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道無名無形

    上聯:辭海無舟難渡過,

    下聯:學海無涯苦做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出自唐代韓愈的《古今賢文·勸學篇》。這句話用現在的說法就是:讀書學習之初看著好像是沒有路可走,但是隻有勤奮就能開創一條路。學習知識就如一個人身在大海中一樣,只有在裡面悟出道理,學為所用,這樣就好比一條屬於自己的船。知識轉化為智慧之船,人生里程的航行就有了方向。

  • 2 # 房春才

    畫中鮮花從未開:天上無雲常下雨:地面有水萬物衰:深山猛虎吃青草:農民登上升仙台:大嫂唱歌當專家:二哥種糧想發財:

  • 3 # 三上詞話作者

    《辭海》一一《白鯨》

    平仄平平平仄仄,

    《辭海》無舟難渡過,

    仄平仄仄仄平平。

    《白鯨》說水自徜徉。

    [注] 白鯨:(Moby Dick)是19世紀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1891)於1851年發表的一篇海洋題材的長篇小說《白鯨》。

  • 4 # 遼寧周士元

    上聯:【辭海無舟難度過】

    瞎對:【書山有路苦攀登】

    詞窮,想不出來與“辭海”對仗的典籍啦!

  • 5 # 彌勒佛241769465

    呵呵!坦率說,題主的出聯是很高深的,因此審題就看各位的功夫了。乍一看,上聯語言簡單,意境平淡。可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此題意並非簡單!現分析如下:首先,“辭海”在上聯中是被偷換了概念,一般都會粗略認為“辭海”就是單指的詞典。可彌勒佛以為,本題中的“辭海”應當理解成是“辭別大海”意思的簡稱或縮寫。假如友們不這麼去理解,無疑就上當了;其次,題主把“辭別大海”的原因放在了後面交待,即:“無舟難渡過”,有意作了因果關係的倒置懵人的。倘若把因果關係順過來理解,那麼上聯的原意應解釋為:“既然沒有船難以渡過大海,那就只有辭別大海,放棄渡海罷了”;再次,彌勒佛的上述分析的理由,其實已經在題主出示的圖片中得到印證。該圖片中題主顯示了“成語對對子”五字,旨在暗示不能把“辭海”簡單的當詞典去理解。因此,彌勒佛試拙對如下:

    上聯:辭海無舟難渡過,下聯:回頭是岸易路行。

    附註:下聯的意思簡單解釋一下:既然上聯已經表達了“沒有船難以渡海而放棄,故辭別大海”的意思,那麼下聯就對應的回答了“辭別大海後,回過頭來只有改變從岸上另尋去路”的意思了,回頭是岸即是成語。值得一提的是下聯中的“易”為“改變”的意思,而非“容易”的意思。呵呵,不才,淺見!

  • 6 # 尚古惜今

    我認為本上聯“辭海”絕非辭去大海之意;若辭去了海既使有舟又有何用。辭海、辭源是清代康熙朝編纂的漢字,漢語大全;是集漢字、漢語之大成的鉅著。本上聯“辭海”可理解為漢字、漢語之浩瀚大海。出聯者確有苦心;這樣的大海既便有舟也是難以逾越的。我寫的下聯是:書山有徑難登峰;

  • 7 # lcz678

    上聯:辭海無舟難渡過,

    下聯:書山有路勇攀登。

    這裡的“辭海”有點像內容涵蓋非常廣泛的百科全書,比喻為知識的寶庫,在海的中間或海的對面。如果是辭別大海的意思,根本就不需要舟再渡海。

  • 8 # 喜茗堂

    《辭海》是典籍書名,《三國演義》(簡稱《三國》)也是書名。為此,我來對下聯!

    上聯:辭海無舟難渡過,

    下聯:三國有義不成功!(三國歸晉)

    橫批:是非功過

  • 9 # 路人閒談

    辭海無舟難渡過,唐詩有路易於行。

    注:《辭海》為中國最大最全綜合性辭典;《唐詩》是我過最大最全的詩歌集。此聯可理解為:《辭海》、《唐詩》這兩本書都博大精深,學習它們都需要找到好的路子、好的方法!

  • 10 # 芳菲戀曲

    辭海無舟難渡過,

    翻山有志可攀登。(辭別大海理解)

    易經勤學可精通。(辭海作書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水果對肺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