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先生

    儲糧中的害蟲有兩大類,一類是昆蟲,一類是蟎類。昆蟲類害蟲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甲蟲類昆蟲,另一類是蛾類昆蟲。甲蟲類,1、玉米象,2、谷蠹,3、赤擬谷盜,4、鋸谷盜,5、長角扁谷盜,6、綠豆象,7、豌豆象,8、蠶豆象,9、大谷盜,10.黑皮蠹。蛾類,1、麥蛾,2、印度谷螟,3、粉斑螟,4、地中海粉螟,5、粉蝨。蟎類,主要是粉蟎。

  • 2 # 經典電影頻道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1)分佈與危害

    玉米象又叫米牛兒、牛子、蛘子,象鼻蟲等,在全國和世界各國均有分佈。玉米象食性複雜,喜食禾穀類及其它澱粉性植物,以稻穀、小麥、玉米、高粱受害嚴重,同時還能飛往田間危害糧食作物,是最嚴重的初期性害蟲之一。

    (2)形態特徵

    玉米象成蟲圓筒形,體長3mm~4mm,暗褐或黑褐色,無光澤,頭部前伸成象鼻狀(或稱喙狀)。觸角呈膝狀8節。有前翅和後翅,能飛。每個鞘翅上有兩個橙黃色或紅色斑紋。幼蟲體長2.5mm~3mm,乳白色,柔軟肥胖、彎曲,無足型。玉米象與米象一般要透過外生殖器加以區別。

    (3)生活習性

    玉米象主要以成蟲越冬。玉米象產卵在糧粒內,幼蟲孵化後即在糧粒內部危害,經蛹期化為成蟲才爬出糧粒,被害糧粒幾乎蛀成空殼。玉米象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約25℃~30℃,當溫度在15℃以下或35℃以上時,一般就停止活動。每年發生代數因地區不同。成蟲較活潑,有上爬性、假死性、能飛翔、具負趨光性、趨溫性、趨溼性,耐飢寒較強。成蟲隨分層糧溫的變化而遷移活動。

    2、米象Sitophilus oryzae(L.)

    (1)分佈與危害

    米象在中國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它嚴重為害各種穀物及種子、穀物加工品,還為害某些豆類、油料、乾果和藥材等。

    (2)形態特徵

    該蟲與玉米象極其近緣,外部形態十分相似。米象與玉米象一般要透過外生殖器加以區別。

    (3)生活習性

    米象生活習性同玉米象,但米象耐寒、耐飢能力較玉米象弱。

    3、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picius)

    (1)分佈與危害

    谷蠹又叫硬殼蟲,谷長蠹,米長蠹,世界性分佈害蟲,中國主要在南方各省較多。食性複雜,禾穀類、粉類、豆類、乾果、中藥材及竹木器材等均能危害,以稻穀、小麥、麵粉最嚴重,也是初期性害蟲之一。

    (2)形態特徵

    谷蠹成蟲體長2.3mm~3mm,圓筒形,暗赤褐色至暗褐色,略有光澤。頭近圓球形,位於前胸背板的下方,觸角短,鰓片狀。前胸背面有許多小瘤突。鞘翅末端向後下方斜削。幼蟲無足型。

    (3)生活習性

    谷蠹一年發生2代,一般成蟲四月開始活動,7月間變為第一代成蟲,9月份變為第二代成蟲,故此時危害最嚴重。成蟲飛行力強,在糧堆、糧粒內,木板、竹器中以及倉外樹皮,枯木的縫隙間等處越冬。谷蠹抗熱,抗幹能力都較強,生長最適溫度為27℃~34℃,糧食水分8%~10%,相對溼度50%~60%,溫度35℃~40℃時也能繼續繁殖,即使糧溫達41℃時仍能繼續生活危害。但耐寒能力較差。谷蠹具趨光性,喜在糧堆較深處危害。成蟲和幼蟲均能蛀食完整糧粒,使其成空殼。

    4、大谷盜Tenepoides mauritanicus(Linnaeus)

