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87421901373

    在司馬家族野心權力爆棚的時候,仍然有猛士想要替天行道。比如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

    “淮南三叛”:王凌、令狐愚;毌丘儉、文欽;文欽、諸葛誕

    其中我覺得比較悲情的是諸葛誕。

    諸葛誕原本是魏將,是司馬家族麾下一員大將,在朝廷中也很有威望。但是權力超出帝王的忍耐程度,所以魏明帝一直對他懷有偏見。諸葛誕真的是立下不少功勞,比如淮南三叛第二叛的兩位哥們就是他舉報的(實力坑)。當時毌丘儉、文欽拉他入夥,被他直接告訴了司馬師。然後司馬師就出兵壽春。孫吳三名大將孫峻呂據留贊也來壽春湊熱鬧,結果諸葛誕輕鬆拿了留讚的人頭。

    這裡就順便說一聲三國殺的不合理了,我的諸葛誕在遊戲中不知道被留贊打爆多少回,結果留贊在歷史上被一個半白板的副將捅死了。

    然後司馬師揮師十萬迎戰,文欽、毌丘儉腳底抹油就想溜。文欽和兒子文鴦奮戰得以逃脫,毌丘儉逃到慎縣後被路人射殺梟首。

    諸葛誕佔領壽春,司馬師眼珠出眶而死,司馬昭開始掌權。諸葛誕看到淮南一叛和二叛被誅三族,內心惶恐,便在淮南籠絡人心保身。司馬昭想鞏固政權便想找個藉口幹掉諸葛誕。此時賈充出了一個下三濫的招數——召諸葛誕回中央當司空。如果他回來,那麼便幹掉他;如果不回來,就去壽春幹掉他。

    諸葛誕接到詔令後十分恐懼,於是在公元257年(甘露二年)殺樂綝,據守壽春反抗司馬昭,又派長史吳綱帶兒子和牙門子弟到東吳當人質,請求援兵。司馬昭督二十六萬兵馬討伐諸葛誕,派王基、陳騫等四面重重包圍,諸葛誕數次衝突都沒出圍。此時,吳國雖然又派朱異等率眾來接應,但每每被司馬昭大軍戰敗。諸葛誕部將蔣班等人逾城出降,司馬昭又用反間計,令全懌等人率數千兵出降,壽春守軍都震驚恐懼。

    公元258年正月,諸葛誕和文欽及唐諮等突圍但失敗,死傷枕藉,唯有撤回城內。而城內糧食已經接近枯竭,已有數萬人出降,文欽亦意圖盡釋城中的北方人,僅以吳兵據守以減省糧食消耗,諸葛誕不聽,更加因忌恨文欽而將他殺害,文欽子文鴦和文虎知道文欽被殺,於是投降司馬昭。 司馬昭聽取建議沒有殺掉他們倆,反而讓他們騎馬在壽春城外喊:“文欽的兒子都沒有被殺死,你們還在怕什麼?”

    於是壽春城人心渙散,司馬昭便在次年二月攻克壽春城。諸葛誕出城逃亡,被抓住並斬首。壽春每年都有大雨,大雨後淮河就會漲水,能一直淹到壽春城下。所以諸葛誕見司馬昭在壽春城下紮營非常高興。然而從司馬昭紮營開始,滴雨未下,而壽春城剛破,當天就下了一場暴雨,真是天不助也。

    諸葛誕麾下數百人被俘,堅決不降,都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司馬昭讓這幾百人拱手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問下一人是否投降,最終也無人投降。當時人都比之為田橫。

    詠史下·諸葛誕義旗照日映淮流,不為曹孤為夏侯。麾下諸君底心性,海中五百又揚州。

    那個發誓 “定夷司馬氏三族”的男人,反而被司馬氏夷了三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破天一劍練武功的鑰匙是領任務就可以得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