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飛字敬修
-
2 # 于敏詩作十萬八千首
我的童年很貧窮,
三間廂房還漏風。
夏天酷熱蚊蟲咬,
冬天水缸可結冰。
要問從什麼時候開始厭倦貧窮?我說從童年,別看我那時剛剛走進人生,對人生剛剛有點兒朦朧,可我真的從那時就開始討厭貧窮。家裡上頓接不上下頓,鍋裡的黍米粥,一個米粒兒跟著一個米粒兒跑,灌飽了肚子還餓的不行,心裡注滿苦痛。
這正是:
童年時代痛苦生,
誰讓生在農村中。
吃糠咽菜度歲月,
酸甜苦辣品苦茗。
後來漸漸長大了,我上了高中。那時最單純的想法,就是好好學習,畢業以後再也不要去翻地壟。要成為市民戶口,自己每天有肉吃,有錢掙。
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厭倦貧窮來自童年那個年代,記憶很清。
有詩為證:
貧窮灌注我心靈,
那時自己是孩童。
童年印象很深刻,
人生就是怕貧窮。
是因為貧窮限制了人們的想象,因為缺乏想象也就缺乏創造力,物質的貧困無時不在,也可以無時在改變,精神的缺乏是我們這一代人真正的貪窮狀態,我們缺理想,缺目標,我們把物質富有放在了天經地義的第一位,我們把金錢的獲得感放在生命需求的第一位,所以只要是我們沒有物質和財富,就會被這一個唯一的理想和目標所困!我們脫困的創造力必須從精領域突破!方有昇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