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煙一九三一
-
2 # 小柯談事
首先感謝悟空的邀請,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老先生著重刻畫了趙雲完美的英雄形象。比如在長坂坡面對曹軍的千軍萬馬,殺得七進七出,使曹操折損好幾員將領的英雄事蹟,而在劉備進駐漢中王之後,趙雲也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但是三國正史之中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早年的趙雲最初追隨公孫瓚,再其賬下效力,期間認識了劉備,趙雲得以與劉備深交。後來趙雲向公孫瓚請辭回鄉,在鄴城的時候兩人得以重逢,自此趙雲開始了為劉備效力的征程。首先來說的是,趙雲對劉備是忠心不二,劉備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擊敗,丟下妻兒,落荒而逃。當趙雲折返於曹軍之際,劉備手下的人以為趙雲降曹了,但是趙雲卻成功的救出阿斗而歸。而孫夫人趁劉備入蜀之際,想把阿斗帶回江東,也是趙雲迎面阻攔,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截江救阿斗。可以說趙雲是兩救幼主。這些都是三國正史有記載的。
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只封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四虎上將,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所寫趙雲也在其中的五虎上將,趙雲當時只封了一個翊軍將軍,屬於雜號將軍的行列。而且劉備也不像重用關羽、黃忠、張飛那樣,重用趙雲。在劉備生前的時候,趙雲做的只是一些護衛軍性質的工作,或是打仗的時候接應的援軍。
第一次諸葛亮出祁山,演義中寫道趙雲陣斬韓德父子,大震蜀軍聲威,首戰告捷。正史中的描述是這樣的,諸葛亮命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由於敵強我弱,失利於箕谷。撤兵之時,部隊都很混亂,但是趙雲親自斷後,軍需物資沒有什麼損失,人員編制也很整齊,都是趙將軍的功勞。在公元229年,趙雲去世。
-
3 # 釣魚倌
恪盡職守、務實謙遜,乃趙雲一生之真實寫照。
趙雲一生的品行,實乃古代將領及臣子之楷模;時至今日,仍是我們學習和做人的典範。
能力的高低和官職的大小無關,就像現在的世人一樣,一個人是否成熟,跟年齡的大小沒有關係。趙雲的戰績及社會影響力不及關羽和張飛,但卻是三華人物中有真本事且具有傳奇色彩的為數不多的風雲人物之一。
在軍事上,趙雲的武藝高強不用說,要不然早在混亂的軍閥戰爭中戰死沙場了。趙雲孤身單騎帶著還在襁褓之中的少主在層層包圍的敵軍中鎮靜自若、揮斬自如,最後殺出重圍全身而退,只此一戰就足以證明趙雲膽識之高、武藝之強。趙雲帶兵打仗雖不多,但每戰必勝,“常勝將軍”名不虛傳。
在政治上,趙雲一生清正廉明,一方面堅定自身的信念,恪盡臣子之職;另一方面保持著高度的政治覺悟,對組織忠實可靠,任勞任怨,不恃才傲物,不隨波逐流。
在品格上,趙雲謙虛謹慎,不貪功、不圖虛,不近財、色、酒、樂,不憑功績謀利益,更不圖高官和厚祿,一生忠心耿耿、胸襟坦白、光明磊落。他具武將之勇猛,又備文臣之儒雅。
輔國忠臣、定邦良將,趙雲——古今懷瑾握瑜之忠良。
-
4 # 關東俠客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趙子龍神功蓋世,忠勇異常,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也。劉備取益州後趙雲是五虎上將之一,地位僅次於關張之下,對他的讚歎不次於諸葛孔明,可是和正史是有出入的,有些情節純屬藝術加工。正史中說"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資顏雄偉”趙雲是三國時期蜀國名將,年輕時投莾白馬將軍公孫瓚,公孫瓚沒怎麼重視他,劉備此時正投奔在老同學公孫瓚的門下。劉備獨俱慧眼“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托"。後來劉備投了袁紹,在鄴城是趙雲投奔了劉備。