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荒山無泉
-
2 # 明越清泉
這就是句大實話。法官也恨碰瓷的壞人,又不能教你不扶,只好用此話提醒大家,特別是老實人,扶,可以,但得保護好自己,別被壞人訛!
-
3 # 你笑起來真好看話心理
回答;不是你撞得,你為啥要扶。是什麼意思呢,是把自己的做的好事進行歪曲,原本是好心救人,幫助別人。
這句話出現的事例在彭宇案裡,當時引起了社會巨大的反響與轟動。
2006年11月20日上午9點30分左右,在南京市83路公交車水西門廣場站,兩輛83路車前後進站,南京市民彭宇在第一輛車上,車進站後,後門開啟,他第一個走出車門。66歲的老人徐壽蘭拎著保溫瓶,趕去搭乘第二輛83路車,她行至彭宇所乘坐的那輛車的後門附近位置跌倒。
徐壽蘭如何跌倒,她與彭宇是否發生相撞,沒有任何第三方能提供確鑿見證。此案唯一的目擊證人陳老先生在案發時也參與了部分救助,據稱當時他也沒有看到徐老太當時如何倒地,在他看到彭宇上前幫忙後,自己也上前幫忙,並打電話叫老人的兒女過來,整個過程大約半個小時。彭宇將徐壽蘭扶起送往醫院,檢查結果表明徐壽蘭股骨頸骨折,需進行人造股骨頭置換手術。診斷結果出來後,徐壽蘭向彭宇索賠醫療費,遭到拒絕,並在各種調解失敗後,在鼓樓區法院提出民事訴訟。彭宇則稱自己好心幫助那位老太太,將她扶起送她去醫院,卻反被誣。案件被媒體曝光後,迅速成為熱議的網上話題,一些網友表示相信並支援彭宇,並感慨現在好人不好做。對於以後遇到有老人摔倒的情況是否上前救助,網上展開了激烈辯論,這一案件被網友稱為南京彭宇案。2012年,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劉志偉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介紹了“彭宇案”的基本事實,指出彭宇確實與當事人碰撞。時隔五年,彭宇案真象浮出水面2012年1月在《瞭望新聞週刊》的文章中,彭宇表示在2006年11月發生的意外中,徐壽蘭確實與其發生了碰撞,並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
為什麼社會公眾會認為彭宇是被冤枉的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其二,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譁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其三,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臺、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資訊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從這件事情發生以後,社會對扶人這一原本是好心,善意。助人為樂的舉動望而卻步,扶與不扶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演變成了社會的大問題,每個人都會考慮,扶人可以,但是扶人的後果誰來承擔,自己會不會被訛詐。就像沈騰小品扶不扶的角色;過路騎車人對郝建說過的那幾句;快跑,我扶過仨,結果呢?過路人:這麼跟你說吧,哥以前開的是大奔!這句話的背後,道出了騎車人扶人背後的辛酸與無奈,做好人的不易。
說說我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一天晚上,一個60多歲的老頭因為喝醉了酒,摔倒在路邊,滿臉都是血,卻無人敢扶,有人悄悄地打了110報警電話,警察的到來才把他給扶拉起來,拉他起來的時候他還說了一句;感謝政府,感謝黨,還有人民的好警察。接著就撥打了120,等待120的救援。對於這種情況,年紀又大,又喝醉了酒,意識不清醒的人,老人一般記性都不好,而且頭上還出血,誰也不敢貿然上前扶起,承擔巨大的風險,況且自己也不是醫生,給對方造成二次傷害或者被對方訛詐,本著趨利避害的想法,報警撥打120是最穩妥的方法。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更何況還是路人,所以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有原則和底線,避免自己被訛詐。
-
4 # 天馬909張冰河
這句問話,是赤裸裸的對人性善良,仁愛,道德公開的質疑和挑釁。是被豬屎糊了眼睛,狗屎填滿腦殼的人,才會有此一問。
好象人類社會,只有有利可圖的事,才可能去做。否則都要懷疑其動機不純。造成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是反人類反社會的言論。
-
5 # 李蒙太
