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感覺現在大部分家長從小寵溺孩子,但是又煩孩子哭鬧不聽話。這種教育方式根本是自相矛盾吧,孩子是你慣出來的,卻還嫌棄孩子嬌生慣養。這未免也太不尊重孩子了。
4
回覆列表
  • 1 # 飄渺英倫

    作為父母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

    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列外。孩子犯錯誤或者有不良愛好後不要一味地責罵他們,要給他們留點面子,讓他們在父母面前抬得起頭,這樣他們才能以平等的姿態來跟父母交流、交心。父母也不應對孩子冷言冷語或者暴力相向,多抽點時間陪孩子聊聊天,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客服困難,解決他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難題。

    2.身體力行,在行為上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正確的指導。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良好的習慣是孩子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3.教育孩子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和態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揚,因此對於孩子的進步和優點要及時豎起自己的大拇指,對於孩子的錯誤和缺點要耐心給予引導。每個人都會犯錯,大人如此,孩子也是這樣,在看待孩子的錯誤時,要採取寬容的方式,和孩子進行平等談話,不要將自己的不滿和抱怨加到孩子身上,應該在寬鬆的氛圍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缺點,進而愉快的改正。

  • 2 # Lihappy

    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比別人看的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父母就是孩子成長的肩膀,父母的態度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父母對待孩子最重要的態度,我覺得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是愛,一種是堅守原則。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即便我們工作忙碌,我們也儘量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游戲、閒談、讀書,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生活在愛中的孩子,會回報以父母和世界以愛。

    另外,父母對孩子要堅守原則。對孩子不能只有愛,孩子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懵懵懂懂,我們要幫助孩子適應世界,就要讓孩子懂得一定的規則。即便孩子哭鬧時,也需堅守原則。沒有原則的父母,只能養出驕縱的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對待孩子請寬嚴有度。

  • 3 # 飲水思源peace

    在孩子的事上,什麼時候應該加倍呵護,什麼時候應該放手,家長要把握好分寸,我們要做“有感情”的父母,不要做“感情用事”的父母。

    首先,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給到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就需要父母們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衝孩子發脾氣,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告訴孩子我是對這件錯事不滿意,不是對你不滿意。

    2多陪陪孩子,一定要高質量的陪伴,不是三心二意。

    3要有足夠的耐心

    4經常讚美,肯定自己的孩子

    其次,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在某些情況下,家長不要過多插手需要孩子解決的難題,給他們成長,受挫的機會。

    最後,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愛孩子不等於寵溺孩子,管孩子也不等於傷害孩子,我們要掌握好分寸,做有智慧的家長。

  • 4 # 北大荒電子商務集團

    個人認為,父母與孩子進行溝通時,不能大吼大叫,要真誠地與他談心(將心比心,誰不想好好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真誠。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溝通,是有益於提高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讓孩子形成習慣,有事都願與父母溝通,父母在和孩子進行溝通時,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重與孩子眼神的交流孩子在剛接觸新事物時,都會有好奇有一種懵懂感,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眼神上的交流。生活中透過眼睛,我們基本可以判別對方的想法與態度,孩子在與父母交談中,也一樣會透過眼睛來看出父母的態度。 父母透過眼神,也能知道孩子是不是在說實話,是不是真的願意和父母溝通等等。(二)給孩子辯解的機會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給孩子辯解的機會。孩子犯錯,父母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要給他們辯解的機會,聽聽孩子的解釋,再進行溝通。父母不能強加自己的想法,給孩子亂扣罪名,那樣孩子以後再遇事也不想與父母溝通。

    (三)要傾聽孩子的心聲想要做好父母,必須先學會做一個好聽眾。一個好聽眾,必須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應當放下手頭正在做的事情,認真聽孩子講話,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些反饋和見解,必要的時候再給點肢體語言,讓孩子知道自己在仔細聽,這樣孩子就會放下戒心,把心中的疑慮、煩惱都講出來。

    (四)要給孩子做決定的權利父母最好不要掌控孩子的生活,事無鉅細,要給孩子獨立判別的權利,一手包辦反而讓孩子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也限制了孩子的方向。孩子們明白父母是愛他們的,但這種愛太“自私”,父母根本就沒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孩子內心也只有敢怒而不敢言。

    (五)要樹立好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不要攀比‘別人家的孩子’,不但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時大大的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事後的甜棗是解決不了事前的苦澀。

    再說兩個小觀點:

    1、不要樹立農村城市間的觀點,類似農村城市觀點出現的事情不少,自行百度吧,這是個人人平等的社會。

    2、不要當孩子的面嘲笑他人不足,看不起別人最後自己也會被別人看不起。

  • 5 # 寶貝觀察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以愛和尊重為主,同時也要會對孩子的無理表現和要求進行堅定而溫柔的拒絕。

    當然,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好,家裡的孩子都是一家人的心頭寶,沒有誰捨得對孩子大聲,這個時候,一定要儘量統一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不要打罵孩子,但也不能無限制地溺愛孩子。

    對於孩子正常時間玩的正常遊戲,比如玩玩具打球,家長應採取陪伴並且支援鼓勵的態度,在孩子專注玩的情況下,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遊玩方式和內容,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對於孩子玩飲水機或者靠近危險區域比如電線插頭這種,要堅定地告訴孩子這些地方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也會給家裡帶來不便。以成人溫柔交流的方式跟孩子溝通,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孩子吸收能力很強,多說幾遍他就懂了。

    愛護孩子,還意味著要從自身做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對孩子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同時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學習習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自然形成良好的品行。

  • 6 # 醉月聊夢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有怎麼樣的引導,就會有以後什麼樣的人生。

