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42760844756

    太極拳,早期曾稱為“長拳”、“綿拳”、“十三勢”、“軟手”。清朝乾隆年間,山西人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人,眾說紛紜,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宋朝張三峰,明朝張三丰,清朝陳王廷和王宗嶽等5種不同的說法。雖張三丰和王宗嶽各著有《太極拳論》,但現在多數拳家亦以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出陳氏太極拳,而持陳王廷創拳之說。總的來說,太極拳的來源是綜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特別是吸取了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並結合了古代導引、吐納氣功之術和中醫經絡學說,以及古代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陰陽五行學說,以道教、太極八卦等理論為太極拳哲學基礎,使太極拳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哲學思想。首先表現在太極拳始終處於運動之中,動作銜接緊密,勁斷意不斷,勢斷意相連,拳勢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如長江之水濤濤不絕。同時,太極拳運動也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在太極拳中存在著剛柔、虛實、動靜、快慢,開合、屈伸等諸對既對立統一,又可相互轉化的矛盾。

    ??太極拳以“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在運動中,要求靜心用意,以意識引導動作,動作與呼吸緊密配合,呼吸要平穩,深勻自然,動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緩慢,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綿綿不斷,輕柔自然,動作弧形,圓活不滯,同時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動作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動作之間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動作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擊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已則滯。尤其講究“聽勁”,透過身體觸覺,來判斷對方力量的大些?方向、部位,並及時作出反應,如對方剛力打來,我則以柔化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隨人而動,隨機應變。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5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

    太極拳又叫‘十三勢,這將在以後引述太極經典時經常看到。但是,為什麼叫太極拳呢?太極拳最初是叫長拳、十三勢,後來王宗嶽根據《周易》陰陽動靜的道理名其為太極拳。因為太極拳運動作勢,任其自然,無中生有,所謂無極而太極也。太極拳動作圓活,像環一樣沒有端點,不知終止處,則又所謂太極本無極也。勢勢之中,著著之內,都含有一個圜形,所以假借太極的道理來加以說明。陰陽動靜剛柔進退等用太極來比喻其作用,並非世俗迷信者所謂的太極也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支蘭葩,並已逐漸普及到國內外,深受人們的喜愛。而陳式太極拳又是各派太極拳的始源。自陳王庭創造太極拳,幾百年來,世代沿襲,歷久不衰,不斷髮展,在各式太極拳中,獨留其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竄蹦跳躍,松活彈抖的特色。

    隨著逐步吸收太極哲理來規範太極拳技,太極拳進入了成熟時期。18世紀20至60年代,為了適應不同學習物件和不同的保健需要,相繼出現了陳有本在老架基礎上編成的陳氏新架太極拳、陳有本的弟子陳青萍又在此基礎上創編的趙堡架和忽雷架。隨後,河南省陳家溝陳氏拳械的第一位外姓傳人楊露禪刪改陳氏老架,創編成架式寬舒、動作圓潤的“綿拳”架。

    曾師從楊露禪和陳青萍的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與其甥李亦畲將兩年多的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寫出了一系列言簡意賅的太極拳文論,並於1881年由李亦畲編定為《太極拳譜》。

    此後,由楊露禪編傳的"綿拳架",經其子楊健侯和其孫楊澄甫脩潤定型為後世廣為流傳的楊式太極拳套路。河北省武清(今屬天津)人李瑞東以從王蘭亭學得的“楊式”搬攔錘、肘底錘、撇身錘、指襠錘、栽錘等五錘為基礎,編成“太極五星椎”(今被稱為李式太極拳)。民國初年,李亦畲之徒郝為真在北京傳授武禹襄創編的武式太極拳。河北完縣人孫祿堂得郝為真的傳授,並在此基礎上融會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創編成孫式太極拳。河北大興人吳鑑泉將其父全佑的楊式拳架作了刪難就簡、突出輕柔的整理,創編成吳式太極拳。1928年,陳長興的曾孫陳發科到北京傳授陳式老架太極拳。當時,年近古稀的和兆元長孫和慶喜開門授徒,其弟子鄭伯英和鄭悟清遷居西安致力傳拳,為“和式太極拳”在西北傳播打下基礎。太極拳苑出現了分支迅速、流派繁衍的景象。

    1956年後,國家體委相繼組織太極拳家創編了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四十八太極拳,整理修訂了楊式八十八式太極拳、三十二式太極劍、太極拳推手練習法等。為適應競賽需要,還創編了陳式、楊式、吳式、孫式和武式太極拳競賽套路,以及用於全國武術錦標賽的42式太極拳和42式太極劍競賽套路。從1986年起,正式舉辦每年一屆的全國太極拳、劍、推手比賽。

    國際武術聯合會1990年成立後,翌年舉辦首屆世界武術錦標賽,將太極拳設為比賽專案之一。各洲舉辦的武術錦標賽中也都設有太極拳專案。

    在太極拳成為武術競賽專案的同時,太極拳廣泛地進入全民健身活動,而且正被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採用為健身鍛鍊專案。現在,太極拳已傳播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有太極拳傳習者逾百萬。日本武術太極拳聯盟成立後,其註冊會員已達1000萬人,其中大多數參與太極拳傳習。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5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除了上述我們所熟知的太極流派以外,還有諸多門派,如:龍形太極拳、蛇雀太極拳、鄭子太極拳等都繼承發揚了太極拳的精髓與文化。

