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寫字吧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好。

    魏晉時代書法世家的出現,跟當時的門閥制度息息相關。

    門閥制度是封建地主階級特權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按門第高下來選拔任用官吏,當時推薦官吏,家世擺在首位,所以才有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這一說。還按照門第的高下來確定佔田、蔭族、蔭客諸方面所享有的特權。

    門閥制度大體萌芽於東漢後期,東晉及南北朝前期到了鼎盛,到南北朝後期才逐漸衰落。隋唐時期,為提拔寒門之士,科舉制度興起,門閥制度才宣告結束。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晉代不但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書法家,而且出現了許多以書法聞名的世家。可以說晉代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

    一個名門望族,文化藝術在族門內代代相傳,父子、兄弟之間也會形成各家風格,這是當時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書法藝術,自然也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延續。而門閥制度又使得他們有著種種特權,這自然就促成了書法世家的形成。

    琅琊王氏,儒學背景深厚,在戰亂時代仍積極進取,與時俱進,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可以說,琅琊王氏是兩晉時期最大的文化、書法世家。琅琊王氏的王廙、王羲之、王獻之等,甚至可以說是晉代門閥士族內部最有影響的書法家。“二王”的書法對後世的影響之大,自不必多言。

  • 2 # 千山暮雪萬里層雲

    行成於思毀於隨,智慧都是透過深思與領悟不斷在生活中取得的。

    魏晉時期,書法藝術的迅速提高,並出現諸多書法世家,其原因:一,魏晉時期的思想解放;二,物質條件的進步,使筆、墨、紙、硯的製造工藝和質量有了極大的改善,尤其是紙張的改良與運用,為各種風格書法的爭奇鬥豔鋪平了道路;三,碑銘文大量出現;四,傳統的書法理論與文藝思潮相適應,指導書法藝術向至淳至美的方向發展。

    鍾繇(151-230),歷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主要是楷書、隸書和行書,代表作《宜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其書法風格直接影響了其後“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進而影響到元明清三代小楷的創作,唐楷的成熟和發展,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徐浩等人,也是從中汲取營養。

    以二王書法為代表的“晉韻”書風的確立是魏晉書法在實踐上成熟的標誌。真正使書法成為一門完全意義上的獨立的自覺藝術,是以二王為代表的一大批魏晉及後來的南北朝時代的傑出書法家、書論家的功勞。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書法成為文人士大夫抒情遣興的工具,《蘭亭序》是集文筆和書法大成之作,蘇州虛丘劍池石壁上刻有王羲之題的“劍池”二字。

    魏晉書法不僅表現為一種極為自由的生命形式,同時也反映出了當時書家最深層、最真實的生存狀態。魏晉書藝精神中包含著三種意識形態,即儒家中庸仁和的審美意識,道家物我統一的審美觀念,以及《易經》陰陽互補的動靜守衡思想。由於幾種思想的影響與激盪,魏晉人比較注重內外的統一,書法作為精神的傳遞和表現形式得到重視。

  • 3 # 棲山館王老師書法課堂

    魏晉時代為什麼會出現書法世家?

    這個問題很簡單本質上很簡單,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書法世家基本上壟斷了書法的傳承,非郡望顯赫計程車族不可,故而我們翻看宋刻《淳化閣帖》,晉時的作品,以王氏、謝氏、庾氏、郄氏為最,也就是有名的書法“四大家族”。

    原因一、世家門閥壟斷知識

    在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以法律的形式被固定下來,察舉制度從查訪“人才”變成了“訪察家譜”,出身血統被作為重要的考量方式,選才以“家世門第”為準則。

    這樣做的目的一來是可以穩定時局,爭取地方大家族的支援;

