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
2 # 餘千蘭
相關部門要求單位對職工進行體檢,發一個體檢申請單,但是自己拿錢,算了,還要自己拿錢,自己隨便填上交差就可以了,自己拿錢體檢不划算!這種情況不少見呢!
我們科室一20多歲的護士,其父親43歲,就如上所說,幸運地是女兒勸父親體檢下,也花不了多少錢。體檢結果只有肝不正常,其餘均可以。
有乙肝小三陽,並發現肝臟有一佔位性病變,考慮肝癌,但是患者沒有任何不適表現。體檢是在一家縣醫院進行的,為了確診,把相關檢查結果(肝CT等)拿到市醫院去看,專家仍確定是肝癌,並囑儘快手術。可是家裡的經濟並不富浴,決定在縣醫院住院,請市裡的專家來手術治療。
就在準備手術的過程中,時間過去了1個多月,讓人害怕的事出現了,肝癌病灶快速的長大了!(要是發現晚了後悔的),必須立即手術!術後患者在重症監護室觀察了4天,出現了高熱不退,但最終還是康復出院,直到現在,患者身體情況非常健康。試想,要是沒有體檢,沒有發現肝癌,可能在短時間內(半年左右)病灶長大擴散、轉移,手術的效果肯定不好,有的也許就此失去了手術的機會!乙肝肝癌晚期大多在短時間內折壽,有的幾天,有的1個月,有的幾個月,有的2年多,但多是非常痛苦的離世。
不要聽一部分人說體檢無用之說,特別是患有基礎疾病(如乙肝)的人,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40歲以上的健康人群,建議定期體檢,對防癌,早發現癌,早期治療癌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
3 # 李愛琴營養師
今天借《全國腫瘤防治周》來分享一下平時所遇到很多有關癌症的謠言。大家每每聽說這個能致癌,那個可致癌,都非常的小心,致使生活中處處小心。畢竟人們對癌還是很膽怯1。這兩種現象最常見,比如:
熱飲杯蓋子致癌
年輕人都喜歡的。單位小朵喜歡喝咖啡,就是那種熱飲。有人就經常拿她說事,”這樣的杯子蓋不行,容易產生致癌物”小朵也索性來一句,”我又不是天天喝,哪那麼在意”。到底真相是什麼呢?
其實說杯蓋、杯子,那肯定就是塑膠製品了,塑膠水杯和杯蓋主要材料為聚氯乙烯,在生產過程中確實會有少量的苯乙烯單體未能完成聚合而殘留在成品內,但苯乙烯單體只有在達到一定量的前提下,才可以危害到人體。根據研究資料,對於一個60kg重的人每日最大容許的苯乙烯量為2400ug,也就是說,如果要想達到這個量的話,每天要107個這樣的熱飲杯,一般不會達到。再說了,苯乙烯單體的遷移與接觸的溫度或食物中油脂含量的高低,以及接觸的時間長短有關。而咖啡、奶茶等熱飲,從裝入杯子到消費完,時間一般都很短,其杯蓋和熱飲的接觸也有限,一個杯蓋所溶出的苯乙烯的量還不如喝一瓶啤酒和吸一根香菸所釋放的多。所以大可不必但擔心。
微波爐加熱會致癌
我是營養師,家裡,單位都會有微波爐的,上班時間緊張的前提下,做好的早餐來不及吃,都會利用微波爐加熱的,很多人都會擔心的問:”聽說微波爐加熱會致癌的”是真的嗎?
其實,大家擔心微波爐致癌也是因為微波爐輻射所引起的,一聽到輻射,就會聯想到核輻射,都擔心的要命。其實大家對輻射還是較陌生的,輻射只是一個能量的稱呼,熱的傳播,我們平時用的電器,比如電視、電冰箱等都有輻射,從本質上來說,太Sunny也是一種輻射,他們的差別只在於頻率的不同,手機、電腦、電視等,他們的輻射比光還小,是一種電磁輻射,微波能量,和X光,放射同位素所產生的輻射是不一樣的,X光雖然是電磁波,但頻率比微波爐要高很多,放射能量也高,放射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會釋放出粒子,因此會讓生物體產生癌變。所以微波爐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也不會對食物有致癌物產生。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比如和上述同一類的手機輻射致癌,還有什麼吃味精緻癌等等。
總之,很多謠言都是因為成分本身致癌,但沒有考慮到外界因素和數量所導致。所以,大家還是要理性的去看待這些謠言。
回覆列表
經常能聽到周邊的人說:這個會致癌,那個會致癌;這個別吃了,那個別吃了。彷彿生活中一切食物都不能吃了,好吧,那都不能吃了,豈不是要餓死了!
你心裡一定也在困惑,網上和手機上看到的這麼多和癌症有關的“知識”,到底孰真孰假?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
紅酒能養生?