    24式太極拳

    起勢、左右Mustang分鬃、白鶴亮翅、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攬雀尾、右攬雀尾、單鞭,雲手、單鞭、高探馬、右蹬腳、雙峰貫耳、轉身左蹬腳,左下勢獨立、右下勢獨立、左右穿梭、海底針,閃通臂、轉身搬攔捶、如風似閉、十字手、收勢。

    24式太極拳分解動作

    1、起勢動作分解:

    左腳開步、兩臂前舉、屈膝按掌

    2、左右Mustang分鬃動作分解:

    (1)左Mustang分鬃:抱球收腳、轉體邁步、弓步分手

    (2)右Mustang分鬃:後坐翹腳、抱球跟腳、轉體邁步、弓步分手

    (3)左Mustang分鬃:後坐翹腳、抱球跟腳、轉體邁步、弓步分手

    3、白鶴亮翅動作分解:

    跟步抱球、後坐轉體、虛步分手

    4、左右摟膝拗步:動作分解:

    (1)左摟膝拗步:轉體落手、轉體收腳、邁步屈肘、弓步摟推

    (2)右摟膝拗步:後坐翹腳、轉體跟腳、邁步屈肘、弓步摟推

    (3)左摟膝拗步:後坐翹腳、轉體跟腳、邁步屈肘、弓步摟推

    5、手揮琵琶動作分解:

    跟步鬆手、後坐挑掌、虛步合臂

    6、左右倒卷肱動作分解:

    (1)右倒卷肱:轉體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錯手、虛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轉體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錯手、虛步推掌

    (3)右倒卷肱:轉體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錯手、虛步推掌

    (4)左倒卷肱:轉體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錯手、虛步推掌

    7、左攬雀尾動作分解:

    轉體撤手、抱球收腳、邁步分手、弓步棚臂、轉體伸臂、轉體後捋、轉體搭手、弓步前擠、後坐收掌、弓步按掌

    8、右攬雀尾動作分解:

    轉體扣腳、抱球收腳、邁步分手、弓步棚臂、轉體伸臂、轉體後捋、轉體搭手、弓步前擠、後坐收掌、弓步按掌

    9、單鞭動作分解:

    轉體扣腳雲手、勾手收腳、轉體邁步、弓步推掌

    10、雲手動作分解:

    (1)雲手:轉體扣腳、轉體撐掌、轉體雲手、撐掌收步

    (2)雲手:轉體雲手、撐掌出步、轉體雲手、撐掌收步

    (3)雲手:轉體雲手、撐掌出步、轉體雲手、撐掌收步

    11、單鞭動作分解:

    轉體勾手、轉體邁步、弓步推掌

    12、高探馬動作分解:

    跟步鬆手、後坐翻掌、虛步推掌

    13、右蹬腳動作分解:

    穿掌提腳、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腳撐臂

    14、雙峰貫耳動作分解:

    收腿落手、邁步分手、弓步貫拳

    15、轉身左蹬腳動作分解:

    後坐翹腳鬆手、轉體扣腳分手、收腳合抱、提膝分手、蹬腳撐臂

    16、左下勢獨立動作分解:

    收腳勾手、蹲身僕步、轉體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7、右下勢獨立動作分解:

    落腳勾手、蹲身僕步、轉體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

    18、右左穿梭動作分解:

    (1)右穿梭:落腳坐盤、抱球跟腳、邁步滾球、弓步推架

    (2)左穿梭:後坐翹腳、抱球跟腳、邁步滾球、弓步推架

    19、海底針動作分解:

    跟步鬆手、後坐提手、虛步插掌

    20、閃通臂動作分解:

    提手收腳、邁步分手、弓步推掌

    21、轉身搬攔捶動作分解:

    轉體扣腳、坐身握拳、踩腳搬拳、轉體旋臂、上步攔掌、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閉動作分解:

    穿掌翻手、後坐收掌、弓步按掌

    23、十字手動作分解:

    轉體扣腳、弓步分手、坐腿扣腳、收腳合抱

    24、收勢動作分解:

    翻掌前撐、分手下落、收腳還原

    24式太極拳考試評分標準與方法

    9---10動作正確,連貫協調,圓活,體現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和特點,重心低而穩定,綿綿不斷而不停頓,心靜體松。

    8----8.9動作正確,連貫協調,圓活,體現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和特點,重心稍低而穩定,綿綿不斷,心靜體松。在整套動作中出現一次的停頓。

    7----7.9動作正確,連貫協調,圓活,體現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和特點,重心稍低而穩定,綿綿不斷,心靜體松。在整套動作中出現二次的停頓。

    6----6.9動作較正確,較連貫協調,圓活,體現了楊式太極拳的風格和特點,重心高而穩定,綿綿不斷,心靜體松。在整套動作中出現二次的停頓。

    6分以下動作有嚴重的錯誤,在整套動作中出現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停頓。

    考試滿分為10分,其中2.5分為動作的姿態、重心、穩定,3分為動作的難度,如雲手、左右蹬腳、左右下勢獨立、搬攔捶。2分為動作的完成分,2.5分為動作的節奏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高分貝的聲音具有破壞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