“生知”也是“學知”,只是“學知”入於精微,能夠實現“感而遂通”,內外渾融,心物不貳,好像“知”是從自家心性中自然流露出來,孟子所謂不學而能、不慮而知。
什麼是“生知”?陽明先生指出:“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個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傳習錄》227條)
陽明先生說:“聖人亦是學知,眾人也是生知”。儒家所謂“一貫之道”與佛教鼓吹入不貳法門,區別就在於,儒家不離開“學知”而懸空虛說“生知”,故陽明說“聖人也是學知”。《論語》中數章記載孔子的話,可做印證。如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從功夫論上考察,“生知”在“學知”之上,學者須透過“學知”來實現“生知”,此孔子所謂“下學而上達”。
但“生知”既是功夫,也是本體,本體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故“生知”在“學知”之上,也下貫到“學知”中。換言之,“生知”是“學知”成為可能的內在根據與邏輯前提,凡是在“學知”中,必然也在“生知”中,故陽明先生說“眾人也是生知”,這就把孔門所言“學知”——為己成德之學,與博學多識區分開來。陽明先生反覆叮囑:學問功夫須曉得頭腦。頭腦是軀幹的主宰,陽明所謂“頭腦”,即是以“生知”本體來提撕“學知”功夫。
孔子不承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又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孔子前後兩次謙虛,言辭雖不同,義理卻是貫通的。這個“仁”的境界,就相當於《中庸》所謂“率性”或“生知安行”。
孔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這句話出現一個“安”與“利”,便能體會出,“仁”與“知”境界之高下。“安仁”與“利仁”正分別對應“生知安行”、“學知利行”。
“生知”高於“學知”,這層意思落在“仁”與“知”上,即是“仁”高於“知”。“仁”,作為德性之全體,必然涵攝“知”,故仁者必“知”,“知”乃“仁”之必要條件,如子曰:“未‘知’,焉得‘仁’”?知者未必“仁”,“知”非“仁”之充分條件,如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二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中庸》以“安而行之”配“生而知之”,合稱為“生知安行”。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決不是一個“知”與一個“行”,從外面去合二歸一,好似粘合起來。要領會“知行合一”,須注意,陽明曾點出“知行的本體”。
分別以“生”、“安”來修飾“知”與“行”,“知”“行”的涵義就發生變化了,境界也提升了。“知”本來低於“仁”,但“生而知之”,此“知”合於德性,合外內之道,“生知”即是“仁”。同理,“安而行之”,這個“行”從性體上發出來,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行為,“安行”即是“道”,《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
“生而知之”與“安而行之”,雖分一下“知”“行”,也只是一個,“生知安行”對應陽明所言“知行的本體”。
“學而知之”與“利而行之”,對應“知行合一”,如陽明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透過做“知行合一”的功夫,來複其“知行的本體”。
至於“困而知之”與“勉強而行之”,體會這個“困”與“勉”,學問功夫不曉得“頭腦”,“知”與“行”還沒有契入德性,在外面遊離著,“知”、“行”必然闢為兩截用功夫。
三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種情況可以暫時擱置一邊,不用考慮。孔子在本章為“學”區分三個等級:“生知”;“學知”;“困學”。《中庸》卻要把三種境界貫通起來,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孔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明先生卻指出:“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體會“及其知之,一也”,既然“生知”“學知”“困知”可以統一起來,那麼這個“知之”,只能取最高境界的“生知”,而不能取“學知”,更不能取“困知”。
《中庸》如此表述,文辭上似乎背離了孔子,從義理上考察,卻是要把孔子隱而未發的這層意思給闡發清楚。從功夫境界上看,“生知”在“學知”“困知”之上,但“生知”既是功夫,也是本體,必然下貫到“學知”“困知”中。換言之,“生知”作為本體,周流不息,人人本具,故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
既然人人具足“生知”之本體,修學的資質與生俱來,後天不修學,就沒有任何理由。所以,陽明說:“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冉求為自己不精進修學尋找藉口,對孔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答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今女畫”,如孟子所言“自暴自棄”,陽明先生指出:“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但著了私累,把此根戕賊蔽塞,不得發生耳”。
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用其力於仁”,正是以“生知”之本體為“學知”或“困知”開示一個“頭腦”。以“生知”來提撕“學知”、“困知”,修學功夫曉得“頭腦”,就不須用力了,故曰:“我未見力不足者”。
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向孟子訴修道之苦:“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修道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老師只能作為助緣從旁開示引導,怎麼可能為學生降低一下修道的標準?
