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國作曲家有一批優質的管絃曲湧現,現盤點如下:施詠康的《黃鶴的故事》(1955年)。作品以民間一個關於黃鶴的美麗 傳說為題材,歌頌了黃鶴與人民的親密關係。作曲家在管絃樂隊中引進了一 支中國竹笛(它代表民間藝人形象),給管絃樂隊增加了一種特殊的音色。在 作品的配器色彩與和聲語言上,施詠康根據表現神話傳說的需要,大膽從後 期浪漫派、印象派以至現代樂派中吸取創作手法,進行了配器、和聲方面民 族化的探索,融會得比較成功。女作曲家辛滬光的《嘎達梅林》(1956年)取材於蒙古族的一段英雄史詩,採用民 歌《嘎達梅林》作為全曲的基本素材。民歌《嘎達梅林》像是一粒種子,孕 育出了交響詩《嘎達梅林》這棵大樹。何佔豪、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1959年)是這一時期的一部出 類拔萃的作品,在當代管絃樂作品中居於突出的地位。作曲家運用越劇的音 調,表現了家喻戶曉的悲劇性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中、概括地突現了“梁祝”愛情故事中“相愛”與“反抗”這兩條主線。樂曲並不拘泥於故事情節的敘 述,而是深刻、形象地表現了人物心理的細微變化,是人物內心的詩意刻畫。實際上它是一部真正的交響詩,或者說是交響詩與協奏曲這兩種音樂體裁的 交融結合。
這一時期較成功的管絃樂作品還有不少,如秦詠誠的管絃樂《歡樂的草 原》(1954年),朱踐耳的管絃樂《節日序曲》(1958年),許元植的小提琴協 奏曲《我的家鄉》(1959年),鄒魯的管絃樂《中國狂想曲》(1959年)等。總的來說,《黃鶴的故事》、《嘎 達梅林》交響詩等優秀之作就像是中國管絃樂的一群春燕,預告著管絃樂創 作的春天的到來。一批青年作曲家以生機勃勃的創造精神和傑出的才氣震撼 了音樂界,他們的創作成就反映了 50年代中國管絃樂創作帶有普遍性的特徵 一如注重音樂的標題性,注重音樂形象的生動、準確,注重音樂的民族風 格和雅俗共賞,在創作技法方面,主要是對歐洲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民族 樂派的學習與借鑑,以及受蘇聯樂派的直接、深刻的影響,也有部分青年作 曲家將探索的觸角伸向了現代音樂技法。
他們的作品,在50年代的世界交響 樂壇上也可以說是獨標一格的。這是中國交響音樂創作的春天,交響樂的“中國樂派”在萌動之中!
50年代,中國作曲家有一批優質的管絃曲湧現,現盤點如下:施詠康的《黃鶴的故事》(1955年)。作品以民間一個關於黃鶴的美麗 傳說為題材,歌頌了黃鶴與人民的親密關係。作曲家在管絃樂隊中引進了一 支中國竹笛(它代表民間藝人形象),給管絃樂隊增加了一種特殊的音色。在 作品的配器色彩與和聲語言上,施詠康根據表現神話傳說的需要,大膽從後 期浪漫派、印象派以至現代樂派中吸取創作手法,進行了配器、和聲方面民 族化的探索,融會得比較成功。女作曲家辛滬光的《嘎達梅林》(1956年)取材於蒙古族的一段英雄史詩,採用民 歌《嘎達梅林》作為全曲的基本素材。民歌《嘎達梅林》像是一粒種子,孕 育出了交響詩《嘎達梅林》這棵大樹。何佔豪、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1959年)是這一時期的一部出 類拔萃的作品,在當代管絃樂作品中居於突出的地位。作曲家運用越劇的音 調,表現了家喻戶曉的悲劇性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中、概括地突現了“梁祝”愛情故事中“相愛”與“反抗”這兩條主線。樂曲並不拘泥於故事情節的敘 述,而是深刻、形象地表現了人物心理的細微變化,是人物內心的詩意刻畫。實際上它是一部真正的交響詩,或者說是交響詩與協奏曲這兩種音樂體裁的 交融結合。
這一時期較成功的管絃樂作品還有不少,如秦詠誠的管絃樂《歡樂的草 原》(1954年),朱踐耳的管絃樂《節日序曲》(1958年),許元植的小提琴協 奏曲《我的家鄉》(1959年),鄒魯的管絃樂《中國狂想曲》(1959年)等。總的來說,《黃鶴的故事》、《嘎 達梅林》交響詩等優秀之作就像是中國管絃樂的一群春燕,預告著管絃樂創 作的春天的到來。一批青年作曲家以生機勃勃的創造精神和傑出的才氣震撼 了音樂界,他們的創作成就反映了 50年代中國管絃樂創作帶有普遍性的特徵 一如注重音樂的標題性,注重音樂形象的生動、準確,注重音樂的民族風 格和雅俗共賞,在創作技法方面,主要是對歐洲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民族 樂派的學習與借鑑,以及受蘇聯樂派的直接、深刻的影響,也有部分青年作 曲家將探索的觸角伸向了現代音樂技法。
他們的作品,在50年代的世界交響 樂壇上也可以說是獨標一格的。這是中國交響音樂創作的春天,交響樂的“中國樂派”在萌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