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李老才書法歌唱

    草書就是精神靈魂上的自由和享受藝術!是無比美妙的無聲勝有聲的韻律舞蹈藝術!望朋友們也學學!享受!

    弘揚中華書道藝術!

    浪遏飛舟、激揚文字。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為中華之強盛而讀書!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悟萬物之變,感天地之情

    不經寒霜苦,安能香襲人。

  • 2 # 素里布衣楊半

    草書當然算藝術啦。第一;在真草隸篆各種書體中,儘管每一種字型寫好都不容易,但草書難度最大,最不易,因為學習草書比學其他的字型多了一個工作量,就是還要學草書的特有符號,這些符號都是特有的,專用的,還有的符號是相似的,或者可以替代的,這需要下很大的精力才能記牢,不可以有一點馬虎。第二;草書囊括了其他幾種的字型就更有魅力,一篇好的草書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楷書的穩健,行書的流暢,篆隸書的轉合演變,又有草書本身的狂放率意,這綜合的效果給人視覺以更強的震撼力,草書的衝擊力一般會超過其他幾種字型。第三;草書和繪畫更接近一些。書法家內心世界的情感,都會透過筆尖盡情地釋放出來,在字的大小、疏密、濃淡、潤燥、急緩、各種對立,又各種統一的線條變化中,像一個交響樂隊一樣完整的演繹著一個令人激動的交響曲。以達到變幻莫測的藝術效果。第四;正是草書更具有藝術氣息及特徵,所以也一直被偽藝術的人用來嫁接,現在市面上哪個炒作的表演不是和草書掛鉤呢?總之,不會寫草書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一個不會寫草書而又被冠以書法家的人,其稱呼是不是不夠準確呢?有時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照片作品。唐孫過庭書景福殿賦。選自(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 3 # 不二齋

    問題:草書到底算不算藝術?

    草書尤其是大草,不僅是藝術,還是最高階的藝術。

    西方的繪畫藝術,有具體的形象作為參照,有色彩、有多種的用於表現的工具,油畫、水彩、素描、版畫等等。

    而草書呢,只有毛筆、墨汁和宣紙,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和固定的草書符號,如果說藝術是帶著鐐銬跳舞,那麼草書則是同時帶上了手銬和腳鐐。

    草書有三難

    草法難,學習草書需要背誦草字,而草書的草法和我們現代的書體基本沒有太大練習,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學習草書等於重新學了一門外語。

    章法難,草書其實沒有固定的章法,不象楷書、隸書、篆書可以疊格子,它的章法是由你寫的第一個字決定的。

    以第一個字的大小粗細滿滿生髮出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草書是最難的藝術。全靠發揮和偶然,沒有固定的模式。

    用筆難,學習草書需要有非常高的控筆能力,草書技法在五種書體算是最複雜的,他複雜在這些技法需要不停的轉換和變動。不是統一的、不變的。

    和西方繪畫的三維不同,草書是四維的,增加了一個時間的維度,因為不管你怎麼草,首先你必須寫文字內容,而這些文字內容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這個順序就是它的時間性。

    繪畫你可以東一筆、西一筆,甚至描描補補,草書是不能這樣的,少一個字都沒辦法補啊。

    你覺得呢?

  • 4 # 布穀公社

    草書不僅算藝術,更是書法藝術中最高階的表現形式。

    在書法藝術領域,人們對草書的藝術形式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與敬意:草聖就有張芝,張旭,懷素三人。相較其他書體,如隸,楷之類,歷代名家輩出,但稱“聖”的從來沒有。懷素草書《自敘帖》區域性

    一般來說,草書學習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其他諸體,這種說法,也是基於草書的發展由來和其藝術特點發出的感慨。

    我們知道,草書行筆快捷,筆畫連帶、省略,信手書寫而來,給書寫者思考點畫,結構,章法佈局的時間很短,所謂草貴流而暢就是這個道理,好的草書講究自然天成,而非刻意擺放搭建。懷素草書《自敘帖》區域性

    我們還知道,在草書的出現之前,是篆,隸,而後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草書。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理解成篆,隸書的發展成熟為後來出現的章草,小草,大草,狂草打下了堅實的用筆基礎。

    反觀當今,一些沒有隸,楷基礎的書法愛好者,一上來直接奔草書去練習,除了皮毛,連門都沒找著。張旭《古詩四帖》區域性

    三位草聖中,唐代的張旭,楷書功力極深,端正謹嚴,規矩至極。黃庭堅譽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這句話還可以理解成,唐楷大家顏真卿在楷書領域的成就並沒有超越他的老師張旭。

    張旭《古詩四帖》區域性

    而張旭的狂草,字字有法,瀟灑磊落,變幻莫測,其狀驚世駭俗。

    懷素草書,從李白到米芾,無不給予高度評價。李白(《草書歌行》)贊曰: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米芾(《海嶽書評》)稱:懷素書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

