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煮周易

    這個題真的能讓人長點見識。

    秸秷,有寫作“秸銍”的。但是似乎應以“秸秷”為是。銍,是一種金屬工具,類似鐮刀或今天的小鏟鋤,不同解釋略有差異。

    秸,秸稈,農作物收穫後果實之外的部分。當然嚴格按古人的意思說起來,還應該是去掉了葉子的那一部分,就是“光桿杆”。

    秷,《康熙字典》禾部六畫,有引用註解說:《蔡注》刈禾半槁曰秷。半槁去皮曰秸。

    這個真讓人長見識。

    在古代“秸”“秷”都是官府要徵收的物品,老百姓要把它們作為一種稅賦上交。那麼按什麼標準交納呢?

    在大禹時代根據離王城的距離遠近定交的品種種,如:“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秷,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百里賦納總,總是作物整株全交。二百里納秷,秷是作物的穗、果實部分,莖葉就不上交了。三百里納秸服,秸是莖葉部分;“服”是勞役。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是說三百里地還要負責把四百里的粟和五百里的米一起運送王城。

    米、粟、果實徵收起來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要徵收秸秷呢?

    這是因為古代祭祀天地神衹,要在地上鋪席陳列供食。比如祭天祭地要用不同的秸秷鋪成色彩斑斕的樣子。比如周制:

    以斕秸及蒲,但翦頭不納為藉神席。配以帝嚳。

    在漢代之後的相關典籍中這樣的記載是容易查到的。

    古代物質相對不足,農作物秸稈一定要有其他作用,如喂牲口,作燃料甚至用以鋪床等。所以徵用也不奇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當今社會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樣式的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