這個世界人人對物質的熱愛已經達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了,真情變得越來越少了。有時候我們經常在路邊看到可憐的老人橫臥在公路上,心情卻變得猶豫沉重,不知道該怎麼辦,想去幫助他,又怕他會訛上我,不幫他覺得良心又過不去,這便成了一件很為難的事情。
我們多麼希望人們不再對物質慾望那麼強烈,人人付出的真情多一點。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一些。這樣再遇到有受傷的老人,我必定義無反顧的去幫助他。其實以我的性格哪怕是他有訛我的跡象,我也會去幫助他,我是不能見死不救的,因為我相信老子說的話:”你付出的越多,大自然回報你的也會更多”。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
6 # 貴族dove
撞不是內心意願發生的事情,也是不可控的,而扶是考驗一個人內心的事情,是想不想、願不願、可控的事,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身邊人,有句話說得好,你希望你所處的環境如何,你就按你希望的去做,
-
7 # 蘭陵199547446
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不管什麼原因,既然被撞在地上,他爬不起來,甚至還受了傷,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既然遇到了,扶他起來是完全應該的。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麼一件救死扶傷,人人有責的美德美行卻被大打折扣,原因在於,有那麼幾個道德缺失者,不惜突破做人的底線,撞倒他的人他不去追究,反而恩將仇報,將毫不猶豫扶他起來甚至送到醫院救治的人,誣陷為撞倒他的人,不明真相的傷者家屬群起而攻之,這本來是不該發生的事情,卻時有發生,有的甚至訴諸公堂,悲哀呀!加之人們一傳十 十傳百,越傳越走樣,這種情況下,確實很傷見義勇為者的心,做了好事反遭訛詐,他們的心在滴血,誰為他們買單?可喜的是,各級政府對見義勇為者給予堅定的支援,並給予一定的鼓勵,對訛人者尤其是碰瓷者進行相應的教育或懲罰,從而大力的弘揚了正氣,讓見義勇為者心不再滴血。總的來說,社會上還是好人多,見不得Sunny的醜惡之流必竟是少數,隨著人們的日益覺悞,他們必將沒有施展劣行的市場。救死扶傷,見義勇為的精神必將發揚光大!
-
8 # 李應年
這句話說的太欠缺考慮,曾有一時對社會造成了傷害困陏不良效果明顯使社會主義國家失去了傳承美德,好多時人間出現了事不關己得過切過之說,使人民群眾的確出現正能量睏乏,人們遇到跌倒的人不是趕快扶助而是快快走之,所以說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
9 # 我是小甘
當你看見一個人被車撞倒,傷患者有生命危險時,你扶與不扶,這個問題,在當今社會已爭論多時。
到底應該扶與不扶,有些人只不過是怕承擔後果罷了。就如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一樣,農夫好心救蛇,最終反倒被蛇咬一口。這樣的例子在當今社會有許多。
有些人為了救人,最後反被傷者或傷者家人告上法庭,輕者自已被付醫療費,重者自已被判重罪等。這令救死扶傷者、助人為樂者、想做好人幫助別人者心寒。
如果長期如此下去,誰還敢幫助別人?誰還敢助人為樂?誰還敢救死扶傷?這樣對社會的穩定特別不利。
我們應該共同起來對付那些損人利已,陷害別人的人,在法律上應當加以重罰。當別人發生了事故,我們幫與不幫或扶與不扶的同時,首先要考慮自已為了幫助別人,自身有可能發生的後果外,最好還要有現場第三方證人作證或用相機拍照取證的情況下,再實施救人。
-
10 # 曠野疾風123456
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已經成為中國道德滑坡的一個重要分界線。從南京鼓樓區法院對彭宇案的判決,就已經開始了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大討論,輿論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老人摔倒,應該去扶。很可惜,這種正義的呼喊被不敢扶,要扶家裡必須要有礦的呼聲所壓倒。老人摔倒了不敢扶,不能扶,冷了多少華人的心,中華民族什麼時候會這樣,老人倒了不去扶,天理難容啊!從那以後有多少老人摔倒沒有人去扶而遭到死亡?又有多少老人在冰冷的街道上遭受病痛和屈辱?一個案件的推理,一個案件的波及,足以使中國的道德倫理倒退幾十年。你說,這句話的影響有多大!一個不尊老愛幼的民族,據此打上了一個深深的烙印,這需要多少年的教育才能使尊老愛幼的傳統發揚下去呢!社會需要文明道德,社會需要尊老愛幼,因為,和諧的社會需要溫暖,需要扶一扶,因為,我們都有年老的那一天!
回覆列表
帶來的影響是,看到老人在街上跌倒再沒人敢扶。
而且,還對喜歡做善事的人,象是提出一個警告,別隨隨便便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