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金雙
-
2 # 老張說電影
這部電影一點都不恐怖,但是很有哲理。也有很強的科恩兄弟風格,喜歡科恩兄弟,喜歡馬特達蒙的人,可以重點關注這部電影。
順便說一句:小演員Noah Jupe演得特別好。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是傳統的東方價值觀,也是佛家的教導眾生的話。
西方人信奉的是什麼?資本主義的利益交換。
剛剛看了一部由喬治·克魯尼導演,科恩兄弟編劇的電影,主旨竟然跟我們的佛教因果理論不謀而合,也表達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
甚至於,這部電影的導演特別極端,那些壞人(有人性缺點的人)全部死光光,只有純真無邪的小孩快樂地生活下去了。
(電影《迷鎮兇案》海報)
這部電影集合了當今美國影壇(也是世界影壇)的幾個金字招牌:喬治·克魯尼導演,科恩兄弟編劇,馬特·達蒙主演,朱麗安·摩爾一人分飾兩角演女主,這樣的組合肯定不滿足於僅僅表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東方價值觀,影片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內涵。
因此,這部電影也被很多影評人和影迷評為“最被低估的電影”。下面,就來看看這部最被低估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迷鎮(英文名:suburbicon)的地方,這個地方風景優美,氣候宜人,鎮民禮貌Sunny,走在鎮子裡就像行走在明信片裡。
(《迷鎮兇案》劇照:迷鎮風光)
但是,美不過三秒,在這一派風和日麗、祥和美滿的背後,暗藏玄機。
郵遞員在送信的過程中,當得知新搬來的那家女主人是個黑人時,臉色立馬變了。有點不知所措,也有點難以置信。
(《迷鎮兇案》劇照:郵遞員臉色,由笑容轉變為詫異)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故事發生的20世紀50年代,正是美國種族主義猖獗的年代。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起,美國黑人連續發動了大規模的反對種族歧視運動。一方面,他們反對奴隸制度、爭取人身解放;另一方面,他們反對種族歧視和迫害、爭取自由平等權利。
在迷鎮這樣的小鄉鎮,種族主義更是猖獗。
電影開場兩分鐘,短短的一個細節的刻畫,已經為我們形象地描繪了故事的發生地:迷鎮,一個表面看來Sunny明媚、人人都幸福美滿、禮貌安寧的小鎮,其實深藏著歧視和不平等。
種族歧視是這個鎮的常態,在這種常態下,更嚴重的事情發生了:加德納(馬特·達蒙飾演)家裡半夜闖進來兩個劫匪,一家人包括小孩在內,都被從床上叫了起來。
(《迷鎮兇案》劇照:劫匪半夜闖入,一家人被叫起來)
劫匪不僅要拿東西,還要綁住一家人,用藥物把他們迷暈。不僅搶劫,還對有殘疾下半身不能動的女主人指指點點,而且,他們指指點點的過程中,差點道破了女主遭遇車禍的原因(這個設定有點像東野圭吾的小說《假面山莊》,下文詳解)。
(《迷鎮兇案》劇照:劫匪的意思是這個丈夫就是車禍的製造者)
劫匪不僅綁住了這一家人,而且用蘸著藥物的毛巾迷暈了他們,連小孩尼基都不放過,在這個過程中,劫匪特意給殘疾的女主人用了更多的藥水(原因也在下文揭曉)。
(《迷鎮兇案》劇照:劫匪用藥物弄暈一家人)
最終,可憐的女主人因為吸入過多藥物,去世了。
(《迷鎮兇案》劇照:出車禍後殘疾的女主人)
(《迷鎮兇案》劇照:女主人不幸去世,留下了兒子尼基和丈夫)
案發後,警察開始尋找兇手。找到犯罪嫌疑人後,讓一家人去指認兇手。但在指認兇手的過程中,發生了咄咄怪事:小孩子明明認出了兇手,但來指認的大人,小孩的爸爸和小姨,都說兇手沒在這裡邊。
(《迷鎮兇案》劇照:入室搶劫並殺人的兩個兇手)
(《迷鎮兇案》劇照:看到兇手後小孩子緊張而驚恐的神情)
(《迷鎮兇案》劇照:兩個大人卻堅稱兇手不在其中)
咄咄怪事,指認入室搶劫殺人犯,為什麼大人集體失憶,只有孩子認出了他們?
