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 忠義觀
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人們依然對“忠”與“義”心懷欽敬和景仰。現代社會里,人性越來越複雜,人心越來越難以琢磨,在人們的道德意識裡,“忠”和“義”更成為人們對真善美、人之初的淳樸風尚的追求。
《三國演義》中的“忠”、“義”集中表現在劉、關、張。以“桃園三結義”開篇,自始至終貫穿全書,結合得渾然一體,甚至難以區分,“忠”中有“義”,“義”中有“忠”,“忠”和“義”的成敗、是非縱橫交錯,作者將這一矛盾的統一體表述得淋漓盡致,天衣無縫。“忠義”成為《三國演義》中主宰思想和行為的一面鮮豔的旗幟,也成為評判古今英雄豪傑的準繩: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諾千金,知恩圖報;有難同當,富貴同享;背信棄義,天人共戮等等。
在作者的觀念裡,樹立的是劉備這一“仁君”的理想形象。這正是作者在寫作和立意上的高明之處。倘若他以曹操為切入點,不正中了“以成敗論英雄”的套路嗎?為此,他在選材上有足夠的事實依據:劉備在任安喜縣尉時,“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任新野牧時,民眾以歌頌之:“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兵敗樊城時,不顧自身安危,攜十萬之眾渡江避難,感天動地,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玄德於船上望見,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聞者莫不痛哭。一介書生,頗有霸王烏江自刎的豪氣。也許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劉備為骯髒的政治目的而做秀,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華人。倘若對所有善意的東西都加以反面推測,人性中還何來善?何來仁?倘若人人懷此狹窄之心、疑慮之心,那將是人類最大的悲哀。
《三國演義》的 忠義觀
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人們依然對“忠”與“義”心懷欽敬和景仰。現代社會里,人性越來越複雜,人心越來越難以琢磨,在人們的道德意識裡,“忠”和“義”更成為人們對真善美、人之初的淳樸風尚的追求。
《三國演義》中的“忠”、“義”集中表現在劉、關、張。以“桃園三結義”開篇,自始至終貫穿全書,結合得渾然一體,甚至難以區分,“忠”中有“義”,“義”中有“忠”,“忠”和“義”的成敗、是非縱橫交錯,作者將這一矛盾的統一體表述得淋漓盡致,天衣無縫。“忠義”成為《三國演義》中主宰思想和行為的一面鮮豔的旗幟,也成為評判古今英雄豪傑的準繩: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諾千金,知恩圖報;有難同當,富貴同享;背信棄義,天人共戮等等。
在作者的觀念裡,樹立的是劉備這一“仁君”的理想形象。這正是作者在寫作和立意上的高明之處。倘若他以曹操為切入點,不正中了“以成敗論英雄”的套路嗎?為此,他在選材上有足夠的事實依據:劉備在任安喜縣尉時,“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任新野牧時,民眾以歌頌之:“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兵敗樊城時,不顧自身安危,攜十萬之眾渡江避難,感天動地,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號泣而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玄德於船上望見,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聞者莫不痛哭。一介書生,頗有霸王烏江自刎的豪氣。也許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劉備為骯髒的政治目的而做秀,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華人。倘若對所有善意的東西都加以反面推測,人性中還何來善?何來仁?倘若人人懷此狹窄之心、疑慮之心,那將是人類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