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嶽陽樓記
-
2 # 江雪3908
我從很久以前說起吧!
上學的時候,書中說農民伯伯,說工人叔叔,那時就讓我思索過,農民比工人出現的早,所以農民排行比工人大,當官的叫大老爺,輩分高了兩個等級,但我沒弄明白商人是什麼輩份排行。
以後又說解放軍叔叔,工人老大哥,農民不覺間又降了級別。開放以後,農民離開土地務工,又叫成農民工,大概是怕冒充工人老大哥,而有意區別加的標籤吧?
我完成學業的時侯,還時興“農村天地,大有作為”,帶著豪情回農村的,卻被稱為學生,儼然還不夠當農民的資格,那時的農民叫社員,當時有句話“隊長會計保管員,身上穿的人造棉,人造棉,是蘭的,都員坑的社員的”,可見在生產隊時,也有腐敗問題,社員也有意見的!
在生產隊,我們開展過“六母一父”的玉米良種選育培育,去雄授粉很認真的,當時受到老社員的嘲諷和不屑。後來新育種取得顯著成功,老社員們才服氣了。又封了我們技術員的稱號!
八一年全國分地,美其名曰包產到戶,我們生產隊抗了兩年,八三年也終於分了,乍從拖拉機耕種回到牛耕人耙,當時還很困感,傷心紅紅火火的生產隊咋就說垮就垮了。
才分地,很牴觸的,沒有人指揮,全靠自已操心,很悲傷被共產主義拋棄了。所幸那時年青有勁,用鍁翻地,用小車運糞肥,用人拉著播種,也種上了麥子。來年收麥時,記的老媽高興的不知如何了。以前因為勞力少,每年分三四百斤麥子,都存在兩個大甕裡,那年收了兩三千斤,老媽把能用的容器都用了,還在地上堆了一大堆,那真叫窮人乍富,用現在話叫實力在那裡了!
這幾年農民都進城了,很少人願在家種地了,有力氣肯幹,一個月的工錢買兩年的糧食,誰還肯把精力放在地裡?
方言裡怎樣稱呼農民,我感覺更通用社員二字,雖然早沒有公社大隊生產隊了!
-
3 # 一村球迷
我小時候居住地與農民住在一起,他稱我們為市民或工人,而他們稱自己是農業社的,雖然一起成長但永遠捏合不到一塊,農民自然偏向農民,而市民也覺得從心裡就有隔閡,直到成人也沒有來往。
-
4 # 無極2
農民在我們家鄉過去連個正式的稱呼都沒有。一般的說法是,莊稼人,莊戶人。貶義的說法是,莊戶孫,有民謠為證,“”莊戶孫,莊戶孫,輩輩世世不斷根”,說明農民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擺脫貧苦命運的希望。
-
5 # JZ建築小工
先說我的家鄉,位於豫西山區(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說農民,有的是說“種地的”,有的說“修理地球的”,還有的說是“家裡蹲大學,翻土坷垃專業的”。這些都是俺們農村人自嘲的笑話,目的就是激勵我們下一代要好好學習,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寬度和深度。
-
6 # 等風來等卿來
我是客家人,客家話發音跟普通話相差不是很大。有很多語言都是同發音只是區別於口音,所以我們那邊也是叫(nong,min)農民
回覆列表
我們魯西南屬牡丹之鄉,對農民的稱呼是:咱莊稼人就是單古(專門)種地類,為地是多打點糧食,年年吃上飽飯,莊稼人就是農民的稱呼。至於稱泥腿子,大老粗,那是對農民蔑視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