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dclyr

    起因很複雜----若說尋找見聞帝,則第一次可說的通,第二次到第七次呢?一種可能假說是那時已具備遠航的條件,統治者派船隊考察沿岸各國情況?

    肯定不是去尋找貿易通路-----因為歷史上從未有記載。

    未完

  • 2 # 唯二歷史筆記

    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應該不單純是為了尋找朱允炆,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尋找朱允炆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朱棣作為非常強悍的一個人,加上帝位得來的不是那麼的光明正大,所以他對於自己一手推翻帝位的親侄子朱允炆有一種深深的不安。

    朱棣在即位後曾經派出過人手去尋找朱允炆,無果,沒有結果對於朱棣來說是很不放心的,畢竟自己的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後來就讓鄭和出海,一方面尋找朱允炆,另一方面還擔負著威服四海,並傳播大明先進的科學文化的重任。

    至於開通商路,打通貿易只是順帶的事情。畢竟鄭和所帶領的船隊光人員就2萬七千多人,人吃馬嚼的開銷相當巨大,如果能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多少賺點花銷當然是不會反對的,就這樣,鄭和帶領著堪稱艦隊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過程中的艱難險阻我們無法得知,但是鄭和除了沒有找到朱允炆以外,圓滿的完成了朱棣交給他的任務,在回到大明的時候,跟隨鄭和一起回到大明的還有許多的西洋各國的使節。

    而這些使節到了大明後,對大明的強盛富有十分敬仰,紛紛向大明進貢。這讓朱棣非常高興,來自異邦的崇拜無疑是對朱棣偉大功績的最高褒獎。順理成章的鄭和得到了朱棣的大力支援,儘管花銷大了點。

    在朱棣有生之年,鄭和一共六下西洋,以後下西洋已經不是去尋找朱允炆了。主要目的已經轉變為和平交流與官方貿易了。他最後一次也就是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大明宣德五年出發的,而這一次下西洋也讓鄭和再也沒有活著看到大明的土地了。歸航途中,鄭和一病不起,最後在古裡鄭和的生命也走到了終點!

    鄭和的一生歷經坎坷,充滿傳奇,他九死一生的帶領著龐大的船隊實現了在中國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壯舉,鄭和船隊向世界展示了強大,開明的大明朝的真實面貌,並且還促進了大明和西洋各國的和平交流。鄭和,中華民族真正的英雄!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 3 # 壯哉中華民族

    關於鄭和下西洋一直存在著爭論,如“下西洋”的起因、鄭和艦隊的規模、航線、歷史地位等等。這裡只說說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起因是什麼。

    一、尋找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

    這點是公認的。朱棣登基後,下落不明的大侄子朱允炆是他心中永遠的刺。所以,朱棣派了水陸兩路人馬去尋找:一路走陸路,由胡濙負責;一路走水路,由鄭和負責。陸路的探查持續了十幾年,水路則鄭和六下西洋。這個除了在《明史》有記載外,《廿四史》《廿五史》《廿六史精編》《中國皇帝史》《中國通史》也都有依據可循。《明史》說,派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是說,鄭和下西洋有兩個任務,一是尋找失蹤了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二是向異域耀兵“秀肌肉”、顯示國家的富強。找沒找到暫且不表,水路的探尋反而成就了鄭和、昭顯了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偉略。(下圖為朱棣)

    二、實現朱棣“四海臣服、萬邦來儀”的萬世偉業

    朱棣皇位來路不正,是他的“汙點”,因此,他也憋了一口氣,要向世人證明我朱棣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天選之子”,才是老爹朱元璋之後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透過什麼來證明呢?開疆拓土的不世功業!北方的蒙古被打的四處竄逃、南方安南跳樑小醜輕鬆搞定,陸地上的功績他老子朱元璋也做到過,不足以證明朱棣的能力。那麼,就找一條前人未走過的路吧——鄭和下西洋。如果說前幾次是尋找建文帝是主要目的的話,那麼,後面幾次尋找建文帝就成了附加任務。因為,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艦隊充分宣揚了大明天朝的央央天威,真正地“揚中國威”“四海臣服、萬邦來儀”。對此,朱棣非常滿意——我終於有項成就遠超前人,我完成了前人未做過的事業了!鄭和下西洋也成了實現他萬世偉業的重要手段!

    三、朱棣有世界級戰略眼光

    這個可能有點吹。中國古代歷朝限於認知體系、文化水平,再加上“天朝”思想、守成思想作祟,具有開拓精神的皇帝不多,有的開國皇帝或許有。後世之君若有開拓海外、主動進取疆土的,或被斥為:勞民傷財、不務正業!所以,朱棣所主導的“下西洋”之舉在現在看來也是極具戰略眼光的開拓創新。不管其目的、原因如何,只要有下西洋的軍事行動的存在,就是朱棣具有世界級戰略眼光最好的佐證!

