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名天日本留學
-
2 # 包伊利
一般日本大學一年有兩個入學季(筑波大學除外,筑波大學有三個入學季),分別為4月入學和10月入學。相對於歐美學校的申請,申請日本的大學時間跨度較長,從最開始前期準備到順利入學,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學生。根據申請季的不同,申請環節的各時間節點也不同。下面就針對春季入學(4月)和秋季入學(10月)的學生,具體描述每個階段的注意事項。
春季1月/秋季7月之前
大部分學生一開始對學什麼專業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也不知道什麼專業是適合自己的,該專業的就業情況如何。
專業無所謂好壞,符合自己的興趣和個性特點,能夠發揮其所長的就是好專業。如果單從就業的角度選擇專業,學習動力和工作熱情就不會很高,也很難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學生選擇的專業要儘可能體現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如魚得水,不僅學習過程輕鬆,還有利於以後的職業發展。
學生究竟是選擇本專業申請還是跨專業申請呢?
本專業申請的優勢在於,大學學習了相關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專業知識背景是教授看重的重要要素之一。現在申請日本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教授為了多方面的考核申請者的水平,越來越傾向於面試或者要求學生做題。這種情況下,本專業申請的學生優勢就很明顯了。但是,也正是由於在大學學習了四年,所以一些學生髮現對本專業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想在日本留學時嘗試一個比較感興趣的專業。
跨專業的優勢在於學生能夠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強。一般而言,跨專業申請相對於本專業申請難度要大一些,尤其是一些學生想跨專業申請,但是又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活動或者研究活動。即便是在國內申上了日本的研究生,等到去日本之後要跟上教授的節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選擇跨專業的學生事前一定得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要想到等到日本再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那樣會來不及。
在國內的時候,就應該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學習並鞏固專業知識。此外,也不建議跨專業的跨度太大,比如考古學轉計算機,法語轉鋼琴。如果學科跨度較小、專業知識有交叉的話,那麼轉專業申請的成功率會大很多。
總之,本專業申請和跨專業申請各有優劣勢,大家一定要充分考慮各方面要素,慎重考慮。
春季2月/秋季8月
這個時候學生可以在瞭解日本留學情況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選定衝刺院校、目標院校和保底院校,並且準備跟教授進行套磁,同時充分蒐集簡歷和封信的素材,創作文書,著手提升自己的背景。
難點
簡歷是關於個人學習活動以及實習實踐活動的簡明扼要的闡述,但這不意味著簡歷就是所有經歷的簡單堆砌。留學簡歷和一般的簡歷有很大不同,需要向教授展現自己的專業背景以及各項能力。各項能力中,除了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能力。
日本的研究生是屬於研究型的,不同於國內的授課型。學生去教授的研究室,相當於教授的助手,要跟著教授一起做研究。研究活動就是最能直接體現研究能力的一個版塊。
在簡歷中展示的內容,要選擇與申請專業相關的活動,按照專業相關度靈活調整簡歷的各個版塊。這樣教授一看到簡歷,就能get到重點。其次,簡歷的內容要具體生動。在描述實習或者實踐活動的時候不能一筆帶過,不能只是簡單地說自己參加了這個活動,而應該詳細去描述自己在這個活動了做了哪些工作,有什麼樣的貢獻和收穫。
春季3月/秋季9月
在確定好學校和教授後,接下來需要確定研究課題,準備研究計劃書。學生應該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在申請師的指導下,明確研究計劃書各個版塊的內容以及注意事項,獨立撰寫計劃書。
寫計劃書,需要蒐集大量文獻和查詢專業知識,這也是一個自我能力提升的過程。同時,萬一遇到教授的面試,可以應答如流。
春季4月/秋季10月
4月和10月要開始聯絡教授了,開始套磁前,確認簡歷、封信的資訊和研究計劃書,開始套磁聯絡教授。
難點
在傳送完封信之後,教授沒有回信,很多人都是十分焦慮的。事實上,大部分學生封信的回信率都是很低的。教授可能沒看到,可能很忙,可能要思考一下如何回覆。所以在遇到教授不回信的情況下,不要著急著去催教授,往往這樣會招致教授的反感。
由於剛步入套磁階段,所以套磁的節奏可以放慢一些。教授沒有回覆,按照7天左右的頻率去委婉地問教授有沒有收到郵件。如果三次不回,可以給教務發郵件問問或者聯絡下一個教授,沒有必要在一個教授身上浪費太多的時間。此外,如果收到了教授的拒信,也不要灰心。除卻教授退休或者不招生的因素之外,認真分析教授拒絕的理由,可以嘗試再爭取一次。如果是教授的意向回覆,就一定要牢牢把握機會,綜合考慮教授的擔心,打消教授的疑慮,爭取教授的內諾。
