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霜夫子
-
2 # 回憶掀起了疼痛919
評價就懶得做了,只想說下對待吧!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問題的人那麼多,想要全部糾正,實在難,是以有3種對待方式。
1.置之不理,鄙視其為
2.路見不平,披荊斬棘
3.煽動群眾,合力攻之
-
3 # 透視眼2019
謝謝邀請!“槓精”白話“抬槓”,以前我不以為然回答過這個問題,最近連續看到同樣的兩個提問,說明“抬槓”這種“辯論”形式,不管甲、乙方,的表達都超出了對方心理的耐受性和包容度,不管輸贏方都在找一個公眾的評判。在六七十年代,現在的“抬槓”,那時叫“扳教條”八九十年代叫“抬槓”。到了今天用隱晦的“網詞”叫“槓精”,“精”是老道、成熟、專業的統稱,幾千年的儒家文化一直以單純的人性化,指導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行為,循規蹈矩,忠孝做人,偏離就是不忠不孝。
隨著多元文化的交融與溶合,促使社會變成每個人思想意識的固定導向,儒家思想走到今天,帶給今天社會許多不相融之處,由此帶來很多的不解,疑問與反問,這就是當今社會“抬槓”的根源,由此輻射到方方面面的爭論不休,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本是兩句維持人際關係,及與社會相融的自我勸導,該花的錢多少都花,不該花的一分不花,同樣是兩句勤儉節約崇尚人格品質的話,給“抬槓”留下了足夠邏輯、理由,按老祖宗的教誨,忍一時;日本人的戰刀架在脖子上,你還喊;修得無理,退一步,美國、日本人進十步,該定期檢查身體的錢你不花,而給外科手術醫生送了不該花的錢,這就是隻有贏家的“抬槓”。這裡我們先把那些不明道理,只有對付公堂才能認輸贏,和自以“真理”在握的人剔除不論,“抬槓”最終都會走向“異曲同工”之處。
個人觀點,抬槓都是文科的強項,大到世界性話題,“民粹主義”、“安樂死”,永無休止的“辯論”反方正方沒有贏家。
而理科不辯論,叫學術交流,“霍金”的“黑洞”“殼核”理論,“哥德巴赫”猜想,每一位科學者都謹言慎行,不“抬槓”,只能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否定、推翻前者的論斷,等待最後的終極答案。
總之,無謂的“抬槓”是對人生寶貴時間的消耗,自尋煩惱,結論;你有多麼出色的狡辯能力,要看你所創造了那些業績,和美好家庭的建設,讓人感覺到你的觀點、理由是否成立,否則,空有其談,將作為笑柄。
-
4 # 農村張家人
現在到處都在說槓精如何招人煩,多麼不可理喻無法溝通,所以槓精這個標籤是帶有貶義的。和這樣的人溝通起來很是老火,讓人心情不好。因為在槓精的腦袋裡,有些事情只有他懂,只有他知道。所以無論大事小事,與他爭論都只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說白了就是愛表現和嫉妒的心理,但是從前嫉妒只是一個心理活動,現在,這些槓精把這種心理完全表現出來,畢竟網路上的言論沒有人限制,所以,這些槓精們就會用自己的窮酸邏輯對其進行攻擊。
-
5 # 蜚短流長話女人
1.我認為這種人是生活就比較軸的,死槓,硬槓到底的。無論什麼事,他都要拗到底的。這種人呢,我們不用太多計較。可能這種人生來就是這樣的人,他也不是故意跟誰較勁,而是天性裡帶著的。
2.還有一種人是喜歡鑽研問題,究其根源,有點書生氣的人。他喜歡深入研究一些我們認為稀鬆平常的問題,但對於他,他可能就想把這事弄明白。也會經常被我們認為是槓精。不過這種人可能也許會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因為他身上有一種執著於鑽研精神。
3.還有一種人,是一種比較無聊的人。他也沒有太多其他的事情可做,而又喜歡在任何事情的討論中不願意落下風。所以時刻都準備著與任何意見不一致的人爭辯到底,以顯示他的能力與本事。其實真看穿了這種人,也不用跟這種人計較,這樣的人就是嘴硬,喜歡槓著來,不喜歡認輸服輸。這樣的槓精我還是避而遠之為好,有些道理不是他爭辯就是真的他有理,或者他說的很對,而是他喜歡在爭辯中尋找存在感而已。
