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汽車三國
在節能的全球大背景下,新能源車型成了眾多汽車廠商的研發方向,有相關技術儲備的車企直接上純電車型,沒有相關技術儲備的車企只能走混動這條折中的路子。但是本質上來說,這兩者其實是殊途同歸的,那就是讓車輛擺脫“燒油產生汙染”的困擾。
插電混動車型的優勢與劣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混動車型本身是一種折中方案,畢竟在目前的情況下,純電車型在續航里程方面還沒有徹底能夠讓消費者放心,實際續航里程能超過500公里的車型寥寥無幾。更重要的是,在純電汽車領域,前面已經有特斯拉這樣的車企遙遙領先,後面還有一眾造車新勢力你追我趕,反而是傳統車企大佬們在這一塊有些落後了。我們來看看到現在為止傳統車企們都推出了哪些純電車型,什麼純電Golf,純電Sylphy,純電CHR,反正看了一圈都是用燃油車的架子趕出來的,這樣的車就算是車企吹得天花亂墜你會買嗎?就好比一隻雞生了一隻鴨蛋你敢吃嗎?不管你敢不敢,反正我是不太敢的。
既然純電車型這一塊還要再等等,那車企們就要另外想辦法了,畢竟時間不等人,政策更不等人啊,如果再不把油耗降下去,那以後這燃油車也別想賣了,那就回過頭來搞混動吧,可是這些車企這個時候才發現,最方便實用的油電混動方案在十多年前就被人家日本豐田壟斷了,唯一一個能突破壟斷的本田居然也是個日系車企,你說氣人不氣人,也就是說,他們日本人已經把油電混動這條路堵死了,沒辦法,各家車企就又找了一條相對來說在研發上最簡單的路——插電混動。
插電混動車型有什麼優勢呢?對車企來說,這個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研發相比油電混動以及現在從頭來搞純電車型都是要簡單便宜得多。而且插電混動技術在降低油耗,尤其是降低測試油耗的時候有著非常大的作用,這一點對於車企來說簡直是太有吸引力了,巨大的誘惑擺在面前那還等什麼,那就趕緊上馬吧。
那對消費者來說,插電混動車型有什麼優勢呢?首先插電混動車型的油耗要比純燃油車要低,前提條件是你必須有充電樁能夠給你的車充電,其實這一點非常好理解,如果有電池有電的話,那你的車就可以在急加速或者起步的時候靠電動機助力,這個時候發動機的壓力自然也就小了,但是如果電池沒電的話,那除了徒增出來的重量之外,插電混動系統並不能給發動機幫忙,那油耗只會不降反增。
其次呢,就是插電混動車型的動力會比純燃油車更強,但是也僅限於電池有電的時候,至於電池沒電的時候嘛,那就真的不怎麼樣了,畢竟車企給插電混動車型搭配的發動機都是要比同價位燃油車動力輸出稍微弱一點的,更誇張一點的同價位的寶馬X1還是四缸的2.0T發動機,如果是插電混動版X1的話那就直接變成三缸的1.5T了。
當然,你千萬別天真的以為插電混動車型的發動機就必須要弱一點,技術上不是沒辦法實現,不然也就沒有凱迪拉克CT6的30E車型和沃爾沃S90的T8車型了,說白了,不是沒辦法把動力給足,還是一個字“錢”鬧的。
插電混動車型的前景如何插電混動車型的前景如何呢,這一點我們也不去做人為預判,我們舉一些例子大家就可以自己判斷了。大眾MEB平臺的首款車型ID.3即將量產,預計到2025年,大眾電動車銷量將會達到300萬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即將在年底實現Model 3的100%中國產化率,明年還將引進Model Y中國產,未來上海超級工廠一期的年產量將會達到50萬輛;蔚來汽車與合肥市簽約,蔚來汽車總部落戶合肥,合肥為蔚來提供了超過100億的融資。
上面那些新聞都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也就是車企包括相關部門最終看好的都還是純電車型,對我們消費者來說,10年之後一輛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夠輕鬆達到1000公里,快充也只需要15分鐘以內的時候,你還會去選擇一輛插電混動車型嗎?
