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微語默話

    人性本來是沒有善惡的。善惡是我們事後總結的一個標準。而後拿它去評判事物形成的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討論。這是一個事後總結,前置的問題。我們只能說人性是存在善的一面,也存在惡的一面的,但是不能說是本善或本惡的。老子講的很清楚,先天地而生的叫無,哪裡能說是善是惡呢?再者,王安石在《傷仲永》一文中,詳細論述了後天培養對一個人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可以說明,人性是可以趨向於善,也可以趨向於惡的。也就可以證明,人性之初是既包含向善傾向,也包含向惡傾向的,但不能說就是善就是惡的。好人如果時刻不反省也會變成壞人,浪子回頭也會變成好人。善惡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只是我們自己怎麼去把握和調節自己向不同的方向發展而已。老子的觀點更高明,不要在善惡之間糾結。既然身上都有,不如向更高層次邁進,乾脆把善惡變成無,最好了。

  • 2 # 淑淑淑淑芬

    先說看法:不矛盾。

    人在初生階段,動物性勝過人性。

    性善論看到的是“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動物性(善)。

    性惡論看到的則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性(惡)。

    所以會在立場上有所不同,但這兩者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既是對立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並不矛盾。

    每一個觀點的提出,都必定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即俗話所說的“屁股決定腦子”,你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立場,就必定會受其影響。

    完全理智的人是不存在的。

    所以即使是孟子與荀子這樣的偉大人物也不例外。

    對於問題我們要拋開表面看本質。

    性本善:認為人天性善良,需要我們去保持,如何保持?“學儒家”

    性本惡:認為人天生有惡的因素,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如何教育?“學儒家”

    “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爭辯自孟子與荀子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源遠。

    那麼他們爭辯的就僅僅是人“出廠設定”的好壞狀態嗎?

    我看不是。

    他們爭辯的是當年諸子百家的地位,爭辯的是自身學派的利益與前景,爭辯的是一個國家對“國術”的選擇。

    根本上,都是要百姓去學習儒家思想,壯大儒家的隊伍。

    儒家學派“好好聽話,別鬧事”的思想,十分符合統治者的願景,對當時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於是,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了成為各個王朝統治百姓,維護社會運轉的的方法。

    我是淑芬

  • 3 # 豬不黑先生

    人性本善始於稚,人性本惡始於貪

    人從臨世那一刻並無善惡之分,而在於這個人的身邊人怎麼影響他,也在於這個世界怎麼對待他,當善良在這個人的生命中,被世界所拋棄,那麼這個人將不會再善良,畢竟世界賜給他的痛苦,讓他明白善良是一種高貴的奢侈品。

    人分善惡是從自私和貪婪分界的,當自私貪婪左右一個人的思維時,那麼這個人所做的事將和善良不再搭邊,而貪婪和自私所得到的的(東西),也會讓其他人羨慕,有一學一有二學二,逐漸形成一個普遍的認知,那就善良和邪惡。

    最後強調,人性沒有本惡這一先天賦予的屬性,只有人性的貪婪和自私,就像有些人為了生活,而去剝奪他人的幸福,有些人為了財富,而做出一些有虧良知的事情。

    世上沒有絕對的善和惡,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而是有些被迫的抉擇,讓人無法選擇。

  • 4 # 本溪華圖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古時孩童啟蒙讀物《三字經》開篇第一句。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句子。

    這句話出著儒家亞聖孟子的人性本善論。而中國古代又一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荀子卻是說:人性本惡。

    到底是人性是善還是惡,從古至今一直有人爭論,可到今天也沒有確切的結論,沒有爭出高下。

    先說人之初,性本善。

    學校老師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本性是善良的。

    可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嗎?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來到這個世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活著,這是隱藏在身體裡的本能。不管是什麼生物,在還不會思考,沒有意識的時候,全都是生存的本能驅使著生命進行活動。

    沒有意識不會思考又怎麼分善惡,又怎麼分好壞?

    當然人不會永遠停留在無意識階段,人開始長大也就意味著有了意識,逐漸會思考,可不管人變成什麼樣,目的都是活下去,活的好。

    為了活下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選擇,有人用自己智慧掙錢,有人出力掙錢,不管什麼選擇都是為了活下去。

    人性善變不是好也不是壞,人不可能是天生的壞人和好人。

    可不管是什麼生物,都是自私的,做事的目的都是為了生存下去。在生存面前,善惡都是狗屁,活下去是生物骨子裡靈魂中的本能。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也是人類的本能。所以說人的本性不是壞,也不是好。沒有人天生是壞蛋,是犯罪份子,是好人,是聖人,只不過為了選擇的生存方式不一樣才造就了好壞。

    可不管是什麼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懶惰的一面,貪婪的一面。

    所以人學壞,從來不用人教,而學好,卻需要家長老師甚至社會一起的努力。

    所以人性本惡的解釋應該是:人的本性是自私,懶惰,貪婪,而不是邪惡。

    從古至今,不管是聖人也好,罪人也罷,性格中有自私,貪婪,懶惰的一面,是生存的本能衍生出來的,根本就去除不掉。

    好人和壞人都是後天養成的,在後天長成的過程中,能控制心中的惡就成了好人,無法控制心中的惡就成了壞人。

    人之初,性本善跟人性本惡並不是衝突,而且說的都是人性,講的是生物的本質。

  • 5 # 巴貝Q

    任何一個人,他打心底裡都擁有善良,隨著自身的成長,由於生長環境,自身認知,種種磨難,致使產生了陰暗的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恆大足球俱樂部不按足協意志私自搞慶典,會不會被足協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