    (1)分佈與危害

    又叫米蛀蟲、谷老虎、鳥殼蟲。危害禾穀類糧食、豆類、油料、薯乾等,喜食穀物胚部,嚴重影響種子發芽。並蛀蝕木質材料,破壞包裝物。此蟲在中國分佈很廣。

    (2)形態特徵

    大谷盜成蟲為儲糧害蟲中較大的甲蟲,體長6.5~10mm,扁平長橢圓形,深赤褐色至黑色,有光澤。頭部呈三角形,長度與胸部相近,胸部與鞘翅基部連線處呈頸狀;老熟後的幼蟲長約20mm,扁平,細長,灰白色,頭部呈褐色,頭後三節和胸部背面各有一對褐色斑,尾部有一對黑褐色叉狀突起;蛹近紡錘形,扁平,長約8mm,淡黃白色;卵長1.5~2mm,寬約0.5mm,細長,乳白色。

    (3)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成蟲、幼蟲均取食糧食,尤其幼蟲喜食穀物胚部。老熟幼蟲蛀入木板內作蛹室化蛹。成蟲和幼蟲性兇猛,常自相殘殺,耐塞耐儲性均很強。一頭雌蟲可產卵多達數百到千餘粒,一年發生一代或一代多。以成蟲或幼蟲越冬。

    5、綠豆象Callosopuchus chinensis Linnaeus

    (1)分佈與危害

    綠豆象又叫中國豆象、小豆象、豆牛,為世界性分佈害蟲;在中國絕大多數省區均有分佈。綠豆象幼蟲危害各種豆類,其中尤以綠豆、赤豆和斑豆被害最嚴重,往往一粒豆中有數頭蟲,豆被食蛀一空,最後僅剩空殼。能在田間和倉內繁殖,一年中可繁殖多代,是豆類的大害蟲。

    (2)形態特徵

    綠豆象成蟲體長2~3.5mm,形狀近似卵形,雄蟲有一對長的梳子狀的觸角,雌蟲為鋸齒狀。胸部中央接近兩翅界處有一對明顯的近橢圓形的小白毛斑。身體顏色和花紋的變化較大;幼蟲體長約3.5mm,似蠐螬,頭小內縮,淡黃白色;蛹長3~3.5mm,橢圓形乳白色;卵長0.4~0.6mm,淡黃白色,半透明。

    (3)生活習性

    幼蟲在豆粒內取食,成蟲不危害豆粒。在田間和倉內都能夠繁殖,越冬幼蟲在春天化蛹,羽化的成蟲爬出豆粒在田間豆莢上或在倉內儲藏的豆粒上產卵,每頭雌蟲可產11~102粒,一豆上平均3~5粒。條件適宜時,每代僅需20~21天,一般一年發生4~5代,環境適宜可發生到11代。成蟲善飛,有假死性,其壽命短的只有4~5日,長的可達1個月左右。

    6、豌豆象puchus pisorum(Linnaeus)

    (1)分佈與危害

    主要分佈在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寧夏、甘肅、湖北、四川、江蘇、浙江、安徽、廣東、江西、湖南、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它主要危害豌豆,是豌豆的重要害蟲,嚴重時被害粒可達50%以上。

    (2)形態特徵

    豌豆象體長4~5.5mm,橢圓形,體形與蠶豆象想似,黑色。鞘翅後1/3處,由翅中部到外側各有一下斜的寬直形白毛帶,相對呈八字形。幼蟲老熟的體長5.5~6mm,寬2.6毫米,乳白色,蠐螬形,肥胖,頭小,縮排,無足;蛹長5~5.5mm,橢圓形、乳白色;卵長約0.4mm,橢圓形,一頭略尖,半透明。

    (3)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一代,成蟲不危害豆粒,幼蟲危害豌豆。以成蟲在倉房和房屋縫隙、豆粒中、樹皮下、屋旁雜物中越冬。次年豌豆開花結莢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飛往田間以食花粉花蜜、交配,在豆莢表面產卵,每頭雌蟲一均產卵約150粒。每個豆粒可侵入幼蟲數頭,但通常只有一頭存活;豌豆收穫時大部分成蟲沿未羽化,隨豆粒進入倉內,這時是防治殺蟲的最好時機。田間羽化的成蟲脫出豆粒後,尋找適當處所越冬。進倉後羽化的成蟲在豆粒內越冬,但豆粒受攪動時,則由豆粒中鑽出外逃。成蟲善飛,有假死性。

