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松風閣書法日講

    怎麼說呢,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字如其人,在一方面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夠絕對地概括字和人品之間的關係。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一個好的人品,一個正直的人品,或者說一個具有高度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的人,那麼他寫出來的字在很大機率上是好的。

    請注意,這裡只是說在很大的機率上。也就是說他們之間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確定性的關係,並不是說這個人是個好人,或者說這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它的文化水平很高,它寫出的書法就是好的書法。這也是不一定的。

    相反的我們說這個人的書法很好,也並不一定代表著這個人的人品,或者說這個人就是好人,或者說這個人,他做出的事就是好事,這也是不一定的。

    你比方說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大奸臣就很多,在我們的歷史認知中被定義為歷史的罪人的人,他們的書法藝術水平也是很高的。但是正因為他們的人品不好,所以他們的書法也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字如其人確實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它不合理的一面,這並不代表著我是在和稀泥,或者說我這個說法是沒有價值的。

    因為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的兩方面,都有他的道理和沒有道理的2個方面,都真實的存在著的。所以這個說法並沒有一個是非對錯的簡單的判斷。而是要看到你認識到哪一個層次上了。

    我認為在看待書品和人品這個關係上,其實是有4個層次的。

    第一個層次的認知是字品和人品之間其實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第二層次的認知是認為字品和人品之間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第三個層面的認知是認為字品和人品其實沒有那麼強烈的關係。

    第四個層面的認知是認為自品和人品系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也是沒有一定的關係的。

    這兩方面都是存在的,雖然矛盾的,但是都是真實的,也都是正確的,這是更深的一層次的認知。

    所以字如其人這個說法,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既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

  • 2 # 書法影響力

    字如其人,我覺得是真實的,只是古代以後的現代,確是一天不如一天的人字具差。字如其人在現代可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臨摹,看重臨摹,無論字形還是字勢,又或者是古人的心性和意圖,無不充滿了臨摹(不是否定臨摹,臨摹是書法的必經過程,必須經歷,但是要在適當的時機放棄),試問,哪裡還有自己的風格?所以,現在不能說字如其人,只能說字如古人,人為本體。(古人習書可是人字共融的)

    先說字如其人吧,舉幾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1.書聖王羲之:王羲之的蘭亭序大家都熟悉,無論是精熟的筆法,還是淋漓盡致的閒情表述(就是藝術感情的抒發),幾乎都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王羲之的王氏家族在漢朝和晉朝都是很顯赫的貴族階級,只是到了東晉時期更加地位顯著,王羲之自幼愛習書法,由父王曠、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王羲之從小就受到王氏家族深厚的書學薰陶。王氏為貴族,那個時候只有貴族和官員才可以研習書法,應該說更有條件練習。書法尤其注重陶冶情操,身為貴族的他四處跋山涉水,學習碑刻。而且他自己喜歡養鵝,並且從鵝的形態中領悟了相關筆法。他的小楷作品《黃庭經》就是他用字換鵝的結果。

    以上說法,不難看出,王羲之是一個性情中人,屬於外向性格,但是卻深諳文化的內涵和意義(王羲之的書法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裡,更具備適度張揚的氣勢,這就是個人性格的完美體現)。也許是貴族的家境,讓他很少有社會壓力與不愉悅感。那麼他的創作通道自然通達無拘束。也就早就了後來的很多經典書作,《蘭亭序》只是其中而已。

    2.還有比如顏真卿,顏真卿曾經求師於張旭,學得筆法。創立了顏體。尤其是顏體大字,《東方朔畫贊》,頗有雄渾的氣魄與氣節感。這與他本人的性格更是分不開的。顏真卿的時代處於安史之亂時期。建中四年,淮西節度使叛變,朝廷派顏真卿去淮西傳達旨意,沒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回去,因寧死不降而被殺死。臨死都保住了忠貞的氣節。正是因為他堅強堅韌的性格,不屈不撓的精神,造就了萬古流芳的顏體。他的書法就是他本人啊。