    二來則是這些地方望族自古傳承家學,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人才多自士族出。

    再加上九品中正制的考察,品評書法水平也是重要的一項標準。而士庶之別差距太大,士族不僅不與庶族往來,基本的交流都不會進行。

    最為著名的就是王獻之,甚至不願意與庶族(或下品士族)待在一個院子裡,歧視之大,可見一斑。

    而書法這種能夠有效提升家族郡望的獨特技藝,怎麼可能傳到庶族手裡呢。

    原因二、世家交流方式的影響

    以王羲之為例,王羲之書法師承衛夫人,衛夫人祖上則是衛瓘,而衛瓘在書法上與索靖齊名。

    王羲之在書法上獲得極大的成功,在孫過庭看來是因為他身兼“鍾張”之長,鍾繇的楷書和張芝的草書,王羲之都學的非常好。

    而一般來說,一家只傳一脈書法,王羲之能鍾張兼得,正是得益於其家門顯赫,交遊甚廣的緣故。

    在魏晉時期,門閥制度下的“士族”與“庶族”通婚都算有罪,保證了書法傳承又作為士族獨門秘籍不會外傳,所以書法當然是“世家”的禁臠,我們可以看得到的現象及時,歷史上那些享譽盛名的書法家統統都是家世顯赫計程車族子弟。

    所以是先有世家,而書法出於世家,稱一句“書法世家”也不過是為上品世家添彩之用。

    關於“書法世家”的問題,你怎麼看?

  • 4 # 現實設繪

    魏晉南北朝書論是中國書法理論的發育期。由於這一歷史時期玄學思想的興盛,使人們擺脫了儒學的桎梏,從而獲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

    那個時期,文字各體的定型與成熟,因而這一時期的書法臻於極盛。以鍾繇、王羲之這兩位書法宗師為首的眾多書家,憑藉他們輝煌的藝業樹立了今文字各體書法美的典範,從而揭開了中國書法史上新的一頁,而這一時期的書法理論也有著相應的特色。

    曹魏時期的書論,現在所能見到的只有鍾繇關於“流美”的一段話,雖是隻言片語,卻表現出當時家對書法藝術特質的宏觀把握以及可貴的創美意識。

    西晉書論以衛恆的《四體書勢》為代表,內容單一,都是書勢、書狀、書體、書賦一類著述,主要是對以草書、隸書為主的今文各體書法形態美的意象描繪與讚頌。它表現了今文字各體書法成熟後,書家們對書法形態美——即“象”的熱情探求,這為東晉對“意”的開掘打下了基礎。

    東晉書論主要是傳衛鑠的《筆陣圖》及傳王羲之的書論,雖多系後世偽託,但基本反映了這一時期書法實踐的總體追求,完成了古代書論從“尚象”到“尚意”的理論轉換。《筆陣圖》除承襲蔡邕“書肇於自然”的基本觀念,確立了楷書點畫美的基本規範之外,還首次提出“多骨微肉”這一涉及書法藝術形態內質的重要命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意前筆後”的重要觀念,對“心”與“手”、“意”與“筆”的主次關係做了正確定位,肯定了創作主體的“意”在書法創作中的主導地位與決定作用,從而揭開中國書法“尚意”理論的序幕。而傳王羲之的幾篇書論以及文獻中存留的王氏論書片斷,一則體現了王氏對書法形態之“美”的高度重視,二則表明王氏更加註重書法內涵之“意。王氏提到的“意”,從書家創作的立意構思,到作品具體的筆意,到整體的意境之美,均有涉及。可以說,王羲之確立了“尚意”的書學思想,從而為中國書學理論健康而深入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南北朝書論重點轉向了書家的晶評。其中重要著述有南朝劉宋羊欣的《採古來能書人名》,記錄了自秦至東晉書家 71 人,或述生平,或記所載,或敘師承,亦偶評及藝術造詣,雖較簡略,卻是中國第一部書法史著述。其中一是重視筆法的精美、勁健;二是以“沉著”、“痛快”論用筆遲澀、爽利的節奏;三是以“骨勢”、“媚趣”論書法的陽剛與陰柔之美。這些提法豐富了中國書學的美學概念,使書法美的探討走向深入。再有劉宋虞和的《論書表》,主要記敘搜訪鍾、張、二王書跡與編次情況,以及有關二王書藝的逸聞趣事,頗有史料價值。其中值得注意者有二:一是提出“夫古質而今妍,數之常也;愛妍而薄質,人之情也”的論斷,這段話以發展的眼光,精闢地道出了時代風格與社會審美的兩大演變規律,對今天仍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二是評鍾、張、二王“同為終古之獨絕,百代之楷式”,首次提出並確立了四家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宗師地位,這在中國書法的發展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南朝書論最重大者,還是南齊王僧虔的著述。王氏書論現存{筆意贊》、《論書》及《書賦》。其中《筆意贊》提出“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的重要觀念,揭出“神采”為書法最高審美境界之所在,當是東晉以來“尚意”理論的深化與總結,在中國書學理論上有著重大的價值。又其《論書》中評鑑了東漢至劉宋書家 40 人,其中提出“天然”與“功夫”、“筆力”與“媚好”這兩兩相對的重要審美範疇。其後是梁武帝蕭衍、陶弘景、袁昂君臣論書。蕭氏《觀鍾繇書法十二意》歸結了鍾書中點畫、結體及章法美的規律,這種對筆意的探討雖嫌粗略,卻是開創性的。蕭氏與陶弘景之間的啟答,中心是推崇鍾繇,貶抑二王,持論顯然保守。蕭氏《古今書人優劣評》實為與袁昂合作,其最大特色是以自然景物、社會生活,特別是人格 精神的意象比況來品藻古來書家,從而使傳統的意象品評達到了極致。南梁尚有庾肩吾的《書品》,記漢至梁能書者 123 人,分列九品,每品各系短論,所評重“天然”與“人工”的標準。其“九品論書”,實開後世“神”、“妙”、“能”三品論書之先河。

