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42549195184

    樓主的問題大概可以分為三個小問題:

    1、平時出門總覺得別人看不起我,主要依據是我問別人事情,他們都不理我。

    如果僅從問別人問題別人不理你就得出“別人看不起我”的結論,這可能存在一些絕對化認知偏差。

    “別人不理你”

    是不是周圍所有人都不理你?不理你的那個人是不是所有時候都不理你呢?那個時刻是不是他也不理其他人呢?

    有可能只是在某一個時刻,比如他們在專注一件事情,所以沒有理你。

    但為什麼你會由此得出別人看不起你的結論呢?

    人的自我評價系統一般有兩套,一套是自我評價,一套是他人評價。

    一般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階段我們會完成自我認同,自我同一性形成。自我評價系統和我們的自尊心息息相關。如果自尊心較低,我們的自我評價就很低,或者說本身對自我產生懷疑,這時候主要依靠第二評價系統—他人評價系統來維持自尊,就像樓主的情況。

    他人評價系統也有直接接收評價和自我揣測的評價的區分,題主的資訊明顯來自於後者。

    假使,你驗證了你的想法,但是回頭想想他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嗎?他們也只是他們個人的判斷,並不代表事實,更何況還只是我們自己的猜測呢?

    如果在別人評價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可能會更好。當然,如果判斷下來,他人評價確實符合自己現狀,那麼納入自我評價的建構中,接受並想辦法改進;對於不符合的評價予以剔除。

    從精神分析角度,有可能是在最需要關注的時期,比如嬰兒期、兒童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所以內心這樣的需求相對比較強烈。當你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你就會認同自己,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這裡得不到滿足,就換個地方試試看嘛。

    如果樓主希望透過別人的認同來達到自我認可,還是回到第一個問題,兩個評價系統的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對自我的評價才能夠形成統一的判斷。

    對待他人的反應不會一下子歸因到自己不夠優秀方面來,有時候更多的可能是情景性的原因。

    提高自信的方法有很多,最關鍵的是要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如你擅長的領域,也可以多幫助別人得到被需要感,對提高自信也有效果哦。

    偏執通常指比較極端的想法哦。而樓主的想法用矛盾來形容可能更加貼切。

    你並不是偏執,綜上所述,你只是有需求啊。

    而且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已經意識到雖然讓人關注你、認同你是你的需要,但完全依賴於別人是不太合適的。你已經有這樣的想法,說明已經跨出很大一步啦。繼續加油,從增強自信開始吧!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瞬間你覺得自己突然間成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