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弱國無外交
-
2 # 老許說事
朱元璋是個嫉惡如仇的人,同時,他也是有恩必報的。在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他肯定是想報答昔日的恩人劉繼祖的。
朱元璋榮歸故里,來到了老家。
當他打聽恩人劉繼祖的時候,很遺憾的是,劉繼祖已經去世了。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朱元璋放聲大哭了一頓。他找到劉繼祖的後人,把去世的劉繼祖封為了義惠侯,爵位讓他的兒子世襲了。一直到明朝滅亡,享受了兩百多年的侯爵待遇!
-
3 # 翼凱文史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祖上沛縣人。經過幾代人的輾轉逃荒,最終朱元璋在安徽鳳陽出生了。
那時候,正是元朝末年,朝廷腐敗,賦稅繁重。朱元璋一家沒有土地,貧窮不堪。朱元章從小給主家劉德放牛,他有三個哥哥,兩個餓死,只他和二哥活著。一家人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
朱元璋17歲那年,瘟疫流行,朱元璋父親也染病去世。當時,朱元璋家裡沒有一分屬於自己的土地,父親連安葬的地方也沒有。
讓父親儘快入土為安是朱元璋當時首要的問題。可是,沒有安葬的地方咋辦呢?無奈之下,朱元璋去求他的主家劉德。希望得到他的幫助。劉德不但不給予幫助,而且把朱元璋嘲諷了一番。
當時,有一個叫劉繼祖的鄰居,看到可憐兮兮的朱元璋兄弟,善心大發,答應他們兄弟倆,可以讓他們把父親安葬在自己家的田地裡。
朱元璋兄弟倆千恩萬謝,朱元璋承諾,日後發達了一定好好報答劉繼祖。隨後,兄弟二人安葬了父親,各奔東西。
後來,朱元璋參了軍,當了將軍,最後指揮千軍萬馬,統一了天下,當上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成為皇帝的朱元璋每每想起當年草草下葬了父母,便悲痛不已。於是,心裡萌發了回鄉祭拜的想法。
朱元璋衣錦還鄉,縣裡上下歡喜。唯有劉德坐臥不安,想起當初自己對朱元璋的所作所為,他既悔恨又害怕。
劉德站在人群裡,躲躲閃閃,害怕被朱元璋看見。最終還是被朱元璋看見了。萬萬沒想到,朱元璋反而淡然說到:“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之後,當場賞賜了劉德數十畝田地,還免除了其十年的徭役。體現了朱元璋做天子的胸懷,也是為了收買民心。
朱元璋又派人查詢恩人劉繼祖的下落,可惜劉繼祖已去世三年。朱元璋聽到這個訊息,悲傷不已,追封其為義惠候,其子孫世代承襲此爵。體現了朱元璋一諾千金,知恩圖報的美德。
-
4 # 北冥說史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劉繼祖在朱元璋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朱元璋一把,朱元璋也在建立明朝當了皇帝后,給了劉繼祖豐厚的報答
一、劉繼祖在朱元璋最無助的時候給了朱元璋一塊墓地,使得朱元璋的父母不至於曝屍荒野。
朱元璋的先輩可以說是八輩貧農。那一年,朱元璋17歲的時候,安徽鬧旱災,隨後自然就要餓肚子,又鬧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都死了。
朱元璋貧窮得不能安葬他們。同鄉的地主劉繼祖心善,看他是在可憐,就給了他一塊地,朱元璋才把父母兄長安葬了,這塊墓地就是後來的鳳陽皇陵。之後朱元璋為了生計,只能到寺廟裡出家。
至正四年,旱蝗,大飢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明史·太祖本紀》(朱元璋埋葬父母)
之後,朱元璋趁著元末天下大亂,先是跟隨郭子興起義,郭子興死後,朱元璋的力量越來越大,先後滅掉了陳友諒、張士誠等義軍,後來又派徐達、常遇春滅掉元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完成了從乞丐、和尚到皇帝的華麗逆襲。
二、稱帝后的朱元璋並沒有忘記舊人 ,封劉繼祖為義惠侯。
朱元璋稱帝后,天下並沒有馬上安定下來,他還需要平定元朝的殘餘勢力、各地不歸順的義軍等等。
總之,經歷了元末的動盪後,天下百廢待興。終於閒下來後,朱元璋本想把父親(追封為仁祖)在鳳陽的陵墓進行改葬,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行。就讓人給父母的墳墓增土修繕,成為了鳳陽皇陵。
