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安之

    懿文太子朱標是明朝第一位太子,更是一個英年早逝的悲情太子,給以後人留下了太多如果和遺憾。

    如果朱標沒死登上帝位進行削藩的話,朱棣不敢造反,也不會出現清君側的。

    削藩也分怎麼個削法。

    削好了就如同漢武帝削藩一般,使用推恩令的高明手段,那些王爺是有苦說不出只能接受,最後封國被幾個兒子越分越小,幾代之後再也威脅不到中央朝廷。

    削差了就是朱標兒子建文帝朱允炆那樣,幾個月之內連廢五王,其中湘王朱柏更是被逼的自焚而死,看似霸道,其實已經讓其他藩王心驚膽戰了,因為這何止是削藩,簡直就是殺藩,而且還是先易後難,引起巨大的反彈,靖難之役時也用人不當,焉有不失敗之理。

    朱標可不是兒子朱允炆,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朱元璋還在吳王時他就是世子,明朝開國當年他就升級為太子。在於儲君之位多年,被朱元璋以開國功臣集團的豪華陣容來培養。又參政多年,擁有很成熟的政治經驗。

    就以朱標的政治經驗來說,如果他削藩,絕不會像朱允炆那樣急匆匆削藩。有可能像四弟朱棣那樣以經濟特權換取藩王軍政特權,逐步剝奪藩王權力。亦或推行類似於漢武帝推恩令那樣的削藩手段。總之就是柔和削藩。

    哪怕就是霸道削藩,朱標也會先難後易,削最具實力的九大塞王,而不是像朱允炆那樣先易後難,給了塞王之一朱棣的準備時間。

    朱標的威望之高,也會成為其他藩王不敢造反的原因。

    多年身在儲君之位,朱標是深諳於帝王之道,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沒有什麼缺點。並會以仁厚補其太祖之霸道,以收人心。如二弟秦王三弟晉王等被朱元璋處罰時,都是朱標從中周旋才得以倖免,不止有大哥的風範,還會施恩於諸王。這一點朱允炆是拍馬都不及。

    像朱標這樣有威望的太子繼位,削藩時必然不會像朱允炆那樣冒失的削藩,得罪了所有藩王。入手的方式不同,反彈必定小,又有威望,怎麼會有藩王造反呢。

    再說說現實問題。

    今天來看靖難之役是塞王朱棣與中央朝廷之戰。其實在當時塞王根本沒有反抗中央朝廷的資本,中央朝廷的軍隊基本上是碾壓塞王,不然朱棣不可能在朱允炆削藩時裝瘋賣傻的騙他。之後起靖難時也是朱允炆不會用人,放著戰神徐達之子徐輝祖還有太祖養子平安等人不重用,非要重用李景隆,結果一敗塗地,使朱棣屢戰屢勝。即使如此朱棣也擴大不了戰果,只能僵持著,最後還是兵行險著直下南京城成功的。

    由此可見中央朝廷對於藩王的碾壓,只要朱標正常發揮,絕對不會像朱允炆那樣打爛一手好牌的。

    朱允炆登基後,朱元璋四子在當時是實際上的諸王之長,他之前的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已經先後死於洪武年間。所以朱棣某種程度上接替了朱標的嫡長子地位,成為諸王中最有威望之人。

    如果朱標沒死,那麼朱棣的威望會大打折扣的,面對大哥的削藩,只會認命,而不會造反。

    朱標不是朱允炆,別太低估這位英年早逝的開國太子,如果他活著,只有削藩成功,沒有藩王造反的。

  • 2 # 慕良論史

    朱允炆就是太善良了,所以才成就了朱棣。如果朱標活著,朱棣一點機會都沒有。

    和朱棣這種滅人十族的狠角色不一樣,朱標被朱元璋重點培養,溫文爾雅,心地善良,而他這種性格也遺傳給了兒子朱允炆,可好人當不了皇帝。在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允炆竟然下令讓前線官兵不能傷害叔叔朱棣,這還讓人怎麼打仗?生生救了朱棣好幾次,也自撅了墳墓。不過這也不怪朱允炆,他當皇帝的時候才二十三歲,擱現在也就一個沒畢業的大學生,懂什麼啊!