結合冉求與公孫丑心中的困惑,再來讀《中庸》20章,就好領會子思的一番良苦用心。
“平時袖手談心性”,這是後世讀書人的通病。儒家開示“生知”之本體,不是高高在上,成為供眾人瞻仰的目標,而是要降落下來,從真切篤實的為學功夫中去體會“生知”之本體。與其仰而嘆息,不如俯身躬行,《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惟精惟一,精微莫測,卻為學者開示了一段最笨拙的功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四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孔子不以聖與仁自居,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分明是生知安行的境界。
孔子不說自己為“生知”,只以“學”字開示弟子。須知,孔子不必標榜自己,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接引弟子,也是說給後人聽的。“生知”高於“學知”,“安行”高於“利行”,孔子只是把“生知安行”降臨到“學知利行”上,體會“學而不厭”與“誨人不倦”,不厭、不倦有微言大義,近似於《中庸》所謂“至誠無息”。
人飢餓了,要吃飯,吃飽了,就不能再繼續進食,食物對人也不再具有吸引力了,所謂“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學”如何能夠做到“不厭”?越“學”,心中越是虛靈,物我內外貫通起來,才能做到“學而不厭”。達巷黨人說:“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說自己“空空如也”,應結合“大”與“空”,來體會“學而不厭”。
“生知”與“時中”對應,這是最高的境界;“學而知之者,次也”,從“學知”須體會出一個“恆”來。孔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經常點出一個“恆”來論“學”,只是後人沒有領會其義。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亡”與“有”,“虛”與“盈”,“約”與“泰”,對立的兩方相互轉化、相互過渡,這“變易”本身就是在說“空”與“恆”,《繫辭》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惜,後世學者對“難乎,有恆矣”斷句有誤,把這一章的意思給領會顛倒了。
五
孔子曰:“知者利仁”。《繫辭》雲:“變而通之以盡利”。人們往往把“利”與“義”對立起來,卻忘卻了“利”之本義:“利,義之和也”。《中庸》以“利而行之”與“學而知之”搭配,“利”字義深。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矣”。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把“利”看做是“知”上達“仁”的階梯。“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孟子以“故”來說“性”,也是此意,只是要把“生知”下降到“學知”上,透過“學知”來實現“生知”。
孟子區分“故”與“智”:“故者以利為本,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每個人都有“智”,但“智”陷於穿鑿,流於自私,所謂“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矣”。孟子以“禹之行水”為比喻,開示學者如何用功夫。“智”以“生知”為頭腦,即是“利”,就可以避免自私穿鑿,所謂“故者以利為本”。
從“學知”中須體會出“恆久”這層意思,對於“利行”,須體會出“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正是說“利”,所謂“變而通之以盡利”。既然不能脫離“學知”而懸空虛說“生知”,同理,先要有一感一應,然後才能實現“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先要“思”,然後才能做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孔子論“生知”與“學知”——讀《論語•季氏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中庸》20章以孔子這句話為基礎,區分一個“知”與“行”,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陽明先生又把《中庸》20章與《孟子》“盡心篇”首章貫通起來,曰:“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錯訓‘格物’,只為倒看了此意”。
“生而知之”與“安而行之”,簡稱“生知安行”。前者說“知”,後者說“行”,且“生”與“安”相呼應,為最高境界。
“學而知之”與“利而行之”,簡稱“學知利行”。同樣是前者說“知”,後者說“行”,“學”與“利”相呼應,是次一級的境界。
一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見,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者”,只是孔子自謙,說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能敏而好學,學而不厭。但“生知”不是宗教意義上的“先知”,不是一出生就全知全能,如佛教虛構的故事:釋迦牟尼一降生,於十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舉手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在古漢語中,“生”通“性”,“生而知之”即“性而知之”,如《中庸》雲:“自誠明,謂之性”。其實,“生知”也是“學知”,只是“學知”入於精微,能夠實現“感而遂通”,內外渾融,心物不貳,好像“知”是從自家心性中自然流露出來,孟子所謂不學而能、不慮而知。
