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東周到秦滅六國這段時期被分為春秋和戰國,但是分界線問題非常複雜!
13
回覆列表
  • 1 # 先秦史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這首簡單的朝代歌,寫盡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朝代輪轉、歷史變遷。如果背熟這首歌,就能博古通今那該多好。然而往往事與願違,有時甚至一個斷代問題就足以讓我們傷透腦筋,無疑春秋戰國的斷代就是這樣的問題。

    關於春秋戰國的劃分,其核心問題是戰國的起始(即春秋戰國的斷代)問題。史學界對於這個問題也是爭論不休,通常有以下幾個主流觀點。

    第一種是公元前481年。其依據主要是①:編年鉅著《春秋》的絕筆之年就是這一年。②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天下默許。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和文獻有顧棟高《春秋大事件》、楊寬《戰國史》等。

    第二種是公元前475年。這一觀點是目前最為主流的觀點,也是現在歷史教科書持有的觀點。其依據為①: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以此為戰國起始。②這一年為周元王元年。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和文獻有郭沫若《中國史稿》、翦伯贊《中國史綱》等。

    第三種是公元前453年。持這一觀點的人也非常多,主要依據是三家分晉。主要學者和文獻有金景芳《中國古代歷史分期商榷》等。

    第四種是公元前403年。主要依據①:司馬光《資治通鑑》以此年為戰國起始。②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持有這一觀點的學者和文獻有范文瀾《中國通史》、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等。

    總結以上四種觀點,我們發現春秋戰國的劃分依據無外乎兩點。第一,理論依據:史學界權威性著作紀年辦法;第二,事實依據:有非常影響力的歷史大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以理論斷代的依據是春秋、戰國名稱源於《春秋》和《戰國策》兩本著作,兩本著作的內容和影響不必贅述。以歷史事件作為斷代的辦法本身也不必多言,這裡的關鍵是找到“那個歷史事件”。以上述及到的歷史事件有四個①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天下默許;②周元王登基元年;③三家分晉;④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

    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天下默許。春秋時代,國君被殺也不在少數,但是齊簡公被殺,國內國外卻沒人去管,從此田氏更加肆無忌憚,田氏代齊的步伐大大加快。同時帶來了國際上的連鎖反應,晉國的“篡臣賊子”也加快權利和領土的爭奪,由六卿分權逐步演變為三家分晉的局面,韓趙魏三家也成為諸侯國,田氏代齊最終完成,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應該說,這個事件是具有開創性的,這是他最主要的影響力。

    以周元王元年為戰國起始。上文已經述及,《春秋》絕筆之年為公元前481年,而周元王繼位是和這個年代最接近的時間點。司馬遷以475年作為戰國元年,顯然是受到《春秋》和“禮樂制度”的雙重影響。他認為一個朝代的更迭是重大事件,應該以某個君王的完整在位時間為必要條件。個人認為,太史公是有以公元前481年為戰國起始年的傾向的。

    以三家分晉為戰國起始年。三家分晉是士大夫階級的成功逆襲,此後戰國七雄的局面也事實形成。

    以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國為起始年。這個事件的影響是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毀滅性的挑戰。霸權政治終結,戰國七雄的政治格局也最終形成。

    面對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從更深層次的地方尋找解決辦法,比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方面的鐵器的使用和推廣、井田制的瓦解等等。個人竊以為不妥,這些辦法的確在社會制度的劃分上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但是卻不太適合春秋戰國的劃分。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革不是斷代的必要條件。中國歷史從古至今不過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真正意義上的奴隸社會有無還有爭議)、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倘若都以社會制度變革為斷代依據,那麼中國的朝代就沒幾個了。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時期,斷代要兼顧整體性和區域性性兩方面。但是這個時期又不存在明顯的朝代更迭,所以對政治局面的最大影響力應該成為我們斷代的首要依據,這和以上四種觀點的依據是相吻合的。那究竟對政治局面的最大影響力是哪一事件?鑑於問題的複雜性,姑且採用排除法來降低難度,個人認為以周元王繼位為戰國起始年是首先要排除的,因為這一觀點本生來自《史記》,而作者太史公本身就有一定情感傾向,而且周元王在哪一年繼位似乎又有不確定性。其次要排除田成子殺死齊簡公事件,這個事件可能具有一種連帶效應的開創性,卻未必是這個效應的最重要事件。三家分晉從事實上完成了士大夫逆襲,君主變附庸的過程,七雄並立的局面也已經形成。三家諸侯獲得周王的確立完成了三家分晉的象徵性意義,這一點在周王仍是“天下共主”的情況下,還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這兩種觀點都很難取捨,個人更傾向於三家分晉,即公元前453年為戰國起始年。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它在學術上也是大放異彩,“百花爭豔,百鳥爭鳴”說的就是這段時期的學術現象。希望大家也能亮出觀點,讓歷史之花越開越好,歷史之歌越唱越響。

  • 2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什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歷史學家就爭論不休。

    有人以三家分晉為春秋結束,戰國開始。比如司馬光《資治通鑑》。認為三家分晉標誌著禮樂制度的徹底崩壞,從此周王是的權威徹底衰落,各諸侯國自行其是,由此進入戰國,就是以公元前403年為戰國元年。