我們都知道紅葡萄酒中富含白藜蘆醇、黃酮類、多酚類等功效成分,這些成分都是不折不扣的健康“法寶”。另外,不同品種葡萄釀成的葡萄酒中的功效成分組成及含量差異懸殊。若功效成分含量較少,那紅酒的養生功效也就微乎其微了。
我們並不否認紅酒中的功效成分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而是其以偏概全的說法,忽視了一個事實:酒精是重要致癌因素,啥酒都一樣!
大量資料和既往研究證明酒精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頭頸癌、肝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等有直接關係,同時它極可能會引起胃癌和胰腺癌。比如,來自2017 年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最新資料就顯示了:41% 的口腔癌、23% 的喉癌、22% 的肝癌和 21% 的食管癌均於飲酒相關。
酸性體質易患癌症?
這個說法是典型的三分真混入七分假的忽悠流程,酸、鹼的區分是近代化學的基本成果,但不學醫的人恐怕真不知道人的酸鹼度是個什麼狀態。而且,只要區分酸鹼就能對應健康與否,切合了人們簡單理解的需要,所以這個說法輕易就流傳開來。
簡單的闢謠一下吧,首先人體各部位的酸鹼度是有差別的,但是每個特定部位的酸鹼度是基本穩定的,(除了個別位置比如胃腸道內會隨著消化液和食物成分變動較大外)。這理論也不可能是測量人的胃液來檢測人是否健康,因為醫院是不會隨便去取病人的胃液查酸鹼度。有些“專家”大肆宣揚“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充套件”。“酸鹼體質”理論的出現,獲得了莫名其妙的追捧。
事實是,人體的平衡是非常微妙的,如果血液pH值小於7.35,這不是所謂酸性體質,醫學稱為酸中毒,具體可以分為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
另一方面,當pH值大於7.45,也不是所謂鹼性體質,更不是健康狀態,醫學稱為鹼中毒,同樣可以分為呼吸性鹼中毒和代謝性鹼中毒,如果身體不舒服,是需要及時要到醫院治療。
醫生得癌都不化療?
網傳在一項醫生調查中,81%的腫瘤科醫生都不願意化療。
但這個調查發生在30年前,那時順鉑化療剛興起,療效不明,副作用大,因此醫生對它的使用產生爭議。但十年後,順鉑化療的療效逐漸得到認可,副作用控制的非常好。
此時,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做了同樣的調查,願意使用順鉑化療的醫生由19%增加到了64.5%。到今天,化療作為寫入各類腫瘤治療指南中的一種療法,副作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總體來說,化療在腫瘤治療中處於重要地位。在癌症治療時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方法,是否選擇化療,這完全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豆漿含雌激素會導致乳腺癌?
這個謠言最大的bug,就是它混淆了豆漿裡的植物雌激素與動物雌激素,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質。
植物雌激素不致癌、還抗癌。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被俗稱為植物雌激素,是因為植物雌激素的結構與人體雌激素中的雌二醇相似,並且與人體雌激素受體有親和力,故而把它們稱之為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起著神奇的雙向調節作用。人體內的雌激素不足時,大豆異黃酮會以“補充”的方式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增加雌激素效應;當人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時,大豆異黃酮又會以“競爭”方式與雌激素受體結合,擠掉活性較強的人體內的雌激素,讓其無“用武之地”,而“成功上位”的大豆異黃酮雌激素活性又很弱,因而可以達到抑制體內雌激素的作用。
因此,從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角度講,大豆異黃酮類物質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大大降低乳腺癌發生的風險,是不折不扣的天然防癌抗癌物質,還對乳腺癌患者病情的恢復有幫助。
癌症是可以傳染的?
事實上,癌症是基因突變導致的,並不能直接傳染。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非常精密,它能識別機體自身的細胞,並對所有外來入侵病毒、細菌等進行攻擊、清除。到目前為止,國際上還沒有任何的科研證據能直接證明癌症可以透過親吻、接觸、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來傳染。
但病毒感染確實是一部分腫瘤發病的誘因,例如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導致肝癌,HPV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有關。所以,預防病毒感染對預防癌症的發生是有益處的。
吃微波食物會致癌?
這一謠言的出現可能是基於人們對輻射的恐懼。
事實上,微波爐加熱的原理只是物理加熱,這種加熱方式本身讓食物從內到外變熱,但不會讓食物產生化學變化,是透過微波輻射來引起食物內分子間的摩擦、震盪,產生熱量。因此,微波爐加熱,也就不會產生所謂的致癌物。
而微波爐洩露出來的電磁輻射微乎其微,而且穿透力極低,不會危害健康更不會致癌。手機同樣是電離輻射。
多吃抗癌食物能抗癌?
癌症的發病原因複雜且多樣,單憑吃幾種食物就能達到預防甚至治療癌症作用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有些食物中含有的抑制腫瘤、抗氧化、抗炎症的功效物質確實具有一定的抗癌價值,如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黃酮類、多酚類物質,綠茶中的茶多酚,但並不表示它們就一定能抗癌,而且這與抗癌物質的攝入量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要考慮過多食用某種食物帶來的危害。
因此,拘泥於吃某種食物能抗癌的做法非常不可取,但健康膳食、均衡營養確實能夠降低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