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憶屮

    史記後面也有參戰兵力很高的戰役啊,就按大家比較熟悉的三國來說:官渡之戰袁紹出兵10萬,而這還不是袁紹的全部兵力;赤壁之戰曹操出兵20萬;淮南三叛是三國時期參戰兵力最高的戰役,其中淮南叛軍10萬,魏國王師28萬,吳國援兵8萬,各方合計兵力超過了40萬。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國時代的普通軍隊成本其實很低,主要體現在裝備方面,舉個例子:陳勝吳廣的農民軍只用木棍和竹竿就能和秦軍打的有聲有色,雖說不是秦正規軍,但是也能夠看出那時的軍隊裝備很一般

    但是自戰國之後,國家開始實行精兵政策,軍隊不再依靠人數,而是依靠質量,漢朝某個皇帝(具體哪個我忘了)曾經說過,一個漢兵可以打五個胡兵,這其中漢兵的刀具護甲等裝備相比胡人就佔了很大優勢,但是裝備好也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成本高,成本高本身也是制約軍隊數量的一個因素。

    另外補充一點,明朝末期其實依然有200萬軍隊(這是朝廷實際統計出來的軍隊,但是賬面上卻有300萬軍隊,也就是說明朝每年三分之一的軍餉都被貪汙了),至於這些軍隊在幹什麼,咱也不知道。

    再補充一點,崇尚武力戰鬥力爆表的唐朝,有高達60萬常備軍;而被嘲笑的弱宋,僅拱衛京城的禁軍數量就突破了100萬,這還不算地方廂軍。

    綜上所述,其實史記之後,各朝各代軍隊數量也至少有數十萬甚至百萬之多,只不過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負責地方治安(比如明朝),再不然就是在划水混日子(比如宋朝)

  • 2 # 小南史

    因為戰國以前,由於各個諸侯國面積相對較小,加上當時處於全民皆兵的尚武年代,一有戰事,從徵兵到前線都更為容易籌集士兵及軍需糧草,同時一場戰爭會直接影響國家存亡,所以各國都會盡力調集更多的軍隊。

    以決定歷史走向的長平之戰為例。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佔南韓野王郡,將南韓的上黨郡與本土聯絡完全截斷。韓桓惠王意圖割讓上黨郡給秦國,用來求取秦國收兵。然而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謀劃會後決定將上黨郡獻給趙國,企圖聯合趙國一起對抗秦國。

    趙孝成王接到馮亭的資訊後,先是與平陽君趙豹商議,趙豹認為不應當接受,認為馮亭此舉意在禍水東引。趙孝成王於是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二人卻主張接受,認為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十七城,這是大利。

    於是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以趙勝去接收上黨郡,並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防備秦軍進攻。

    趙國接受上黨後果然引起秦國不滿,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王派軍攻佔南韓緱氏和綸氏。次年,又令左庶長王紇率軍攻佔上黨,上黨百姓紛紛逃入趙國,趙國軍隊則在長平接應,長平之戰正是開始。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最慘烈的戰爭,沒有之一,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

    趙國因為這場慘敗失去了爭天下的資格,而關於此戰趙軍的陣亡人數,秦、趙、韓、齊、燕等國官史都有提及。

    《史記·秦本紀》:“(秦昭王)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史記·趙世家》:“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

    《史記·韓世家》:“(韓桓惠王)十年,秦擊我於太行,我上黨郡守以上黨郡降趙。十四年,秦拔趙上黨,殺馬服子卒四十餘萬於長平。”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王建立六年,秦攻趙……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史記·燕召公世家》:“(燕武成王)十三年,秦敗趙於長平四十餘萬。”

    《史記·六國年表》:“(秦昭王)四十六年,王之南鄭。四十七年,白起破趙長平,殺卒四十五萬。”“(趙孝成王)六年,使趙括代廉頗將。白起破括四十五萬。”

    從上面記載可以看出,當時各個諸侯國記載的都差不多的,八九不離十,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各個諸侯誇大,其實這裡隱藏著一個先秦諸侯的記事傳統。

