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靚丶靚丶靚仔
-
2 # 視說新語
一、時代變化
情景劇依託於電視媒體,在情景劇興盛的時代,以電視為主的家庭休閒娛樂方式佔據了人們的多數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情景劇會發源於美國,由於美國的電視產業發達,創作者樂見於通過電視方式實現壯大發展電視的各類劇作,所以在那個年代成就了像我們熟知的美國《老友記》、中國的《我愛我家》這樣的經典之作。
總之,不論是各種表現形式,其實都是在不同時代根據人們不同需要做出的一種方式選擇,孰優孰劣其實沒有必然的標準。
-
3 # 觀語影媒
作為觀眾我不認同這個觀點,各有所好,情景喜劇的代表作《我愛我家》至今仍然經典,不同於電影,情景喜劇更貼近生活,慢節奏的演出風格更適合一家老少共同觀看。
1、1995年《我愛我家》
2、1999年《老竇一家親》
3、2000年《閒人馬大姐》
4、2002年《東北一家人》
5、2006年《武林外傳》
6、2006年《炊事班的故事》
7、2007年《家有兒女》
8、2007年《地下交通站》
9、2009年《愛情公寓》
這些都是膾炙人口,大家都很喜歡的情景喜劇,每一部都是百看不厭。
相反現在出品的喜劇電影大多缺乏創新,硬搞尬演,費勁的模仿周星馳風格,而往往拍出的影片照貓畫虎反類犬。
國內頂尖喜劇人就那麼幾個,目前有看點的喜劇片也是開心麻花團隊沈騰主演的電影,但大家要知道開心麻花是靠話劇起家的,情景喜劇就是將話劇搬上電視熒幕,能演話劇的演員表演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演出情景喜劇角色更是拿捏到位,情景喜劇的品質更能得到保證,而被福斯喜愛!
-
4 # 狼姐影院剪輯
要說中國產情景喜劇是怎麼衰落的,就得先從他的誕生說起。三十年前,內地人能看到的電視劇種類不多,比如《敵營十八年》《西遊記》《濟公》《紅樓夢》《上海灘》《四世同堂》等,幾乎都是歷史題材和嚴肅題材,和普通人的生活距離很遠,人民群眾迫切希望看到講日常生活的電視劇。直到1991年,第一部中國產喜劇《編輯部的故事》播出,才算填補了這個空白。
《編輯部的故事》由趙寶剛、金炎執導,王朔、馮小剛、馬未都領銜編劇,葛優、呂麗萍、侯耀華等人主演,將目光聚焦在《人間指南》編輯部幾位編劇的身上,劇情通俗搞笑,又雜糅了各種社會熱點話題,其中優秀的片段即使今天看也不過時。《編輯部的故事》的大獲成功,讓留美歸來的英達看到了機會,他將美國風靡已久的“sitcom”引入中國,王朔則直譯作“情景喜劇”。
1.出道即巔峰
1993年,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這部電視劇由英達指導,樑左、英壯等人編劇,彙集了文興宇、宋丹丹、樑天、楊立新、關凌等演員,講述了北京一家六口人的柴米油鹽生活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改革開放下中國社會的一個橫截面。得益於當時開放的言論環境和整個劇組互幫互助式的集體創作,《我愛我家》的臺詞造詣和劇情核心可謂高山仰止,兼顧喜劇效果的同時不失辛辣諷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時至今天也沒有一部中國產電視劇能在這方面超過《我愛我家》。
電視劇一經播出便受到了廣泛好評,創下了年度第一的收視紀錄。英達乘勢成立了“英氏影視公司”,後來推出一系列耳熟能詳情景喜劇,比如《家和萬事興》《閒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候車室的故事》《地下交通站》等,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喜劇演員和編劇,成為情景喜劇界的一面旗幟。
1999年,由北京亞環影音製作有限公司、全國有線臺協作體、英國格蘭納達集團聯合創辦的節目《630劇場》在全國百餘家電視臺同時開播。《630劇場》瞄準晚間六點檔,主打“家庭生活情景喜劇”,捧紅了一大批情景喜劇,其中有《閒人馬大姐》、《中國餐館》、《幸福街》等,收視率最高時甚至超過12%。
情景喜劇的持續火熱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2003年底,中國情景喜劇產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將情景喜劇提升到產業鏈的級別討論未來情景喜劇的發展戰略。站在今天看這件事不禁有些惋惜,如果情景喜劇真的能完成產業鏈升級,不至於會如此迅速的衰落。
2.變則生,不變則死
2000年後的內地電視劇市場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
-
5 # 搞笑哥影視剪裁
其實這幾年喜劇片的低迷在我看來都是正常的現象,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題材老套,笑點過於生硬。喜劇片在二十多年前周星馳的手上達到了巔峰,這也成就了國人對喜劇片的喜愛。但是這幾年的喜劇片選取的題材都十分老套,一直沿用之前的喜劇包袱,甚至只是經過簡略的修改便繼續沿用過去的笑點,這對於觀眾來說,吸引力肯定會逐漸下降,久而久之,喜劇片便越發低迷,沒落。
二,喜劇演員的缺失和青黃不接。現在的演藝圈有能力駕馭喜劇片的演員就那麼幾個,黃渤,王寶強,徐錚等少數幾人。缺乏優秀的喜劇演員使得每一年的喜劇片都是來源於他們,而觀眾久而久之也會形成視覺疲勞。
三,電影題材的變化。現在的中國影視文化蓬勃發展,現在的電影都趨向於拍攝表現民族自信心的電影,如戰狼,流浪地球和哪吒等等等電影。而對於喜劇片來說,很少喜劇片能有表達這種情感的。
四,導演編劇與之前的經典作品差距太大。珠玉在前,觀眾們經過經典的喜劇片的洗刷,如果現在的導演編劇拍攝出差距太大的喜劇片,觀眾肯定不買賬。而且很多喜劇片還在作用以前的喜劇包袱,這使得觀眾形成視覺疲勞,慢慢的對喜劇片失去興趣。
但是,不管怎麼說,喜劇片到目前為止依舊是國人最喜愛的電影題材,我相信只要新生代會有更好的導演和演員給我們帶來讓我們滿意的喜劇片,使喜劇片擺脫這幾年的低迷。
-
6 # 影視劇愛好著
一、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方式的變化,情景喜劇那種慢節奏的方式,已不再適合現代人。
情景喜劇火爆是在90年代到新世紀初,這是由特定的時代背景決定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電視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人們迫切需要喜劇來娛樂自己,情景喜劇也就應運而生,像《東北一家人》、《武林外傳》、《家有兒女》、《炊事班的故事》等廣為流傳。你是否記得小時候沒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等帶這些情景喜劇的播出。
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的時代,各種綜藝節目、網劇、電影已經充斥到生活的個個角落,讓你應接不暇,人心也變得浮躁起來,試著回想一下,你在追劇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快進?所以情景喜劇這種劇情緩慢的作品已不再被人們喜歡,人們變得更喜歡看喜劇電影,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正複合當然人們的生活節奏,快!