劉備和趙雲餐則同桌,臥則同眠策劃,密秘招納了數百人,後來劉備帶了這些人投奔荊州劉表,赤壁之亂劉備棄妻(甘夫人)兒(後主),趙雲把後主和甘夫人護送回來,因功授牙門將軍,雖沒有在百萬軍中殺五十餘員曹將,但他膽大心細,忠勇之心還是另人敬佩的。赤壁之戰後,劉備強勢掘起,佔領荊州四郡,趙雲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在三國時期是世家大夫天下,趙雲門弟不高在劉備時期地位並不太高,劉備當上皇帝后封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永呂亭侯。等諸葛亮為上蜀國丞相提撥中青年將領,趙雲才逐漸成為蜀漢名將,獨立掌握軍權抵抗曹魏將軍曹真。封順平侯。有人說趙雲只是劉備的保鏢是不正確的,而是智勇雙全的良將,比如說諸葛亮街亭兵敗,″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趙雲雖沒有三國演義中那樣誇成的蓋世武功,但也是蜀漢時期的一流名將"青史書忠烈,應留百世芳。"
-
5 # 古風93814281
謝邀,請參看《趙雲傳》。比較短,也不復雜,一看就明白。在《三國志》卷二十七《蜀書第六》,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人合傳。另外可以參看《雲別傳》。簡單來說,趙雲是現河北石家莊人(常山真定人),身材高大魁梧,長相英俊瀟灑。最早追隨公孫瓚,後來追隨劉備。史料中並未詳細記載趙雲的生平,因此現在大家心目當中那個白馬銀槍、年輕瀟灑、戰無不勝、勇不可當的戰將趙子龍其實主要來源於《三國演義》中。從正史來看,趙雲與劉備很有緣分,英雄心心相惜,因此才有趙雲最終以兄長病故離開公孫瓚,後投於劉備麾下的情況。趙雲私德很好,忠誠而有政治敏感,所以才會拒趙範獻嫂,在趙範逃跑後也未被牽連。所以才有《雲別傳》中,有人在劉備失敗時說趙雲逃跑了,但是劉備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可見劉備非常信任趙雲的忠誠。趙雲作戰勇敢,所以劉備在漢中爭奪戰中稱讚“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趙雲很講大局,政治水平很高,劉備奪取益州後,曾在朝堂討論將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劉備立即採納了。在孫權奪取荊州襲殺關羽後,劉備大怒,想征討孫權時。趙雲勸諫:“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兩面樹敵作戰不利。”但是劉備不聽,最終伐吳失敗。從簡短的幾個事例來說,趙雲為將為官,智勇雙全公正廉明。但是趙雲一直沒有象關羽、張飛甚至魏延一樣,單獨領兵作戰,而是擔任劉備非常信任的掌管內部軍務的留營司馬、中護軍等職。所以在正史中,趙雲與名將的對決很少,因此最高的軍職不過鎮東將軍,最終軍職不過鎮軍將軍,使人感嘆。
-
6 # 森林小草
謝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趙雲在三國正史中我認為是德,智,勇多方面兼備,少有的名將,只是地位不高,實屬遺憾。有人認為白帝城託孤,劉備只請諸葛亮和趙雲,殊不知其時關羽,張飛早死,黃忠已老,馬超劉備是重其,而不用其人。劉備的老班底就只剩下趙雲了,也只能在軍事上的事託付趙雲了。閒話不說,就談正史上趙雲的德,智,勇三方面的見樹來看其人如何:一,趙雲是河北省正定人,早年是公孫瓚的部下,恰好劉備也在公孫瓚處,兩人於是相識相知,劉備非常喜愛趙雲。後趙雲兄亡,趙雲向公孫瓚請辭回鄉。劉備拉著趙雲的手說,不知何日再與你相聚?六七年後,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落難至袁紹處,在這裡與趙雲相聚。六七時間雖不長,但也不短,劉備還是落魄的樣子,趙雲不投袁紹,而隨劉備。還有以後劉備在荊州八九年也是寄人籬下。.曹操大敗劉備趙雲還是對劉備不離不棄,這些關張二人也不過如此吧?這也是趙雲對劉備的忠。二,趙雲跟隨劉備三十餘年,其問是任勞任怨,遇事總是從大局著眼,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趙雲隨劉備攻下益州後,劉備準備把成都的好房產和田地分賜給有功之臣,別人是高興的不得了,而趙雲卻對劉備說:應該把這些房子和田地分給成都百姓,益州人民也會對我們擁護。劉備採用了趙雲的建議。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役中,因馬謖的街亭失守,蜀軍潰敗,獨趙雲一軍在箕谷撤退中,他親自斷後,人馬物質損失較少。