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妞妞在你身邊

    雖然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但我會祝福他們。

    原因如下:

    一、感情不能勉強,如果他們還有感情,那麼不會走到離婚的這一步,如果非要“綁架”他們在一起,那會給這兩個人帶來非常大的痛苦。

    二、他們已經不合適在一起生活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想著為自己的孩子維繫一個完整的家庭,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也不會走到這一步,那他們走到離婚這一步,肯定就是雙方有很大的矛盾,並且解決不了。

    三、自己要堅強。即使他們分開了,但他們還是自己的父母。雖然家庭不再完整,但自己也要做好自己,大人們的感情,儘量讓他們自己解決,而自己也要堅強,去面對這些,最主要的是自己要快樂的生活,如果實在是想念其中一方,自己可以去看望的。而且,父母肯定不希望自己的離婚,給你帶來傷痛。

  • 2 # 白楚生

    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並不瞭解你的父親與母親,但是離異是他們之間的選擇,父親與母親也都有各自的思考。

    既然離異已成既定的事實,你的心思也就不該繼續停留在此。

    你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好好學習,因為學習是你目前的本份職責。

    你要在學習中,逐漸的成長,逐漸學會獨立,學會堅強。讓父母不在為你費心,是你目前能給父母最大的安慰!

  • 3 # 使用者106135861283

    我的父母卻是離婚了,但是因為那時候還小無能為力,如果放到現在我想我也會尊重他們的決定吧,婚姻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

  • 4 # 為夢想努努力

    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身同感受!換位來說,我今年37歲了,育有一男一女,相隔7歲。老公3年前出軌了,3年間我們一直吵吵鬧鬧,在小孩面前也毫無迴避過,小孩也習慣了。終於,在前段時間大吵裡,我們在雙12的日子裡領了證。大的那個兒子目睹了一切,在他心裡一直以為,我們無論怎麼吵,都不會分開。直到那天的到來,他大哭,他威脅我說,如果我去離婚,他就去跳樓!他哭了整整一個早上,那天晚上也沒睡著過。後來我跟他老爸商量,讓他先跟著我讀書,等他長大了再回他老爸哪裡。這樣就算告一段落。說實在的,我不想離,為了孩子,就害了我,我已經變得像瘋子一樣了,再這樣下去我就要進精神病院了,所以,快刀斬亂麻,勉強在一起,對我,對小孩都不好。所以說,父母離婚了,子女能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奉勸各位有家庭的人,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為了小孩,為了愛你和你愛的人,白頭到老,人生就是這樣就完美了。

  • 5 # 情感世界ABC

    首先,做為一個成年人,如果遇上父母離婚這事,應該拿出成年人該有的態度,冷靜分析父母離婚的原因,如果可以挽回,做你該做的。如果不可挽回,也莫指責和報怨,畢竟他們是你最親近的人。其次,不要讓父母離婚的陰影阻擋你前進的腳步,因為生活只青睞強者。

  • 6 # 一縷清風一平生

    你應該好好勸你父母,叫他們顧及你的感受,他們離婚後很痛快,卻會給你留下無盡的悲傷和陰影,等他們心情平復一些後,可以試圖去調節他們之間的矛盾,總之講出你想講的話,並說出其中的利害關係,讓他們明白家和萬事興,祝你的父母早日和好!

  • 7 # Jade劼德

    離婚子女答一下

    我對於父母離婚很支援,是我讓我爸和我的生母離婚的。畢竟沒有愛情的婚姻也是互相折磨。倒不如放手各自安好。

    我父母是離婚三年了,在我高一的時候。

    首先說明一下我家的情況我父母在我小的時候在外打拼。兩個人一個在南京一個在上海。他們也沒啥感情吧。畢竟封建式相親結婚。婚後兩個人也一直無法磨合。

    我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他倆對我特別好,一點都沒有重男輕女,在村裡面大家都知道我爺爺奶奶寵我,要什麼買什麼。嘻嘻,我爺爺奶奶也不理智哈哈哈,同志們溺愛不好!哈哈哈

