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醫患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收入遠不及付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前赴後繼地選擇醫學?
9
回覆列表
  • 1 # 孫波醫生

    不知道你這麼提問的根據來自於哪裡,每年醫學院校畢業生能有十分之一踏踏實實進入醫院工作就不錯了,如果真是後備人員充足就不會出現兒科醫生荒,也不會有醫生護士連續加班,經常出現過勞死的情況了。如果真的還有大量報考醫學院校的情況,或許有一種解釋就是為了招到足夠的學生,醫學院校在刻意壓低招生分數線。雖然不能以高考成績判定學生優劣,但是長此以往下去肯定會造成醫學人材的偏離,如果環境持續如此,必定會影響醫學研究的發展,這才是對健康最長遠的損害。

  • 2 # 朝月散盡偉人去

    怎麼說呢,在我看來,大多數來醫院看病都是尊敬醫生的,都希望自己的病情好轉,能夠儘快出院,醫生也是努力幫你改善、緩解症狀,都希望你能健康。另外,剛開始我看老師也是每天上午處置完患者,下午就是一大堆的病歷要寫,雖然後來這個工作給我了。他也不希望自己收那麼多患者,每天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總的來說現階段我看到來醫院的患者大多都是懷著一顆期盼的心過來,要說關係緊張看患者家屬的態度就知道,特別是晚上急診的,人多時候,醫生根據患者病情來處置,一時間沒有照顧到你家屬就開始和醫生抱怨,稍有不慎就會關係緊張。老師也是很無奈看我,叫我想清楚在決定是否要從醫,我都是一笑而過,心裡沒有後悔不後悔。

    我想現在學醫的還是對醫學這份職業的追求和熱愛,對醫學那份職業的追求有著崇高敬意的吧,除此之外我似乎找不到很好的理由來證明了。

    我當初學醫也是一腔熱血,現在想想以後能夠平安守護自己,不違背自己,照顧自己就好了。

    剛好看到這個問題有感而發,發發牢騷而已,大家看看就行。

  • 3 # 在路上—

    沒有真正經歷過是不會真正的體會什麼叫醫患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的,很多人都是被他們心中的醫生給迷惑了,真的相信有什麼所謂白衣天使

  • 4 # 杏仁健康

    題主所說的醫患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是學醫的畢業工作以後得看法,確實,醫患關係的緊張是事實,這裡有醫生的原因(部分醫生的服務態度惡劣,或者出現醫療過失等),也有患者的原因(部分患者無理取鬧,甚至找醫院,找醫生訛錢的等),更有管理層的原因(對醫鬧的容忍和姑息等)。

    醫生工作壓力大,這也是事實,醫生是沒有八小時工作制的,每天有收不完的病人,寫不完的入院和病程,整不完的病歷,同時還要搞好科研,教學工作,很多很多事,說醫生沒有壓力那是騙人的。

    而選擇學醫的很多,這是事實,但是,畢業後很多學醫的沒有去當醫生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認清了這個現實,並且學醫之前和學醫之後的差別,夢想中的白衣天使和實際當醫生的差別,期望的收入和實際的工資的差別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從選擇學醫來說,不外乎,以後當醫生體面,收入高,工作穩定,還可以照顧家人和朋友,說抱著熱忱的心去學醫的是少數中的少數,但是選擇了這個專業,總不可能說半路不學了,退學吧。所以,很多人即使中途不想學了,也是咬著牙把大學上完的。

  • 5 # 零星vs大神

    其實,你所認為的那麼多人,只是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而已。

    按行業比例來說,選擇學醫的比例應該是逐年下降的

    醫患關係緊張,醫生工作壓力大,目前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一些不良媒體的負面打壓,醫鬧事件層出不窮,患者健康意識與要求的不斷提高,疾病的變化卻又日新月異,各種原因衝擊下,事實是,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醫療行業!

    而最終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呢?醫生越來越少,有能力的醫生退休後,青年醫生接應不上,出現斷層現象,以後隨著環境的變化,患者越來越多,醫生卻越來越少,那麼遲早有一天這個矛盾會爆發的。

    到最後人人自危時,是否會有人為當初的種種傷醫行為而後悔呢?