什麼是“生知”?陽明先生指出:“聖人無所不知,只是知個天理;無所不能,只是能個天理。聖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個天理所在,便去盡個天理。不是本體明後,卻於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來也。”(《傳習錄》227條)
陽明先生說:“聖人亦是學知,眾人也是生知”。儒家所謂“一貫之道”與佛教鼓吹入不貳法門,區別就在於,儒家不離開“學知”而懸空虛說“生知”,故陽明說“聖人也是學知”。《論語》中數章記載孔子的話,可做印證。如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從功夫論上考察,“生知”在“學知”之上,學者須透過“學知”來實現“生知”,此孔子所謂“下學而上達”。
但“生知”既是功夫,也是本體,本體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故“生知”在“學知”之上,也下貫到“學知”中。換言之,“生知”是“學知”成為可能的內在根據與邏輯前提,凡是在“學知”中,必然也在“生知”中,故陽明先生說“眾人也是生知”,這就把孔門所言“學知”——為己成德之學,與博學多識區分開來。陽明先生反覆叮囑:學問功夫須曉得頭腦。頭腦是軀幹的主宰,陽明所謂“頭腦”,即是以“生知”本體來提撕“學知”功夫。
孔子不承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又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孔子前後兩次謙虛,言辭雖不同,義理卻是貫通的。這個“仁”的境界,就相當於《中庸》所謂“率性”或“生知安行”。
孔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這句話出現一個“安”與“利”,便能體會出,“仁”與“知”境界之高下。“安仁”與“利仁”正分別對應“生知安行”、“學知利行”。
“生知”高於“學知”,這層意思落在“仁”與“知”上,即是“仁”高於“知”。“仁”,作為德性之全體,必然涵攝“知”,故仁者必“知”,“知”乃“仁”之必要條件,如子曰:“未‘知’,焉得‘仁’”?知者未必“仁”,“知”非“仁”之充分條件,如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二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中庸》以“安而行之”配“生而知之”,合稱為“生知安行”。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決不是一個“知”與一個“行”,從外面去合二歸一,好似粘合起來。要領會“知行合一”,須注意,陽明曾點出“知行的本體”。
分別以“生”、“安”來修飾“知”與“行”,“知”“行”的涵義就發生變化了,境界也提升了。“知”本來低於“仁”,但“生而知之”,此“知”合於德性,合外內之道,“生知”即是“仁”。同理,“安而行之”,這個“行”從性體上發出來,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行為,“安行”即是“道”,《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
“生而知之”與“安而行之”,雖分一下“知”“行”,也只是一個,“生知安行”對應陽明所言“知行的本體”。
“學而知之”與“利而行之”,對應“知行合一”,如陽明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透過做“知行合一”的功夫,來複其“知行的本體”。
至於“困而知之”與“勉強而行之”,體會這個“困”與“勉”,學問功夫不曉得“頭腦”,“知”與“行”還沒有契入德性,在外面遊離著,“知”、“行”必然闢為兩截用功夫。
三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種情況可以暫時擱置一邊,不用考慮。孔子在本章為“學”區分三個等級:“生知”;“學知”;“困學”。《中庸》卻要把三種境界貫通起來,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孔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明先生卻指出:“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體會“及其知之,一也”,既然“生知”“學知”“困知”可以統一起來,那麼這個“知之”,只能取最高境界的“生知”,而不能取“學知”,更不能取“困知”。
《中庸》如此表述,文辭上似乎背離了孔子,從義理上考察,卻是要把孔子隱而未發的這層意思給闡發清楚。從功夫境界上看,“生知”在“學知”“困知”之上,但“生知”既是功夫,也是本體,必然下貫到“學知”“困知”中。換言之,“生知”作為本體,周流不息,人人本具,故孟子曰:“人皆可以為堯舜”。
既然人人具足“生知”之本體,修學的資質與生俱來,後天不修學,就沒有任何理由。所以,陽明說:“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冉求為自己不精進修學尋找藉口,對孔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答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今女畫”,如孟子所言“自暴自棄”,陽明先生指出:“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但著了私累,把此根戕賊蔽塞,不得發生耳”。
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用其力於仁”,正是以“生知”之本體為“學知”或“困知”開示一個“頭腦”。以“生知”來提撕“學知”、“困知”,修學功夫曉得“頭腦”,就不須用力了,故曰:“我未見力不足者”。
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向孟子訴修道之苦:“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修道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老師只能作為助緣從旁開示引導,怎麼可能為學生降低一下修道的標準?