    3.如柳公權,屬於直言納諫的大臣,不畏強權的型別人物,他的書法之所以體現出比較強硬的骨力,也跟他個人性格有關。性格成就書法風格,非常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

    4.最後在說一位,就是宋徽宗趙佶,他的瘦金體聞名天下,到了現代還有很多人在練習。瘦金體意為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趙佶是一國的執政者,取富貴之定義加於自身,並且融入書法中,是難能可貴的藝術精神表達,雖然北宋國力孱弱,但是當時的經濟和文化在世界上是趨於首位的大國。自太祖杯酒釋兵權後,宋朝就已經確定了以文治國的大方針,所以,後來的被大遼滅亡一事也不能全部歸咎於他本人。我們只是藝術角度分析藝術貢獻而已。趙佶的才情與南唐後主李煜十分相像,都是皇族統治者,也都鍾情於藝術,最後因藝術亡國(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字如其人是一個褒義詞,如果書法家能達到字如其人的水準,那麼這位書法家就很可能達到了比較高的藝術水準了,人如果不能融入字中,又怎麼體現出妙鏡?就靠臨摹的極像?字如其人是書法的最終境界,也是別開生面的創新意識。當代書法家們應該好好思考這個課題,加以研究並推廣。

  • 3 # 李存章藝術園

    “字如其人“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我還是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證明這個問題。

    我自從來文聯當主席這十幾年來,與大批的書法愛好者與習練者接觸與打交道,深深瞭解到,字與人還是聯絡很緊密的。粗狂的人,字的確粗狂,精細的人,字的確精細,愛顯擺愛出風頭的人,其字果然誇張與張狂,性格內向,做事穩重的人,其字果真內斂保守放不開。

    就我本人而言,我的性格偏內向,不愛張揚,不善言辭,心底太過善良,就是人家說的老實八交,別人眼裡的窩襄廢,無能之輩,所以我練字幾十年,只練楷書、行書兩種字型,從不敢涉足草書,性格使然。

    讀者朋友千萬別認為以上字眼是自誇,這種性格之人確實無用之人,無能之輩,更是可憐之人。

  • 4 # 素里布衣楊半

    這個說法總體上是對的。每個人的字儘管是由手寫出來,但其實還是人們內心及其自身的精神世界的客觀表達,正所謂“字由心生”、“見其字、知其人”。顏柳歐趙的精彩書法背後深刻的揭示了其每人獨特的魅力個性,這些故事我們都可以從以往的歷史故事中瞭解到,如今,你也可以對自己和身邊你熟悉的人用“字如其人”的理念來一個對號入座,你就更能驗證一下此言不虛了。一個做事仔細,嚴謹,認真的人,你能會想象他的字跡潦草嗎?現在國家把書法列入校園必修課,其最大的價值在於透過書法的學習,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下一代學生自身的人格魅力,透過練字,也能間接的對學生的性格,氣質產生影響,以使下一代變得越來越優秀。歐陽詢丘師墓誌臨稿。選自(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 5 # 臨池管窺

    【字如其人】此說法自古亦有之,其中道理,則仁智兩見。

    “字以人廢,書因人貴”,自古使然,今亦亦然也。

    自古書家,王羲之何不因其字而世人羨其風流;顏真卿何不因其字贊其寬嚴;反之,趙孟頫也因其書世人貶其媚俗;宋徽宗也因其書世人唾其頹廢?