這是我對於槓精的認識。
-
6 # 亦真
有不同觀點就是槓精嗎?我看很多人發言,當有別人指出他的問題,他就會說指出問題的是槓精。我不認同槓精這種說法,不過是互懟時譏諷對方的一個用詞,網上誰都可以暢所欲言,只要不辱罵不惡意散播謠言不違法犯罪,我覺得都是可以的。一個”槓精”,限制了好多人的正常發言,也讓一些無理取鬧者用這個詞傷害了正常評論的人。
-
7 # 魔都娛魚
網路上有各種人,有些人沒有了現實生活的約束,就會把各種人性顯露在網路上,對於這些也不必太在意,妖魔鬼怪是不會長久的。
-
8 # 茉苿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網路上有人不知不覺成了槓精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高興理視它,給它來個“一對一的槓”,不高興就不理視它得了。
-
9 # 樹葉2192266
個人人為:槓精這種存在只是存在於個人的想法之間,例如:你並不喜歡默默的物件或者你覺得那個事是你腦子裡那樣想的你肯定就會去討論,當你說人家是槓精的時候去想一想你自己何嘗沒有你所謂的槓過?其實很簡單隻不過是人越來越進步了,流行用語也越來越多,所以就會把不相信某種事情的人,或者不喜歡某種事情的人出來發言質疑附加上槓精了,這便是我的理解。
-
10 # 赤月君
至於為何網路上槓精如此多,應該有幾個方面。
一,網路是一個陌生的社交領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建立在互相不認識的基礎上。互相攻擊,辱罵,挑釁很多都不會受到法律上的懲罰,絕大多數都是受到道德上的批判而已。甚至,槓精的言論還會引來一批 粉絲拍手稱快,為之叫好,引得槓精有了一些成就感,越發喜歡抬槓,在網路裡刷足了存在感。
二,現代人在現實中生活、工作壓力較大,需要一個發洩的途徑,所以現實中雖然很多人看起來表面文質彬彬,但是一到陌生的網路世界裡,就像一個勇猛“戰士”,到處找別人語言上、邏輯上無關痛癢的漏洞,毫不掩飾。
三,網路槓精多很容易形成網路暴力,這種人的典型特點是喜歡“過嘴癮”,往往一件事情的事實還沒搞清楚就張口就噴,但是在事實搞清楚之後,反而去專心的找種種漏洞,以顯示自己的獨特。
四,網路槓精縱然有些不好,但是也有一些負責人的“槓精”,他們認真嚴謹,有邏輯性,總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問題,找出實質性的問題。這種人稱不上槓精,但是很容易被大家誤傷為“槓精”。這也就是說,不一定認真嚴謹喜歡“找茬”的就是槓精,有的人找出的問題是實實在在被隱藏的問題,這種人不能被稱為槓精。
其實,自從有了槓精這個詞語以來,有的人遇上挑問題的人,無論對錯一律稱其為槓精,這也是不對的,這會扼殺一些質疑錯誤的人,質疑精神不可被抹殺。雖然槓精不對,但是大家在給一些人扣槓精帽子之前,應該先看看這人提出的問題是否的確存在,還是為了挑刺而已。
-
11 # 綜合能源服務
網路交流,由於彼此所處的環境條件不一樣,交流時只通過文字表述,無法體會對方的語氣、表情,以及特定問題所處的特定環境,對問題的認知以及理解角度會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對於問題所展開的某個論點,只需雙方取可取之處即可,無需太過較真。
-
12 # 文明記憶碎片
就像所謂的鍵盤俠,總以為自己很牛,你去現實生活中看看,其實過得並不算很好,只有到網上尋找存在感,生活中過得好的或是幸福的,人品和說的話都會很有禮貌,讓人很舒服的,這就是現實
-
13 # 清清美文
正所謂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既然是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有人跟你抬槓絕對正常;這可能源於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社會地位,抑或僅僅是因為了有人想標新立異,或者是出於對你個人的嫉妒,而於你的論點無關。
