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史君

    關於中國和日本的交往,早在漢朝時期便開始了。到了唐朝,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進入了繁榮發展時期,而日本則處於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變革時代。日本鑑於唐朝發達的文化和成熟的政治制度,於是便派人前去唐朝學習。自此,中日兩國的交往出現了高潮。

    遣唐使——中日雙方交往的主要媒介

    公元630年,日本首次派使者前往唐朝,此後直到公元894年,在這二百六十多年的時間裡,日本共派“遣唐使”的次數達到十三次。除此之外,日本還派船迎送唐朝的赴日使者六次,總共十九次。

    在初期的遣唐使團中,規模並不是很大,每次僅一二百人,一兩艘船。而到了八世紀以後,遣唐使團的規模開始增大,每次一般有五六百人前往,乘坐的船隻由兩艘增加到四艘。當然,除了人數上的規模外,使團的組織也更加多樣化,除了一些必要的官員之外,還有留學生、醫生、警衛、翻譯人員、僧人等。當時由於是乘木帆船渡海,所以還有大量的船匠、水手、舵師,這些人佔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另外,前往唐朝的留學生數量先後達到了一百三十二人次。 △遣唐使團遣唐使作為中日雙方交流的媒介,他們來到唐朝後,十幾年、幾十年地生活在這裡,對唐朝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都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為唐朝時期中日友好往來奠定了基礎。

    公元645年,日本開始實行封建改革,史稱“大化革新”。大化革新時期,日本派遣的留學生、僧人以及一些訪日人士在來到中國後,將唐朝的律令制度、學術文化、科學技術以至某些風俗習慣,都陸續帶到了日本。

    在政治上:日本參照中國的制度,實行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在經濟上:日本參照唐朝的經濟制度,實行班田法和租庸調製。

    城市建設上:日本仿照唐長安城,先後營建了兩個都城,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奈良和京都。這兩個城市的佈局基本和長安城一樣,全城分為東西對稱的兩部分。其中,“坊”為住宅區,又分設東西兩個商業區。基本上就是長安城的縮小版。

    文化方面: 日本早在五世紀就已經開始使用漢字進行交流了。但是,在學習了唐朝的楷書和草書之後,他們透過簡化融合,形成了新的表達記述語言的文字,叫做“假名”,而稱漢字為“真名”。這些新的日本字同早已使用的漢字一起,對日本變成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了日本人民表達思想的主要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唐朝的繪畫、書法、音樂、舞蹈藝術,以及正月飲屠蘇酒、端午飲菖蒲酒、七夕、重陽等節令活動,都先後傳入日本。

    以上種種,都是中日友好往來的見證。當然,這跟唐朝強大的是分不開的。

    前面說到,在前往唐朝的一些留學生中,有些人大半輩子都生活在唐朝。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名叫阿倍仲麻呂的日本友人。

    公元717年,剛滿十九歲的阿倍仲麻呂來到了長安,他被安排在太學讀書。學業完成之後,他便留在唐朝任職,一直沒有回國,後來擔任了唐朝的秘書監,負責唐朝有關圖書的一系列事情。

    阿倍仲麻呂在唐朝生活的期間,還跟唐朝有名的詩人李白、王維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公元753年,已經在中國生活了三十五年的阿倍仲麻呂請求隨日本遣唐使回國,朝廷批准了他。臨走前,王維還給他寫了一首詩來送別他。在這首詩中,王維表達了對阿倍仲麻呂最真摯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真誠的情誼。△阿倍仲麻呂

    後來,訊息傳來,說阿倍仲麻呂在渡海的途中,遭遇風浪,不幸去世。訊息傳到長安後,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十分悲痛。李白甚至還寫了一首哭阿倍仲麻呂的詩,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哀思。

    但其實,阿倍仲麻呂並沒有死,他碎屑破船飄到了越南,後來又輾轉回到長安。這一回,他便再也沒有回到日本,而是在長安一直住到逝世。他先後在唐朝生活了五十四年之久。

    可以說,阿倍仲麻呂是中日兩國友好交流的象徵。

    而有名的鑑真東渡日本的途中,先後共有三十六名華人和日本在五次東渡中犧牲。但儘管路途艱險,代價極重,鑑真東渡的決心始終堅定不移。

    到達日本後,鑑真受到了日本朋友的隆重接待,為日本介紹了大量的中國醫藥知識,並且帶去了華人民的友誼,為促進兩國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鑑真東渡

    總結

    唐朝和日本友好關係的發展,首先得益於唐朝的強大。除此之外,還離不開唐朝繁榮的文化以及相容幷蓄的文化包容態度,這些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都促使日本向著唐朝學習。當然,唐朝和日本的友好交流發展,更離不開兩華人民的共同努力。

  • 2 # 歷史逸事

    在《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中記有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一枚金印作為中日兩國最早交往的證明,成了日本國寶。

    這應該是中日最早的有歷史記載的交往。

    日本最早稱“和”或“倭”。“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

    中國的《新唐書》則記載道: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唐朝人張守節則記載“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

