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湯圓電影Vlog

    原 文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譯 文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腸寸斷。就象白雪飄飛的階下落梅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 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夢中要回去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此詞一說系後主乾德四年(966)其弟從善入宋久不得歸,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則上片不妨可視為就己方落筆,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那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慾去還來;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說從善留宋難歸,託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悽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歇拍兩句從動態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為人所稱。劈頭一個“別”字,領起全文,結出腸斷之由,發出懷人之音。“砌下”二句,承“觸目”二字而來。“砌下”即階下:“落梅如雪”,一片潔白。白梅為梅花品種之一,花開較晚,故春已過半,猶有花俏。“如雪亂”,是說落梅之多。梅白如雪,盡為冷色,畫面的冷寂,色調的愁慘,不正是寓示著人生的哀傷、離情的悲涼麼?“亂”字尤語意雙關。此時思緒之亂決不亞於落梅之亂。“拂了一身還滿面”,亦以象徵手法表達自己掃不盡的離愁。梅花越落越多,而離愁亦拂去仍來。一筆兩到,於婉曲迴環中見出情思。這兩句,詞人巧妙地將感時傷別的抽象之愁緒,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天真純情的藝術造型。花下久立戀戀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潔白,是個深情的懷人形象,境界很高潔,拂了還滿, 而又潔白如雪,十分純潔。《花間集》中就難以找到這樣的詞境和格調。 下闋仍承“別來”二字,加倍寫出離愁。古人有雁足傳書的故事。“雁來音訊無憑”是說雁來了,信沒來;雁歸了,而人未歸。“路遙歸夢難成”,從對方難成歸夢說起,是深一層的寫法。極寫離人道途之遠,欲歸未能。信亦無,夢亦無,剩下的只有情天長恨了,於是逼出結尾二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把懷人的情思比作遠連天邊的春草,正在不斷地繁衍滋生。《楚辭.招隱士》雲:“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雲:“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則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詩家習慣用春草以賦離情。李煜則用以入詞,用了“更行”、“更遠”、“還生”三外簡短的詞句,將復迭和層遞等修辭手法交織於一句,以春草的隨處生長比離恨的綿綿不盡,委婉,深沉,餘思不盡。“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隨著它的“更行列遠”,向天涯之盡頭,拓開了人的視野和時空的距離。人走得愈遠,空間的距離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視野盡處那一片虛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間。詞人的滿腔離愁別緒,也隨之化入了漫漫大氣,離情之深,無可言狀了。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時空,促人深思聯想,與《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秦少游《八六子》詞所寫的“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就是化用李煜此詞。另有賞析為: 詞的首字為“別”,全詞在寫離情。 詞的開端點明事由和季節。“春半”本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時,皆因一“別”字讓人舉首觸目間柔腸寸斷,觸目之景則是:梅蕊繽紛,零落如雪,鴻雁南歸,錦書無著。睹景傷情,徒增愁恨。“路遙歸夢難成”又翻出一層意來。夢之成否,與“路遙”何干?偏是無理之句,見至誠之情!後主之詞,素以白描見功力,淡筆勾勒,簡淨真淳,流走如珠,自然天成,毋庸贅語多釋,此處想從意象角度拈出兩處說說。其一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似純在寫景,寫自然界的梅落如雪之物狀。可細味此二句,卻感到一個“痴”字,正悄悄向我們走來,並逐漸瀰漫全詞,而抒情主人公正佇立於斯。“砌下”“還滿”寫出了落花之多,佇立之久,表現出詞人無限憐惜傷悼的情懷,這裡既有對落花的憐惜之意,又有對生命的傷悼之情。“如雪”二字寫出了那份純淨和無瑕,整個畫面空靈脫俗,毫無沾滯,意境清冷靜寂,“亂”字又與“柔腸斷”呼應,這便形成了意象的構建——字字寫物,字字寫實;卻字字寫人,字字寫意。將意與象離析又重合,形成了象外之意,從而使全詞氤氳起別樣的情韻。其二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無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愁別恨,形象可感。此處的春草,既可是詞人眼前的實景:愁恨齊湧心上之時,正是草色無邊,一碧無情之景籠於目前!又可是離恨的象徵,憂愁本是不可名狀的無形之物,卻借春草之葳蕤延展,寫愁思的廣闊之際。此處的春草既是景象,又是喻象,滲透了作者情志,還是心象。這種奇特的意象由於作者賦予深情,自然產生出情與景合,思與境偕的藝術效果,這樣的例子在古詩文中俯拾皆是。譬如《楚辭》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樂府中“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別賦》中“閨中風暖,陌上草薰”,唐詩中“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皆是描摹春草以抒心曲,為情設景,又在體物吟詠間,因景生情,從而情景合一,交融無間。註釋: (1)李煜:五代時期南唐的國君,又稱做南唐後主者李後主。在位十五年,過的是偷安、享樂的生活,卻是寫詞名手,他的表現才能很高,運用樸素、洗練的語言,不加修飾,寫起來生動深刻,極具感染力,在唐末五代詞中具有極高的成就。 (2)春半:春意春濃。 (3)雁來音信無憑:古人謂鴻雁可以傳書,此處為雁來信不來,憑,依據,依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這個社會,到底是“人言可畏”,還是自己不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