    《左傳·隱公十一年》曰:“凡諸侯有命,告則書,不然則否。師出臧否,亦如之。雖及滅國,滅不告敗,勝不告克,不書於策。”

    這說明,在當時諸侯對國際性大事的態度是,該國前來通報就記載,否則就不記載了,無論戰爭勝負,都是如此。

    戰勝者和戰勝者不通告其他諸侯,其餘列國就不將此事記入史冊,各國記錄的趙軍陣亡人數完全一致,顯然是秦趙通告諸侯的結果。

    既然連趙國都說自己喪師四十餘萬,跟秦軍統計的數字並無出入,可見秦趙雙方都認可這個戰果。這個統計結果不應該被什麼“邏輯推理”輕易推翻。因為推理者十有八九不熟悉戰國軍制和趙國國情,從而認為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數。

    其實,戰國後期的列強都建立了郡縣普遍徵兵制,國家制土分民,按戶收稅徵兵,對戶籍的控制力比後世王朝強很多。

    諸侯國平時是以現役吏卒組成的常備軍戍衛京師和邊疆,戰時徵發各郡縣的人士(預備役)擴充兵力,這叫“興兵”。

    戰國時期各個諸侯的軍隊並不像其他朝代那樣分為戰卒和民夫,民夫只是服徭役者的俗稱,而戰國時期計程車兵是包括後勤人員在內的所有參戰者,按當時的習慣都稱為“卒”。

    所以趙國宣佈死了四十餘萬“卒”一點毛病都沒有。在普遍徵兵制背景下,只要是沒有陣亡傷殘的戰國成年男子,一生至少服過兩年兵役、參加過幾場戰爭。這些沙場倖存者只要沒到免老的年齡,都是“興兵”的徵發物件。

    先秦時期都是尚武的,很多民夫他們即使作為後勤人員應徵入伍,也是帶著武器的,武力值足以在兵擊格鬥中完虐承平日久的現代宅男。

    所以,無論趙軍的後勤人員比例多高,秦軍都不可能將其視為某些現代人想象中“手無寸鐵的民夫”。那是秦之後兵農分離時代的特徵,不該與兵農合一時代的情況混為一談。

    而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加上漢武帝推崇儒學,隨之時間的流逝,尚武之風也漸漸沒落,在所有大一統的朝代裡面,各行各業各司其職,該幹嘛就幹嘛去,軍隊也形成了職業化,統計的時候也不會統計民夫了,所以戰爭人數也只會統計職業軍人的數量。

    由於,大一統朝代幅員遼闊,需要分兵守護的邊疆之地眾多,對外征伐戰爭必須考慮突發事件,所以不可能集結全國軍隊作戰,這樣一來作戰軍隊人數肯定會降低不少,由於又是對外戰爭,路途遙遠,戰爭持續時間長,軍需糧草消耗巨大,所以也不可能實現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以幾次較為有名的幾次對外戰爭為例。

    漢武帝出征匈奴是舉全國之力,導致國內民不聊生,不得已漢武帝下了罪己詔,

    隋唐多次征伐高麗,國內承受過重,直接導致隋朝滅亡,而唐朝也不好過。

    明成祖朱棣時期也多次對外戰爭,特別是朱棣還駕崩在外,明朝在朱棣時期雖然武力不錯,但國內民生也不好,直到後面明仁宗朱高熾以及明宣宗朱瞻基經過修養生息才迎來仁宣之治。

    總之,戰國時期之所以能集結這麼多兵力,主要是事關存亡,版圖較小徵兵速度快,戰爭持續時間不長,國內勉強支撐,等到後世大一統習慣了之後,幅員遼闊兵員集結困難,軍需糧草消耗也大,戰爭持續時間長,稍不注意容易引起國內矛盾爆發,所以後期戰爭都得小心翼翼,在後期能集結大量兵力作戰的時候都是亂世,只有那個時候才敢。