    後來媽媽回來後,她總是和奶奶吵架。她覺得爺爺奶奶私吞我爸的錢,覺得奶奶不出去工作,希望爺爺把工作的錢全給她。動不動就說自己廠裡的人都說自己的公婆都把錢給媳婦,每天白天出去工作,而且還抽空在家裡打掃。而且家裡的全部錢都在媳婦手裡。說到底就是個錢的禍!後來無數次都是因為這個吵架。家裡的水電費都是爺爺奶奶給。我的衣食住行都靠爺爺奶奶。奶奶給我煮飯買吃的,爺爺送我上學。從早到晚!風雨無阻!而她呢?不僅讓爺爺奶奶洗衣服後來還嫌棄洗的不乾淨就不讓了。不喊爺爺奶奶。她沒回來就不許爺爺奶奶吃飯!如果提前吃了就說那是剩菜,上街自己買吃的。而我的母親呢?所謂的母親呢?我上學的時候還在睡覺,我晚自習回家了不是在樓上看電視,就是玩手機!

    大約是我初一吧,我爸一回來他們就吵架,我當時真的很冷靜!我跟我爸說:“爸,我請求你離婚!”我爸垂著頭,沒說話。我當時說:“你們當初的婚姻也沒有愛情基礎,而且她把我們這個家折磨成什麼樣子了?”後來我爸他真的聽進去了。

    法庭上,我生母痛哭流淚說會改結果連一個月都沒有堅持到就恢復老樣子了。而且她一直覺得我奶奶挑撥離間,其實我奶奶在我面前從來沒有說過她的壞話!最後我真的受不了了!我跟我爸說:“你在外面,每回都躲過去。可是受苦的是我和爺爺奶奶!你就算不考慮我,想想爺爺奶奶,他們老了,經不起了。”我爸又去法庭起訴,和平協調不存在的她又在法庭上哭,我讓我爸千萬別心軟!因為勉強在一起,無論是我還是爺爺奶奶甚至是我生母都經不起了!沒準離婚以後各自尋找真愛呢?幸福下半生!

    第一次上庭,法官沒判。第二次是我生母她沒去,第三次是終於離了。我歸我爸,不需要她付撫養費,給了她錢。

    後來呀!我們家現在很幸福!爺爺奶奶的新媳婦,我的新媽媽是個識大體的女人,她會放下工作陪我高考,她給了我母愛,給了爺爺奶奶尊重。她會考慮爺爺奶奶,給爺爺奶奶買衣服啥的!她常常說我嫁給你爸,我們就是一家人,我們要一起做五好家庭和和睦睦的。還經常會給我開導心理。我祝願我的生母也會找到真愛!所以啊,父母離婚沒有那麼恐怖!你的新的親人也沒有那麼恐怖!所以父母離婚肯定要支援啊!別搞的像地球爆炸,你不能活。

    心態端正!讓父母活的開心!而且離婚後沒準他們也會做朋友,沒準相處的更好!我覺得子女不應該去道德綁架他們。作為子女有的時候也要為父母想想!畢竟他們還有後半生呢!千萬別被電視劇毒害了!子女要好好的祝福父母。你強行不讓他們離婚,不僅自己生活在一個壓抑爭吵難受的環境裡面,父母的心理各方面也不舒服啊!

    純屬個人看法

  • 8 # 海岸丶GINLmbe

    首先我父母在我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離婚了 當時小他們瞞著我不告訴我 其實我心裡明白的很 後來他們把我放在我姥姥家 偏偏啊 我姥又是個心大的人 我小時候真的就像個沒親人的孩子 一天髒髒兮兮的 在我姥家呆了五年我那時候十歲了 我天天做夢都是我爸 天天盼啊想什麼時候能來看我 我恨死他們了真的 後來長大了 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他們沒感情了 天天打架 吵架 我爸又好堵 女人這一輩子嫁錯人就完了 所以我現在理解了 如果換做現在我得父母要離婚 我會跟他們聊聊 如果真的沒感情 在一起是折磨的話 不如離婚的好 有時候分開也未必是不好的

  • 9 # 螃蟹兒姐

    支援。然後轉身去上吊。要讓他們都看見,不然白事一回了。救下來就一句,“我怎麼就有相處都不會的父母,活著丟死人了。”

  • 10 # 尖椒部落

    原文:http://www.jianjiaobuluo.com/content/13560

    摘要:小學時我就曾幻想,有一天我媽會走過來跟我說:“我和你爸要離婚了,你選誰?”伴隨著這個幻想的不是傷感,而是“理應如此”的平靜接受。背後隱隱有一個判斷:我媽值得更好的生活。