    朱棣在位期間,鄭和奉命六下西洋,取得了輝煌成果。時至今日,海洋的地位日益凸顯,海權思想日益堅固,海洋國土日益重要。可是,你,是否想過,幾百年前,我們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史上一次偉大的轉折擦身而過。
  • 4 # 雙青歷史

    第一,宣揚國威,使得萬國來朝。

    第二,發展國外貿易,體現朱棣的戰略眼光。

    第三,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這是他的一大心病。

    1405到1433年,29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行蹤遍及東南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該舉措不僅打開了貿易之門,更實現了萬國來朝的盛況,功績堪比漢唐。朱棣也積極處理各民族的關係,對民族團結和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

  • 5 # 天涯看點歷史號

    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很多人將其與世界近代史上的麥哲倫環球航行和哥倫布的地理大發現相提並論,後兩者對世界歷史產生的影響十分深遠,這一點是鄭和下西洋所不能比擬的。雖然後兩者的背後也都有西方國家對外擴張的政治需求,但是鄭和下西洋背後的政治因素也不容小覷,只不過鄭和以及支援他下西洋的明成祖朱棣所追求的並不是對外擴張,而是另有所圖。

    鄭和七下西洋

    那鄭和下西洋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我們看《明史·鄭和傳》是如何描述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段文字簡單地介紹了鄭和的背景,他是燕王朱棣在藩邸時的舊人,因為跟隨朱棣起兵有功,而升任太監(宦官的一種高階職位),並且揭示了鄭和下西洋的兩個政治目的:一、尋找惠帝(建文帝朱允炆)的蹤跡;二、對外展示明朝的富強。

    蹤跡建文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爭,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攻入南京,之後朱棣終於得到了他所想要的——皇位,唯一讓他覺得有缺憾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進入南京之後,朱棣曾特意命人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很遺憾,在南京城沒有找到。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兩種說法,《明史》記載:“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死於宮殿大火之中,很有可能是因失敗而自殺,另一種說法則富有傳奇性,建文帝在城破之前透過密道、化妝成和尚逃出了南京城。

    建文帝

    總之,不管哪種說法,朱棣都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首,建文帝生死不明,而對外宣稱建文帝死於宮殿大火之中只是一種政治宣傳的需要,因為只有建文帝自殺死了,朱棣的繼位才顯得沒那麼大逆不道,也不必背上“弒君”的千古罵名。但是,在朱棣的內心之中,他依然十分關心建文帝究竟去了哪裡,而且“諸舊臣多從(建文帝)者,帝(明成祖朱棣)疑之”,朱棣擔心建文帝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在其他地方突然現身,以皇帝的身份號召全國其他力量反對自己,那麼自己將十分被動。

    所以,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和時間點與尋找建文帝的目的契合。永樂三年鄭和受命第一次下西洋,之後分別在永樂五年、永樂七年、永樂十年、永樂十四年、永樂十九年和宣德五年六下西洋。永樂三年開始第一次下西洋,此時距離建文帝失蹤有三年時間,而組織一支龐大的艦隊出海,必須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準備,如果在朱棣登基之後,鄭和便接受了朱棣的之令準備開始出海尋找建文帝,那麼從時間分析上來看是合理的、吻合的。之後,又多次出海,可見鄭和並沒有尋找到建文帝的確切下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鄭和前六次下西洋都是在永樂時期,而最後一次、第七次下西洋則是在朱棣的孫子明宣宗宣德年間,第六次和第七次之間也間隔了九年之久,而在此之前,兩次下西洋之間的間隔時間從沒有超過五年,那麼為何最後兩次之間間隔如此之久呢?而這恰恰論證了一點——鄭和下西洋的確有尋找建文帝的因素。

    朱棣

    其實,朱棣尋找建文帝的時候並不只是派遣了鄭和一路人馬,還有一人受朱棣密令,專職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此人便是戶部給事中胡濙。據《明史·胡濙傳》記載:“(永樂)五年遣胡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之後,胡濙在外尋找十餘年,最後似乎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

    雖然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說明胡濙所奏為建文帝下落,也沒有寫建文帝究竟下落何處,但是從朱棣的反應(急起召入和疑始釋)來看,胡濙所奏是其探訪到的建文帝下落,而這一年是永樂二十一年。而此時,鄭和已經完成了六次下西洋,但是從這一年開始,直到朱棣駕崩,鄭和也再也沒有機會下西洋,直到九年之後。

    耀兵異域

    那麼鄭和之後為何又有第七次下西洋呢?這就與下西洋的另外一個目的有關了——“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其實,在永樂年間的六次下西洋過程中,這個目的也已經顯現。

    鄭和下西洋的艦隊龐大,據史書記載,其艦隊規模甚至高達二萬七千八百餘人之眾,人數如此眾多的艦隊在當時絕對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而且當時明朝周邊的國家都是小國,根本沒有一支軍事力量能夠與如此之大的艦隊抗衡。如果僅僅是為了搜尋建文帝,恐怕不需要如此龐大的軍隊。

    鄭和與寶船

    而且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經常會與東南亞等沿途的小國打交道,而這些國家也都會嚮明朝和朱棣進獻一些“祥瑞”和貢品,作為回報,鄭和的艦隊裝載了大批的絲綢、瓷器、鐵製工具、茶葉等物品,作為對這些小國的“賞賜”。根據《明實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鄭和多次下西洋都帶回來了一些什麼貢品,如永樂十三年麻林國敬獻的“麒麟”(據說就是長頸鹿)、天馬、神鹿等祥瑞,而這一切都是鄭和艦隊“耀兵異域”的“戰利品”。

    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也曾經以宗主國的身份干預過“番邦”之間的紛爭,並且三次動用了武力。

    由此可見,鄭和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絕非要發現新世界,更沒有環球航行這個概念,鄭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而在多次尋訪不得的情況下,鄭和的艦隊還擔負著展示明朝國家實力的任務。但是,不管其目的如何,鄭和七下西洋都是一個偉大的功績,尤其在十五世紀,能夠組織如此龐大的艦隊進行如此遠距離的航行,無疑是人類征服海洋的重要一步,值得世人永遠紀念。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龍床·明六帝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蘭花在春天要怎樣養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