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愛聊心理
-
2 # 王心心的生活記
所謂的安全感是來自你本身是否強大,能夠給你自己足夠的智慧和處理事物的能力,你能力越強你就越不怕事情,也就自然越有安全感了。
安全感是自我給與的,你想來自外界,來自他人不太現實,今天他給你安全感了明天未必還會給你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才可以時時刻刻給與自己的,人不能總想靠別人。
要學會獨立生活,為人處世都是自己的智慧所產生的力量,安全感說白了就是你有沒有能力獨自面對生活,面對社會,獨立完成任務,你都可以做得很好的話你何懼沒有安全感呢。成人的世界裡安全感是最多的。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你就不缺安全感,我有著滿滿的安全感,因為我能給與我自己一切獨立面對生活和工作,獨立完成任務,面對社會。這就是我自己給與自己滿滿的安全感。
-
3 # K哥說道
是否有安全感,一依靠人的現實情況,二是強大的內心。因貧窮而沒有安全感,覺得分分鐘會沒有錢維持生計,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但換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他會認為可以度過難關,不必太過擔心這樣的問題。而內心脆弱的人遇到同樣的經濟拮据狀況時,就會產生焦慮和沒有安全感。
歸根到底,有沒有安全感其實就來自於你的內心抵抗力的強弱,一個有百萬存款的人或許會認為自己的錢很可能會花光,生意場上一個不小心就得虧損精光。另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則認為這一百萬元足以讓他做很多事,不擔心會虧光。一個膽小的人夜間走在街上會擔心小偷或強盜,但一個膽大的人卻從來不擔心這些。
缺乏安全感說到底是由於內心對外界環境的感知引起,過分地誇大了環境壓力造成沒有安 全感。給自己一個強大的暗示,卿卿性命猶在,安全感就在,有何懼哉!
-
4 # 知心音樂心理
所謂“安全感” 另一種說法是“依戀缺失”……
有國外專家專門研究“安全感”問題……
成年人亦會有“安全感”不足~
無法忍受孤獨;需要人陪伴;需要時刻被關注;討好…等症狀– 顯示“安全感”缺失……
安全感 源於早期母嬰關係
-
5 # 北海市普度寺
任何感覺都在自己的心中!先說兩則故事。
故事一一日,蘇東坡與好友佛印一起坐禪,蘇東坡問佛印:“大師,你看我的樣子如何?” 佛印說:“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著佛印問蘇東坡:“居士,你看我的樣子又如何?”蘇東坡挪揄地說:“像堆牛糞。”佛印聽了,並不動氣,只是置之一笑。蘇東坡回家後,得意地把這事告訴他妹妹蘇小妹,蘇小妹聽完說:“哥哥,你輸了。一個人心裡有佛,他看別的東西都是佛。一個人心裡裝著牛糞,什麼東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糞。”
故事二一個很知名的顧問李老師,被國內數一數二培訓公司請去當公司總經理,去上班第一天,董事長叫營銷總監送他到本市比較常來往的大客戶走走,第二天營銷總監又跟著,李老師說:“你把車鑰匙給我就好,沒必要跟著,你忙你的工作區”。總監說:“不行,董事長叫我要天天跟著你”。於是李老師立馬給董事長打了一個電話:董事長你什麼意思,不相信我就不要請我,你叫人天天跟著我有意思嗎?
董事長回答:“對!對!對!,我知道你們這些有本事的人說話都是對的,我讓他立馬在你眼前消失”。
總結這兩個小故事,第一個說明的是我們心裡有什麼就顯示什麼,有魔顯示的就是魔,有佛顯示的就是佛,有鬼現實的就是鬼,有安全感顯示的就是安全感,所以要多學習,多接觸正能量就是這個道理。第二個小故事說的是,只要好好學習,有知識、有閱歷,就有經驗和底氣。
所以一個人一定要保持Sunny的心態,接觸正能量,不斷進取,安全感在心裡就越來越強大。
-
6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成年人曾經也是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成年人的某些性格特徵、人生觀在早年的生長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每一個人又都是在學習和改善自己的不足中度過一天又一天的。
成年人的世界裡,是否還存在所謂的安全感?身邊常見的場景,比如長得挺“壯實”的小夥子都接近而立之年的人了還怕黑、不敢在人多的場合講話、晚上一個人在家還要開著燈睡覺,這既是缺乏自信的表現,更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原因造成的。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把生理、安全、愛和歸屬需求劃歸屬於“低階”的需要,並且指出這些需求是可以透過外部條件來實現的,他把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劃分為“高階”的需求,他還特別指出人們的高階需求是要透過調動內部因素才能實現的,強調人們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高階需求是無止境的。
人們在一段時期內總有一種需求是佔主要地位,對人們行為起著支配的作用,各種需求會重疊、也是相輔相成的,非常有趣的是,有相關研究資料表明,人的各種需求在不同時期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最終都會以安全感缺乏形式表現出來,說明成年人的世界裡的確存在著所謂的安全感。
此時此刻的你,有安全感嗎?這個問題問的的特別好!我的回答是:可以讓自己學習成為一個擁有安全感的人。
再回到心理學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上來,衣食住行有保障、有舒心的工作環境、穩定的經濟收入、家庭生活幸福、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能實現自身價值的空間,這些需求是人們生存的保障、也是人們自信的來源,更是一個人建立安全感的有力保障,當一個人低階需求和高階需求都得以實現了,自然也就成為了擁有安全感的人。
雖說低階層次需求可以透過外部條件得以實現,但是,要想生活的越來越好!人們就要透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積極調動內部因素:鼓足幹勁!向著高階需求層次發展,使自己學習成為擁有安全感的人。