    在某群談到原生家庭,我說了一句“小時候一直希望爸媽早點離婚”,沒曾想收到無數共鳴。

    原來受父母關係之苦的大有人在。

    而父母那一邊常想的是,不管夫妻再怎麼吵,為孩子也要忍住不離。

    原因,一方面當然是中國式家庭裡很少有父母會關注孩子需要什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關係大於個體”的潛意識——中國式家庭,是隻有關係,少有個人的。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這些中國傳統倫理都是以關係來定位個體的角色、價值、分工,而不談個體的喜好、性格、選擇。個體似乎是關係的附庸,為關係服務,當然,也以此獲得關係的福利。

    而“春江水暖鴨先知”,個體感受,往往就是關係中那隻敏銳的鴨子。

    當我媽為了我而在婚姻裡忍氣吞聲時,我是什麼感受?

    當我媽因為她的爸爸、我的外公反對,而離開愛人與我爸相親時,她是什麼感受?

    當我爸覺得他在婚姻裡得不到想要的理解和支援,又是什麼感受?

    每個看起來普通的家庭關係,似乎都可以拆分成無數個這樣的疑問句。它們圍繞個體需求,每一個都試圖擦亮個體感受的光芒,而不以關係為基本。

    只是這樣的問題,在60、70年代的一輩人那裡,很少有人會問。一方面,是物質基礎限制,許多集體福利只向家庭開放,如集體分房;另一方面,是觀念上的從一而終,關係大於個體。

    但80、90後的“鴨子”們,比60、70後們要更敏銳。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我的同齡人,小時候都經歷過希望父母離婚的內心戲。

    小學時我就曾幻想,有一天我媽會走過來跟我說:“我和你爸要離婚了,你選誰?”

    伴隨著這個幻想的不是傷感,而是“理應如此”的平靜接受。背後隱隱有一個判斷:我媽值得更好的生活。

    但這一幕始終未曾發生,我只看到爸媽之間多年來的關係真空,如白茫茫一片的雪地,覆蓋著終年不化的冰雪,而雪下面,是各自隱藏起來的他們的自我,彼此間沒有交流。

    直到退休後,覆蓋在我媽領地上的積雪漸漸融化,她常常往外跑,旅行、運動、和從前的老友逛公園打牌。留在家裡的時間比之前更少。到她有機會搬到新房,不再和我爸住一起,新的生活才真正開始了:不需要趕時間回去做飯,不需要被我爸霸佔著大大的客廳,自己龜縮在房間裡,不需要因生活習慣不同而被評價。

    可以說,這個階段我媽才不再作為妻子和母親,而是作為她自己重新去生活。有自己的空間,時間,興趣愛好,這一切都是一個人最開始的樣子——依照自己的需求,來建立自己的關係和生活,而不是依照關係的需求,來扭曲自己的軌道。

    如今90後的親密關係被傳媒簡化為“一言不合就離婚”,“七年之癢變成三年之癢”,似乎90後是“沒有感情的關係殺手”,而這一切背後,是從家庭集體主義過度到個人主義時代的必然。

    衡量個體價值和定位的最重要標準不再是關係,個體的興趣、價值觀、生活質量等都被看成重要價值,兩性都在適應個體與關係之間的張力,溝通能力成為情感關係中重要的元素被關注。這就是我們在經歷的時代,其轉變早在小時候我們盼著父母離婚就開始了。

    關係在父母那裡是一個大大的框,在我們這裡成為一個生活的工具。

    是我們定義它,而不是它來定義我。

    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想,如果我媽早在十幾年前就離婚,也許會提前過上這種自在生活吧?

    這樣的假設有點荒謬,我並不知道當年如果離婚,她需要承擔周遭怎樣的壓力,而且她顯然並不認同我“個體大於關係”的基本出發點,至今仍然認為,女性應該結婚、生孩子,以家庭為核心。

    我能做的,大概是首先把父母們都看成一隻獨立的鴨子,有他們個體的需求和感受,而不只是作為我們的父母生活。這樣才能在關係中,讓他們的腳丫子感受到春水,感受到他們的感受是值得被看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苦澀的沙吹痛臉龐的感覺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