    未成年的孩子大腦都正在發育中,對於一些事情以及現像不能夠正確的理解與行動,這時做為一位合格的父母就要起發鼓勵孩子勇於挑戰一些小的困難,任何事做到善始善終。既使孩子做錯了要有一顆寬容心原諒孩子,引導孩子該怎麼去做。

    從小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培養孩子從小有個健康向上的心態。

  • 7 # 沉默的雙人

    現今的小孩多半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小孩有什麼要求都會盡量滿足,不想讓小孩吃苦受累。這也是當今的一種社會現象,以至於小孩成年了父母才知道,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只知道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此時的父母才知道後悔來不及了。

    其實對待小孩的態度很簡單,就是多陪伴多溝通。現在父母的對小孩的教育方式可分為二種:第一種是父母本身事業做上有所成就,身邊不差錢,整天大部分時間發在工作事業上,忽略了小孩的成長問題。小孩想吃好的穿好的,只要小孩開口,做父母的就無條件滿足,因為做父母的覺得這才是對小孩的愛。等到小孩成年後開口向父母一天要幾千幾萬的時候,父母們內心才深深感到自己這樣的教育大錯特錯。第二種是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管教特別嚴,從來不考慮小孩的想法。或是父母這輩沒完成的夢想讓小孩來替自己完成,從來也不去挖掘小孩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只要求小孩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去執行。時間久了小孩沒了自由沒了自己的朋友,美好的童年時光在父母的壓制下度過。到最後小孩的身心健康出了問題,做父母才知道後悔了。

    總的來講,上述兩種情況最終對小孩的影響都很大。父母對小孩從小的培養還是很關鍵的,想讓小孩有個好的發展或未來,做父母的應該給小孩適度的個人自由,努力發現小孩的興趣點在哪,然後根據興趣來制定一些培訓計劃。小孩自己感興趣的事肯定都很喜歡去做,也可以無限的激發出潛力。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父母要多陪伴在小孩身邊,親情的存在永遠都有利於小孩的成長。

  • 8 # 紫月朧曦

    對孩子的態度是:耐心

    每一個孩子生下來就像是就像是一臺沒有軟體的“電腦”一樣,需要家長老師來一步一步的去引導去教育他,引導教育的好了就成才了,不好就廢了!

    在對待孩子方面家長和老師往往會出現失去耐心的時候,但是還是要剋制,畢竟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在慢慢的成長,慢慢的改變,當我們家長失去耐心的時候要及時調整,否則讓孩子也會變得急躁!

    孩子在慢慢改變慢慢成長這是一個過程,沒有捷徑,家長需要的就是耐心!

  • 9 # 霧裡看花11

    一直以來,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我奉行的是把孩子當作朋友來對待,而不是大多數家庭那樣,老子為大,什麼都得聽家長的,剝奪了孩子做為個體所有的獨立的自我主張,什麼卻是家長說了算,不積極聽取孩子的意見,久而久之,孩子有了依賴性,惡性迴圈,就會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思考性,遇事沒有主張。

    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家長應放下身架,以一普通朋友的身份,或者以孩子的同學身份,用同學和朋友的身份去對待自己的孩子,把他當作大人來看待,遇事多與孩子商量,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的想法不成熟,就去引導他,並指出那裡不對,鼓勵孩子多動腦筋,不要怕自己的想法幼稚,我相信,作為家長,只要你放下家長的身架,多與孩子交流,那麼,孩子也會把你當朋友,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極為有利。

  • 10 # 愛心輔導媽媽

    有的家長只會給孩子優越的生活,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嬌慣孩子,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很不利,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只會享受,不斷的索取,不懂得感恩。有的家長只會打罵,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孩子,只要孩子做錯了事情,不問青紅皂白,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樣的孩子愛撒謊,也會有逆反心理,因為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理解孩子,孩子就不會把真實的事情和心裡話說給爸爸媽媽,慢慢的,孩子當著家長面什麼也不敢做,一旦離開家長的視線,就什麼都敢做了。

    所以,家長教育孩子不是小事情,請記住一句話:寬嚴相濟才是愛!

  • 11 # 心理醫生小蔣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在潛意識裡對孩子先有一個定義,而這個定義往往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能是來源於我們小時候的經歷,也可能是來源於我們身邊鄰居或者朋友孩子的表現。由於我們在真正瞭解孩子之前就對他有了這樣潛意識的定義,我們就很難客觀理智地教育孩子。我們教育孩子時的這種態度會影響我們的教育行為,會下意識把孩子引導向我們預定好的一個方向,而這個方向實際上並不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源於恐懼和不信任,如果能真誠地相信他是一個好孩子,用非常正常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就一定會成長得很好。

    還要給他足夠的自由,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成長營養劑。沒有自由的孩子,無力去發展自己,也沒有完善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如果父母跟孩子的交流中,父母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孩子接觸到的是不愛的資訊,或者孩子感覺父母愛的是成績,而不是自己,那就南轅北轍了。

    天底下的父母親都希望孩子變好,但為什麼有的孩子離家出走,甚至做法更極端?這些家長的背後可能有一個更可怕的家長,傷痛累積,直到爆發。

    教育的鏈條一代一代形成,健康的家庭惠及三代,尤其是媽媽對整個家庭文化的影響最為深刻。如果一個母親心理健全,她的孩子也自然健全;如果一個母親心理病態,孩子就有可能病態。病態的孩子有可能把病態傳染給下一代。

    一定要學會向孩子妥協,我們千萬不要覺得家長一切都是對的,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必須是家長的附屬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是家長永遠要指點孩子,而是家長要想辦法去提高自己的修養。學會做父母比知道怎樣去指點孩子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總愛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