    但是和朱標和朱允炆不一樣,朱允炆的智囊團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橙這種儒家學者,黃子橙是狀元,方孝孺是讀書種子,這開學校還行,打仗哪是朱棣的對手。朱標就不一樣,他的班底都是功臣宿將,李善長(太子少師)、徐達(太子少傅),名將藍玉,這些人收拾一個朱棣綽綽有餘。而且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和朱標唱雙簧,朱元璋殺人,朱標救人,這讓朱標不僅是皇帝,還是很多人的救命恩人,這份威信別說朱允炆,就是朱棣也比不了。所以朱棣造反,早晚是個死!

  • 3 # 清水空流

    首先,我們對於這件事都是基於揣測和如果。那麼我就假設一下,如果朱標沒有登基為帝,一定會削藩,朱棣造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朱標是朱元璋合法繼承人,而且經過朱元璋精心培養和教導。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朱標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如果朱標登基肯定削藩,但削藩絕對會比朱允文老練和沉穩,不會像朱允文那樣操切。換句話說過,即便朱標採取過激的措施,朱棣也不敢造反。在法理,道德,輿論,實力,朱棣都不佔便宜。造反就是一個死。

    其實,如果 朱標不死,晚年的朱元璋也不會再次開始屠殺武將,給皇孫朱允文掃除障礙,而朱標登基當皇帝哪怕一年,就一年。朱棣也不敢造反。從後來明仁宗在位十個月駕崩,明宣宗繼位。而這時候,皇叔朱高煦造反。被宣宗朱瞻基所滅就是證明。

    而現實卻是朱允文直接登基,造成‘’皇位的空缺‘’也使得朱棣在法統上佔據了理由。再加上朱允文措施失當,導致‘’靖難之役‘’被皇叔篡位。再就是朱標在朝中很得人心,而且威望極高。朱標不死。藍玉就不會死。如果朱棣真早的。藍玉會把朱棣打的找不到北。

    可以說,假如朱標不死,朱棣只會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藩王。平淡地度過一生。就不會有日後的永樂大帝。

  • 4 # 沉墨I方之城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朱標會不會削藩,朱棣會不會造反。我可以負責任的回答:朱標會削藩,朱棣不會造反。

    要詳細的闡述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弄明白兩件事:正統傳承和實力對比。

    朱標皇權繼承的正統性毋庸置疑,朱元璋還是起義軍小頭目的時候,朱標就被立為世子,朱元璋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登基稱帝,正月初六就立朱標為太子了,朱標不但是正妻馬皇后所生,而且還是長子,嫡長子繼承皇權那是幾千年來中國古代王朝繼承的禮制和規範。

    朱標繼承皇位的正統性是毫無疑問的,朱允炆的繼承按照中國古代王朝的禮制和法統來看,是不具備正統性的,按照朱元璋自己制定的祖制來看,嫡長子無法繼承皇權,應該是嫡次子繼承,依次類推

    朱標在沒有當上皇帝的太子位上過世,那麼他的正統繼承權不應該延續給自己的兒子,而是順位繼承給自己的兄弟,畢竟此時朱元璋還沒死,還是皇帝。皇帝只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這是正統傳承的基本原則。

    由於朱元璋直接傳位了朱標的兒子,這從皇位繼承上讓其他的兒子們心生不滿,讓朝廷的群臣不服,因為他違背了只古以來的正統繼承原則。這就是朱允炆登基後,威信不高,根基不牢的根源。

    如果朱標沒有那麼早過世,順利的繼承了朱元璋的皇位,他會不會削藩?這是肯定的,連朱元璋在位期間都已經感覺到了邊疆藩王給王朝帶來的隱患和威脅,朱標怎能不清楚藩王對中央集權的威脅呢!