-
7 # 文化新思維
安全感是伴隨著人一生的情緒感受。不存在小孩子才需要安全感,而成年人就不需要安全感這一說。
人的需求是隨著成長漸次產生的。一個需求被滿足之後,會產生再上一層的需求。上一層的需求和下一層的需求同時存在,並不會因為出現了上一層的需求,下一層的需求因為得到了滿足就自動消失了。
一個嬰兒咕咕墜地,這個時候的嬰兒只有一個需求,既對於生存下去的需求。嬰兒的各個方面都很弱,雖然現代的醫療水平很好了,但是嬰兒的夭折仍然是千分之6.1。所以嬰兒就做兩件事情,吃和睡。要的就是儘快長大,擺脫嬰兒的危險期。
等孩子長到三歲左右幼兒期的時候,這個嬰兒的危險期基本上就過了。幼兒的認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個時候孩子對父母家庭非常的依賴,就產生了安全需要。
如果說這個時候孩子的家庭出現了重大變故,比如父母離異,那麼對孩子安全感的傷害會很大。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會出現兩種狀態:
1.對給予傷害的人產生不信任感,刻意的迴避。如果得不到梳理,會泛化到對其他人,也產生同樣的不信任感。進而由於安全感的缺失導致孩子的人際關係能力弱,對孩子成年後的生活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是對給予傷害人產生怨恨。這種怨恨的背後是期待得到沒有得到的東西,以彌補內心的不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會產生自卑、早戀、刻意討好他人的現象。
孩子長到六歲以後,就開始進入社會化的階段了,這個時候人就會產生社會交往的需要。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得到群體的認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一階段的孩子非常的活躍,在家庭中需要得到認可,在同伴中也需要得到認可。如果孩子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是在群體中被否定,不受認可,將會對孩子的核心身份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這樣的孩子會自卑且沒有安全感,希望可以吸引群體或他人的重視,同時能力又跟不上。因此,常常會顯得調皮搗蛋,惹人討厭。或者是畏縮退讓,沉默封閉。
孩子長到十三歲以後,就會產生自尊需求。如果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得到滿足的話,孩子會產生高的自尊,呈現出正向積極的人生態度。如果得不到滿足的話,孩子的自尊相對偏低,呈現出負向消極的人生態度。
怎麼樣去觀察呢?看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如果是積極的想辦法,語言大多為正向積極的。如果是消極負面的,大多語言也是消極負面的偏多。
成年以後,這些需求一直會伴隨著我們。如果在少兒階段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麼我們的安全感就會弱,會表現出不自信,對自己的能力有懷疑,遇事習慣用消極的語言,比如抱怨他人,推卸責任等等。
成年人會有安全感的問題,不僅體現在個體身上,也會體現在組織中。
比如最近中美貿易,華為就是有安全感的組織,面對生存危機時仍然能夠很自信的應對,不會遷怒於他人或其他組織,也不會自暴自棄說我們完蛋了,不行了,這樣的話。
相反,聯想就很不自信。聯想在面對社交危機,顯得安全感嚴重不足。面對網友的指責和批判 ,沒有意識到組織和消費群體是一個公共關係的問題,是組織需要消費群體,而不是相反,反而和消費群體互懟,認為是消費者傷害了聯想的自尊。
由此,我們看到,人的需求不僅僅存在於個體當中。如果這個個體領導著一個組織時,同樣也會把這種需求帶入到組織中去。
因此,正確認識到一個人處於什麼樣的需求狀態,是每一個人都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以上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8 # 腸胃健康渝學姐
我覺得是存在的,我認為一個人會產生焦慮的情緒,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
此時此刻的我,沒有安全感。
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很多創業公司倒閉,也有很多公司新開。說句不好聽的,有時候你剛進去工作半年,公司就做不下去了,然後你就又要被逼找工作。如果能力不是很強的話,空窗期一場,沒有任何的收入,那麼整個人就會很焦慮,也會自己否定和懷疑。
而且現在更多公司,更願意請年輕人工作,他們錢少,能拼搏,我每次看到公司招聘,超過35歲,就不要了,我就擔心自己在35歲會失業,畢竟,我現在待得不是什麼大公司,也不是國企,只是一個小的創業小團隊,應該說,只是大老闆的一個小投資,大老闆一旦覺得這個專案不賺錢,他是可以隨時丟棄的,畢竟他還有更好的專案,但我們打工的,這份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會斷了。所以說,我們拼命想要抓住的,說不定就是別人可以隨手可丟棄的。
-
9 # 心理諮詢師海清
安全感,這是我們生存在這個世上的基本需求。小時候是周圍環境、周圍的人給我們安全感。而在成人的世界裡,是存在安全感的,這種安全感是自身給的。
曾經我也像大多數成人一樣,為了給自己安全感,努力賺錢買車買房,找一個可以依託的伴侶,不斷爭取更高的權力地位~~~但是,當外界的一切發生動盪時,內心的焦慮,不安全感就出現了。
那時時常問自己:自己到底要得到什麼,才能真正感受到安全感。當我在這條路上探索時,才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心的平和和喜悅。哪怕你現在面臨困境,哪怕你現在孤身一人,哪怕你現在一無所有,你內心也會有一股力量支撐:一切都會過去,你會過得越來越好。面對外界的浮躁,你可以不慌亂、不驕躁、內心平靜,有底氣去面對。這大抵就是安全感吧。
回覆列表
安全感來自你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感受,如果你足夠強大,精神獨立,財務獨立,沒什麼可以缺失安全感的,不過這個也和你童年的創傷有關係,學會與內心小孩對話,治癒你的童年創傷,成長自己,無所謂什麼安全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