  • 3 # 大白白野

    這個觀點待商榷。

    一、《史記》之前秦趙長平之戰,趙國約45萬,秦國約60萬。

    王翦率60萬秦軍消滅楚國,導致昌平君和項燕死亡,楚軍大約30萬以上。戰國末期秦統一兼併戰爭雙方出動兵力較多。

    春秋戰國時期像司馬穰苴、孫子、孫臏、龐涓、樂毅等將領指揮戰爭雙方估計數十萬。吳起的陰晉之戰魏軍5萬打敗秦軍50萬,此戰真實與否存在爭議。

    垓下之戰劉邦、韓信、彭越、英布、劉賈等率漢軍約40萬或60萬,項羽楚軍約10萬。

    二、《史記》之後大規模戰爭大概情況。 昆明之戰王莽新朝軍隊40多萬,劉秀等義軍幾萬人。官渡之戰曹操軍2萬,袁紹軍十萬。赤壁之戰曹軍約15萬,號稱80萬,孫劉聯軍約5萬。淝水之戰前秦軍80萬到100萬,東晉軍8萬。爾朱榮打敗河北葛榮百餘萬起義軍。隋朝三次攻打高句麗出兵較多,每次都百萬以上。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大戰陳方60萬,朱方20萬。薩爾滸之戰,明軍11萬號稱47萬、後金兵6萬到8萬。明清松錦會戰雙方各約13萬。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雙方投入數十萬。

    三、1、《史記》前後戰爭兵力都有多有少,其實,人口數量似乎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增加,戰爭、饑荒、瘟疫等特殊情況除外,人口數量大,兵源數量也大,軍隊人數也會增加。

    2、戰國時期,戰爭頻繁,各國幾乎全民皆兵。像秦趙長平之戰,秦昭王在河內親自組織十五歲以上的人參戰。有時對戰士素質要求不高,像許多農民拿起武器就是戰士。

    3、古代戰爭人數統計不一定完全準確,尤其戰爭人數保密,水分很大。

    4、古代戰爭人數統計有時候口徑不一致,像承擔運費任務的民工或軍人統計情況。

    5、漢唐明時期對匈奴、突厥、北元蒙古等遊牧民族方面戰爭主要是動用騎兵,軍隊貴在精,而不在多寡,有時候多而無益。

    6、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每次都動用大量軍隊結果都失敗了。唐朝派精兵經常干擾高句麗,使其農業生產等不能正常進行,最後,找戰機派軍隊消滅高句麗。

  • 4 # 淨月暖陽

    題主很認真地觀察了歷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挺有趣,後來的戰爭個別的時期兵力也有超過戰國之時,但只是個例,好象大戰都被戰國、漢初打完了,的確有這樣的現象。首先我們要明白,從古至今,養兵都是個十分費國力的事,士兵都得是強勞力,最有力量的時節,不為社會生產財富,還得靠民眾供養,加之武器、兵服、馬匹、訓練等消耗,是個巨大的花消,非必須都不想養大量軍隊,窮兵黷武把國家拖垮的例子並不鮮見,當今世界亦是如此。所以,和平很重要,軍隊夠用就行。從春秋到戰國,諸侯不斷相互吞併,戰亂不止,到戰國七雄,無不是以戰立國,沒有強大的軍隊,就存活不下來。這段時間長達300年,各國堆也堆出來這麼多軍隊,滅國之戰幾乎舉國皆兵,全民抗戰,參戰的人口就多了。以七雄常備兵力,200多萬有餘,楚比秦弱,可王翦滅楚堅持要60萬人馬。可也要看到,兵力分散與七國,兩軍百萬對絕的情況並沒出現。後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戰亂階段性總會出現,但再無幾百年分裂格局出現,也再沒有多方勢力勢均力敵的情況。和平時期,軍隊夠用就好,民亂起時,雖有短時嘯聚百萬人,可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軍隊,多是烏合之眾,很快被打散、剿滅。各路軍閥,若無政權保障,只靠劫掠也難以持久,人馬越多越是負擔,所以能者,快打快統快建立政權快收拾民心,打成一股獨大,戰勝就行,核心也是夠用,精兵。一但步入穩定,大一統的朝代,一定會裁軍,把人口釋放出去搞生產,搞經濟建設,至少也是自己養活自己,不消耗國力,這也是歷代追求大一統的客觀好處,統一才有和平,才有好日子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看待伊萬卡訪問韓國並且受到“領導人”級別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