結合冉求與公孫丑心中的困惑,再來讀《中庸》20章,就好領會子思的一番良苦用心。
“平時袖手談心性”,這是後世讀書人的通病。儒家開示“生知”之本體,不是高高在上,成為供眾人瞻仰的目標,而是要降落下來,從真切篤實的為學功夫中去體會“生知”之本體。與其仰而嘆息,不如俯身躬行,《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惟精惟一,精微莫測,卻為學者開示了一段最笨拙的功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四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孔子不以聖與仁自居,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分明是生知安行的境界。
孔子不說自己為“生知”,只以“學”字開示弟子。須知,孔子不必標榜自己,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接引弟子,也是說給後人聽的。“生知”高於“學知”,“安行”高於“利行”,孔子只是把“生知安行”降臨到“學知利行”上,體會“學而不厭”與“誨人不倦”,不厭、不倦有微言大義,近似於《中庸》所謂“至誠無息”。
人飢餓了,要吃飯,吃飽了,就不能再繼續進食,食物對人也不再具有吸引力了,所謂“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學”如何能夠做到“不厭”?越“學”,心中越是虛靈,物我內外貫通起來,才能做到“學而不厭”。達巷黨人說:“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說自己“空空如也”,應結合“大”與“空”,來體會“學而不厭”。
“生知”與“時中”對應,這是最高的境界;“學而知之者,次也”,從“學知”須體會出一個“恆”來。孔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經常點出一個“恆”來論“學”,只是後人沒有領會其義。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亡”與“有”,“虛”與“盈”,“約”與“泰”,對立的兩方相互轉化、相互過渡,這“變易”本身就是在說“空”與“恆”,《繫辭》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惜,後世學者對“難乎,有恆矣”斷句有誤,把這一章的意思給領會顛倒了。
五
孔子曰:“知者利仁”。《繫辭》雲:“變而通之以盡利”。人們往往把“利”與“義”對立起來,卻忘卻了“利”之本義:“利,義之和也”。《中庸》以“利而行之”與“學而知之”搭配,“利”字義深。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矣”。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把“利”看做是“知”上達“仁”的階梯。“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孟子以“故”來說“性”,也是此意,只是要把“生知”下降到“學知”上,透過“學知”來實現“生知”。
孟子區分“故”與“智”:“故者以利為本,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每個人都有“智”,但“智”陷於穿鑿,流於自私,所謂“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矣”。孟子以“禹之行水”為比喻,開示學者如何用功夫。“智”以“生知”為頭腦,即是“利”,就可以避免自私穿鑿,所謂“故者以利為本”。
從“學知”中須體會出“恆久”這層意思,對於“利行”,須體會出“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正是說“利”,所謂“變而通之以盡利”。既然不能脫離“學知”而懸空虛說“生知”,同理,先要有一感一應,然後才能實現“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先要“思”,然後才能做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