故事進一步推進,直到,小孩在家裡撞見了父親跟小姨偷情,反應快的觀眾就猜出了迷鎮的謎底。
小孩子半夜被小姨奇怪的“求救聲”吵醒,拿著匕首去檢視,然後就看到了父親跟小姨很不堪的一幕。
(《迷鎮兇案》劇照:小孩子拿著匕首檢視情況)
(《迷鎮兇案》劇照:小孩子的父親和小姨正在不堪的一幕)
迷鎮的故事繼續,白人們在這家黑人的房子周圍圍起了一圈木板,以隔離他們。
而那兩個劫匪趾高氣揚地去孩子爸爸加德納的公司追債,並把加德納打得一臉傷。
(《迷鎮兇案》劇照:趾高氣揚的劫匪)
(《迷鎮兇案》劇照:孩子父親被打得一臉傷,但並沒有報警)
此時,孩子尼基的舅舅登場了,他是一個很有正義感,很愛尼基的人,也很有童真的人,比如:給尼基幾美元零花錢,他會把尼基倒過來,把零花錢倒出來,還要尼基承認,最愛尼基的人是他。
撞見父親跟小姨的偷情後,尼基好像明白了些什麼,他向舅舅打電話求救,但求救的過程被小姨和爸爸給打斷了。
(《迷鎮兇案》劇照:尼基的舅舅正在接尼基的電話,電話被切斷)
因為這件事情,尼基受到了懲罰,他的父親開始拋棄他,準備把他送到軍校。
(《迷鎮兇案》劇照:尼基將要被父親送往軍校)
這個心狠手辣的父親不僅要送走自己的兒子,還跟小姨子暢想起了美好未來:拿到妻子死亡後的保險賠償金,就和小姨子去一個叫阿魯巴的小國,那裡沒有引渡條例,有全世界的美食,風光更好……
(《迷鎮兇案》劇照:加德納和小姨子暢想美好未來)
至此,一起謀殺妻子騙保險,並準備和小姨子私奔的兇案揭開了神秘面紗。
而且,死去的妻子一開始會出車禍殘疾,很有可能也是這個男的預謀的。所謂的最毒婦人心?為了小姨子,這個男人殺妻棄子比女人狠多了。
而小鎮的種族歧視事件繼續發生,黑人家庭主婦去超市買東西,都被拒絕了。
(《迷鎮兇案》劇照:一卷紙巾要收黑人女人20美金,大概相當於現代600多元人民幣)
在種族歧視事件進入高潮的夜晚,小鎮裡的白人居民聚集在黑人家庭附近鬧事,不僅用石頭砸毀黑人居民家的玻璃,還燒了他們的汽車。
而小鎮的所有警察都被調集到這裡維持秩序,但依然阻擋不了暴躁而失去理智的白人男性們。
(《迷鎮兇案》劇照:種族歧視嚴重的白人們在聚眾鬧事)
這注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白人男性和警察們劇集在小鎮的黑人家庭門前,而三路人馬彙集到了加德納家。
一方是保險公司的理賠調查員。理賠調查員從小姨子口中套出了事件真相,他發現:這就是一樁謀殺妻子騙保並與小姨子合謀私奔的案件,這個丈夫做得太明顯了。
而那兩個幫加德納謀殺掉妻子的歹徒,也合謀著要來加德納家裡收賬,因為保險理賠一直沒兌付,加德納一直沒有兌現許諾他們的贓款,他們要給加德納點顏色瞧瞧。
(《迷鎮兇案》劇照:兇狠的劫匪要出動了)
(《迷鎮兇案》劇照:貪婪狡黠的保險理賠調查員,他想拿走所有的理賠金,不然加德納就進監獄了)
此時,故事到達了高潮。
一方面,小鎮裡邊在鬧種族事件:白人們在黑人家庭門前打砸燒;另一方面,狡黠貪婪的保險理賠員要來敲詐加德納一筆;同時,兩個劫匪要來加德納家裡收賬並給這家人點顏色瞧瞧;同時,尼基的舅舅匆匆趕來尼基家救尼基……
結果怎麼樣了?我就先不劇透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電影,或者把本文的開頭多讀幾遍。
這部電影有科恩兄弟的風格,但也有喬治·克魯尼的導演特點。
在這部電影中,科恩兄弟一以貫之的世界觀被表達出來:絕大多數人都是有原罪的,貪婪、縱慾、陰險、狡詐……美國中產階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們所做的事情令人深深絕望。