    朱標要削藩是肯定的,但是他不會像兒子朱允炆那麼幹。

    朱允炆的做法太過急躁,這登基還沒幾個月,就向自己的叔叔們動起手來了,單不說朱允炆在朝中的根基是否穩固,就他爺爺留下的那幫能征善戰的叔叔們是否答應都還另說。

    朱標的削藩可能要更穩重一些,畢竟歲數在那裡,見識和經驗比朱允炆強太多,更重要的是朱標做為朱家嫡長子,具有的宗室威信不是朱允炆這個孫子輩兒能比的。朱標的登基不但天然的繼承了朱元璋朝太子時期的政治資源,更是在血緣宗親上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從實力對比來看,朱標登基當皇帝后的軟、硬實力遠比朱允炆強太多,即使朱棣要造反,肯定不是朱標的對手,畢竟皇帝朱標的實力比太子朱標要強,在太子期間,朱棣就對自己的大哥信服不已。

    按照太子朱標的性格以及行事風格來看,皇帝朱標可能會循序漸進的進行藩王拆撤,甚至對朱元璋分封的內王基本不會動,畢竟內王既無權又無兵,最多也就耗廢點朝廷糧食,不會對政權有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朱標為帝期間,就更沒有任何藉口和由頭來反朱標的。

    如何對付藩王,皇帝朱標可能會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首先對付的不會是燕王,首先北京地處抵禦韃靼、蒙元的最前線,王朝命脈要緊,而且朱棣和朱標的兄弟關係一向很好,朱棣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情況下是不會考慮造自己哥哥的反的。

    朱標有可能會先對遼王、寧王進行逐步削藩,派出朝中大將(如徐輝祖)領兵進入遼王、寧王藩地,逐步接手邊疆防禦事務,並嚴格控制藩王軍隊數量,在某個合適的時機調藩王入京(給朱元璋上墳是最好的藉口),然後控制在京城,後改封為內王就藩某地。

    當其他藩王逐漸削弱甚至削撤後,燕王朱棣既沒有反的理由,更沒有反的實力,他的命運基本就能決定了,在某地就藩做個內王平平安安度過一生,至於什麼清君側,靖難之役這些想都不敢去想的。

    歷史沒有假設和如果,朱標的死對朱元璋是個沉重的打擊,但是又成就了明成祖朱棣千古帝王的歷史美談。

  • 5 # 闖過693

    帶領兩三萬士兵就去親征蒙古的朱棣不敢反朱標是假,朱棣能造反成功並且迅速掌握大權絕對不是偶然。朱標除了師傅班底豪華還有什麼,縱觀發現朱標活著的時候沒有做出什麼驚人成就,過份尊重儒者本身就是缺乏霸氣,不過是個大一點的朱允文罷了,其實是保守派為了維護老規子給朱標吹牛

  • 6 # 這些歷史要讀

    如果朱標沒死,在朱元璋死後繼承大統,並同樣進行削藩。那麼,作為皇弟的朱棣是絕對不敢造反的,自然也不會出現清君側。

    朱標雖然寬仁,但他即位後,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也還是會展開削蕃的。只不過,朱標的削藩行動不會像朱允炆那樣操之過急罷了。

    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可是長期把朱標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用心培養,常讓他監國治政。因此,朱標在世時,早已積累起豐富的政治經驗,並在朝廷中樹立起極高的威望。即便是就藩邊境、手握重兵的那些塞王弟弟,對他們這位老大哥也十分敬重。因此,如果朱標即位後也進行削藩,那朱棣也斷然不敢造反。

    再說,朱標展開削藩,也必定不會像朱允炆那般激進,而是相對的溫和和有條不紊,逐步完成削藩,進而強化朝廷的力量。

    其實,朱允炆削藩行動的失敗,完全是怪他自己的。朱允炆雖然也是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繼承人,但他卻並不具備自己父親朱標那樣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此外,雖說君臣有別,但在輩分上,那些就藩外地的藩王們,都是自己的皇叔。

    結果,年少無知的朱允炆卻急於求成,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削弱這些皇叔們的力量,而且手段非常的粗獷,最終激起了久經沙場的塞王朱棣的反心。而面對朱棣起兵,朱允炆又所用非人,結果讓數十萬大軍,白白被李景色隆給坑沒了。也就是說,朱允炆的失敗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的。

  • 7 # 福喜珠寶2010

    馬皇后也是被朱元璋氣死的。劉伯溫死了對馬皇后影響比較大。劉伯溫死了,馬皇后認為朱元璋是暴君,對朱元璋失望透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對聯,關耳何事,怎麼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