    總體來說,魏晉南北朝書論從書法形態美的宏觀探討到書法內在境界的開掘,再到歷代書家的評騭,從本體論、創作論、鑑賞論等幾個重要方面,為唐代最終構建書法理論體系做了很好的理論準備。

  • 5 # 舞動A

    與領導集團倡導有關

    魏曹時就醞釀了

    然後就是工具的成熟,譬如紙張,毛筆得以能推廣,便於更多的人使用,使得書寫繪畫從小眾圈子解放出來。

  • 6 # 拾雅

    寫字在古時一直是讀書人和做官人的專修,官員作為公職人員還有文人每日需要與寫字為伍,加之自身的文化素養較高,而普通百姓一沒閒二沒資源三需求不足,所以書法藝術的主流其發展與創新的土壤還是在文人士大夫階層。書法藝術的發展在魏晉是一個巔峰,那個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道家的虛無飄逸閒散曠達的思想,他們主張不受傳統禮教的約束,他們中有些人行為放蕩不羈,他們也把這種思想也融入到書法當中,在經年的研習演變中開創出那個時代的新書風,大至是由隸到楷,章草到今草,還產生了狂草,基本規律是由繁入簡,質樸到妍美的變化,這些變化進一步提升了書寫的流暢性,這也自然令書寫更易表達個人的性情,其中最為突出是鍾張二王,他們也是官宦文人世家,是引領書法藝術的開創與發展的先鋒人物,自然也是書法世家了。

  • 7 # 美苑繪趣

    魏晉時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書法大家和世家,一方面是因為技術的發展成熟,紙張的大量使用和毛筆得到大量的推廣,便於更多人使用,使書寫繪畫從小眾圈子裡走出來,更是成為一個時尚乃至身份的象徵;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魏晉時代是一個政治急劇變化的時代,時間雖然不長,但缺跨越了三國、曹魏、西晉、東晉時期,從而形成了一個“魏晉風”,這時期皇帝昏庸,政治混亂黑暗,政權也不斷的更替,這樣使正直的知識分子與統治集團貌合神離,無所大志,也懶得與腐敗的統治集團為伍,就只能清淡名利無所事事,喝酒吟詩走訪朋友,自娛自樂的消遣起來,這就讓大量的知識分子成為書法愛好者,一些書法世家就出現了“竹林七賢”以及稍後的王導、王珣、王珉,王獻之、王羲之這樣的書法世家和書法大家,也成就了書法最輝煌的時期,由篆書向隸書、草書、楷書的演變,促進了中國書法和文字的變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手機上有哪些較為良心的閱讀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