事後諸葛亮要把那些布匹分賜趙雲一軍。趙雲卻說:敗軍怎能賞賜,等今後立功再賞賜不遲。趙雲的品德要比劉備的鐵桿兄弟關羽要高的多,關羽在劉備當漢中王時,還嫌劉備封他的前將軍官銜小,很不高興呢。三,趙雲的智不但體現他一生追隨劉備創業上,而且他還有政治上的睿智。關羽失荊州後,劉備總想奪回荊州,趙雲勸諫說:曹魏才是我們的主要敵人,只要征服了曹魏,孫權降服我們是很容易的。只可惜劉備一意孤行,才致夷陵大敗。四,趙雲在他一生征戰生涯中,是有許多泣鬼神之戰,他的勇也是許多名將望塵莫及的。在曹操收降劉琮後,曹操用輕騎兵追擊劉備時,劉備是恨自已少生了一雙翅膀,丟下妻兒只顧自巳逃命。是趙雲不顧自已的安危,返身殺敵救出劉禪母子。劉禪以後常念趙雲,對他的評價很高。在漢中戰役中,趙雲再次表現出他的智勇一面,當黃忠被曹魏大軍追擊,他不但救援了黃忠的部隊,還殺入重圍救回另一個將領。當曹操的追兵臨兵蜀兵營寨,別人要關閉營門,而趙雲卻大開營門,使曹軍不敢進攻。這些恐怕連張飛也不及趙雲。以上是史事顯微鏡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
7 # 歷史雲頂
三國時期,戰火紛飛,群雄割據,湧現了一大批的英雄好漢,被後人合稱為五虎上將的五人就出現在這個年代。這五人跟隨主公劉備征戰天下,所向無敵,創造出來的英勇事蹟更是被後人稱讚。
其實在五虎上將中,最常被人談起的是關羽和張飛,可能是因為二人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沾了主角光環的光,提到劉備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他們兩個,不過這對於剩下三個也是不公平的,馬超,黃忠,趙雲也立下了赫赫戰功,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可以以一殺百的人物。漢水一戰,趙雲帶領軍隊以少勝多,而且救了2個重要的將領。
一說起趙雲的出名戰績,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事情的都是七次深入敵軍救阿斗。當時劉備被曹操大軍大敗,敵軍已經逼到眼前,劉備顧不上妻子和孩子,帶著僅剩的包括趙雲在內的幾名大將,慌忙向南逃跑,趙雲知道劉備此時內心肯定非常掛念妻兒,於是在半路上折轉回去,自己單槍匹馬的衝進敵軍七次將阿斗和主母救回,趙雲也因此聲名大噪。
不過成語並不是來源於此事情,漢水之戰才是正經出處。公元219年,劉備和曹操為了爭奪漢水這個地方,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漢水大戰,雙方更是派出了手下的得力干將,黃忠和夏侯淵領命出擊,兩人幾番回和下來,夏侯淵不敵黃忠,戰死沙場,黃忠請求一鼓作氣,趁著敵軍軍心渙散的時候,將他們的糧草劫走,趙雲同意了這個請求,並將自己手下的一大部分兵力也都給了他。
可是眼看著兩人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還不見黃忠回來,趙雲猜想他定是被敵軍埋伏了,脫不了身,於是他帶著僅剩的小部分兵力前去營救黃忠。到達被埋伏地點之後,他率領騎兵先後兩次衝散敵軍的隊形,將黃忠和張著這兩名大將救了出來,敵軍一看,不樂意了,帶著這麼少的兵力都敢如此猖狂,於是在後面奮力追擊,勢必要將此三人捉住。
雙方現在的實力懸殊,如果交戰,必然是佔不到便宜的,可是敵軍已經追到了家門口,在這危機關頭,趙雲將計就計,命士兵將營門開啟,並且將戰旗戰鼓都收了起來,作出一副請君入甕的假象,曹操大軍看到此景,害怕是他們事先準備好的陷阱,不敢貿然進攻,選擇了撤退,趙雲一看敵方撤退,帶人追出來,硬是以少勝多,反將了對方一軍,大獲全勝。
這一戰不僅救出兩名大將,成就了趙雲,也成就了成語“偃旗息鼓”,可謂是一舉兩得。
回覆列表
《三國志》載: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夲屬公孫瓚,後隨劉備,主要事蹟是《三國演義》中長板坡救後主劉禪及甘夫人,先主入蜀,雲留荊州,後諸葛亮率趙雲與張飛分兵會師成都,後封中護軍,徵南將軍,都永昌侯。
諸葛亮率軍北征,命趙雲與鄧芝為佯軍迎強敵曹真,斂眾固守,使諸葛亮大挫魏軍。
《三國志》評價趙雲為漢初劉邦大將之灌夫一類人物!
《三國演義》夲是小說,對趙雲的刻畫精美豐滿,是人中龍鳳,然其事蹟也是可考的,故《三國演義》被後人稱,七分為實,三分為虛,是正確的評價!