    不管日本名稱由誰制定,但都與唐朝有關,可見唐朝與日本交往的密切程度。

    日本和中國最交好的時期也就是在唐朝。

    日本一直都是愛模仿借鑑他國先進文化的國家,而唐朝是當時世界範圍內最繁榮的一個國家,而且唐朝的對外政策是比較開放、開明和廣泛的,與世界許多國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而當時日本處在從奴隸制時代向封建轉型時期,急需向國外尋找經驗。而唐朝就是它學習的範本。

    於是,日本把目光,觸角投向了唐朝。

    據史書記載,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開始向唐朝派遣使節團,因為是向唐朝學習,故為“遣唐使”。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唐朝時日本派來的遣唐使前後有13批,其中尤以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隨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最為著名。

    這些人在中國學習了各種技藝,回國以後便積極傳播唐朝的制度和文化。中國的典章制度、工農業生產技術、曆法、哲學、歷史學、文學、數學、醫藥學、建築學、美術、工藝等,都被介紹到日本。

    我從選擇人員、前期準備,學習交流成果三方面來分享。選擇人員

    遣唐使的目的在於向中國學習,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視使團人員的選拔,使團成員的素質都較高,特別是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等官員。

    如高向玄理、吉備真備曾長期在中國留學;不少成員是文章博士,山上憶良、小野篁、營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學之士(後二人受命而未成行)。

    使團成員除約半數的舵師、水手之外,還有主神、卜部、陰陽師,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師、船匠、木工、鑄工、鍛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隨行有長期居留的留學僧、留學生和短期入唐、將隨同一使團回國的還學僧、還學生。還有從事保衛的射手。初期使團共200餘人,乘船兩艘,以後增為4艘,人數增至500餘人。

    前期準備

    日本派遣遣唐使,財力負擔很重。從任命使臣到出發,需準備兩三年,包括造船,籌辦禮品、衣糧、藥物、薪俸、留學生和留學僧在唐費用等等。

    採取南島路和南路時,還不掌握季候風規律,海上驚濤駭浪,隨時會把船裂為兩截。幾乎往返途中總有船隻遇難,只有一次來去平安。

    因此,遣唐使不僅出發前禱告神佛,航行中還祈禱佛教的觀音、神道的住吉大神以至新羅神。

    採取北路時,遣唐使平均約7年半一次,以後由12年半到20年一次。838年以後,經過55年才考慮派遣,最後終於停止。9世紀以後,遣唐使雖然停止,並沒有妨礙中日文化繼續交流。

    看來,日本為了學習先進文化,整個國家都願意在財力,物力,人力上舍得投入付出。這值得中國及其他國家學習。

    交流成果

    1.政治、經濟制度方面

    日本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在傳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大化改新”。

    8世紀初制定的《大寶律令》和《養老律令》表明,日本大化革新後建立的政治、經濟體制均學習照搬於隋唐制度。

    2.律法方面

    在《律法》方面日唐篇目完全相同。日本現僅存名例、衛禁、職制、賊盜、鬥訟等篇,其條文除個別敘述外,均抄之於唐律。

    3.官職設定方面

    將《養老令》和《唐六典》對照,不難看出日本的官職設定雖有自己的特點(如突出了神祇官的地位),但總體結構與唐代官制大致相同。日本官制的權力分立雖不如唐制明顯,但制衡機制與唐制相同,行政權亦較突出,其他如官員選敘、考績等均如唐制。

    4.建築方面

    奈良時代 710~794 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國唐朝都城長安建造的。

    鑑真設計了唐招提寺,至今尤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奈良的唐招提寺裡,至今還供奉著鑑真的塑像。

    5.社會生活方面

    日本受唐朝影響也很深,至今仍保留唐朝的某些風尚,如書法、飲食、茶道和節日等等。

    透過中日兩國的不斷交往,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產技術以至生活風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

    6.文化方面

    他們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

    日本留學生在中國長期學習,與中國詩人學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其中最著名的是晁衡。本名阿倍仲麻呂,後改中國名字,與詩人李白、王維結下深厚友誼,歸航受阻,留唐官至秘書監。桔逸勢被唐人錄為秀才。

    入唐的醫師、樂師、畫師,和各行業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業中具有根底,受到唐人推重,同時也從唐人獲益。

    遣唐使大量輸入中國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中國文化風靡日本封建社會上層,滲透到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正倉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輸入的中國物質文化。

    入唐留學生姓名可考的只20餘人,而隨遣唐使及商船入唐僧人,見於文獻的達90餘人。他們在中國巡禮名山,求師問法,帶回大量佛經、佛像、佛具等,同時傳入與佛教相關聯的繪畫、雕刻等,對促進日本文化的發展起了作用。

    最澄、空海分別創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並且仿效唐朝,開創了日本佛教在山嶽建寺的風氣。空海所著《文鏡秘府論》《篆隸永珍名義》,圓仁留唐10年的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是研究中國和日本的文藝批評、文字學和歷史的重要文獻。

    總結一下,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日本派遣遣唐使,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了,婆婆要在我家裡住,不走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