注意事項
在給教授封信之前,記得認真閱讀教授的主頁,針對教授闡述具體的申請理由,讓教授切身感受到你的誠意和決心。
春季5月-7月/秋季11月-1月
這一階段是套磁的黃金時期。大部分學生已經開始聯絡教授,而日本入學已經結束,教授也會相對而言有時間一些。這個階段需要:
1.提高套磁頻率,5天左右傳送一次。
2.準備面試中會遇到的問題以及注意事項,防止教授突然要求面試。
3.認真學習日語,衝刺7月或12月的日語考試,提高日語能力
難點
如上所述,現在越來越多的教授會透過面試來考察申請者的能力。提前準備面試,可以說是未雨綢繆。只要事前準備充分,面試透過的可能性會很大。
面試的語言大部分是日語,有時可以選擇英語面試。但是很多同學平時很少說日語,口語能力有待較強。在面試過程中,可能會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一些學生聽不懂教授說的話。所以,平常也一定要多多聯絡口語。
注意事項
由於大多學校在遞交出願材料的時候,需要提交一份大學老師的推薦信。所以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和老師打好招呼,也可以現在就準備好。
春季8月-10月/秋季2月-4月
這個時候已經是套磁的後期階段。很多教授的研究室已經招滿,沒有拿到內諾的學生一定要抓緊時間。如果套磁的學校或者教授已經套完,可以適當的補學校或者補教授。
1.提高套磁頻率,三天傳送一次。
2.讓學生去學校開具成績單、在讀證明/畢業證明等材料
注意事項
日本大學不接受任何中文的材料,成績單、在讀證明等材料需要開出英文或者日文。如果學校開具不出來,需要提交中文原件以及英文或日本翻譯件。
春季9-12月/秋季5月-6月
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已經拿到學校內諾,下面需要根據學校要求準備各種材料:
1.查詢內諾院校的主頁,下載出願要項,按照學校要求準備出願材料並提交,繳納檢定料。
2.家裡留出18萬-20萬的資金,以後辦在留需要提交去銀行凍結,提交存款證明。
一些學校的出願要項不在主頁上公佈,這時候聯絡該研究科的教務或者國際交流室的教務索要出願要項。有的學校出願要項,需要從國內寄國際回信券去請求,再由學校郵寄紙質版出願要項給學生。
注意事項
仔細閱讀出願要項的每一個要求,避免出現錯誤。視情況可以提前傳送給教務校對一下。
出願要項中,有的材料有一定的時效性,比如成績單、推薦信要求三個月以內。總之,要仔細閱讀出願要項的每一個要求。
春季1月-3月/秋季7月-8月
這個階段可以好好等待學校郵寄的錄取通知書,之後按照學校要求準備在留材料,並申請宿舍。
在留材料涉及經費支付人,如果學生的經費支付人是父母,需要提交父母名義下的銀行存款證明、收入證明、在職證明、親子關係公證書。特別是親子關係公證書,辦理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建議提前辦理。
注意事項
辦理好在留材料後,郵寄前反覆校對,避免出現錯誤或遺漏。
春季3月底/秋季9月底之前
收到在留之後,確認遞籤地點,然後辦理簽證材料、訂機票。之後就可以準備赴日的行李了,瞭解赴日後需要辦理的手續。記得準備給教授的禮物,告知教授赴日時間。
遞交完簽證材料之後,自己留一份影印件,準備電話調查。雖然電話調查的機率很低,但是一旦大使館對你的材料存在疑問,會在五個工作日內採取電話調查。學生需要提前熟悉遞交的材料,遇到電話調查時沉著冷靜,如實回答即可。
注意事項
春季4月/秋季10月
準備開學乘飛機赴日,辦理入學手續,繳納檢定料。辦理手機卡、銀行卡、居住地登入等手續,入住宿舍。
難點
一開始去日本可能不知道如何辦理手機卡和銀行卡等手續,去日本之後可以請教研究室的前輩或者學校的中國留學生。
注意事項
研究生辦理的在留一般都是一年三個月的,學生在日本至少要待兩年以上,所以一定要在在留到期之前,去入管局辦理在留資格的更新。
回覆列表
去日本的留學生們在經歷留學費用等前期籌備後,會進入材料準備階段。
語言學校
入管局對辦理語言學校的材料的審查尤其嚴格。申請日本語言學校最後下達的是留學簽證,顧名思義是去學習的。由於各種歷史、現存原因,入管局很擔心存在非法滯在問題。如果你提交的材料,讓入管局懷疑你來日本的目的不單純,那麼被電調和拒籤的機率就會變大。被電調和拒籤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方面:
1、經費能力不足
我們通常所知道的經費能力證明: 20萬的存款證明和8萬以上的年收入證明,不一定是要坐辦公室、開公司。他們在村政府和當地稅務局開出家裡有多少田地多少牛羊的證明,和年收入約為10萬的證明,加上20萬的存款證明,可以順利取得在留。
2、經歷過於複雜
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一定要證明好每一段經歷,不能有空白,並且說明繼續學習的理由和決心。有很多同學是畢業之後工作一段時間又想留學來提高一下,這樣的話需要準備好最終學歷的相關證明,和畢業之後的工作(離職)證明。
3、假材料
以本科同學為例:本科同學畢業證上的時間基本為6月末到7月初,如果由於個人原因,畢業證上的時間不在常規範圍內,會引起入管局的注意。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去開具延遲畢業的說明以及官方證明(認證)來證明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準備的材料一定要真實,材料之間不能矛盾,注意細節。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先和老師溝通,及時做處理。
一對一留學諮詢、免費留學評估
留考大綱+真題 、定製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