    在趙魏韓三家正式分晉以前,其實就已經發生了老牌諸侯國政權更迭的事情,比如三桓專魯田氏代齊。它們標誌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和奴隸主貴族的衰落,從此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由此還有的人以周定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公元前四七五年即戰國元年。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主要由郭沫若他認為隨著中國鐵犁牛耕的出現,中國的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星星地主階級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來引導社會發展。公元前476年是戰國元年。我們現在,大多數的歷史學者,也認為公元前476,475這兩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但是還有人持不同觀點。

    還有人以公元前481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還有人以公元前462年,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這都是小部分學者的部分觀點,在此就不作介紹了。

  • 3 # 林子說歷史

    春秋戰國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可稱的上,是大亂世的時代。這段歷史是從西周滅亡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既然說春秋和戰國,那它們肯定是有不同的。春秋與戰國也是以這些不同而分界的。

    歷史事件為分界線

    這段歷史有兩件很醒目的事件。一個是韓、趙、魏三家分晉,二個是田氏代齊。

    ①三家分晉是由於晉國異姓臣子功勞很大,晉國君主為獎勵他們的功勞,把大片的國土分封給這些功臣。而國君能撐握的實力慢慢變小,直至全部國土,被六個大臣撐控而成了傀儡。

    這些大臣們都想擁有更多國土。經過長年累月的戰爭,最後只有韓、趙、魏三家生存下來。之後三家一起滅掉晉國,成立了韓、趙、魏三個新的國家。

    ②田氏代齊的田氏也是齊國的臣子。田氏也是透過在齊國的經營和功勞,使自己的領土越來越大。最後滅掉原來的齊王,田氏成為了齊國新的統治者。

    爭霸與爭雄為分界線

    春秋爭霸與戰國爭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要名,一個物實。

    ①春秋爭霸爭的是大哥的位子。它們都不是以消滅多少國家,和戰領多少土地為最高榮耀。而是以誰被大多數的國家,承認自己是最強、最大的大哥,為最高榮耀。

    說白了就是爭個大哥的名份而已。春秋雖亂,然沙場爭戰很少有,那種不死不休的慘烈局面。爭霸時都是適可而止。

    ②戰國爭雄爭的是惟一。這時候他們己經不在乎名聲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土和人口,與統一天下的可能。

    國與國之間,都想把對方徹底吃掉,讓對方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就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這時的戰爭,出現了很多次十萬人、幾十萬人的大場面。

    改革變法為分界線

    春秋改革與戰國變法,都是為使國家富強而做的改變。但是改變的力度完全不同。一個是稍有改變,一個是徹底改變。

    ①春秋改革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稍有改變之後,可以爭一爭大哥的位置。所以春秋五霸雖都有攻革,但是力度並不大,只能算是稍有改變。

    ②戰國變法是想辦法,改變原來的基礎。使其產生核裂變,至使國家迅速強大。這時它們的改變之所以大,因這時己經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 4 # 月亮之上有愛

    戰國開啟的標誌是三家分晉。

    春秋時期,晉楚南北對峙爭霸的兩極格局最終打破,有點類似於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因蘇聯解體而終結,區別在於蘇聯解體後世界形勢是一超多強,而魏趙韓肢解晉國後,東周虛王之下,七雄爭霸,此時的秦國尚未改革遠在西陲艱難掙扎,齊國因田齊代姜正在內部消化,楚國虛胖的體型陷入內鬥,燕國習慣於打醬油,齊楚燕韓趙魏秦,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爭霸天下中勝出,區別春秋時期爭霸的是諸侯已經不再滿足於當“方伯”,不再滿足於小諸侯國的納貢,時代主題已經是“亡國並地”,取周天子而代之。

    春秋時期,除了南蠻楚國僭越稱王,晉、齊、秦、鄭、燕、宋等國還是比較尊重名義上的周天子,戰國後魏、齊徐州相王,魏國、南韓、趙國、燕國和中山國五國相王,諸侯國君已經不再把東周天子當回事了,苦逼的東周只能在大國陰影下苟延殘喘。

  • 5 # 跪射俑

    公元前403周天子正式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國,此時春秋結束,戰國開始。《資治通鑑》中就以此為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

  • 6 # 月明如昔

    一、以年份

    一般認為周元王元年、前475年為戰國開始年份。

    二、以事件

    三家分晉

    晉國到文公時期實行三軍六卿制,雖然前期對晉國霸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後期卿族開始坐大,壓過本身就人丁凋零的公室!以至於崛起了範氏、中行氏、智氏、趙氏、魏氏、韓氏為首的六卿,但他們內部也不團結,互相傾軋,到春秋末年,智氏聯合趙魏韓打敗中行氏和範氏,一家獨大,更不安分,還想拿下剩下的三家統一晉國。韓趙魏也看出了智氏的計劃,於是三家聯合把智氏消滅了!

    到前403年承認他們諸侯地位,歷史走向一個兼併更激烈的時代!

    田氏代齊田氏的祖先是陳國公子陳完,於齊恆公的時候來到齊國避亂,後來開始收買人心,大斗出小鬥進逐漸贏得了百姓的支援!到前386年田氏流放姜齊最後一任國君齊康公於海上,同時又在魏國的幫助下被冊封為諸侯,從此七國格局徹底形成!

    三、以思想

    因為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導致以周禮約束各國的體系徹底崩潰,人心思變,更加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禮法變成了功利。戰爭也更加為政治服務,不再像春秋一樣,滅國成了常態;各國為自保圖強,興起了一輪輪變法;同時百家爭鳴,為發揚自己一派的精神,獲得統治者支援,遊走於各國之間,使政治,軍事,科技越來越功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臉上哪些部位有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