    而你說越來越多人選擇學醫,在我看來,要麼是片面,要麼就是你盲目樂觀罷了。

  • 6 # 叫獸線上

    暫且不說為何選擇醫生,先跟大家一起回憶一個人,《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描寫,講的是關羽在襄陽之戰時右臂為魏軍毒箭所傷,傷口腫大,不能動彈,華陀為關羽刮骨去毒,而關羽面不改色,與人下棋。這個典故說明關羽之神勇,同時說明華陀醫術之高明,他是我們外科醫學的鼻祖,華陀由於治學得法,醫術迅速提高,在明間奉獻自己的精湛醫術,治病救人成為醫生的職責,同時推廣醫學,為醫術的發展作出偉大貢獻,這也是醫生的榮譽,民眾生病時全部希望都是寄託在醫生上,可見醫生的重要性,醫生是受人尊重的職業。

    再舉一個醫鬧的例子,還是華陀為例:崛起於中原動亂中的曹操,權傾朝野,但由於早年得了頭風病,戰爭使他奔波,中年後日益嚴重,頭痛難忍,很多醫生治療效果不佳,召華陀診治,華陀如實告知曹操,根除病痛需要動手術,對於曹操聽後心中不悅,後果可想而知。這就是醫生跟患者之間存在著的微妙關係,縱觀歷史,數不清的例子,醫生的道路也是坎坷的,但就是不斷的後繼有人,把好的醫學傳承下來,像我們國家的中醫、中藥舉世聞名!

    個人覺得醫患關係緊張是一直會有的,要客觀分析,畢竟醫患還是少數的,我覺得造成壓力的原因有:

    1.本身病人的病已到晚期,醫生無力迴天,對於醫生來說盡力了,對於患者家屬來說是希望華陀轉世,能有奇蹟,現實就是現實,患者家屬只有失望。

    2.全國10幾億人口,醫生也有900多萬人,每個醫生的醫術、醫德、素質參差不齊,會存在有意外事故,有事故就有責任,結果是大額賠償,也存在著有些故意鬧事的,目的是為了得到賠償,甚至對醫生護士人生攻擊,一度給醫患之間帶來關係緊張。當然國家不會坐視不管,相關法律也是慢慢健全。

    3.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初衷,治病救人也是醫生的職責,這就是大家一直想當醫生的原因。

    4.醫生這職業收入也比較高的,社會壓力大,很多人也是希望從事高收入的職業,我從小就一直希望當個醫生,可以給人治病,無奈路不是自己想走就能走的,如果還有選擇,我還是希望當醫生。

  • 7 # 欣然40596389

    希望越來越好,有篇文章叫中國醫生為何成為最垃圾的職業,看完心酸,什麼時候中國醫生像國外一樣成為受人尊敬,高薪職業,才體現了公平發展的機會,才體現中國已經發達了,醫改請傾斜醫生群體,尤其是基層醫生,我工作15年了,工資加獎金每個月三千多元,又忙又窮,還啃老呢

  • 8 # 碧潭飄血

    謝謝邀請,現在醫療環境太差,實際上並沒有很多人選擇臨床一線。曾經有一個數據就可以說明情況,有一年畢業100多萬的醫學生,結果只有不到20%的人繼續當醫生,當然,具體資料不太記得清楚了。為什麼會一直再喊兒科醫生,急診科醫生,全科醫生缺乏?這些都是一線工作人員,是最能體會到醫療環境惡劣的人,也是不願意後代繼續從醫的主流人群,如果醫療環境再不改善,以後缺口會越來越大。

  • 9 # 我是一名醫學生

    謝邀,作為一名醫學生,說實話,當初填報志願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學醫以後好找工作,工資待遇還不錯,而且在自己的身邊也很少聽到什麼醫患關係緊張的事情發生,是從上了大學以後,開始關注醫患關係這方面的新聞,才瞭解到現在醫患關係緊張,但是也只是少數醫院發生事故。當然除了我這一種情況,肯定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本身很喜歡醫學,立志想成為一名好的醫生,為醫學事業奉獻一生的人。其實不管是已經選擇了醫學,還是將要選擇醫學的同學,都不要為此緊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素質的提高,以後醫患關係肯定會得到緩和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醫者仁心,你用真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真心對待你。

  • 10 # 源源瀚瀚

    我物件是醫生,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以後打死不讓小孩學醫!

    她學醫是高考考了620,志願山大法律系被刷調劑到山東中醫藥大學,所以學醫。本碩連讀7年時間,工作了才發現學醫的辛苦和壓力。

    學醫前是想白衣天使,醫院工作穩定,受人尊重,簡直是人見人愛的職業。尤其是家裡人,覺得有個醫生在心裡也會更安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白相間的衣服白色被染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