朱元璋還讓曾經的同鄉汪文、劉英等人家世代做鳳陽皇陵的守陵人。
皇考仁祖,墓在鳳陽府太平鄉。太祖至濠,嘗議改葬,不果。因增土以培其封,令陵旁故人汪文、劉英等二十家守視。《明史·志第十·山陵》(鳳陽明皇陵)
其中的劉英就是劉繼祖的兒子。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已經去世的劉繼祖為義惠侯。在聖旨中,朱元璋是這麼說的:我還是百姓的時候,遭遇了親人去世,不能安葬,你發揚了仁慈的心,把自己肥沃的土地慷慨的贈送給我,讓我安葬了父母,這個大恩我不會忘記。因此我封你為侯爵,並且封你的妻子為侯夫人。
九月丙申,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明史·太祖本紀》洪武十一年,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詞略雲: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萬曆野獲編 》補遺卷一這樣,劉繼祖被追封為侯爵,劉繼祖的兒孫們世代守衛鳳陽皇陵,整個大明朝存在期間都可以衣食無憂了。
朱元璋的這個安排可以說考慮十分周全了,即使是作為明朝的開國功臣,也不會有這樣好的待遇。明朝初期的功臣大多被朱元璋殺掉了,即使沒被殺掉的,說不定那一代子孫得罪了皇帝就被滿門抄斬或者發配了。
-
5 # 六愛八卦
我來回答: 朱元璋在回鄉祭祖時,得知劉繼祖已去世,心裡很失落,為了感恩,朱元璋追封了劉繼祖為義惠候,他的夫人封為候夫人,對劉繼祖哥哥之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追加責任,並且還給了劉繼祖封賞,一家也因此世受明朝皇恩,一直到明朝滅亡。
-
6 # 影視百小生
《萬曆野獲編 》補遺卷一
【義惠侯】洪武十一年,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詞略雲: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侯,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仍為文以祭。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諱龍潛之事,不忘馬鬣之恩,存故舊,報德施,大哉聖孝,真只千古矣!劉繼祖,字大秀。元末明初,中原大地烽煙四起,戰亂無章,民不聊生。有一年災後疾疫橫行,朱元璋父親、長兄和母親相繼在一個月內染疾而亡。那年朱元璋才十七歲,和仲兄兩人面對著親人的屍體又悲又愁。朱家一無所有,親人死無葬身之地。而鄉里的有錢地主竟無動於衷。後來還是本村的一個稍富裕的地主劉繼祖發了善心,拿出一塊地皮供朱家作了墓地。劉繼祖為此也後福無窮,被朱元璋追賜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由是蔭及子孫,與明朝相始終。
-
7 # 中孚鑑
朱元璋雖是貧困出身,但是他有過人的能力、魄力,在他的努力下,終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成為了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這一點是得到肯定的。同時朱元璋也是屠殺功臣較為厲害的一個。
當然朱元璋雖然最後成為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但是他本貧苦出身。在其未發跡的時候,生活是很困難的。
元朝末年時,天下狼煙四起,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有一年疾疫嚴重,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和長兄相繼去世。那時朱元璋的家境是非常貧困的。貧困到什麼程度呢!到了連他父母、長兄也沒有下葬之地。
那時朱元璋的鄉鄰雖然有的有錢有地,但卻不願幫助朱元璋。不過還好的是有一個叫劉繼祖的人。
這劉繼祖雖然不是很有錢,但卻有些善心。他雖然不是大富,卻也算富裕。他見朱元璋此時困難,於是就幫助朱元璋拿出一塊地皮給朱元璋下葬他的親人。
那劉繼祖給朱元璋一塊地葬父,朱元璋做上皇帝后,是如何報答的呢?