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也有喬治·克魯尼的導演風格:暗藏,所有的角色最真實的一面都深藏在心底,作案前都像沒事兒人一樣。突然一下子就爆發出來,殺了個人或者被人殺了。
電影的結尾加入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佛教教旨,整部電影充滿了宿命感。如果這部電影是科恩兄弟來做導演,我相信肯定沒有這麼強的宿命意味,結尾很可能跟《冰血暴》,甚至很可能跟《老無所依》一樣。
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上映後評價並不高。
電影的豆瓣評分只有6.1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為一部懸疑片,電影的懸疑早早就被觀眾猜到了,尤其是觀影數量多一點的影迷,看到開頭就差不多能猜出來這是怎麼一回事。
但是,我依然給這部電影5星評價,為什麼?就憑這種激烈、兇狠,絕望的科恩兄弟風+喬治克魯尼這種小河靜靜流淌突然掀起波瀾的故事推薦法。
去看這部電影吧,我相信你會喜歡的。
-
3 # 老羅看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有一家子黑人搬到了一個小鎮上,而在此之前鎮上住的全是白人。某天夜裡男主角家裡出了事,妻子也因此去世了,由此引發了居民的憤怒,紛紛遷怒於黑人一家,看似一部種族歧視的影片。
但隨著劇情的展開,影片開始向迷情和倫理的方向發展,並沒有恐怖元素,恐怖的只是人性。
回覆列表
《迷鎮兇案》不僅限於恐怖,更多撕心裂肺。看這部片子如果內心不夠強大,很容易抑鬱。這也是我看過的最人性黑暗的片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整部影片中描述的全部人性之黑,幾乎看不到太多亮色。這就是迷鎮的本質,排斥、不寬容、自以為是。這種特質不僅僅以內心的優勢感劃分,還有種族歧視和集體意識。
迷鎮中的中年男人加德納私下和小姨子勾搭成奸,為了騙保僱人在家中殺死妻子。而兩個工人殺手勒索加徳納。保險公司職員在調查時被他小姨子毒啞了嗓子,在逃跑時被他用球棍打得腦漿迸裂。加德納運送屍體過程中被胖殺手碰見。兩人對峙中胖殺手被消防車碰死。
而在家裡,他妻妹聽到孩子給舅舅打電話求救,一把扯斷電話線。而後將安眠藥放在麵包和牛奶裡準備殺掉孩子,孰料瘦殺手闖了進來幹掉了她。
瘦殺手正想殺孩子時,孩子那個壞脾氣的舅舅趕到兩人展開肉搏,殺手在打鬥中掛了。彼時,舅舅給孩子一把槍讓他藏在衣櫃裡。背後中刀的舅舅倚坐在椅子上死掉了。
加德納滿身是血回到家後,孩子質問他一切全是他乾的。這個父親竟然想殺掉兒子,然後謊稱,殺手殺了妻妹,然後殺了兒子,自己憤怒之下殺了殺手。
聽到父親的設計,兒子眼裡全是淚水,眼中全是對親人的絕望。
這時加德納坐在桌前吃下妻妹做給兒子的麵包,大口喝掉牛奶,靜靜去昏睡過去。一切已然結束。
天亮了,街頭一片凌亂,黑人鄰居神情黯然地收拾自己的家和燒掉的車子。加德納的兒子走出房間,和黑人鄰居的兒子打起了球。
Sunny升起時,一切從新開始。似乎沒有人知道這一切。
就整部電影的情節來看,恐怖的不止是縝密而恐怖的劇情,更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