  • 5 # 高培書畫琴

    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其實不然,草書和其他的書法一樣,開始並不能算藝術。為什麼這麼說啦?因為草書最開始的功能還是實用,草書說白了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型。當時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型。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你看,是因“草創之意”,所以寫草書是為了寫的夠快,寫得快了就免不了草率。這就是草書最初的由來。其實說穿了,就像現代有的人寫字一樣,嫌寫規規矩矩的字太慢,所以就想寫快,快了就潦草。實際上最初草書就是這麼來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用的需要,寫草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有人把草書寫得越來越漂亮了。有好事之人就把這種寫得好的人的書法拿出來供大家欣賞,加上有權力的人的重視推薦,逐步的就將書法的實用功能加入了審美功能,從實用文字變成了藝術作品。

    我們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歡晉代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作品,給了二王你最高的評價也給了書聖的桂冠,從而使二王成了歷史上最出名的書法家。由於大眾的喜歡,權力的重視,最為關鍵的是文人的不斷的傳承發展,使草書從實用變成了藝術。

    當我們現在回望歷史,頂尖的草書家燦若星辰,張芝、張旭、懷素、黃庭堅,王鐸等草書名家,群星閃耀、冠絕古今。我們現在可以理直氣壯的說,草書是我傳統藝術中的藝術,民族藝術上的CROWN。

  • 6 #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草書相比楷書隸書篆書行書要隨意。其實不要認為隨意自由發揮就很簡單,實則不然。越是隨意的草書越能體現出你的書法水平。其它書體不好要想寫好草書幾乎是不可能的。草書是書法當中代表最高境界,是所以學書法的人一生奮鬥的目標。

    從古至今代表草書最高成就張芝,張旭,懷素將草書練到最高境界。至今很難有人達到的水準。《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時人尊稱“張有道”一生只研究書法不計其他事,朝廷幾次邀請做官都不去。對書法到了痴迷境界。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張旭的書法繼承自張芝、"二王"。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榮,做到了字字有法;另一方面他又認真學習張芝所創的草書,最終創造出了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傳說張旭曾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的時候,他喜歡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值得一提的是,顏真卿曾經兩度辭官,向張旭請教筆法。懷素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

  • 7 # 菊香堂菊香齋主

    草書是在書寫的基礎上躍升為藝術,百分之九十九靠天賦異稟,百分之一才是勤奮。沒有極強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就不要就這個門。

  • 8 # 書畫界藝術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型,書法五大字型中就有草書,所以草書當然算是藝術。

    下面,為大家列出草書大家的經典作品。

    說到草書,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旭。

    這是《古詩四帖》區域性。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狂草,縱28.8釐米,橫192.3釐米,共40行、188字。遼寧省博物館《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傳唐代張旭書。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雲煙繚繞,實乃草書巔峰之篇。拖尾有明豐坊、董其昌題跋。

    懷素的草書也是非常厲害。

    《小草千字文》為唐代懷素晚年所書,絹本墨跡,縱28.6釐米,橫278.6釐米,84行,1043字。

    不顛不狂,不急不躁,氣調尤為清逸,且中規中矩,字型大小一致。初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筆筆合於法度,脫去狂怪怒張,專尚平淡古雅。反映了懷素藝術創作上的另一種追求。明莫如中說:“懷素絹本千字文真跡,其點畫變態,意匠縱橫,初若漫不經思,而動遵型範,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

  • 9 # 睿強齊哥

    大家好,我是蟬山,草書是藝術,而且能代表中國書法的最高成就,是最高境界的藝術。第一,草書看似凌亂,其實卻是法度最為森嚴的,比如多一個轉折一個點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字。

    第二,看難度與書寫速度。毫無疑問草書是最難的,技法要求最高,要求在極高的運筆速度中體現出自己所學的技法和全部才情。正楷猶如走路,閒情逸致,而草書則是疾跑,物換星移。望上圖作品,觀者有空山驚飛鳥,飛蛇入叢的感覺,時而小溪潺潺,時而驚濤拍岸,這正是藝術所給人的感受,產生的共鳴。

    第三,看草書的線條,書法是線條的藝術,草書最能體現線條的個性。漢字是象形文字,看到漢字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對應的情景,這正是漢字的偉大之處。而草書簡化了筆畫,多是線條的連帶轉折,但是表達的物象一點也沒少,反而更令人浮想聯翩。而線條則是書法家經過成千上萬次的練習後提煉形成的,稱為內化之線條,體現出書法家的審美,性格,才智,這正是藝術所能表達的。碼字不易,請加個關注!

  • 10 # 千年蘭亭

    如果說草書不是藝術,那書法就不是藝術了。事實上,草書是書法中藝術性最強的書體。

    草書是因隸書的快捷書寫而產生,本是實用性很強的書體,在發展過程中,藝術性逐漸變強,在漢代時,就有人置疑其實用性不強。

    但因其能更好地表達書家的思想性,故歷經千年仍然深受大家喜愛,藝術性更是不斷強化。

    對於草書,我們一定要認識到,草書不是草率之書,更不是潦草之書,其筆法、字法、章法都是有極強法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賺了足夠的錢後就不會焦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