朱元璋雖然當上皇帝后手段凌厲,對功臣進行了屠殺。但是朱元璋本身並不是一個荒淫無度之君。他是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那對曾經對他有恩的劉繼祖,理所當然的會報答的。
劉繼祖幫助朱元璋,給朱元璋一塊地葬父,那時他雖大富大貴,但就是因為他幫助了朱元璋,所以劉繼祖可謂是後福無窮、其家大富大貴。
在洪武十一年的時候,朱元璋說他貧困時失去親人,卻難以下葬,這時你劉繼祖發仁惠之心,給以肥沃的土地。足見惠義,這份恩義是不會忘記的,故而要贈以侯爵。於是追賜劉繼祖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並且此侯爵是蔭及子孫,是和大明王朝同始終的。
洪武十一年,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詞:
“朕微時罹親喪,難於宅兆,爾發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見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贈以候,並贈其妻婁氏為侯夫人。”
-
8 # 我沙漠獨行者
別看朱元璋嗜殺成性,但是他其實是一個重恩情並且孝順的人。
朱元璋有一天決定回鄉祭祖,去祭拜父親。在朱元璋來到濠州鍾離西鄉的時候,大排場吸引了無數當地人前來觀看,這樣的儀仗和陣勢讓他們很好奇,也都議論紛紛,有知情的人說,這皇帝就是朱重八,當初在咱們這裡住過。
人群中的劉德一聽到這個名字,仔細盤問之後,差點嚇尿了,轉身就要跑。這時正好被朱元璋看到,叫住了他,當著眾人的面,朱元璋原諒了他,說他當初的決定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誰都有難處,劉德一聽,感恩戴德的謝恩。
朱元璋前去父親當年屍體的地方,在那裡蓋了祠堂。朱元璋都做完了以後,想起了當年給他地下葬的劉繼祖,於是問起他來,結果劉繼祖早已離世了,朱元璋傷心不已,於是賜給了劉德田地30頃,免除徭役10年。同時下令,世代後世皇帝都要照顧劉繼祖的家族,這一照顧就是二百多年,算是朱元璋對他當年的照顧做的報答吧。
回覆列表
《明史太祖本紀》中記載,朱元璋額父母都是生活在最底層最貧困的農民,常年累月耕地,卻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每年每月都要向朝廷納很重的賦稅,生活在死亡線上掙扎。小時候的朱元璋也沒有閒著,被安排給地主家劉德放牛,平時缺衣少吃,難的吃一頓飽飯,在有一次放牛中把地主家小牛給殺吃了,並將剩下的牛尾巴插進山縫裡面,然後裝很著急謊報給地主,地主也只能把他狠打了一頓。
雖說地主對他迫害挺深,但是不得不說,要是沒有地主給他提供工作,他們可能活不到最後,在那個年代,養活自己也只有這樣一條道路。可是更不幸的,貧窮的家庭又遭受了大難,當時朱元璋老家又發生了瘟疫,他的父母在這次瘟疫中都得病去世了,只有朱元璋和哥哥活下來了,他們當時最大的夢想就是找個地方把父母安葬了,於是談去找地主劉德,但是地主劉德一點情面也不講,直接攆走了他們倆,理由很簡單,已經付過工錢了,他們的死給自己沒有關係。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哥哥想到了劉德的哥哥劉繼祖,聽說他平時比較為人善良,就去找他。劉繼祖答應他,給他一塊破席,蓋在他父母身上,簡單的為其安葬了。朱元璋連忙磕頭,說將來一定會報答他的。劉繼祖只是笑笑,他並不指望自己所做的事能夠有所回報,也不認為朱元璋能給自己報答什麼。 幾十年後,朱元璋稱帝回到家鄉,他這次專門來看望自己的父母的。人群中有一個人躲躲閃閃,正是劉德,朱元璋並沒有懲罰他,而是讓太監傳達了十字口諭“爾之所為,亦恆情尓,不必問”,免了他十年賦稅,又贈送了30畝土地。至於恩人劉繼祖已經去世。但是卻有子孫後代,朱元璋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並讓其子女世世代代繼承他的爵位,福及三百年。
由此可見,朱元璋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以前共患難的人找他,他都十分熱情相待。他的做法更大程度上是招撫民心,畢竟大明王朝才剛剛建立。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也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