二、現在的演員演技不線上,多是流量小生,無法表演出情景喜劇應有的效果。
現在的演員更替太快,那些小鮮肉,流量小生都想著去參演大製作裡面的角色,來獲得更高的曝光度。對於情景喜劇這種需要演技,需要沉澱的表演方式,他們不屑於也沒能力。所以就造成情景喜劇沒人可演的局面。
-
7 # 異通影迷
曾幾何時,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家有兒女,都是我們每天晚上的下飯菜,漸漸的,就沒有了這些類似的好劇出現了。
對於情景喜劇的衰弱眾說紛紜
網上普遍的觀點是,
1劇情爛沒人看
2演員質數差,看的很尷尬
3週期長,編劇腦洞不夠(劇本爛)
4少人投資,因為週期長……
……
其實在我看來,是時代在變化,各種娛樂節目(跑男,好聲音等)輪番爆紅的時代,情景喜劇這種低成本,靠劇情和演員支撐的長劇不堪重負。
同時,這是各種自媒體異軍突起的時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現在人手一個手機,大家都在刷抖音刷小視訊看直播,我真的很少去追情景劇了,反而會看看陳翔六點半之類的超短劇,能博一笑足矣
時代在前進,情景喜劇的空間自然被壓縮,就像被時代拋棄的感覺,期待還會有好的作品再出來,但也只能期待了……
-
8 # 小彭愛追劇
喜劇電影越來越受歡迎,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以人們需要更多放鬆身心、舒緩情緒的渠道與方式,相比於花一兩個小時去看一部較為現實主義的片子,我們更樂於去看令人開懷大笑的喜劇電影。
而情景喜劇也是喜劇,可這些年來確漸漸沒落。有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情景喜劇相比喜劇電影,製作大,劇本比較難寫,這些年來已經少見好的情景喜劇了。
2.情景喜劇對演員的要求也比較大,需要演員琢磨角色,代入角色,耗費時間較長,現在基本流量明星佔據主線,很難找到合適的演員。
3.
情景喜劇的外景較少,基本只有幾個,像《家有兒女》,而投資方更喜歡投資市場需求較大的影視作品。
4.很難有好的編劇導演能導演出好的情景喜劇,觀眾的口味也越來越傾向於看演員,看精美的場景,演員也不太願意接這樣的情景喜劇了,像這幾年來比較手受大家歡迎的愛情公寓,新出的愛情公寓5,演員陣容也湊不齊了。
回覆列表
第一、喜劇電影的受眾面積特別廣,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
第二、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太大,需要一個宣洩口來釋放自己的情緒,一部喜劇電影不失為一個很好的休閒放鬆方式,起碼在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大家是放開身心投入電影讓自己可以肆無忌憚的大笑,沒有什麼憂愁和苦惱,也可以說是讓大家暫時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
第三、喜劇電影的製作或者要求並沒有其他種類的電影那麼高,只要能讓大家開心的笑就可以了,是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邏輯性其實大家的並不是特別在乎,因為本來也就是圖一樂呵,笑過就好。
其次聊一下為何情景喜劇為何在走下坡路,我認為也是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情景喜劇對於演員的要求很高,是需要演員對人物進行剖析和研究的,需要演員能夠深入到角色當中,這是需要演員下功夫琢磨,甚至融入角色當中去生活,但是現在電視劇的套路基本上就是走流量,誰紅用誰,反正有粉絲買單,這也導致了不單單是情景喜劇,可以說是大部分的電視劇,都無法讓觀眾滿意。
第二、一個飽滿的情景喜劇,重點在劇情,有趣的劇情穿插和讓人捧腹大笑的梗尤為重要,這也就對編劇的要求比較高了,一個好的編劇也是一部好的情景喜劇的靈魂,反觀現在的情景喜劇,梗都是從網路上直接複製貼上下來,沒有新意,再加上讓人反感的罐頭笑聲,只能讓觀眾感覺到滿屏的尷尬,並不能讓觀眾真正的開心。
第三、投資人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娛樂圈的錢好賺,所以這也就導致了一大部分其他行業的人進軍娛樂圈,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商人的目的就是賺錢,對於劇本之類的,根本不會在乎,有流量明星,有個劇本就投資開拍,粉絲買單,回收資金,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劇是否符合觀眾的需求,一個不尊重觀眾需求的投資人又怎麼會拍出符合觀眾心意的情景喜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