對於那些於你意見不同,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你可以反駁,但前提是尊重。尊重對方的人格,尊重對方的不同觀點,同時有理有據地進行辯駁。不可動怒,更不可言詞激烈,使辯駁成為語言的威脅或辱罵。
對於那些因為社會地位不同,對你的觀點不滿的人,應該盡可能予以理解,而不要急於辯駁。社會本來就是由不同階級不同層次的人構成的,不要指望跟你不屬於同一個階層的人理解並接受你的話語。
而對於那些想標新立異者以及嫉妒你的人,你大可不必當一回事。由他標新立異去,由他嫉妒去。因為從本質上講,這兩類人在人格上不夠健康,於其辯駁只會讓你浪費時間和筆墨,無任何實際意義。
-
14 # 實拿任九穩
槓精是不受人待見的,凡事都覺得自己比人家聰明,還愛顯擺,這樣的人往往不夠真誠,也難有知心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可以,儘量遠離這樣自以為是的人。
-
15 # 跟我看天下SKY
我可以肯定的說,我是很討厭槓精的。別說網路上了,就是生活中我一樣的不喜歡。
為什麼一定要去槓呢?為什麼一定要在生活中表現那麼執著?為什麼沒有一點謙讓之心?
有的有水平的,你去槓,槓的還比較有道理,有的完全是無理取鬧。只是為了表現他的存在,表現他死纏爛打的忍耐力。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他自己去槓,可能會被別人所拋棄,嫌棄。在現實生活中,他沒有存在感,然後在網路中就不停的這樣透過槓精來表現自己。而且大部分的越槓精越顯得他的無知,越顯得他的無聊。
還不如去多看些書,多些遊歷,把自己的經歷變得豐富,把自己變得充實。那麼你再去槓精,至少顯得有水平,至少是有的放矢。
-
16 # 鷹王釣具魚餌課堂
植物學裡面有種植物叫苔蘚
當生態展示給人們美好的時候
苔蘚的出現讓場景有神秘感和不凡的意境
世界才會愈發的多姿多彩
但是
陰暗和潮溼是苔蘚的生存本質需求
陰暗的內心有的時候需要獻媚Sunny
博取華章共賞
而不和諧的出現和不和諧的介入
恰恰有的時候破壞力生態的平衡
僅僅是時機不合適而已
但出現一定是合理的
看淡即可
-
17 # 小明媽媽在努力
槓精就是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他總是可以找出理由說你不對或是懟你,不管你是對是錯
其實槓精就是也挺可悲,他透過抬槓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一般都有些心理扭曲,當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去理睬他,因為如果你一跟他對的幹,他便越是得寸進尺度,他越開心。以無聲勝有聲,這是最好的方式。
-
18 # 荳荳呀
1.每個人的觀點立場都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如果說的有道理的可以不妨試試也許槓精也有槓精的道理。
2.對於有些明顯挑事,無理取鬧的槓精可以完全採取遮蔽模式。不是因為槓不過才遮蔽,而是不想挑起槓精的槓桿精神,最後鬧的兩敗俱傷。又有什麼意義呢?
3.人生在世就這短短的一輩子,不要讓自己不開心。與其怒火相爭不如置之不理,人家看你沒反應也就懶得搭理你了。
你說,我講的有道理嗎?記得雙擊麼麼噠
回覆列表
首先我不認同為了抬槓而抬槓,無論什麼問題都抬槓,有些問題專業性很強,如文學,教育學等,缺乏這方面專業知識最好不要參與抬槓。第二我不認同怒而罵人或其他人身攻擊方式。第三我不認同追綜不同政見者,即在這件事上你批評了我,我就記下你的網名,在別的討論中追上了你,有事沒事先砍你三斧子,以噁心人侮辱人,這已經超過了抬槓,而是挾嫌報復。但是,總體上還是不稱“槓精"為好,網上討論是自由的,對與錯深與淺都是允許的,我們這麼大國家容得下公民自由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