    7、蠶豆象puchus rufimanus Boheman

    (1)分佈與危害

    蠶豆象又叫豆牛、豆烏龜、蠶豆紅腳象。主要分佈在河北、內蒙古、河南、陝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川等地。主要危害蠶豆,也危害黃花野豌豆。將蠶豆粒蛀空,使蠶豆變苦,是蠶豆的大害蟲。

    (2)形態特徵

    蠶豆象成蟲體長4~5mm,體黑以,短橢圓形,和豌豆象相似,身體有灰白及灰褐色短毛,背部兩鞘翅後部近1/3處各有一列近弧形的不明顯的白毛斑;幼蟲體長5.5~6mm,寬2.6mm,乳白色,肥胖,蠐螬型,頭小,縮入,無足;蛹長5~5.5mm,卵圓形,乳白色。卵長約0.4mm,橢圓形,淡橙黃色,半透明。

    (3)生活習性

    一處發生一代,成蟲不食豆粒,越冬成蟲3月認底左右飛往田間吃食豆葉、豆莢、花瓣、花粉等交配產卵,卵產在嫩豆莢表面,每莢上2~6粒。每隻雌蟲產卵35~40粒,幼蟲孵化出來後自卵殼下方蛀入豆莢後侵入豆粒。每粒豆有蟲1~6頭,幼蟲把豆粒食完,在豆中化蛹,8月成蟲羽化,爬出豆粒後在田間、倉庫、房屋等縫隙中越冬,或留在豆粒中越冬。

    8、咖啡豆象 Araecerus fasciculatus(De Geer)

    (1)分佈與危害

    為世界性分佈害蟲,在中國主要分佈在內蒙古、遼寧、河北、陝西、甘肅、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青海等地。在倉內外皆可為害。在田間可為害可可、咖啡、肉豆蔻等,其中以可可受害最重,咖啡次之。在倉內為害咖啡豆、玉米、薯幹、乾果及中藥材等,以上物品常受害嚴重。

    (2)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5~4.5mm。卵圓形,背方隆起,暗褐色或灰黑色。觸角11節,紅褐色,向後伸越前胸基部;第3~8節細長,末3節膨大呈片狀,黑色,鬆散排列。鞘翅行間交替嵌著特徵性的褐色及黃色方形毛斑;不完全遮蓋腹末,腹末外露部分呈三角形。

    (3)生活習性

    成蟲活潑善飛。雄蟲羽化後3天達性成熟,雌蟲羽化後6天性成熟,成蟲羽化6天后開始交尾。產卵時,雌蟲以產卵器在糧粒的胚乳部鑿l個孔,然後產l粒卵於其中。每頭雌蟲產卵多至130~140粒。在27℃及相對溼度50~100%下卵期5~8天。在27℃及相對溼度60%的條件下完成l個生活週期需57天;若相對溼度提高到100%則生活週期縮短為29天。幼蟲脫皮3次。該蟲發育的最低溫度為22℃,最適發育溫度為28~32℃;最適相對溼度為80%,在相對溼度50~100%的範圍內咖啡豆象皆可發育。

    9、麥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er

    (1)分佈與危害

    又叫麥蝴蝶,飛蛾。世界性大害蟲,為害較嚴重。幼蟲蛀食麥類、稻穀、玉米、高梁、穀子、豇豆、大米等,被害粒內部大都蛀空。在倉內能不斷繁殖為害。

    (2)形態特徵

    麥蛾成蟲體長4~7mm,翅展開寬為8~16mm,呈黃白色,前翅柳葉形,後翅菜刀形,前翅尖部、後翅尖部和後部生約與翅寬相等的長毛;幼蟲體長4~6mm,細長,黃褐色;卵長0.5~0.6mm,淡紅色,扁橢圓形。

    (3)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4~6代,北方2~3代。以老熟幼蟲在糧粒內越冬。成蟲多在近黃熟的稻、麥穗或玉米粒上產卵。每隻雌蟲產卵可多達400粒左右,卵孵化後侵入糧粒,隨糧帶入倉內並會繼續繁殖為害。

    10、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Hubner)

    以上十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越南娶媳婦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