    竊以為,字型之瘦硬方正、豐腴媚遒,如是能反映其人性格之剛直倔強、斯文風流,但卻反映不了其人的品性道德。

    斯不聞蔡京、秦檜、汪精衛、袁世凱者奸佞竊國之流,何至其書流美而其品低劣?此為仁智兩見者也。

    古今以書名世者枚不勝舉,品性何至參差不齊?今古追崇者實以品度之而不以書度之者也。

  • 6 # 魏保良

    “字如其人”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揚雄的“書為心畫論”,即書法作品表達的是作者的德行、品性等。自古就有的說法,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往往也有例外。

    正比者:唐代書家顏真卿,為人剛烈正直,為官兩袖清風,最終為國捐軀,可謂死得其所。觀其書法,有正大光明氣。唐代書家柳公權,有“筆諫”的佳話,心正則筆正與字如其人如出一轍。觀柳公權書法,骨力強勁,正如其人。清代書家錢灃,書學顏真卿,他的字被譽為比顏體還顏體。其本人亦是歷史上少有的忠臣,在清代乾隆時期,是為數不多的敢於和珅叫板的忠臣。

    反比者:向上追溯可到秦朝趙高,趙高為清朝著名書法家,書作有《爰歷篇》。反觀其人,指鹿為馬,壞到透頂。北宋蔡京、蔡卞,南宋秦檜,此三人書法都大有可取之處,尤其蔡京,據傳,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之一。反觀其人,為人、為官,不必多說。

    最終結論:“字如其人”存在一定道理,但世事無絕對。顏真卿作品柳公權作品蔡京作品

  • 7 # 相思2080

    字如其人的前提是,寫字達到一定水平以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時,才談的上字如其人。

    不會寫字的,隨便劃拉兩筆,你能看出他什麼性格麼?不存在的。

    所以談字如其人,大體是對於書法家來說的。打個比方,你聽嬰兒咿咿呀呀你能聽出是男是女嗎?但是到了變聲期以後,聲音形成自己的特色,分男女,或低或高,皆有其特點。

  • 8 # 子衿書法

    我身邊的朋友,有兩個人,平時寡言少語,和他們獨處,如果你不說話,基本上他們都能沉默一天。從性格或是品行上來看,都是屬於文靜內向的型別,一旦飆起草書來,立刻變得亢奮起來,與他們平時的舉止大相徑庭。

    字如其人,如的不是品行,也不是如其性格。更不是外貌。而是如其志。如的是他內心的反映。有的人生性不善言辭,不喜表露,但卻不能隱藏他的字跡。書為心畫,不是空穴來風。

    書體也不能說明問題,而是書寫時的點畫。點畫的細微變化,就是你的內心活動。在筆跡學家眼中,他們不是從字型去作判斷,而是根據以往的字跡做綜合性分析。如果是以字型來判斷張旭,怎麼去辨別?楷書工整的一絲不苟,草書又狂放不羈。是不是他性格多變?肯定不是。

    你的情志是隱藏在字的點畫中。不論你寫的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你的內心是喜是悲,是靜是躁,在你的筆跡中,都能得到驗證。

    結論是,字型和人無關,性格,品性和字型無關。筆跡才是人的內心反映。

  • 9 # 存希齋書法

    “字如其人”的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也並非絕對,不能依靠字來推測人的方方面面。

    我們來說幾個例子。

    第一,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看到他的字,立刻給人雄強,古拙,老辣的感覺,那麼他的這種風格跟他本人的秉性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知道顏真卿是唐朝的名臣,忠臣,心懷國家,以至於他的侄子顏季明父子戰死,他悲痛地寫下了《祭侄文稿》痛恨那些只為私利的小人不肯相救,是顏氏父子的不幸,是唐帝國的不幸!可以看出顏真卿的性格是剛烈的,耿直的,後來他去說服叛將李希烈,不肯接受李希烈的條件,被李希烈殺死,他的壯烈犧牲,更為他的字添上悲壯的色彩。

    第二,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被傅山罵了一輩子。這其中就因為趙孟頫做了元朝的官員,而傅山堅決不做元朝官員,所以罵趙孟頫在人品,氣節上有問題,雖然他後來承認趙孟頫的書法好,但是給趙孟頫的書法貼上了圓滑,浮華的標籤,讓我們後人根據這條線索去想的話,似乎果真如此。

    所以說,這或許就是“字如其人”的典型例子,平常在生活中,我們看見一個清秀的姑娘,便會認為她寫的字和她本人一樣,國外的筆跡學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速是不是地球上最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