以上
-
3 # 行之御風
新能源汽車多年前還只是雜誌中的圖片,今天忽然就滿大街跑了,科技進步實在是太快了。在此不聊專業技術,有興趣可以自行搜尋眾多大神的專業科普,我從更通俗一點的角度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所謂新能源汽車種類還是很多純電動(BEV)出現最早,在汽車上的應用甚至早於內燃機,後來技術發展慢,讓位給柴油、汽油發動機了,油電混合(HEV),PHEV(插電混合),氫燃料電池(FCEV),如果氫內燃動力(HICEV),太陽能,油電混合代表車型豐田普銳斯,早期版本的COROLLA雙擎,插電混合的技術路線就比較多了,也是目前各個車企重點發展的方向,氫燃料電池技術最早是德國海軍用於潛艇的電池技術,現在普及開了 被認為是純電動技術的另外一條重要技術路線,氫內燃動力就不提了,消費比太差,已經被淘汰。
重點來了,為什麼現在各個品牌都在大力推PHEV技術?先說大背景,全球節能環保要求提高,同時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特別是對於我們中國,經濟繼續發展完全與石油捆綁將危及能源安全,而且傳統內燃機動力行業我們落後太多,汽車產業沒有新的突破仍然依賴外資技術,將永遠為別人打工,其實這裡面更多的是國家戰略問題。至於歐美品牌現在也大力搞PHEV(插電混合),除了更專業技術對比以外,我說兩點:1、HEV油電混合技術豐田起步最早,起點也高,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技術壁壘,也就是多層的專利技術保護,其他車企想突破這個瓶頸難度很大,而且商用化的經濟性風險也高,不如另闢蹊徑(本田是個例外,技術宅男賊心不死,結果還真搞成了)。2、BEV純電動技術才算是重新起步,特別是電池的效能還遠不夠理想,導致純電動車與燃油車在易用性上的差距比較大,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投資推廣充電設施等基礎設施,這不是汽車製造企業能獨立處理的,節能減排和環保的法規卻越來越嚴苛,燃油車雖仍有一定潛力可挖,但遠水不解近渴。所以綜合以上兩大因素,眾多車企只能走插電混合動力這條路先過渡,待各類電池出現技術上的革命性突破再轉向純電動。
目前發展水平的對比,總體上的感覺是日系(主要是雙田)技術更穩健,動力性雖不是很突出,但是節能性更好,總體更均衡,歐洲的技術路線動力性更強,美系在這方面差距明顯一些,主要精力都用在純電動上面了。各類PHEV的前景都是不存在的,包括HEV在內統統是過渡性技術,終極路線還是純電動,只不過是依賴的電池種類不同而已,由於新技術的風險實在太高,大家都是兩面下注,鋰動力(包括其他正在開發的新概念的固態、單體電池等)電池和氫燃料動力電池。
至於這個過渡期需要多久主要看電池的效能何時達到臨界點(一般認為電動汽車在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達到至少800km以上)以及配套充電設施的建設密度什麼時候能滿足大多數人的使用要求,之後純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那是並非出現其他型別的新能源汽車全部消失,只是比例很低而已,說不定燃油車也會進化到一定階段而繼續存在
回覆列表
PHEV·插電混動汽車有三大優勢內容概述:兩類引擎轉化效率,PHEV執行模式,REEV技術定位。
自主品牌以比亞迪為代表,合資與進口汽車以寶馬、吉普、沃爾沃與保時捷等品牌為代表,這些車企都在轉型PHEV插電式混動汽車;甚至有些車企公佈的全面停產燃油車規劃就在近期,之後則會以混合動力汽車過渡,最終實現全面電動化。PHEV技術有什麼亮點能夠替代燃油車呢?在不考慮製造成本與產品定位的前提下,優點至少有三點。
節油內燃機熱效率35%左右電動機轉化率95%左右等效油耗換算比例為「1L=3kwh」,也就是一升油約等於三度電。按照普通A/B級尺寸2.0T排量的燃油車為參考,百公里油耗至少是在≥10L的範圍內,也就相當於百公里要消耗30kwh的電量,其中只有(30×35%)的小部分實際轉化成為了驅動力哦。
電機能量轉化效率高達95%,也就是說假設車輛以上述燃油車相同的標準行駛,在推重比與風阻係數完全相同的前提下,其需要的驅動力也是(30×35%)。但因為轉化率高出了平均2.71倍,那麼實際消耗的能量則可以等比例降低——也就是0.813kwh左右即可達到相同標準。當然實際轉化過程中會有很多因素增加損耗,所以真實一些的平均值可以達到15kwh/100km!
結論:相同的汽車使用內燃機驅動,百公里需要消耗「10L·30kwh」的能量。使用電機驅動只需要消耗平均「5L·15kwh」左右的能量,那麼是不是說電動機能節省一半的能源呢?其實至少都可以節省一半,因為真實情況下的2.0T-B級SUV/MPV/ORV等車型,以稍微激進一些的風格駕駛都能達到15/20L/100km區間。也就說電動機能夠節省⅔~¾的能耗。那麼在汽車消耗燃油最多的起步或加速狀態中,以電動機作為主要驅動力,是不是就等於倍數級降低內燃機的燃油消耗量了呢?這就是PHEV系統能夠節油的核心因素。
進階模式EV純電駕駛HEV油電混合REEV行車發電優秀的PHEV系統一定要能夠做到上述三種模式的切換!純電駕駛自然無需贅述,100公里左右的續航能力可以滿足大部分使用者日常通勤的里程需求,所以一年內至少80%以上的時間是用不到油的吧。而利用專用樁充電的費用可以低至幾分錢一公里(電價低),節省開支真的是看得見的。
重點:HEV模式的效能體驗往往會更好,當然不包括ECVT(雙擎E+)系列,這些使用NA米勒迴圈的系統實在過於差了。普通的PHEV車輛能夠以高效率電機和低效率內燃機同時輸出動力,實現的標準基本為「1+1=3」;而且電機在起步瞬間即可爆發峰值扭矩,對於效能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也才有5.9秒破百的秦、4.3秒2.4噸就能破百的唐DM等等。
REEV定位普通並聯式PHEV系統可以實現增程式駕駛模式,但是因裝備的BSG電機最大也不夠25kw,某些品牌的BSG地址10/5kw。這種發電效率只能滿足中低速駕駛時的增程,所以主要作用還是為了降低綜合能耗的存在——重點是為提升車輛的效能表現。而如果不考慮車輛的極限效能,以常規的7/8秒破百的水平打造混動汽車,REEV是不是理想的選項呢?
REEV系統的內燃機只用於恆定轉速執行發電,是取消了傳統變速箱不參與驅動的定義。這種系統只能依靠電機驅動,所以效能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下降,即使是30萬級的理想ONE也只有六秒多的成績。不過有這種效能其實對於大多數使用者而言也就夠用了,那麼在減去變速箱、使用小排量內燃機作為增程器,實現全節油模式執行的增程式汽車是不是大幅降低了製造成本呢?
總結:參考ONE這臺SUV,其真實駕駛應當在20/25萬區間,因其純電續航里程超過150公里。如果降低到≤100公里的標準,同時打造A0/A/B級普通代步汽車;這些車的價格就能低至10萬左右,增程式汽車將會是未來油耗最低的入門級選項。PHEV則是主攻效能的中高階車型,區別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